讀了瓊瑤自傳《我的故事》,發現她的成長比小說還曲折

2020-12-10 芽芽早教

提及小說界的「言情女王」是誰?瓊瑤大概是當仁不讓的。

記得芽媽上高中的時候,閒暇之餘讀了不少瓊瑤的言情小說。

那時不得不佩服瓊瑤的強大,不僅每部小說常居暢銷書榜首,而且每部同名小說拍出來的電視劇都非常叫座。

雖然芽媽很長時間不讀瓊瑤的小說了,但是最近重新翻看她的自傳《我的故事》。

芽媽發現,原來寫了一輩子浪漫愛情故事的瓊瑤人生,其實比她筆下的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

一、嬰孩時光短暫的幸福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成都。她還有一個龍鳳胎的弟弟。

瓊瑤的父母是師生戀修煉成正果的。

她的媽媽袁行恕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規矩森嚴,家境富裕的名門世家。

袁行恕在兩吉女中就讀的時候,愛上了比自己大7歲的國文老師陳致平。

但陳致平家境貧寒,居無定所。這段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被袁家人百般阻撓,反對。

可是兩個熱戀中的戀人不顧一切走到了一起。

結婚的時候,袁行恕剛滿20歲,沒幾個月,她懷孕了。好勝的她不願因此而放棄學業,所以她一心不想要這個孩子。

可是陳致平不同意,他強烈希望能生下這個孩子。

夫妻倆為此爭執不休,待懷胎5月的時候,兩人又為瑣事爭吵,袁行恕動了胎氣,流產了。

失去孩子的袁行恕仿佛得到了解脫,她可以繼續完成學業。然而,七七事變爆發,兩人不得不離開北京,前往成都。

這時,袁行恕再一次懷孕,而且懷的是龍鳳胎。

就這樣,瓊瑤和弟弟在四月的一個溫暖午後出生了。

在成都的時光,袁行恕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幼小的嬰兒身上,對他們百般疼愛。

那時候,瓊瑤和弟弟得到了父母最好的愛。

二、童年時光戰火紛飛,顛沛流離

1942年,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4歲的瓊瑤再次當姐姐,媽媽又生下了一個弟弟。

這時,遠在湖南的祖父寫信給陳致平,希望兒子能回家團聚。

於是,夫婦倆拖兒帶女,跋山涉水終於回到了湖南衡陽縣的鄉下。

彼時,戰火還沒有蔓延到湖南鄉村,陳致平和袁行恕去了縣裡的南華中學教書,而幾個孩子則由祖父照管。

父母不在身邊,再加上祖父的疼愛,幾個孩子在山裡就像脫韁的野馬,漫山遍野到處瘋跑玩耍,自由自在。

很多年後,瓊瑤想起這段童年時光,依然無比懷念,在戰火年代,能享受這麼短暫的無憂無慮日子,確實是一種奢侈的幸福。

然而,這幸福終於還是被打破,日本部隊入侵,學校遭遇洗劫,被迫停課。全家人開始了驚心動魄的逃亡生活。

很多次,他們都是從日本兵的刀槍下死裡逃生。

尤其有兩次讓瓊瑤記憶深刻。

一次是,全家路上遇到日本部隊,一個日本兵看到年輕的袁行恕,立馬抓住她的手臂使勁兒往外拖。

陳致平和祖父去阻攔,卻被日本兵用槍柄打暈滾下了山崖。

瓊瑤和兩個幼小的弟弟害怕極了,放聲大哭。孩子的哭聲讓日本軍官動了惻隱之心,放過了他們,這才避免了慘劇的發生。

另一次則是兩個小弟弟失蹤了,全家人急瘋了,在找尋無果的時候,瓊瑤父母的情緒崩潰,想著小弟弟肯定是慘遭日本人的毒手,於是動了投河自殺的念頭。

所幸最後兩個弟弟找回來了。

日後,再次回憶起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時,瓊瑤心裡依然心有餘悸。

童年的時光,瓊瑤有過短暫的幸福,更多的時候是顛沛流離和貧窮如影相隨。

三、少女時光敏感自卑帶來的痛苦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陳致平接到了同濟大學的聘書,於是一家人又輾轉到了上海。

這時,瓊瑤的小妹妹誕生!

