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假文憑顯形是時候了

2020-12-13 搜狐網
  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網上查詢系統已經開通

左圖:「牛皮癬」專挑乾淨的地方長

  時下,假文憑泛濫已成社會明顯弊病。造假者藉此牟利餬口,買假者藉此裝點門面,二者朋比為奸,共同戕害社會公正。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在我國,手持假文憑者已有60多萬人。在廣東,炮製假文憑的行當一度異常紅火。試想,買假者的陰謀一旦得逞,其危害是多麼巨大!

  為維護教育培訓制度的嚴肅性,本月19日,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的網上查詢系統開通。今後,每年的大學畢業生的學歷證書都將在網上公布,以供查詢。教育部還安排在2002年內將1991年至2000年高等教育單位所頒發的學歷證書進行登記、上網。相信這個系統的開通,將使那些假證、假照無所遁形!騙子們的嘴臉也將顯露原形。

  張先生不上學照樣有文憑

  花錢買假搭上直通車

  張洪是某國企部門經理,38歲的他正年富力強,前途光明。1998年張先生考入廣州某高校成教學院,獲得了兩年進修學習的機會。當時,張先生在單位因工作成績突出,深得領導賞識,但是此前因是中專學歷而遲遲未獲提拔,現在進大學獲取文憑的機會來了,張先生卻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停職進修。他認為,把兩年時間花在進修上很不划算,因此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一方面去學校報了名,另一方面繼續留在單位上班,等兩年期滿,他拎著皮包找到校有關領導,花了一筆錢後,果然搞到了文憑。談及這筆錢,張先生一點不心痛。有了文憑後,張先生的事業一帆風順。

  聽到記者提起假文憑,張先生一本正經地糾正說,我這可不是假文憑,絕對的真貨。說完還煞有介事地指著畢業證上的鋼印給記者看。

  王女士使假過後生悔意

  持假證上崗好似做賊

  王女士,今年45歲,做了三年多保險,成績還算理想。雖然人過中年,可精力充沛,打算一直幹下去。說起假文憑,王女士面有赧色。她捧出一大堆證件,足有十多個。裡面有會計師證、統計師證,唯獨沒有先前提到的某大學文憑。王女士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這些證全是真傢伙。

  記者了解到,王女士原是一個效益很好的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高中畢業就參加了工作,已有近30年工齡。因為長期從事財務工作,對財務很在行。10年前她決定考一些證防身,以免將來失業。通過努力,她先後獲得了廣東省以及全國的會計師、統計師資格證和上崗證等。幾年前,企業果然倒閉,她失業了。在人才市場,她發現幾乎所有的招聘單位都要求大專以上文憑、年齡40歲以下。如果專業技術好,年齡還可適當放寬,可文憑要求不會放寬。於是,她的弟弟為她搞到了一份假大專文憑,她順利應聘在一家公司做財務,但因為持的是假證,她常常心裡不安,竟有做賊的感覺。後來,在朋友介紹下她去了某保險公司搞營銷,頗受上司賞識。王女士告訴記者,這次去保險公司應聘她只出示了高中畢業證,現在一樣做得很好。

  一生中僅一次使用假文憑的經歷曾折磨了她很久,王女士說,做人要對得起良心,我再也不會幹這種事了。

廣東:兩成文憑是假貨

  學歷鑑定「生意滔滔」

  右圖:「數字時代」

  假文憑的泛濫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個廣州人都曾經和假文憑有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只要不是整天關在家裡的人,都免不了會遇上隨街兜售假文憑的人;公安機關破獲假證集團的消息也常見諸報端。但很少有人能像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那樣真切地感受到假證的猖獗程度。

  今年5月底,廣東省教育廳下屬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開設了學歷鑑定業務。隨著招聘季節的到來,他們「生意」滔滔一派繁忙。不到半年,在經手鑑定的3000份各類學歷文憑中,已檢出的假證就達五六百份,佔送檢量的兩成。就業指導中心的鄭科長告訴記者,他們接到的第一單業務是一家公司送來的二十幾本文憑證明,經過鑑定,發現有七本是假文憑。這個比例把第一次從事假文憑檢驗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我們當時真的想不到假文憑所佔的比例會那麼高,後來做得多了才發現,原來離譜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時一些單位的送審文憑几乎全是假的。」

