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老種水仙瓣龍字鑑賞,龍字葉形有何特徵

2020-12-19 吉山花瑤

春蘭老種水仙瓣龍字鑑賞,龍字葉形有何特徵

春蘭荷形水仙瓣。清嘉慶年間產於浙江四明山。

新芽綠色,綴有紫筋紋,芽尖有白頭。葉寬1~1.5釐米,長30- 40釐米,株型雄偉,葉色綠有光澤。

花苞綠色,深紫麻筋,子房苞衣全臻帶白邊。花葶翠綠細長,高15- 20釐米。外三瓣圓頭緊邊,拱抱展綻。分窠觀音捧,捧內有紅絲。大鋪舌,舌上朱點二長一短,呈倒品字形,十分鮮明。花型特大,展綻直徑可達7釐米,花色翠綠略帶黃,久開不變形。龍字是春蘭荷形水仙瓣的典型代表,是「四大天王」與春蘭「老八種」之一,與宋梅一起被譽為「國蘭雙璧」。

龍字花朵

龍字葉形有何特徵

龍字株型高大, 葉形為著名的「線香腳」,即葉柄細長似線香: 「螳螂肚」.即葉腹部寬闊似螳肚: 「鱔魚尾」 即葉梢鈍尖,似鱔尾。

彩雲同樂梅、主汪字的葉形和龍字葉形有幾分相似, 但彩雲同樂梅雖是「螳螂肚」 「鱔魚尾」,但不是「線香腳」:汪字不是「線香腳」, 而且葉梢銳尖,不是「鱔魚尾」, 葉腹中部「螳螂肚」也不很明顯。

