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連線】李香玲:建議檢察機關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疏導機制

2021-03-04 泰安市人民檢察院

作者:郭樹合 張娜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政協常委,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教師李香玲


孩子們能健康成長,是李香玲最大的心願。

人物檔案
李香玲,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政協常委,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教師,先後獲得「新泰市教育系統道德模範」「新泰市優秀教師」等稱號。

檢察印象
近年來檢察機關對青少年犯罪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有利於幫助未成年人及時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學校。

新泰市檢察機關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法進校園」活動,包括選拔優秀業務骨幹到中小學任「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定期開展法治講座等,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希望檢察機關積極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構建心理疏導機制,設立心理諮詢室,開通維權熱線電話,有效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從事教學工作20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英語教師李香玲非常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針對中小學心理教育,李香玲提出了多項議案建議,包括按比例為學校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各中小學應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本校特點的專業心理諮詢室等。

「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體現在身體健康上,還應該包括心理健康。如何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預防和減少因心理問題引發的未成年人犯罪,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是目前學校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李香玲對筆者如是說。

在激烈的競爭和繁重的課業負擔背景下,中小學生不僅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還需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李香玲十分關注中小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她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陪護,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很高。我們發現,父母打工年限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就越嚴重。這應該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她不無擔憂地說。

她介紹說,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也很突出。「這些孩子因為缺少關懷和幫助,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悲觀消極、嫉妒心強、自控力差等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會導致性格扭曲、心理變態,不僅影響學習,更會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質的健康發展,給社會帶來新的隱患。」

她說,獨生子女的心理問題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家長的過於溺愛、家庭內部管教方式不一致等原因,都容易導致獨生子女產生自私、自負、冷漠、功利、報復心強等不良心理。」

作為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李香玲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提出建議,呼籲教育行政部門將心理輔導員隊伍建設納入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按比例為學校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實施心理輔導員執業資格準入機制和崗位輪訓計劃,不斷提高心理輔導員的業務水平;師範類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獨立開設心理輔導本科專業和博士、碩士點,並將其納入國家師範生免費教育計劃中,不斷為中小學輸送專業心理輔導員。

她還提出,各中小學應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本校特點的專業心理諮詢室,面向學生、教師和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諮詢、指導和服務,並以此作為衡量中小學素質教育和辦學條件的一項重要指標。

她認為,中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個性化、活動化,通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要積極暢通和拓展家庭和學校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通過舉辦現代家庭教育論壇、家長學校等方式,指導家長轉變育兒觀念,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014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李香玲就城鄉教師交流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說,教育資源如何實現均衡分配,這是目前學校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

李香玲認為,均衡的教育資源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條件,雖然全國各地逐步健全完善了教師培養、補充等機制,通過實行對口支援、交流任職、掛職等措施,促進了農村教師隊伍的不斷優化,但由於受人事編制的限制,城鄉教師之間仍然無法真正實現交流使用。「目前,農村教師的年齡結構和學科結構嚴重不合理,年齡偏大,教非所學,嚴重影響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為此,李香玲提出了「關於建立完善縣域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的建議」,建議有關管理部門研究出臺實施縣域城鄉教師交流任職的意見或辦法,打破人事編制的禁錮,讓教師不再隸屬於某一學校,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門統一調配,加大教師城鄉交流力度。

她提醒,「這項工作要循序漸進,在交流的過程中要體現人文關懷,要尊重教師選擇,解決實際困難,必要時也要實行物質獎勵或補助,這樣才能提高教師交流的積極性。」

除了教育,李香玲還關注環境保護議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她提出了有關水環境汙染治理的建議。李香玲認為,水環境汙染不僅是環保問題,更是經濟問題、社會道德問題和生存問題,只有改變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好水汙染這個「老大難」問題。為此,她建議加快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監管的力度,提升群眾愛護環境的意識,積極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共建美麗生態鄉村。

當前,青少年犯罪現象不斷增加,呈現出低齡化、群體化、暴力化的傾向,預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緩。李香玲認為,預防青少年犯罪,單靠學校和家長還遠遠不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檢察機關提供相關的幫助。