  該中心曾經為廣東省的一個省級行政單位檢驗一批文憑,結果在送來的62個文憑中,竟有39個是假的。就打假而言,這一筆業務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但中心的工作人員卻開心不起來。他們憂慮的是,連政府機關裡都有那麼多假證,企業、公司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一個地級市的銀行出於選拔幹部的考慮,將40多名中層幹部及業務骨幹的文憑送來鑑定,結果只有三個人的文憑是真的。這個鑑定結果不僅令銀行領導大跌眼鏡,也使中心的工作人員大吃一驚。

  作為受害者,用人單位坦露心聲

  要與假文憑鬥爭到底

  企業怎樣去發現假文憑,對於用假者又怎樣處理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某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肖小姐。

  肖小姐從事人事工作已經五年時間。

  她告訴記者,過去在某機關人事部門的時候,很少會涉及到這一類問題,一般都是直接從大學招收應屆畢業生,一些調動進來的人往往也是有關係後臺的,文憑是否真實也無人問津。跳槽到了企業以後,開始和假文憑打交道,幾乎每一次招聘都有人持假文憑前來應聘,經驗多了,很多假文憑一眼就能辨別出來。前幾年沒有專門的文憑鑑定中心,要查假證只能靠自己,肖小姐的經驗是寧缺毋濫,只要認為文憑有疑點,哪怕能力再強,也只能忍痛割愛。

  在對用假者的處理上,人力資源部內部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分歧:有人認為應該全部開除;有人則指出這些使用假文憑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業績不錯,應該留崗,特別是其中一名部門經理,每年的業務量在全公司都是名列前茅的,有人建議將其留在公司考察一段時間再定。

  肖小姐指出,當假文憑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的時候,作為最大的受害者———用人單位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和假文憑做鬥爭。

  武漢大學周長城教授指出

  假文憑凸顯信用危機

  就假文憑泛濫現象,記者採訪了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周長城教授。他說,假文憑泛濫,除經濟原因外,還有更為深刻的社會原因。

  現代社會是一個「文憑的社會」,一方面,的確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技術進步的要求;另一方面,僱主對應聘人員的學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人員素質越高,企業在市場中越具競爭活力。然而,當社會各方面對學歷要求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的人才供給機制卻遠遠達不到其要求。究其原因,一是我國的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還不相適應,儘管近年來各大學不斷擴招,畢業生仍然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需求;二是高校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所以,沒有文憑的人想方設法弄張假文憑,有機電專業文憑的人還需得到一張管理方面的文憑。

  從制度層面來講,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用人制度和企業評價體系,堅持市場經濟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發展水平為尺度,而不把一個企業擁有多少學士、碩士和博士作為評價企業的標準,從而剷除假文憑泛濫成災的土壤。同時,要提高人事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人事管理人員不能僅僅憑文憑去招聘僱員,一般來說,高素質的人事管理工作者在面試的過程中就能辨別真假。

  當然,治本的方法是建立信用制度,使公民視個人信用為生命。這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最為艱巨的工作,也是最為核心的任務。在西方市場經濟活動中,個人信用是十分重要,一旦某人喪失個人信用,那麼,他在經濟活動中將喪失更多的機會,甚至無法進一步從事經濟活動。

造假者直指假證需求者心態

  買假無非為了求職升官

  左圖:交易

  記者在廣州天河城廣場結交了一名售賣假證者。他自稱姓楊,河南人,大學畢業,為一探製售假證的情況,記者採訪了他。

  記者:你們賣的假證件主要集中在哪些證件?

  楊:主要集中在身份證和文憑,也會有一些學生證、介紹信之類的。反正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身份證和文憑佔了我們業務的九成左右,我們製作起來也很快。不過,也有客戶要求製作一些少見的證件,多是他提供樣板,我們負責仿造,比較麻煩,不過這些有賺頭,一張可以抵得上八到十張身份證。

  記者:那些買假證件的都是些什麼人?

  他們買了假證用來幹嗎?你不怕他們用來犯罪嗎?