相關焦點

  • 「春蘭」傳統老八種最詳細介紹!每一種都有獨特的風格!蘭花鑑賞
    自清代以來,江浙蘭界將春蘭名種分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奇種(包括蝶瓣)五類,到民國初年,評選出「春蘭老八種」:宋梅、集園、龍字、萬字、汪字、小打梅、賀神梅、桂圓梅(日本蘭界稱前四種為「春蘭四大天王」),現逐個加以鑑賞:春蘭傳統老八種鑑賞一、[宋梅]清乾隆年間(1736
  • 蘭花鑑賞|春蘭的老8種是什麼?她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蘭花鑑賞|春蘭的老8種是什麼?她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文/三條石上個月,有兩位讀者朋友在文章評論區中問我:春蘭有沒有老八種?有的話,都是什麼?她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很多蘭友認為春蘭沒有老八種,只有蕙蘭才有老八種,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說法。
  • 春蘭老種水仙瓣宜春仙鑑賞,莫把宜春仙認作宋梅,集圓
    春蘭老種水仙瓣宜春仙鑑賞,莫把宜春仙認作宋梅,集圓春蘭水仙瓣。民國初年浙江紹興選出。新芽紫紅色。植株健壯,葉姿垂, 葉幅闊,寬0. 8~1.2釐米,長30~35釐米,葉尖急收,葉溝淺,呈「U」形,葉質厚而軟,葉色濃綠,中心葉略細。花苞紫紅色, 綴紫筋。花葶較粗,高約1 0釐米,低於葉架。外三瓣收根不明顯,長腳凹頭,略緊邊,質厚,副瓣拱抱,一字肩,主瓣中央有紅線條。觀音捧,淺兜。大圓舌下宕,「u」形朱點豔麗。花型較大,花色翠綠。長勢強健,容易起花。
  • 春蘭的老八種是什麼?
    現在很多新蘭友不知道春蘭的老八種是什麼?雅惠給你們簡單介紹一下。 春蘭的老八種是古人在眾多春蘭傳統名品中挑選出來的代表。春蘭龍字、集園、宋梅、萬字、汪字、桂圓梅、小打梅、賀神梅,每個品種都各有千秋。是養蘭新手入門的首選品種。
  • 花品不佳的小打梅是如何入春蘭老八種之行列
    蘭家老師卻來了一句:「小打梅,春蘭老八種裡面最醜的一個!」既然這麼醜,為何會入選春蘭老八種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查找資料認證一下吧。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春蘭小打梅?02而一個開品五瓣分窠的春蘭小打梅,是怎麼入的春蘭老八種之列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先來了解一下,哪些品種是春蘭老八種?各在什麼時候選育出來?
  • 春蘭老八種之小打梅,外瓣短圓,中宮完美,小巧秀麗,形神俱佳
    蘭花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小編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款蘭花屬於春蘭老八種之一,歷史悠久,花姿優美,形神俱佳,觀賞價值高,春蘭老八種之小打梅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款蘭花名叫「小打梅」,與宋梅、集圓、龍字、萬字、汪字、賀神梅、桂圓梅並稱為春蘭老八種。
  • 根據葉芽顯露的細微特徵和成苗蘭葉的形態春蘭看芽賭草
    筆者經過數年對蘭花葉芽的觀察發現:在春蘭梅瓣、水仙瓣老種所發的葉芽的葉尖端絕大部分都有一明顯的乳白色點,此點比小米粒略小些,呈珠狀,若用放大鏡看就更加清楚。如天興梅、天祿梅、瑞梅、清河梅、西神梅、翠桃等品種,在葉芽尖端都有乳白色點;蔡仙素,則為純綠芽上帶有小白珠;也有少數名品蘭花的葉芽沒有或不明顯。
  • 盆栽蘭花春蘭老種奇花外蝶的鑑賞
    盆栽蘭花春蘭老種奇花外蝶的鑑賞外蝶又稱外蝴蝶、副瓣蝶。花朵外輪兩片副瓣的下半幅由綠變白,並綴有豔麗的紅色斑塊,發生蝶化變異,稱外蝶。外蝶有裙蝶和蝴蝶兩類。副瓣唇化後拉長並下垂,形同裙裾稱為裙蝶。裙蝶觀賞性不很強。
  • 春蘭老種集圓和十圓是同一個品種嗎?
    春蘭老種集圓和十圓是同一個品種嗎?集圓(老十圓)水仙瓣春蘭水仙瓣。清鹹豐年間浙江餘姚張聖林選育。新芽淡綠微有紅暈;葉姿弓垂,葉柄粗壯,葉形和宋梅相似,唯蘭株中部有一細」狹葉。葉質厚糯,葉色濃綠而光澤。花苞綠色,上有紫筋麻。花葶赤紅,花朵出殼後愈開愈大。外三瓣短圓闊大,一字肩,緊邊,瓣質厚。花瓣未綻放時有白邊,花色嫩翠綠色、根部有淡粉紅暈,有隱綠筋。分窠觀音捧,捧頭有微紅點,捧瓣端正合抱。
  • 風情萬種蘭花舌,你知道幾種?