多一個孩子,生活就往貧困上靠近一步。

那時,全家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子裡,而房裡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

白天,父母就在桌子上班辦公,晚上鋪上棉被,就成了幾個孩子的小床。

日漸長大的瓊瑤,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她迷戀上了寫小說,並且還發表了人生中的一篇短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然而,內戰開始,又再次打破了全家人的平靜生。

陳致平帶著妻子和兒女開始了到處輾轉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涯,直至1949年去了臺灣。

到臺灣時,瓊瑤11歲,正慢慢告別童年,走向少女時代!

生活變得安定,越來越好時,瓊瑤卻越來越痛苦。

原來,在四個孩子中,身為長姐的瓊瑤卻是個典型的「學渣」,數理化從來沒有及格過。

她曾拿著考了20分的數學試卷讓媽媽袁行恕籤字的時候,卻發現小妹妹坐在玄關那裡嚎啕大哭。

袁行恕一臉漠然地對瓊瑤說:「你妹妹因為只考了98分,沒考到100分而哭。」

瓊瑤當時猶如電擊,晚上就鬧了一次自殺(吞安眠藥)。

姐姐是學渣,弟弟和妹妹的功課卻非常優秀,都是妥妥的學霸!

於是,父母心裡的天平失了重心,漸漸往弟弟妹妹那邊偏斜。

加上兩次大學考試落榜,讓一直活在弟弟妹妹的陰影下的瓊瑤痛苦極了!

這時,無法排解苦悶的她愛上了大自己整整25歲的國文老師。

神奇的命運安排,瓊瑤母女倆都是在19歲的時候愛上了自己的國文老師。

然而,袁行恕卻對女兒沒那麼寬容,性格強勢的她不僅棒打鴛鴦,還把所有的錯都歸咎到老師身上,並去警察局告他誘騙少女。

「父母就是師生戀,憑什麼不允許我也師生戀?」瓊瑤的心裡充滿了委屈。

而經母親這一鬧,瓊瑤的國文老師也失去了工作,瓊瑤快要崩潰了,她抑鬱得想要自殺。

電影《窗外》劇照

於是,她開始瘋狂寫作,把所有的精神寄託都放到了文字上面

這時,瓊瑤的長篇小說處女作《窗外》發表,父母看了小說後,差點與她決裂。

在陳致平和袁行恕的眼裡:這就是家醜!家醜怎可外揚?!

隨後,小說被搬上了大屏幕,瓊瑤功成名就的同時,換來的是父母的不理解。

瓊瑤和當時飾演《窗外》女主角的林青霞

勉強看完電影的袁行恕忍不住對著瓊瑤大罵:

「為什麼我會有你這樣的女兒?你寫了書罵父母不夠,還要拍成電影來罵父母!你這麼有本事,為什麼不把我殺了!」

就算瓊瑤立馬跪下道歉求原諒,但母親依然很生氣,甚至還鬧起了絕食。

而父親更是一臉冷若冰霜,冷冷地對女兒說:「你永遠會為這件事後悔的!」

父親的話一字字戳痛了瓊瑤的心

四、人生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說

如果說瓊瑤年輕時的人生充滿了波折和痛苦,那麼中年後的瓊瑤可以算是過得比較風光如意。

隨著一部部小說出版,她賺到的錢也越來越多。

她在臺北買了一套大房子,把全家老小都接過來住在裡面。

可是,35歲的她依然沒能得到父母的認可。

從內心上說,瓊瑤是極度缺愛的,也是矛盾的。

原生家庭在她的性格底色裡注入了許多色彩,讓她自卑又自戀,敏感而堅強,叛逆卻務實。

其實,我覺得雖然瓊瑤並不像弟弟妹妹在學業上是學霸,但在文學上面她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

比如,在她的小說裡,古詩詞常常是順手捏來,用得很溜,也用得非常恰當。

我覺得瓊瑤的父母並不是真的不愛她,至少在教育方面,袁行恕和陳致平對幾個兒女都是公平一致的,竭盡所能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中,也儘可能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只不過瓊瑤從小就有異於常人的敏感,所以她對各種情緒的體驗更加細密,這樣無形中成就了她的小說寫作事業

瓊瑤的這一生比她寫下的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我很佩服她身上的那股韌勁兒,似乎這世上沒什麼可以打倒她。