  楊:現在靠一張假證就能犯罪的可能性還不會那麼大。我們主要是予人方便嘛。你還別說,來買證件的文化水平還挺高,很多是大學生。每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畢業分配,我們的業務量就會大幅上升。他們買假證不外乎就是為了考試、招聘、升官。我剛乾這行時,還怕落到犯罪分子手裡,其實我也算是個犯罪者。

  記者:政府也打擊了幾次你們,你們不怕嗎?有人說你們是「城市牛皮癬」的製造者,你們安心嗎?

  楊:我們不製造「城市牛皮癬」,還有什麼辦法?要讓別人知道我們的聯繫方法,總不至於去做報紙分類廣告吧。而且幹我們這行的,聯繫方法經常更改,不上街做廣告也不行啊!

  政府打擊我們也怕,但怕也沒辦法。假證件市場大得很,有市場才有我們。你說說看,如果你身份證丟了,你補辦得花3個月的時間,還不如找我們,半小時搞掂。市場需求是很大的,你不做,別人也會做的。你瞧,我還是大學生呢,不也幹這行了。方便於民嘛!

  教育主管部門出臺假證識別辦法

  電腦查詢「李鬼」顯形

  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文憑鑑定工作的同志告訴記者,現在社會上流通的假文憑有很多種,其中最易識別的就是那些街邊兜售的假畢業證、學位證。這一類的證件往往粗製濫造,而且大多數都是某個學校、某個專業、某段年限裡的畢業證,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識別。有一些製作比較逼真的假文憑也可以通過查閱學校的記錄來識破。廣東省中專以上學校的畢業證、學位證全部有據可查,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後各校都建立了電腦聯網的資料系統,查詢起來就更加方便。如果遇到外省的一些學校的文憑,中心會請這些學校協助。現在,教育部面向全社會開通查詢系統(詳見本報本月20日A2版相關報導),識別假證就更容易了。

  他介紹說,還有另一種假文憑,是一些社會力量辦學機構所頒發的未經教育主管部門驗印的文憑證明,這一類的假文憑有的只要交錢報名就可以拿到,有的也需要經過一定的學習考試。從這個意義上說,持有這些假文憑的人也是受害者。