    唇瓣有蜜腺,可分泌蜜汁以吸引昆蟲沾採以達授粉結精之目的。蘭花的舌風情萬種, 按其形狀常分如下13種: 1、劉海舌:舌形圓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舌形片下垂部酷似女士髮型中的前劉海。例如:春蘭中宋梅、西神梅等。一般外露的前裂片下垂而不後卷,舌端卻向上微兜(即起卷緣而有劉海狀),但由於花期乾濕度或肥效關係,有時舌尖部亦有微垂狀出現。
  • 蕙蘭銘品薈萃:新八種之鑑賞
    古人在幾千年的兿蘭植蕙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蘭花鑑賞文化,並且對蘭蕙的一些品種進行上中下品評,大多依據瓣型進行排列,比如有栽培歷史悠久的蕙蘭老八種: 程梅、大一品、 關頂、元字、老上海、老染字、 潘綠、蕩字,還有新八種:端梅、老極品、翠萼、慶華梅、新極品、崔梅、樓梅、榮梅 等,今天我們就給蘭友們介紹一下新八種。
  • 居蕙蘭老八種之首,擁有綠殼大荷花形水仙瓣,收根放腳,型姿優美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款蘭花,在蕙蘭中擁有極高的地位,是蕙蘭名品老八種之首位,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都非常高。蕙蘭名品之首——大一品小編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款蘭花名叫「大一品」,相信喜歡蘭花的花友們都聽說過或者養過這款蘭花。
  • 春蘭荷瓣之王「大富貴」的前世今生以及鑑賞
    春蘭大富貴和春劍大富貴的辨識區別及鑑賞文:花木君最近有蘭友諮詢,春蘭大富貴和春劍大富貴有無區別以及如何辨識,不由的勾起了十餘年前的蘭花往事,看得出這位蘭友是新進的蘭花愛好者,網上雖然還有不少解答,筆者還是想從自己的觀感談談這兩種名字叫大富貴的著名蘭花品種。
  • 盆景蘭花奇花多瓣花鑑賞,多瓣花的鑑賞要求
    多瓣花形式多樣,有菊花瓣、牡丹瓣、『禮花形、領帶形、麒麟形、子母花等。(1)菊花瓣。花瓣多層聚生,有的多達數十片。蕊柱變異叢生,酷似菊花的花瓣。有的有幾片花瓣蝶化,綴有紅點,嬌美無比。通常一箭兩朵花,也有3朵生在一起,花球碩大,風採極佳,神韻卓絕。因花形似菊花,故稱其為菊花瓣。菊芘瓣以春蘭餘蝴蝶為代表。
  • 春蘭老種梅瓣永豐梅鑑賞,永豐梅、圓梅和元梅是同一個品種
    春蘭老種梅瓣永豐梅鑑賞,永豐梅、圓梅和元梅是同一個品種春蘭梅瓣。民國九年浙江奉化選出。新芽紫綠色。株型健壯,葉姿半垂。花苞綠色有紫筋。花葶高約15釐米。蕾尖白頭明顯,外三瓣大圓頭,收根細,緊邊,質厚糯,主瓣高挺,副瓣平肩。半硬捧,圓整光潔,緊抱不散。如意舌,端部有鮮豔的朱點。花色翠綠,花期較遲。長勢強健,發芽率高。
  • 春蘭老種蝶花珍蝶鑑賞,珍蝶和小蝴蝶是同一個品種
    春蘭老種蝶花珍蝶鑑賞,珍蝶和小蝴蝶是同一個品種春蘭外蝶。1925年浙江紹興曹炳卿選育。新芽紫紅色,葉背有紅條紋,芽尖有白鋒。葉姿斜立,葉寬0. 6~1.0釐米,長20- 25釐米,葉面有「V」形溝,葉柄緊收,葉脈粗,呻色翠綠泛黃,葉質較軟。
  • 蘭花鑑賞|雲南蓮瓣蘭大雪素的種類辨識及鑑賞
    蘭花鑑賞|雲南蓮瓣蘭大雪素的種類辨識及鑑賞花木君在雲南蓮瓣蘭眾多品種裡面,若要說栽培歷史最悠久名氣最大的名蘭,當屬大雪素。大雪素株形彎垂,猶如玉環,花葶出架,花色潔白,猶如群鶴飛翔,花香淡雅,超凡脫俗,並且花期是在春節期間綻放,因而非常適宜家庭栽培觀賞,在雲南蘭界曾有這樣的說法:「不栽大雪素,算不得養蘭人!」,當然是指蓮瓣蘭而言,不過也說明人們對大雪素的喜愛程度。
  • 蕙蘭老八種都有誰?
    蕙蘭老八種都有誰?除了常見了程梅和大一品,其他六種是什麼?文/三條石之前,筆者和大家介紹了春蘭的老八種,很多蘭友覺得春蘭的老八種判定的有一些瑕疵,因為她們覺得春蘭沒有老八種,只有蕙蘭才有。其實不管是春蘭還是蕙蘭,她們都是有老八種的。那蕙蘭的老八種都有誰呢?大家常見的應該就是大一品和程梅了吧,那另外六種是什麼?我們一個一個來說。1、 大一品。關於程梅和大一品,到底誰是蕙蘭的老八種,其實在民間的蘭友圈還是有一些爭論的。
  • 蘭花品種那麼多,春蘭又有哪些?喜歡春蘭的,這幾個春蘭品種必養
    蘭花品種那麼多,春蘭又有哪些?喜歡春蘭的,這幾個春蘭品種必養蘭花芳香怡人,姿態優美,潔白忠貞,純真自傲,自古以來就備受喜愛和讚頌。而蘭花種類很多,可分為春蘭、蕙蘭、墨蘭、建蘭、蓮瓣、寒蘭、春劍、送春等,而這些蘭花種類下面又劃分非常多的的種類,比如春蘭還可以分為荷瓣、梅瓣、水仙瓣、奇葉、奇花、色花、矮種、花藝雙全、線藝、水晶、虎斑等種類,這些種類下的春蘭品種繁多,主要有集圓梅、宋梅、元吉梅、後集圓、綠英梅、西湖梅、賀神梅、翠雲、翠文、綠雲、天興梅、春一品,翠一品、宜春仙、蔡仙素、張荷素、鄭同荷、方字、吉字、湯梅、祥字、玉梅、瑞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