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竹期刊」工程師職稱論文撰寫格式技巧

2020-08-28 依竹學術

工程師職稱論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組成:論文題目;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和郵編;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關鍵詞;正文(資料與方法、結果、結論)參考文獻。



標題要求

標題亦稱文題、題目、題名或篇名,是一篇論文的核心內容的高度精華。擬定標題猶如畫龍點睛,關係著整個作品的形象,因此通常是在論文全部完成之後經過反覆推敲而得。


標題應選用幾個最恰當的詞加以邏輯組合,使之能全面、確切、具體而又簡明地反應出文章的特定內容。


闡述具體、用語簡潔:一般不超過20個字。

標題相稱、確切鮮明:標題體現內容,內容說明標題。

重點突出、主題明確:突出論文主題,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論文內容時,可加副標題(破折號、括號或加序碼)。


作者

論文標題下應有作者的署名及其所在單位名稱和地區郵政編碼等。


此處的作者應是該項科研課題的承擔者及其主要合作者,表示對論文的內容負責,當然也是接受褒獎的依據。


作者署名的義:

(1)明確論文責任:文責自負

(2)獲得應有的榮譽:載入科技發展的史冊

(3)文獻檢索的需要:著作檢索

(4)明確著作權:人身權和財產權


作者署名的原則:

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於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並對內容負責的人。


(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為集體署名和個人署名。

(2)第一作者應是論文課題的創意者、設計者、執行者,是論文的執筆者。

(3)多人合寫時,主在前,次在後;多單位合寫時,用腳註標明。

(4)作者人數不能過多,一般不超過6人。

(5)指導、協作、審閱者可列入致謝中。



摘要內容和格式

摘要是置於正文之前的一小段重要文字,其性質不是文章的結論或總結,而是對正文的一個扼要而連貫的重述,以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下面的全文。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說明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起源、由來。

(2)方法(methods):說明研究時間、參加完成研究的人數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結果(results):說明研究內容中主要結果,包括數據和統計學檢驗結果。

(4)結論(conclusions):說明主要結論。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論文要解決的問題及其起源、由來、研究背景。

(2)設計(design):論文基本研究設計。

(3)地點(setting):研究地點、單位、等級。

(4)對象(subjects, patients):論文研究的時間、參加完成研究的人數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處理(intervention):論文的處理方法。

(6)檢測(measures):論文為評定結果而進行的主要測試項目。

(7)結果(results):說明研究內容中主要結果和數據。

(8)結論(conclusions):說明主要結論,包括直接的應用。



摘要的寫作要求


(1)連續寫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標題,不舉例證。

(2)格式規範化。

(3)簡短、完整,一般佔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資料,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

(5)內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關鍵詞

「國際統一要求」中亦列有摘要與關鍵詞一項,其大意是,摘要不超過150個詞,應說明此項研究或調查的目的、基本步驟、研究對象或實驗動物的選擇,觀察和分析的方法、主要發現(可能時應提供具體數據及其統計學意義)和重要結論;應該著重於研究或觀察中所發現的新的和重要的情況。


摘要之下應提供3到10個關鍵詞,以便編制橫向參見索引之用。

關鍵詞是表達科技文獻的要素特徵,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詞或詞組。

主題詞是規範化的關鍵詞,關鍵詞是具有靈活性和廣泛性的自由語言。現階段關鍵詞和主題詞都作為檢索語言使用。由於關鍵詞是自然語言,同義詞、近義詞、多意詞未統一,造成檢索誤差,故目前多採用從工程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擇。


關鍵詞格式

3-8個詞或詞組,之間空一格書寫,不加標點符號。外文字符之間可加逗號,除專有名詞的字首外,餘均小寫。


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1)可從標題、摘要和全文內容中選擇,以從標題中選擇最常用。

(2)要嚴格篩選,充分、準確、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內容。

(3)查閱工程學主題詞表確認。



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亦作導言、前言、序言或緒言,其意皆同。引言是正文的開端部分,起著引導或破題與承題的作用,能給人以一個概括印象並提供預備性知識,以便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全文的。


引言的基本內容

(1)簡要敘述研究此項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項工作的歷史背景

(3)國內外對研究此項工作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4)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義

(5)適當說明研究此項工作的時間、材料和方法


引言的寫作要求

(1)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為200-500字,約佔全文的1/8-1/10。

(2)實事求是、客觀評價:不能蓄意貶低,切忌妄下斷言。

(3)少用套話:水平如何,自有共論。

(4)勿與摘要相同,避免與正文重複:不涉及結果或結論。

(5)一般不寫「引言」字樣標題。


結果(results)

這一部分是研究者的主要勞動成果,是該項工作所獲成績之總匯,但其內容的表現形式卻不應該為大量原始記錄的堆積和羅列,而應是經過統計學處理併科學地組織起來的一系列重要數據。


