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引起的家校對話,西湖的這位校長這樣為學生著想~

2021-02-27 西湖教育

春天的校園到處洋溢著美好與溫暖。《西湖教育官方微信》「微視角·大能量」專欄,專門分享來自西湖校園的暖心小筆,小細節、小故事、小篇章匯聚成一個大寫的愛。第四期,讓我們走進留下小學。

杭州小學生,大多在學校吃中飯,孩子吃得好不好,很多家長關心。學校食堂飯,經常成為話題。前段時間,留下小學一位家長,因為孩子吃了學校食堂中午的紅燒肉而拉肚子(孩子腸胃不能吃太油膩的菜),打電話質問孔慶根校長,孔校長做了回答。《南方周末》刊登了留下小學校長孔慶根寫的故事,《紅燒肉引發的家校對話》。一起來看看~

那天剛吃了晚飯,手機響了。一個女士的聲音:「孔校長,今天中午學校吃乾菜紅燒肉吧!」

我不知她是誰,為何問這個,便答:「是的,您是哪位?」

「我是你們三年級的家長。我孩子中午吃了紅燒肉,肚子吃壞了。下午就送了醫院。你們的菜太油膩。」

「你好!這是我2015年在這所學校做校長以來,第一次接到吃紅燒肉吃壞肚子的消息。孩子生病,會不會有其他誘因?」聽著她抱怨的口吻,我也有些不高興,當然我還是耐心作答。

「他早上去讀書,還好好的。我孩子之前在學校吃肉,也吃壞過肚子。你們能不能以後不做紅燒肉這樣油膩的菜品?」

「如果情況是這樣,會不會是你孩子體質特別,不宜吃肉?也正巧,我中午在班級分菜。我所在的班級,不少孩子吃了還來添菜。一盆紅燒肉吃了精光。我們學校的菜單制訂,是基於學生生長的營養需要,同時參考其他學校的菜單,也會面向學生和家長做些調查。我們考慮的是兩千多個學生的需要。如果你的孩子有特殊情況,那有幾種解決辦法。

「孔校長,你說來聽聽。」

「那容我慢慢跟你解釋。學校是讀書的地方,為何要辦食堂?我們小時候,學校是不辦食堂的,學生中午回家吃了飯,再來上課。後來,考慮到有些學生路遠以及中午家裡沒人等困難,學校辦起了學生食堂。嚴格意義上來講,到學校就餐,是要提出申請的。如果沒人申請,那學校可以不辦學生食堂。你也知道,學生食堂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在這方面,上級主管部門管得很緊。學生在校就餐,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老師們得去管理中餐,飯後還要管理學生的午間活動。你想想,如果學生都回家吃飯,老師們就可以午休,校園也會更清淨吧。所以,辦學生食堂,可以說是學校的一種擔當、一種奉獻。如果你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回家吃飯,學校是允許的。或者,你們把飯菜送到學校。這都可以。

說到這兒,我停下來,等著家長接上。電話那頭,遲遲沒有回音。於是,我接著說了下去,「如果前面兩者不可行,那麼可以事先跟老師提,你的孩子不能吃油膩。遇到吃這些菜的時候,適當照顧。比如,吃紅燒肉的時候,給他選幾塊精肉。當然,也允許孩子把肥肉部分掐下來,不吃。如果這還不行,那可以再想想辦法。你看,這是否可以?」

「好的。孔校長,謝謝你!」家長的語速慢了下來,聽得出情緒也平復了。

「也特別感謝你!有問題,首先想著找學校,找我溝通。而且,你的電話也啟發了我。我們在面向全體的背景下,還要照顧好個體。」

第二天,我就跟後勤講了這件事,各班去做個調查,篩查個例,努力提供個別化服務。同時,找班主任摸了摸情況。當天放學後,班主任主動上門家訪。

孔校長的回答入情入理,既讓家長了解到了現實情況,還考慮到了個別化服務。《都市快報》的記者看到了孔校長的這篇文章,到學校採訪了孔校長。

孔校長笑著說,這是3月份的事了,當時覺得有點感觸,就寫了一篇小文章。給2000多個學生吃中飯,是件壓力很大很操心的事,食品安全不能馬虎,眾口難調也是很大原因,只能請家長理解。