你看,就算到了60歲了,她依然能寫出一部逆天爆紅的小說《還珠格格》,並拍成電視劇,火遍亞洲

到了70歲,她在照顧病重的丈夫平鑫濤的同時,也不忘跟抄襲她的小說《梅花烙》的編劇於正撕逼打官司。

在社交媒體上,瓊瑤以理據爭,不卑不亢羅列出來對方抄襲的證據,讓網友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太太的邏輯思維之清晰,理性。

80歲,她開始寫遺囑,將50年前的恩怨情仇一件件掰扯清楚,並將自己名下的公司做了妥當的安排。

這種精神頭和毅力,簡直讓人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瓊瑤的作品裡,我看到了許多瓊瑤的影子和她的經歷折射。

比如《情深深雨濛濛》裡的依萍,不被父親所喜歡,性格叛逆,就算被父親鞭子抽打也不服軟。

文字是作者心靈的投影,她其實像依萍一樣,身上一直有一股氣,這股氣與愛情無關,與事業有關,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支撐著她必需走向成功。

正是這股叛逆的,自由的,不管不顧的精神氣成為了那個年代年輕人心中最美好的嚮往。

所以,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瓊瑤能流行那麼久,不是沒有原因的。

那些她又愛又恨的人都離開了,她沒必要再跟自己的前塵往事較勁。

上個月,瓊瑤在社交媒體留下離別寄語。

她說:這三年來,自己遭遇了很多負面的事情——生離死別、背叛、栽贓、謊言、抹黑、顛倒是非....

