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納米所在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研究中...

2020-12-25 騰訊網

可攜式智能器件與長續航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可充電的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鋰負極與硫正極相匹配時,組成鋰硫電池的容量高達2600 Wh kg-1,這將適用於未來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電動汽車。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出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12727;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28, 375;ChemSusChem, 2020, 13, 3404),並選用原位光譜手段探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9, 18, 246;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eem2.12152)。

在眾多負極中,金屬鋰負極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和低的電極電勢。然而,壽命短和穩定性差等問題阻礙其商業化進程。金屬鋰負極面臨挑戰:電化學形成的固態電解質中間相(SEI)的脆性與疏鬆性,使金屬鋰發生不均勻沉積與溶解,最終形成枝晶;體積膨脹引起的電極結構變形和粉化。這些問題並非相互獨立,而是內在關聯的。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教授張躍鋼與研究員藺洪振團隊,從表面功能化角度出發,在金屬鋰表面製備出有序結構的有機/無機SEI層,並選用原位和頻振動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不同於常規的無序結構或單一組分SEI的負極(圖1),研究利用高反應活性Pyr13FSI離子液體在鋰金屬表面自組裝形成有序結構的有機/無機SEI層,通過界面選擇性和頻振動光譜(SFG)、X射線光譜(XPS)及原子力譜(AFM)表徵了有序結構中有機層與無機層的存在(圖2)。

圖1.金屬鋰表面SEI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有序結構SAHL-Li的自組裝演化過程及其界面有機、無機層的表徵

在電化學測試過程中,選用前期課題組報導的LiFSI基醚類電解液體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 30500),預處理的鋰金屬電極在高達10 mA cm-2的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可逆性與穩定性,即便在3 mA h cm-2的大沉積溶解容量下也保持著高庫侖效率,這些電化學結果優於多數報導的文獻。循環後的SEM圖顯示,預處理的金屬鋰表面光滑平整,而原始鋰片則形成眾多的裂痕與粉化。

圖3.有序雙層SAHL SEI層修飾鋰金屬電極的電化學穩定性

進一步,該團隊選用自主設計與研發的原位電化學和頻振動光譜技術,原位SFG測試結果顯示有序有機/無機雜化SEI層阻礙了溶劑分子在金屬鋰表面的吸附,對抑制鋰枝晶形成的具有優勢。

圖4.原位SFG對SEI作用機制研究

相關研究成果以In-situ self-assembly of ordered organic/inorganic dual-layered interphase for achieving long-life dendrite-free Li metal anodes in LiFSI-based electrolyte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蘇州納米所博士王健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德國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德國洪堡基金會)等的支持。