  文/本報記者 王劍章 李宜航 《新聞周刊》記者 劉琨亞 劉來超 實習生 方靜 圖/《新聞周刊》記者 曹原


相關焦點

  • 購買、使用假文憑的是犯罪
    無用假、則無制假!應對制假、售假的源頭即「用假」給予從嚴打擊。對購買、使用假證件、假文憑的行為應當按照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④  二、購買、使用假證件、假文憑的社會危害性  假文憑危害之深,人們無論如何評估都不過分。假文憑「餓死」學子,假文憑「餵飽」騙子⑤。
  • "學歷工廠"的假文憑都被誰買去了?
    這些虛假大學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建有空殼網站,無實體校址,打著大學的幌子,從事著偽造學歷文憑證書之類的招生詐騙。   網絡「學歷工廠」一條龍生產假文憑,致使許多人上當受騙。「學歷工廠」製造假文憑固然可惡,涉嫌犯罪,當在嚴打之列。但是「學歷工廠」之所以一條龍生產假文憑,凸顯有需求就有市場。學歷證書目前仍是就業的「敲門磚」,令許多就業者趨之如鶩。
  • 揭假洋文憑背後套路:買來假文憑後進行「真認證」
    第二看臺本報記者 李 豔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主人公方鴻漸四年倒換了好幾所大學,在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了幾門課,最後不得已從一個在美國的愛爾蘭人那裡買了一張「克萊登大學」的假博士文憑。從此,克萊登大學成了假洋文憑和國外「野雞」大學的代名詞。而最近的一則新聞卻讓我們知道,原來假洋文憑早已經與時俱進,你甚至不用出國,只要花錢,就能直接在國內拿到國外大學的畢業證,最重要的是,這個畢業證不僅跟真的長得一樣,而且還能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官方認證。
  • 學歷造假之痛:在真文憑or假學歷面前,你會如何選擇?
    有人工作後會選擇進修正規學歷,而有些人選擇了假學歷,當你做出選擇的時候結果往往都已經註定。 但是百度一查觸目驚心: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國家和社會對於教育是越來越重視,從當初的「兩免一補」和九年義務教育等相關政策,到現在有一個高學歷的優惠,無一不是說明,國家對於高質量人才的重視。
  • 文憑在民國時期也很重要,很多名人都是假文憑,就連老蔣都作假
    科技剛剛起步的時候,有很多人鑽空子,什麼東西好像都能造假,買不起真手機,那就拿個假的裝樣子,念不起書的,那就乾脆做個假文憑混著。隨著時代的變化,文憑越來越重要,可是造假的代價卻越來越大,很容易就被人發現了。不過這種假文憑曾經也有用過一段時間。
  • 如何處理員工使用假文憑
    假文憑已經不是新鮮事,但當人事經理發現一位工作基本勝任的職工應聘時使用的是假文憑時應該怎麼辦?近日,在有關如何處理員工使用假文憑座談會上,一些企業代表談了他們的看法。 北京全創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曹薔 首先,作為人力資源的從業者,我們在招聘一名員工時要謹慎,儘量將執假文憑者從招聘的隊伍中剔除。具體方法,可以向應聘者講明要核實文憑,以及以前的工作經歷,並要求其提供聯繫的方式。
  • 假文憑盛行多年屢查不絕 企業招聘對文憑將信將疑
    在深圳市,假證販子竟將假證賣到一位到人才市場檢查工作的副市長的頭上,於是有人戲稱,今後文憑也要像商品一樣,加上防偽標識。  除了文憑公證,那麼,如何解決文憑的信任危機?  大周刊:面對文憑信用危機,用人單位往往苦不堪言,假文憑到底會引發哪些問題?
  • 辦個假文憑也能在網上查詢?
    本報3月1日訊(記者辛戈)嫌自己的學歷低,家住太原市十三冶的李先生花2500元買了一張假文憑。當初,對方承諾和真文憑一樣可在網上查詢,可到頭來全不是那麼回事。今日,他致電本報,希望通過自身經歷,告誡大家不要投機取巧,以免上當受騙。  2月初,李先生上網求職時偶然發現了「可辦理文憑上網」的信息。聯繫後,對方表示,所辦假文憑和真文憑一樣可在網上查詢。並可驗貨後付款。
  • 假文憑獲真認證,監管何在?
    (7月9日《紹興晚報》轉7月7日晚央視焦點訪談)  從央視焦點訪談的報導來看,留學假文憑竟獲「真」認證者大有人在。比如餘某從2010至2015年的出境記錄為零,她卻於2015年3月獲得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書,認證她2014年11月在英國伯明罕大學取得了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學位真實有效。
  • 假文憑糊弄人 外國文憑竟有中文經濟碩士
    為了證明自己的才學,該女子拿出一份文憑,招考老師接過一看,只見正文通篇是洋文,叫人看不懂,但是叫人看懂的是該份文憑的落款竟是中文所寫的「美國英語協會」。招考老師不禁生疑:既是文憑,落款就應該是學院的名稱,怎麼搞了個不倫不類的「英語協會」。另外,既然是在美國取得的學歷,怎麼人家說英語的國家又在自己發的文憑中冒出漢字。
  • 假大學文憑1小時辦完 假教育部網站可以假亂真