結果是論文價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結晶。全文的結論由此得出,討論由此引發,判斷推理和建議由此導出。


結果的內容

(1)數據:不用原始數據,要經統計學處理。

(2)圖表:用於顯示規律性和對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觀地表達研究結果。

(4)文字:對數據、圖表、照片加以說明。


結果的寫作要求

(1)按實驗所得到的事實材料進行安排,可分段、分節,可加小標題。

(2)解釋客觀結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評價、分析和推理。

(3)結果要真實性,不可將不符合主觀設想的數據或其它結果隨意刪除。

(4)因圖表和照片所佔篇幅較大,能用文字說明的問題,儘可能少用或不用圖表或照片。

討論(discussion)



討論

討論是對研究結果進行理論思維和理性認識的部分,可佔全篇論文的較大篇幅。


本部分的中心任務是將所獲得的資料加以系統化和理論化,同時作出科學的解釋與評價,並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為本項研究的結論打下基礎。


討論是論文的重要主體部分,是作者對所進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歸納、概括和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評價其意義。

相關焦點

  • 「依竹期刊」在職研究生碩士學位評職稱認可嗎?
    內容來源:依竹期刊公眾號(ID:yizhuqikan)而現今社會,各個企業對於人員的能力水平非常的重視,單位評定職稱的過程中還會對職員的科研水平有所偏頗。如果你不但擁有學位證書還有著一定的論文發表,那麼就證明職員在這個過程中科研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單位當然會優先考慮。
  • 「職稱論文攻略」六大要素滿足職稱評審要求~
    南京中、高級職稱評審時間越來越接近了,工程師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經過2019年職稱評審申報政策文件中對職稱論文的改革要求,對職稱論文的安排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因為真的會影響評審結果~2020年準備申報中、高級職稱的,職稱論文需要滿足哪些具體要求才能符合呢?
  • 「職稱論文」是職稱評審必要條件之一,必須要注意六大點~
    尤其是職稱論文,職稱論文是職稱評審的必要條件之一,往年只需要隔年發表並能主流資料庫能檢索到就行,但今年政策調整,很多人才2019年職稱申報都「敗在」了論文上。所以豆腐網王老師今天給大家著重聊一下職稱論文需要注意的幾大點,給準備2020年要參加職稱評審的工程師們留意一下。
  • 工程師職稱評審職稱論文一般需要發表幾篇?
    工程師職稱評審中,工程師職稱論文是一個傳統必備項,職稱論文是申報人科研能力和理論水平的直接體現,所以職稱論文不可或缺。    二、工程師職稱評審職稱論文該如何寫?  工程師職稱評定,需要發表職稱論文,評中級職稱需要發表一篇,評高級職稱需要發表兩篇,今年準備評職稱,論文還未發表的工程師們要儘快了!  1、標題  標題應該符合全文內容,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標題通常不得超過20個漢字,如果20個漢字仍無法說明白的,可以增加副標題。
  • 期刊編輯想要什麼? 期刊投稿準則:「應該」與「不該」做的事
    應該 在投稿前仔細了解該期刊的宗旨和對主題內容的要求當知道有多少論文未經審閱即被編輯以「論文不符期刊讀者期待」為由而退稿,您可能會感到很驚訝。投稿前請先確認:期刊是否曾發表過與自己研究主題相似的論文?論文中是否有引用目標期刊或相似期刊的論文?如果還是不能確定文章是否符合期刊宗旨,可以先寄論文題目及摘要詢問期刊辦公室,您的論文是否適合在該期刊出版。
  • 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有什麼要求,想通過就往這看!
    職稱評審是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全方位考核,想實現順利晉升,職稱申報者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行,職稱級別越高,對晉升人員的要求就越高,而論文是職稱評審的傳統考核項,論文所體現的是申報人的知識結構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論文需要認真準備,下面空格教育職稱就來講講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的相關要求。
  • 2020年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定,會直接影響到通過率的論文,你還不重視嗎?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2019年職稱政策文件中,職稱論文要求大改今年南京市職稱論文要求大改!這可讓不少人才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 工程師職稱論文有什麼要求?論文怎麼寫?
    工程師職稱,不管是高級,還是中級,都需要論文。 要想獲評高級工程師這一職稱,必須滿足相關必備條件,滿足評審要求。這些都達到要求之後,還有一件事切不可忘了,那就是進行職稱論文的寫作和發表。一篇質量有保證的職稱論文,是發表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 2021年職稱論文撰寫要求既然提高了那麼多?
    要求和字數限制  但是說難吧  又沒有你想像中的難  只要我們根據它所給出的要求  規範的撰寫就可以啦  今天小過就來跟大家聊聊  職稱論文的撰寫要求  到底有哪些?  主要組成部分  工程師職稱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論文題目、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等。  標題要求  標題是論文核心內容的高度精華。