來源: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打開APP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小材科研 發表於 2020-12-23 17:19:07 當鋰負極與硫正極相匹配時,組成鋰硫電池的容量高達2600 Wh kg-1,這將適用於未來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電動汽車。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了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 Mater.
  •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1:06 河南大學趙勇團隊開發了長循環壽命的鋰硫電池用鋰金屬表面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策略。
  • 《自然·材料》高分子如何「拯救」鋰金屬電池!
    該高分子複合物能在鋰金屬負極表面原位產生SEI膜並抑制電池中電解質持續消耗,因而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在貧電解質條件下的充放電循環穩定性。當金屬鋰與電解質接觸後,鋰會與電解質發生還原反應,在表面沉積一層富含鋰的還原物質,稱為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SEI的生成可阻止鋰與電解質進一步反應,從而穩定鋰金屬表面。但是,隨著電池持續充放電,鋰金屬表面SEI膜會不斷破裂,暴露出新鮮的金屬表面。這些暴露的金屬立即與電解質反應,又重新生成新的SEI。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多,SEI破裂-修復過程不斷發生,電池中電解質便被持續消耗 (圖1)。
  • 蘇州納米所在高性能納濾膜研究中取得進展
    蘇州納米所在高性能納濾膜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5-23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近期,在上一工作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納濾膜的分離通量,靳健課題組與美國範德堡大學林士弘課題組合作,設計和製備了一種利用納米粒子作為犧牲模板誘導構建的具有大量褶皺結構的超薄分離層納濾膜(如圖1所示)。
  • UCSD:鋰金屬電池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於非活性鋰
    這一發現挑戰傳統觀點,即鋰金屬電池失效是因為鋰負極和電解質之間形成的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技術,測量負極上非活性鋰的數量,並研究其微納米結構,從而得出這一結論。這在電池研究領域尚屬首次。這些發現或將為實現可充電鋰金屬電池商業化鋪平道路。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高安全複合鋰金屬負極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被《焦耳》選為本期封面文章,並刊登了封面圖片。金屬鋰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氧化還原電極電勢,因而成為了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儲能電池(下一代固態鋰電池、鋰硫電池、鋰空電池等)最理想的負極材料。然而,金屬鋰充放電過程中的枝晶問題和鋰與電解質界面膜的不穩定性嚴重降低了鋰金屬電池的循環效率,縮短了電池的使用壽命,甚至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嚴重阻礙了鋰金屬電池的發展。
  • 華南理工《Angew》納米結構工程+原位TEM,助力電極材料設計
    導讀:本文通過原位TEM充分揭示了納米結構的結構優勢,優化了結構設計,同時證明了一種納米結構工程策略有助於鉀離子電池的合金型電極材料合理設計。更加重要的是,通過原位TEM觀察到核殼結構能夠有效緩解合金化過程中的體積膨脹。本工作將結構設計和原位技術相結合,為應用先進的表徵技術指導電極材料設計優化提供重要參考。納米結構工程被廣泛認為是提高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有效途徑,同時在原位表徵技術的幫助下,可以確定更合理的納米結構材料設計。
  • 500Whkg高比能鋰金屬電池負極設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的Bing Han(第一作者)和Zijian Zheng(通訊作者)、Yonghong Deng(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鋰負極,其外殼是一層含鋰的液態合金,能夠有效的避免鋰枝晶的生長,從而顯著的改善了金屬鋰電池的循環壽命。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氟基固態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鋰金屬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面臨著鋰負極枝晶生長等問題。固態鋰金屬電池由於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雙重潛在優勢,是下一代電化學儲能體系的研究熱點。作為關鍵組分的固態電解質的性能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電池能否成功運行。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 光電化學池中高效電解二氧化錳(6) 陳步明 昆明理工大學 副教授報告題目: 鈦基氧化物塗層電極材料的製備及其應用(7) 蔣良興 中南大學 副教授報告題目: SeO2在錳電解陰極過程中的作用研究(8) 楊海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員報告題目: 流化床電極----用於高效脫除溼法煉鋅電解液中的氯離子
  • Nature:鋰金屬電池效率降低,真正要背鍋的可能是它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測量技術,可測量陽極失去活性的鋰金屬量——這是第一次在電池領域應用該技術,同時也研究了脫落沉積物的微米和納米尺度結構。 這項發現或將為可充電鋰金屬電池市場化的推進打下基礎。
  • 中大朱昌寶&德國馬普所Maier Science綜述:電池電極的納米級電路
    該綜述回顧了電池研究的最新進展,並重點闡述了如何從各相的傳輸特性以及維度入手,通過納米級電化學電路的設計來優化電極動力學。之後以這些原則為主線對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電極材料的新型納米結構進行歸類。接著總結了納米結構構築過程中常用的一些微納合成手段。最後重點介紹了先進的原位表徵技術對於電池材料混合導電網路的研究進展。
  • 蘇州納米所在柔性高效多結太陽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柔性高效太陽電池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智能可穿戴裝備等領域有重要應用。針對柔性高效Ⅲ-V化合物半導體多結太陽電池製備中存在的光電流匹配的多結材料高質量生長以及大尺寸外延材料的剝離和轉移等技術難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陸書龍團隊進行了長期研究,並於近期獲得重要進展。
  • 金屬鋰負極全面解讀
    鋰多硫化合物與LiNO3的共同作用研究顯示,當在醚類電解液中同時使用鋰多硫化合物和LiNO3時,可以顯著的提升鍍鋰的均勻性,減少鋰枝晶的產生,提升電池的循環性能。該方法的作用機理是LiNO3首先與金屬鋰反應形成鈍化層,然後鋰多硫化合物再與鈍化層反應形成Li2S和Li2S2等,防止電解液於金屬鋰進一步反應。4.
  • 鋰一次電池是什麼_鋰一次電池結構
    打開APP 鋰一次電池是什麼_鋰一次電池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3 15:18:29 以金屬鋰為負極,固體鹽類或溶於有機溶劑的鹽類為電解質,金屬氧化物或其他固體、液體氧化劑為正極活性物。   通用的圓形鋰二氧化錳(Li/MnO2)電池和鋰氟化碳〔Li/(CFx)n〕電池分別用字母CR和BR表示,其後的數字表示電池的型號。鋰一次電池是這一類以使用金屬鋰為負極材料的化學電源系列的總稱。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鋰金屬電池是下一代最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存儲設備之一。然而,鋰金屬在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枝晶可刺破隔膜,引起電池短路甚至爆炸。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易燃的液態電解質可從根本上解除鋰金屬電池的安全隱患。固態鋰電池是一類使用固體電極材料和固體電解質材料的鋰電池。與液態鋰電池,混合固液鋰電池不同,固態鋰電池的電池單體中不含有任何液體電解質、液態溶劑及液態添加劑。
  • 鋰化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
    YANG課題組提出活性材料/聚合物/鋰的三層結構,可在相對溼度為10%~30%的空氣中穩定存在60min,足以對電極進行加工。聚合物保護後鋰不受O2和水分的影響,且在活性材料中穩定。首先將金屬鋰沉積到銅箔集流體表面,然後包覆一層聚合物,最後將負極材料比如矽、石墨等塗敷在聚合物表面。在電解液中,聚合物逐漸溶解,活性材料與鋰接觸形成鋰化的負極。
  • 3D列印V8C7-VO2雙功能框架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穩定鋰負極
    基於硫單質正極和鋰金屬負極的鋰硫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環境友好等優勢,被視為二次電池領域中的研究前沿和熱點之一。然而,硫正極緩慢的反應動力學和穿梭效應以及鋰負極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嚴重影響了鋰硫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問題,制約了其實用化進程。近年來,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抑制鋰枝晶生長的策略被認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高性能鋰硫電池仍然受困於缺乏兼具雙功能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器件製備工藝的開發。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dx.doi.org/10.1021/acsnano.0c04933 4.用Co9S8@MoS2核殼結構解開MoS2的能帶結構提高鋰硫電池的催化活性 在鋰硫電池(LSBs)中引入雙功能中間層可有效抑制。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
  • UCSD能源技術及材料科學與納米工程孟穎教授工作簡介
    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納米工程系的儲能與轉換實驗室(LESC)的目標是設計和開發用於高級儲能與轉換應用的新型功能性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把原材料轉換成可用的能源和儲存產生的能源。先進技術將允許更小更強大的電池,並將提供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