孔校長說,為了保證飯菜質量,每天早上,學校一位校級領導,一位中層,一位教師組成一個小組,驗收每天的食材,包括價格和質量。14位食堂工作人員,要忙一上午,準備兩千多位學生的飯菜。另外,每周學校還要制定菜單,發送給家長。學校有膳管會,一些做大廚的學生家長也在裡面,為學校出謀劃策。

孔校長開玩笑說,如果可以的話,真希望學校不要管吃飯的事情。「我記得以前學生都是回家吃飯,現在很多家裡根本沒有條件準備中飯,學校準備中飯,也是為學生家長排憂解難。前段時間我去深圳學習,發現那邊的小學就不管午飯。如果學生不在學校吃飯,那老師中午就不用給學生分飯,中午可以休息一下了。」

不僅是孔校長,很多校長也說,吃中飯是讓他們害怕的問題。「最怕食品安全問題。吃什麼也是一個大問題。魚不能吃,刺太多。醃製食品不能吃,不健康。骨頭太多的不能吃,怕卡住……」

參觀了留下小學的食堂。臨近中午,食堂裡收拾得窗明几淨,大師傅燒好了飯菜,飄著濃濃香味。師傅們要用扁擔挑到各個教學樓走廊裡,在不鏽鋼餐車裡存起來。

學校學生每天夥食費是7元錢,包括了一個葷菜,一個素菜,一個水果。昨天的菜,是紅燒翅根,還有冬瓜榨菜肉絲湯,還有一根香蕉。

11點50分,開飯。食堂阿姨們各人推著餐車,到各教室,和老師、值日生一起分飯。

開飯了,同學們都歡呼雀躍,大家排隊盛飯盛菜。先盛一團飯,再在飯上面放兩個翅根,再用另一個不鏽鋼碗盛湯,拿到各自桌子上,攤開一塊小桌布,把飯菜放在上面開始吃飯。

在一年級的幾個班級裡,大家吃飯都很安靜。有男同學,腮幫子吃得鼓鼓的,手裡拿著翅根,還在不斷地啃。有的女同學,吃得比較斯文,調羹舀半勺飯放進嘴巴,要嚼很長時間才會咽下去。嘗了學生的夥食,冬瓜湯和紅燒翅根,味道還是不錯的。

記者隨機問了二年級一個班學生,是否滿意學校的飯菜,班級45個學生有30多個說滿意。

孔校長說,學校的菜,一直是一葷一素,很簡單,這是普遍的標準。問了六個各城區公辦小學,校長們都說,一葷一素,就是公辦小學的中餐標準了。 

杭州學校午餐費,一般在7元或8元,這個價格,已經維持了四五年了,價格提不了。學校只能「螺絲殼裡做道場」。之前,有家長群在討論學校吃飯的問題。10多位家長都說,孩子在學校吃中飯吃得一般,只能晚上給孩子吃好一點。其實家長很願意再給孩子加幾塊錢改善夥食。」

吃好點,漲點錢,家長無所謂,但是物價部門不同意。為什麼中飯價格不定得高一點,給學生吃得好一點?主要是考慮到食堂人力空間和貧困家庭的承受能力。

一位校長說:「再要多炒一個菜,學校食堂人力和空間安排不過來,現在學校空間多緊張啊,教室都不夠用。」另一所小學校長也說,他們學校餐費也是7元。「以我們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和場地,燒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已經是極致,這是最大一個原因。其實教育局對學校食堂是補貼了水電費和煤氣費的,不然學校食堂維持更加艱難。在外面7塊錢怎麼能吃到一塊大排一個蔬菜再加一個水果呢。」

位於杭州市中心一所學校的校長說,他們學校午餐價格是8.5元,包含一個葷菜、一個素菜、一個湯和一個水果。「這個價格,說實話,現在真的不高,現在沙縣吃個拌麵也要5塊錢了,但是根據物價局規定,公辦小學中午的餐費,最高只能收到這個錢。這點錢,再要給學生改善夥食,有點難。這也是為了考慮貧困家庭的承受能力。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有喜歡吃不喜歡吃的菜,一味遷就會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挑食問題折射的是家庭教育問題,家長要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做好孩子的榜樣,告訴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不同的營養,吃不同的才才能得到不同的營養,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如果孩子真的有對某些食物過敏等其他情況,一定要及時和學校老師溝通,以便學校更好地做一些準備工作。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希望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生中午在校用餐,誠如孔校長所說是一項便民舉措,是學校的一種擔當。上千個人的用餐做不到像家裡那麼豐盛全面,需要大家理解;學校竭盡全力做得更好,保障安全、健康和營養,也非常值得肯定!