她感受到了負擔,時光匆匆,感覺自己視力、精力都大不如前,所以,她要去「尋找生命中最後的樂園」。

在離開社交媒體的現在,希望瓊瑤奶奶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瓊瑤自傳:婚姻中有什麼偶像劇,卻把痛苦變成甜蜜
    你有故事,我有酒,關注我,為你解決情感問題!說到瓊瑤,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有些朋友甚至把瓊瑤的作品當作兒時的回憶,我很幸運地看到了改編自瓊瑤小說的電視連續劇,而且哭得非常感動。然而隨著人們思想的發展變化和成熟,瓊瑤的作品也充滿了吐槽,她認為自己的小說太不切實際,甚至有些太浪漫,成為毒害青春的作品朋友們。
  • 《如何寫好自傳》網摘
    ……他的故事不是故事,這些故事使您感動,使您著迷,但您卻覺得他是在給您講事實,而且您會突然發現,他在給您描繪宗教日常禮儀。……他的回憶錄不是回憶錄,他的回憶是準確的,但也是神聖的。他談自己的一生,好像福音傳道者,作證令人驚嘆……倘若您眼力高明,您就可以看到在被包裝的神話和神話之間,有那麼一道細線,您就會發現很可怕的真實。」[9]既然求真,為什麼不直接撰寫自傳而在虛構的小說中求真?
  • 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恨情仇,她的後半生比瓊瑤還「瓊瑤」
    她書中自揭「10內幕」,包括揉爛的《紫貝殼》書封、電話裡的牛肉乾、午夜的電話、五鬥櫃裡的情書、那一場車禍、旅歐1個月、上班約會、出國買衣服、秀新衣服、大紅色窗簾等。林婉珍書中詳述當時和瓊瑤相處狀況,以及發現老公外遇過程,痛苦說出:「我一直覺得鑫濤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也很信任他,壓根沒想過他會出軌。」
  • 「瓊瑤」與詩經《木瓜》的不解之緣
    原來「瓊瑤」的筆名就出自詩經的這首《木瓜》。詩經女孩高中的時候,最喜歡讀的就是瓊瑤阿姨的作品,一個暑假將瓊瑤作品讀了個遍。如今再看瓊瑤作品和為人,她的一生,可謂是踐行《木瓜》這首詩的「典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木瓜》說的什麼意思?《木瓜》算是詩經裡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它的主題很明確,即以相互贈答表達深情厚意。
  • 當年曾經愛瓊瑤
    01年少時讀的最多的書是瓊瑤的小說。當年迷瓊瑤不是一般的迷,高中學習那麼緊張,也擋不住我對它的痴迷。上課下課讀,站著走著讀,吃著喝著讀。就是高三的衝刺階段,也沒擋住它的誘惑。被窩裡,手電筒照亮了讀瓊瑤的夜。最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雜誌上批瓊瑤小說的文章,說「瓊瑤公害」在七十年代就已出現,八十年代末再次席捲而來。這樣的文章對中毒已深的我,很是嗤之以鼻。這麼唯美的愛情故事,唐詩宋詞般優美的語言,何毒之有! 對瓊瑤的迷戀一直持續到工作結婚生子。
  • 年近80瓊瑤為新版全集作序 回憶顛沛流離逃難到四川經歷
    言情小說皇后——瓊瑤,帶著她的最新版本的瓊瑤經典作品重磅歸來!她將此形容為「浴火重生」。近日,隨著《半生緣》新版開拍,很多經典影視劇也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瓊瑤作品就是其中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由她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多達二十幾部),其中熱度居高不下的就是《情深深雨濛濛》(改編自《煙雨濛濛》)的翻拍。
  • 小說||王高產:我給劉洋寫自傳
    大概是因為咱不是名人,寫的文字質量也一般吧,關注的讀者也不太多,我周圍的鄰居都知道我的愛好,但真正讀的人卻不多。以鄰居修電機的老宋為例,他就沒正兒八經讀過我的文章,記得有次我在《延河》發表了一篇小說,我拿到刊物後喜氣洋洋地向他們夫妻炫耀時,老宋用滿是油汙的手接過後大概翻了翻,連聲說寫得不錯後就交給站在旁邊的老婆。
  • 瓊瑤自曝丈夫得尿毒症,被插尿管自己卻沒資格知道,還相約一起死
    近年卻因平鑫濤患失智症臥病在床,她不忍丈夫需插鼻胃管,而和平家子女鬧翻。事情發酵幾天後,瓊瑤發文稱:「我的訴求已被扭曲,我的善意已被汙染」,宣布將老伴交給繼子女,摒棄怕自己情緒失控,再也不會去看平鑫濤。
  • 薩達姆下定決心寫自傳 回顧其成長的經歷(圖)
    點擊進入>>>   回顧成長經歷不忘羞辱西方  新快報訊 據英國媒體4月13日報導,薩達姆已經決定在獄中寫自傳  英國媒體透露,除了個人成長經歷之外,薩達姆在自傳中還將提到自己作為伊拉克總統所經歷的外交歲月。據稱,身陷囹圄的薩達姆將會寫下一些讓西方國家感到難堪的文字,因為曾幾何時,薩達姆在西方國家眼中一直是抗衡伊朗勢力的有效緩衝力量,但幾十年後他卻成為了「邪惡軸心」的代表。
  • 瓊瑤《窗外》的背後,是她自己那場無法赴約的悽美師生戀