李香玲說,新泰市檢察院在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成效顯著。近年來,該院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送法進校園」活動,包括選拔優秀業務骨幹到中小學任「法治副校長」和「法治輔導員」,經常與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進行座談交流,了解和關心學生思想情況;定期到學校開展法治講座,講授《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結合真實案例開展以案說法教育,邀請在校學生到警示教育基地進行現場教育。「這些措施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對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具有積極的作用,受到老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李香玲說,她希望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此類活動,切實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李香玲完全贊同檢察機關的做法,「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出發,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幫助未成年人及時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學校,這樣的做法很人性化。」

新泰市檢察機關非常重視青少年維權工作,該院成立了「青少年維權崗」,開通了維權熱線電話,接受青少年的法律諮詢。李香玲表示,這些工作對於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犯罪預防問題,李香玲建議檢察機關積極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疏導機制,設立未成年人「心理諮詢室」,適時開展社會幫教、心理輔導、法治教育等犯罪預防工作。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中,要積極拓展思路,創新機制,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檢察日報)

轉自:最高人民檢察院

相關焦點

  • 李香玲: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希望檢察機關積極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構建心理疏導機制,設立心理諮詢室,開通維權熱線電話,有效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從事教學工作20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新泰市青雲街道實驗學校英語教師李香玲非常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 【發布】兩年來 江西檢察機關制發涉未成年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251...
    推進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機制建設江西檢察機關推進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機制建設,對未成年被害人在專門場所一次性完成詢問、取證、心理幹預、身體檢查等工作,避免「二次傷害」,並同步開展綜合救助。目前,江西各設區市均建立了至少一處「一站式」辦案場所和配套工作機制,共為111名被害人開展心理疏導,為10人提供醫療綠色通道服務,為56人提供法律援助,還為因案致貧的被害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87萬元,協調幫助13人解決就學就業問題。
  • 鼓樓檢察 | 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共織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合力網
    為了在教防結合中構築起教育、感化、挽救以及關愛未成年人的特色體系,鼓樓區檢察院在多年探索中健全完善一系列制度機制,修築涉案未成年人心理防護牆。、「茉莉姐姐親子工作室」等專業機構,制定個性化疏導方案,通過「一對一」的交流疏導,幫助未成年人緩解、消除因案引發的學習困難、人際交往受阻、情緒失控等問題。
  • 北京市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天(15日)上午,《北京市檢察院、海澱寄讀學校關於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工作機制的合作框架協議》籤訂,明確雙方將在法治教育、教育矯治、觀護救助、專題研究等方面展開合作,形成常態化、團隊式的工作機制,定期就合作事宜通報情況、共享信息、總結經驗
  • 最高檢舉行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會
    福建泉州等地檢察機關在辦理兩起重大拐賣兒童犯罪案件中,督促、協調有關部門安置了數十名無家可歸的被解救兒童,並為一些兒童解決了落戶和上學等問題。  四、積極發揮檢察職能,推動建立懲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長效機制。  有效預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對未成年人最好的保護。近年來,檢察機關一直大力推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懲防機制建設。
  • 李香玲代表:更加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我每年提交的議案建議都是教育方面的,今年,我帶來的是《關於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建議》和《關於加強中小學優秀傳統問題教育的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新甫中學教師李香玲說。李香玲代表發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問題。
  • 省檢察院發布2019年以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和未成年人檢察典型...
    2019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開展社會調查2231次,為未成年人指派辯護人1279次,開展心理疏導862次,開展親職教育341次。二是精準幫教涉罪未成年人。立足檢察職能,著力構建「檢企」「檢校」等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幫教體系,根據未成年人罪錯行為特點和教育矯治需要靈活開展異地協作、積分考察等多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幫教活動。
  • 檢察機關兩年批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8.06萬人