  • 職稱論文範文(發表論文)職稱論文範文
    運用常規的數理統計方法對這些稿件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錄用率低的如下4個主要原因及其大致分布:稿件論文內容創新性不高,這類稿件約佔不可發表稿件總數的20%。2.稿件論文內容不符合期刊宗旨,這類稿件約佔不可發表稿件總數的30%。3.稿件論文寫作水平低,這類稿件發表約佔不可發表稿件論文總數的45%。
  • 「畢業論文/職稱寫作必看」經濟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
    經濟法是法學論文中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經濟法專業的畢業生,還是在工作中要參評職稱的人,都需要進行撰寫,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經濟學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經濟法學論文的寫作技巧,選題要根據自己的興趣,而且選題要小,如果題目太大的話,能力不夠,就會導致物極必反。二、寫作前期準備1、收集材料。與其他專業相比,經濟學法律論文更需要嚴謹和科學,所以收集資料時也更謹慎。
  • 掌握這10個實用技巧即可「依竹期刊」
    了解更多教育資訊、論文撰寫乾貨。關注依竹期刊即可一場好的學術報告,不僅可以通過交流激發出新靈感,還可能打開合作之門,為科研人員帶來新機遇。而現實卻是學術報告常常讓人感到無聊、困惑以及冗長。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看完這篇文章會找到答案。
  • 高級工程師論文發表期刊要求
    高級工程師晉升,往往少不了論文發表,雖然不發表論文,也有晉升的可能性,但發表了論文,晉升會變得更加容易一些。但想要拿到論文的職稱加分,必須選對期刊。關於高級工程師論文發表期刊要求,如下介紹。讓發表的論文失去評職稱的作用。
  • 期刊論文發表的格式是什麼樣的、學術期刊的格式有哪些要求?
    很多首次要做論文發表的朋友,對於期刊論文的發表格式存在一定的疑問,針對這個問題,小編簡單做了一個整理,下面我以圖文的形式直接上傳,希望可以幫到對論文發表的格式要求有疑問的朋友,內容很簡單,看一下就會清楚明了! 期刊論文格式圖文一
  • 桂林農業工程職稱論文有什麼要求
    桂林農業工程職稱論文有什麼要求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城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近年來,研究城市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城市地理學迅速發展,成為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而學習城市地理學的你,是否在為論文的發表苦惱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城市地理學期刊發表的一些小技巧,供大家參考。一.論文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寫1.
  • 教師職稱論文重複率要求多少合格
    在中國的所有行業職業當中,基本上都會引入一個職稱評價系統,例如,工程師或者醫生或者老師或者其他等等各行各業的。一般來說這些職稱有詳細的等級,比如工程師有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等。等級越高說明你的工作經歷、你的資歷越深,你的水平越高。
  • 「畢業論文」排版格式
    另附自製內封面一份(A4紙張電腦列印),內容為中外文論文題目、作者的姓名、學號、班級、指導老師的姓名與職稱、論文完成時間。九、附錄的要求畢業論文形成過程中所涉及的實驗設計、調查材料及其相應的數據、圖表等應整理後用附件形式附在參考文獻之後。三、畢業論文格式排版小技巧方法/步驟我們打開論文文檔,點擊文檔左上方顯示格式按鈕(兩個大寫字母A的標誌)
  • 電氣工程師如何評定呢?「依竹期刊」
    其中工程師分為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中級),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它與註冊電氣工程師存在不同之處,註冊工程師要通過基礎和專業考試,而工程師是職稱,需要評定。評聘單位是由市人事局申報到省人事廳批准。(一般是由單位統一向市人事局申報。)
  • 職稱評定論文如何避免發假期刊?
    對於職稱評定論文發表很多人都是通過網上搜索到的論文代理機構發表,一些非法代理機構利用大部分作者對期刊出版規則的不理解所以我們在職稱評定時要如何避免發假期刊? 上海工程師職稱評定論文發表需注意: 職稱申報論文無論是發表論文還是技術總結都必須是本人撰寫的,如果論文材料經查實存在學術造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制」,不予進入評審程序。但是由於目前網絡初審實行的是形式審查,所以很多套刊、假期刊、電子期刊的論文仍然可以正常通過初審,只有進入覆審階段才會被刷下來。
  • 職稱論文發表,用來評職稱,如何判斷期刊是符合的?
    大家好,我是豆腐網王老師,專注於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政策解讀,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2021年已經到來,大部分工程師們早已做相關職稱申報準備了,但還是有部分工程師由於工作的忙碌或不知道該如何做準備,導致一拖再拖,尤其是對應職稱論文,弄的工程師們很混亂,到底該如果去判斷論文所發期刊是有用的?眾所周知,自2019年起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委託「中國知網文獻檢測系 統」進行學術相似性檢測,檢測結果將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