    來源:鄭州晚報  真的假的啊?網站弄的倒跟真的一樣! 辦個大學文憑,全過程不到一小時!  它是一家所謂的文憑認證網站。因為仿真度高,有人上當,購買了經過它「認證」的假文憑。  A  江蘇打工妹:辦下大學文憑全過程不到一小時  日前,江蘇打工妹羅潔(化名)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買文憑受騙的遭遇。
  • 零容忍幹部學歷造假也要嚴查「假的真文憑」
    據黃漢林說,「年輕的時候,由於沒有大學學歷,也想著進步,聽說交錢就可以很快拿到文憑,沒多想,就跟著交錢報名,購買了兩個專科文憑及相關材料」。通過購買假文憑來「想著進步」,這種邏輯可謂詭異得離譜。更離譜的是,據說直到2001年,燃氣集團公司統一查證學歷時,黃漢林才得知文憑不是真實的。如果不是睜眼說瞎話,只能說實在「太傻太天真」。
  • 假文憑假簡歷騙來大學教職 假碩士高校授課一年多
    本報記者 董碧水    僅有高中學歷的夏忠俊,憑著從街頭買來的一紙「碩士」文憑,竟在浙江寧波的一所高校為學生授課一年多。在這期間,夏憑著假的碩士文憑還當上了該校的教育教研室主任。據其向警方交代,他在台州的這家企業工作不到一年,就因為沒有學歷而被辭退,之後回到杭州,到杭州人才市場去應聘,也因為沒有學歷文憑而屢屢碰壁,於是產生了買假文憑去應聘的念頭。    去年3月,他在杭州西湖邊的一根電線桿上看到制假文憑的「廣告」,與制假者聯繫見面後,要求對方為其辦瀋陽藥科大學假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
  • 「假文憑」獲「真認證」當一查到底
    (7月10日《西安晚報》轉央視焦點訪談)  從報導來看,留學假文憑獲得「真」認證者大有人在。比如餘某從2010至2015年的出境記錄為零,她卻於2015年3月獲得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書,認證她在英國伯明罕大學取得了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學位真實有效。在英國留學、畢業受到影響的張某某在支付14萬元中介費後,其英國某大學的假碩士文憑也通過了認證,被南方某地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
  • 假文憑展觸目驚心:12%大專以上學歷系偽造(圖)
    編導: 魏 鴻 主持人:荊慕瑤  播出時間:2004年8月29日 23:30 重播:次日 12:35 18:40  嘉賓: 郝榮 廣東省東莞中心人才市場高級經理  導視1:  (假文憑展覽觸目驚心)  主持人:我們在聯繫您做採訪的時候,
  • 外國假文憑產銷鏈調查:成本僅十元 七八月是高潮
    「本錢才10塊錢」,該男子承認,正是高利潤使得很多人加入到假文憑販賣這行。因為一經轉手,一紙文憑就可以賣到4000新元。這樣的利潤是極其誘人的。他還透露,售賣假文憑的不只他一家,因為幹這一行很有賺頭,有人甚至因此發跡,回中國後連買了幾個企業。  該男子向記者展示了一些製作好的假文憑,記者發現,假文憑粗製濫造、質地粗劣。
  • 團夥製售假文憑 學歷「李鬼」壞正義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高考結束以來,多名網友曝光了自己收到的假文憑報價表。記者調查發現,大專、普通本科、211大學文憑在網上被明碼標價,形成一條造假利益鏈條。假文憑售價低則幾百元,高則幾萬元不等,售假者聲稱這些文憑可以在學信網(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驗真,而所謂的「學信網」,不過是他們模仿學信網建立的假網站。
  • BBC曝英國假文憑產業鏈!只要錢到位一條狗都能拿MBA文憑?
    假文憑的賣家甚至還包括NHS的醫生、護士還有大型國防承包商!不曾想到Axact公司打著軟體出口的幌子,實則可能是全球最大的假文憑工廠。其實,在英國購買假文憑並不違法。但是,如果假文憑被使用在應聘中,屬於欺詐行為,可能會被判10年有期徒刑。
  • 網絡學歷工廠竟生產假文憑:211大學的要價1.8萬
    不僅如此,還發現,網絡上存在一群以製作、販賣假文憑為生計的人。他們以幾百元至1萬多元不等的價格出售從大專到重點大學的假文憑,並聲稱這些文憑可以在學信網(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驗真。而所謂的「學信網」,不過是他們模仿學信網建立的假網站。從假大學到假文憑再到假驗證,儼然已形成一條造假的利益鏈條。
  • 「人口普查查出假文憑」是謠傳 - 網上健康
    大洋網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說,在今年的人口普查中,全國填寫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比國家實際培養的人數多出60萬人,於是得出結論說,在全國共有60萬人持有假文憑。  雖然上述媒體所報導的60萬假文憑缺乏出處,但也給人口普查提了醒。目前社會上假文憑泛濫,有報導說,在武漢的一次招聘會上應聘者中有1/6的人持假文憑,求職時用假文憑,在人口普查中謊報自己受教育的程度也不是沒有可能。  專家提醒人口普查的數據務必真實準確,居民應據實填寫自己的學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