    史衛忠在發布會上透露,檢察機關將推動建立「一站式」辦案取證機制,努力實現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詢問被害人同步錄音錄像工作全覆蓋,共同推進集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詢問、身體檢查、心理疏導等於一體的「一站式」取證、救助機制建設,儘可能一次性全面地收集各種證據。
  •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三是健全完善幫教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協作,推動案發地和居住地檢察機關共同開展流動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和幫教考察工作。上海、江蘇和四川等省市檢察機關建立制度化協助機制,借力「網際網路+」,打造罪錯未成年人幫教新模式。河南省鄭州市檢察機關建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一體化平臺」, 將線下觀護企業及社會觀護員集結上網,通過平臺實時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監督,實現有效幫教。
  • 九部門聯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九類未成年人遭受不...
    案發後,檢察機關及時與公安機關溝通配合,提出取證意見,針對涉案教師明知學生被學校保安性侵而隱瞞不報的問題,建議公安機關及時調取三方籤署的賠償協議等書證,固定涉案老師、被害人家屬等言詞證據,為後續處理追責奠定基礎。針對被害人出現創傷後心理應激反應等情況,委託專業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輔導,幫助蘇某某及時恢復正常學習、生活。
  • 「基層動態」埇橋|檢愛·助飛「未愛撐傘」,共籤異地協作心理疏導...
    異地協作心理疏導協議籤訂!為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推進《滬蘇皖浙檢察機關關於建立長三角地區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協作機制的意見》(下稱《協作意見》)落實,宿州市埇橋區人民檢察院積極探索異地協作心理疏導未成年人機制,藉助跨區域檢察機關的社會支持體系,實現司法資源共享及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心理疏導有效銜接。
  • 四項工作機制構建未成年人權益防護網
    河南省禹州市檢察院在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中,堅持「對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和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同等保護」的司法理念,通過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實踐,形成四項工作機制,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普法教育長效機制。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頻發 檢察機關這樣拯救
    楊新娥說,很多情況下家庭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很多觸法未成年人本身並沒有多大問題,只是缺少及時引導。因此,檢校合作很及時也很必要。除海澱寄讀學校外,全國多地檢察機關通過推動檢校合作,用檢察藍守護孩子的美好未來。
  • 守護校園安全,「一號檢察建議」帶來什麼變化?
    今年6月1日,最高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透露,目前全國共建立具備取證、心理疏導、身體檢查、同步錄音錄像等功能的「一站式」詢問、救助辦案區478個。在王亮看來,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應始終被放在工作重要位置,擦亮心理疏導的溫情底色。
  • 檢察機關:建議強化旅館酒店接待未成年人住宿報告義務,這篇告訴你...
    為貫徹落實《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近期多地檢察機關推動建立未成年人入住旅館異常情況強制報告制度。今年暑假,新華社記者走訪多地,發現仍有不少旅館、民宿違規辦理未成年人入住,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造成風險。
  •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附全文)
    三是健全完善幫教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協作,推動案發地和居住地檢察機關共同開展流動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和幫教考察工作。上海、江蘇和四川等省市檢察機關建立制度化協助機制,借力「網際網路+」,打造罪錯未成年人幫教新模式。河南省鄭州市檢察機關建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一體化平臺」, 將線下觀護企業及社會觀護員集結上網,通過平臺實時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監督,實現有效幫教。
  • 涼山州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共建共育 合力幫教矯治罪錯未成年人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工作銜接的意見》的要求,近日,涼山州人民檢察院以強化與專門學校共建聯合幫教為抓手,檢力下沉延伸,上下檢察聯動,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主動發力,在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和思想引領
  • 心理疏導打開涉罪未成年人心結
    【莆田市秀嶼區檢察院】 心理疏導打開涉罪未成年人心結 張似凡 林琪
  • 福州晉安檢察「三合一」模式幫助失足未成年人重新起航
    聽證會結束後,檢察機關向涉罪未成年人小陳的父親當場頒發了督促監護令,晉安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中對小陳的父親進行了訓誡。 因本案中小陳的戶籍地、學習、生活地都在寧德市蕉城區,考慮其在福州幫教存在種種不便,如監護人不在身邊,對幫教效果有所影響,所以該院更加人性化地啟動異地協作幫教模式,充分體現檢察機關辦案中的司法溫度。
  • 「一站式」救助呵護未成年人成長
    ◎文/鄭燕飛 劉亦紅 熊亮 記者陳旻  一條留言引起心理輔導老師警覺,從而發現了一起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贛州檢察機關立刻啟動「一站式」救助工作機制。作為我省檢察機關「一站式」救助工作試點地區之一,贛州市檢察機關目前辦理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7件,對被害人開展心理輔導24人次,促成賠償金額13萬餘元。省檢察院要求提煉試點檢察院的做法、經驗,形成可複製模式全省推廣、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