通過家校對話,學校能關注全體和個別,為細心的孔校長點讚!

發現愛,傳播愛,感受愛

歡迎大家投稿分享

身邊的暖心小事~

來        源:留下小學  都市快報

責任編輯:莊曉婷

投稿郵箱:hzxhedu2016@163.com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
    身為西湖大學校董事會榮譽主席,楊振寧對西湖大學的成立非常重視,他錄製了一段視頻,恭賀西湖大學成立。楊振寧說:「假如我年輕的話,我一定會參加他們的隊伍,但現在我年紀大了,我想我只能祝賀他們能取得較大的成功,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和科技研究事業做出好的貢獻。」轉眼到了中午,匆匆吃上幾口飯,施一公又來到媒體發布會現場,和記者們談了半小時。
  • 逼迫孩子放棄中考,真的是為學生著想?
    2018年,網友「shen1124」在南通當地論壇發布了一則「東方中學xxx校長,請還給孩子一個公道!!!」的帖子,引起網友熱議。這樣名利雙收的事情就像嗎啡一樣,讓東方中學xxx校長興奮不已,欲罷不能,也就讓我們2018屆的畢業生倒了大黴。在你的精心組織下,今年光我孩子一個班就被趕走了十幾個人,全校一共有接近200個學生被「自願放棄中考」,電大、工貿、海陵等等,每年有多少職高要感謝你的工作魄力??!!而法律給予孩子們的中考權就這樣成了你xxx和一些人獲取名利的犧牲品。
  • 宗慶後: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些年,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 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 認識你的學生:校長專業化治校的首要能力
    它最突出的理念是「面向每一個學生,促使每一位學生成功」,這也是校長管理學校、專業治校的最高的標準,彰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 同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2000年就已經規定:所有的學習者都有權接受卓越的基礎教育。我是一個公辦學校的校長,我選擇留在公辦學校也是源於這句話,因為我們要面向「所有的學習者」,而公辦學校最能實現無選擇性的生源。
  • 為學生打造適應未來的學習空間
    如何將學生的4C能力提升、落地?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並真正落實到學生成長中?在芬蘭學習交流時,黃鳳英非常認同芬蘭教育主張的培育學生七項橫貫能力。回國後,她開始帶領團隊為學生搭建綜合素養成長平臺。 零散的活動無法顯著提升學生的能力,學校決定將這些核心能力拓展落實到校園日常中,以4S體系(課程系統支持、學習空間支持、教師成長支持、全程導師支持)為基本支持,改變課程、空間、教師、學習方式等變量,在日積月累中轉變師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素養。 「濮家三場」應運而生。
  • 她非常善良非常負責,一切都為我們著想!她是位可愛的校長!​
    這位8年來,每周一升國旗之後,都會給學生們講故事的老師,就是春城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魏晴。魏晴認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通過一次次的家訪,她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在小學畢業考的時候,她的班級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 宗慶後爆料稱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日,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學,但是她的校領導對於足以亮瞎你的雙眼。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施一公辭去我國第一學府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一職,擔任一所民辦大學的校長,這讓很多人議論紛紛。不過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卻爆料稱,施一公是為了錢。
  • 直擊西湖大學新生報到第一天 學生自信豪言:五年十年後,看學術成就!
    說起入學,兩人都覺得西湖大學「蠻難考」的。「要提交申請、要面試,非常專業,壓力很大。「還有一種入學途徑是參加西湖大學辦的夏令營。這種夏令營是專門為了讓大家了解西湖大學和開展學術交流、選拔有科研潛質的優秀學生特別組織的。
  • 對話美國校長,我校學生落落大方
  • 對話熱門國際學校校長:為你解密篩選學生標準
    如今的學校正逐步變成開放的教育平臺,學校要為學生整合最好的資源、提供更多元化及個性化的選擇。今天就為大家帶來2位上海熱門國際校長的專訪,看看他們怎麼說。Q:您在擔任貴校校長或招生官期間,面臨的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 看看這位窮鄉溝的「大廚校長」,貪汙小學生餐費的蛀蟲打臉不?