    《窗外》賺足了世人的眼淚,很多人都被感動了,也被瓊瑤的文筆折服。其實吧,作品來源於生活,很多作品裡都可以看見作者本人的影子。《窗外》也不例外,她其實是瓊瑤的自傳體小說。康南和江雁容悲情故事的背後,是她和自己老師蔣仁的故事,那是一場無法赴約的悽美愛情......瓊瑤,原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四川成都。
  • 瓊瑤小說裡最好聽的5個名字,白吟霜驚豔了時光,聽起來就很動人
    還有就是小說裡面,作者會給自己筆下的人物取好聽的名字。瓊瑤阿姨是曾經言情小說的代表人物,她筆下的女人又都是楚楚可憐的「白蓮花」,所以名字自然也是非常精緻。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瓊瑤小說裡的女性,最好聽的五個名字吧!
  • 比瓊瑤劇更「毀三觀」的是瓊瑤:師生戀,當小三,和父母一起自殺
    瓊瑤就截然相反了,她寫的是兒女情長,是痴男怨女的相愛相殺,她筆下的人物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只沉浸在自己的愛情中。女孩子在瓊瑤的小說中看到了愛情的酸甜苦辣,被她筆下的人物感動。還記得「情深深 雨濛濛,世界只在你眼中~」這首歌嗎?瓊瑤的作品太多了,不管你是從哪部作品中認識她的,都不難發現她筆下人物都是這樣的↓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
  • 少女時代Jessica自傳小說9月發行!描寫演藝圈的黑暗將拍成電影!
    這部寫實主義小說《Shine》以Jessica的親身故事作為基礎創作,Jessica除了分享自己的演藝經歷,也會在書中講述娛樂圈不為人知的一面,且《Shine》也預定會拍攝成電影,讓廣大網友都對這本小說充滿好奇!
  • 我們都是看著她的電視劇長大的——瓊瑤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瓊瑤身上有很多標籤,說來話很長。【言情教主瓊瑤】現在說自己是「看著瓊瑤的書長大的」,貌似不太明智,因為馬上會有人覺得你好low。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瓊瑤的小說,確實貫穿了幾代人的青春,讓無數姑娘為之痴迷落淚。瓊瑤寫過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
  • 奉韓國瑜為英雄典範 瓊瑤將赴高雄力挺「瓊瑤宴」
    高雄將在漢來酒店辦「瓊瑤宴」。(圖片來自港媒))中國臺灣網3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愛情教母」瓊瑤要到高雄去了,「愛情產業鏈」的總顧問的起手式,便是在高雄辦「瓊瑤宴」!瓊瑤在韓國瑜就職典禮時不克前往,她昨(7)日在臉書透露,4月即將有高雄之行。瓊瑤說,韓國瑜已成典範,而高雄是她寫作的故鄉,網友幫她發想的「瓊瑤宴」菜色,還真讓她目瞪口呆,懸涎欲滴。瓊瑤表示,2018年底到2019年初,她在悽愴和熱烈的雙重情緒下,為失落的全集復活忙得天翻地覆。同一時間,韓國瑜只靠一瓶礦泉水打天下的決心,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再再刺激著她!
  • 當涉及到銷毀三觀和《金盞花》的瓊瑤時
    二、青年的瓊瑤情結第一次知道瓊瑤小說中花的名字。小時候,閱讀渠道非常單調,似乎學生們來回通過一些瓊瑤。那時候剛剛與瓊瑤接觸,仍在關注來勁兒。學生的時間很緊,很多學生讀得慢,知道我讀得快,因此在從不同渠道借用瓊瑤之後,他們會把他給我,讓我讀故事講給,他們絕對應該在這裡使用女性「她們」,那時,似乎沒有一個男孩喜歡讀這種書。
  • 瓊瑤,沒有過不過氣的問題:細談《窗外》與不能上映的改編電影
    暴雨中,孟樵(秦祥林飾)對共撐一把傘的宛露(林青霞飾)說:「因為我愛你,因為我要你,因為我要娶你。」宛露回了三句「你騙我!」因為孟樵的母親笑裡藏刀說:「你有著不安分的眼睛,你知道嗎?」她忍不住起身反駁:「我……我還有個不安分的鼻子,還有張不安分的嘴巴,還有渾身十萬八千個不安分的細胞,和數不清不安分的頭髮!」
  • 81歲瓊瑤心酸告別亡夫:為了你我背上小三罵名,來生不願再相遇
    這是瓊瑤式的悼念,為情而生,但是當她回憶起五十年的生活點滴,瓊瑤在字裡行間,難掩委屈之情:你我都是二度婚姻,當初明明是你追求的我,長達16年,讓我受了多少委屈。這個社會,對婚姻雙方,看法是不公平的,我一直對於詆毀我的言論保持沉默......
  • 韓素音去世 自傳小說《瑰寶》曾驚豔奧斯卡
    1917年9月12日,韓素音出生於河南信陽,本名周光瑚,韓素音是「漢屬英」的音譯,意即她這位漢人已入籍英國。韓素音祖籍廣東五華縣水寨鎮,周氏仁德公第22世孫。父親周映彤出生於成都郫縣,是中國第一代庚款留學生,母親瑪格麗特出身比利時貴族家庭。 兩人的戀情遭到篤信天主教的瑪格麗特家反對,不得已相偕私奔。韓素音的母親本來也不讓她讀中文,可是生性倔強的她,偏偏愛讀中文。
  • 讀者說他寫的小說像自傳,他就寫了一本像自傳的小說懟讀者
    美國當代文學大師菲利普·羅斯的《事實:一個小說家的自傳》近日譯介上架。這是一部以自傳為名的小說,亦或以小說為名的自傳,羅斯在書裡虛構了另一個「羅斯」,寫小說家眼裡的事實與「事實」。書裡的種種是「羅斯」的人生,但也是讀者認識羅斯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