    龔某利用職務便利,一年多時間貪汙學生夥食費 131 萬元,相當於每名學生每天 8.5 元的午餐費中有 5 元被剋扣。本來一頓還算不錯的營養餐,就這樣被剋扣得只有火腿腸、蘿蔔、白菜、冬瓜海帶……這些負營養的東西。
  • 與衡陽市第六中學校長賀仁忠面對面:適性教育,學生最好的生長方式
    這是他的家,也是他的辦公室。賀仁忠的房門不關,為學生敞著。他知道,門關上,就關閉了與學生對話的通道。白天,他指著校外的河流,跟學生說山水的秘密;傍晚跟學生嘮家常,他講世界人口大遷移;有星星的夜晚,他望著頭頂,跟學生說他知道宇宙的樣子;有學生神經衰弱,他就在家中的蜂窩爐煨著學生的中藥……每天早晨不到7時,你會看到他的身影,已經進了教室。
  • 進課堂體驗,與校長聊天 學生家長深度看校
    這次看校的9所中小學,不僅開放校園讓學生家長參觀,更是安排了豐富的課堂內外體驗活動,希望讓看校的學生、家長真正感受到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用心。更為重要的是,校長的肺腑之言,說到了家長的心坎裡。沒有壓得喘不過氣的課業負擔 28日下午5點半,一場主題為「復興實驗夢」的素質教育展示活動在復興實驗中學舉行,學校全體師生用豐富的活動,讓前來看校的400餘名「準初中生」和他們的家長感受到了學校的未來和希望。 一所學校辦得好不好,校長說了不算,在校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說了才算。
  • 垂楊柳中心小學(集團)校長鍾亞利:構建家校體系 指導家庭教育
    一直以來,鍾亞利校長帶領垂楊柳中心小學全體幹部教師團隊,基於這一理念,從「我能幫家長做什麼」出發,再攜手家長「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構建家校共育課程體系,指導服務家庭教育。主動擔當 學校能幫助家長做些什麼?
  • 東師西湖實驗學校「空中課堂」細節曝光!
    19日,爸媽營獨家對話東師西湖實驗學校校長王顯才。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所新學校的」網課」是什麼樣的?專訪東師西湖實驗學校校長王顯才:構建「空中課堂」寒假季、開學季兩步走戰略網上教學第一周為適應周線上課時不超線下課時的一半
  • 往事|劉海粟任校長的上海美校《美術》雜誌及文獻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近日聯合國內三家以劉海粟命名的美術館,舉行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建館25周年系列大展,以緬懷劉海粟為中國近代美術史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100年前劉海粟任校長的上海美術學校出版《美術》雜誌的過程以及上海美術學校杭州寫生的始末又是怎樣的。
  • 大連第16中學開通數字校園系統實現「家校互聯」
    大連市開通的首家數字校園系統實現了即時「家校互聯」,使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更便捷、更私密。  大連第16中學開通的數字校園系統全稱為「ZDSOFT家校e聯平臺」,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字校園軟體之一。據介紹,每天早上7時左右,學生們到校後經過設在教學樓大廳感應器時要在劃一下卡,與此同時設在教育發展部的電腦在儲存上今天的統計數字後,系統會自動向劃卡學生的家長發出信息,留下手機、小靈通號碼的家長會收到簡訊,留下固定電話的系統會自動撥通座機,以語音的形式進行通報。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開學典禮演講全文
    今天是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的一段演講視頻火上了熱搜,他說:「做誠實的學問是科學研究中一條不容突破的底線。」一隻村草:別人家的校長好帥。M14-Longing:我覺得中國需要一所認真做學問的大學,不論名利那種。陽光心心飛揚:超級喜歡和敬佩的老師、校長、科學家,施公威武。
  • 從杭州到北京,這位「北漂」校長如何管理「外交家的搖籃」學校
    這種從「時有發生的家校衝突」到「呈現出真誠團結的和諧」的轉變,特別真實地反映了家長的態度,一種對學校教育特別直觀的認可。在林衛民看來,做到這一點,最首要的是「校長必須有一個明確的關於學校未來的觀點」,當這個觀點被清楚傳達到學校管理層、教師,甚至家長,整個學校才會煥發出齊心協力解決問題的活力。
  • 校長訪談|東營區文華學校校長王培福:以學生發展為本,做最有情懷的...
    編者按:為著力打造「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的東營區教育品牌,深化落實「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思路,展示東營市東營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一校一特,一校一品」風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