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浙江省STEAM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發起了「面對疫情如何開展STEM項目學習」的號召,有很多學校積極響應,分享了很多高質量的STEM項目學習案例。
2020年2月14下午,溫州市實驗小學的學生沒有上網課,而是在家裡和家長一起做方案,開腦洞。他們要開動腦筋,設計出不同的防疫物品。疫情期間,溫州實驗小學開展STEAM防疫課程項目化居家實踐活動,讓「停課不停學」變得有意思,也更有意義。
實驗小學副校長林彬表示:「原本我校就計劃在本學期騰出一周時間來做STEAM教學,沒想到疫情來襲,無法按時開學,我們就想是否可以利用學生在家的時間,開展STEAM項目化學習。根據區「一校一方案」要求,我們就把區安排的個別網課置換為STEAM防疫項目化實踐活動。」
於是,該校老師們從疫情出發,考慮每個年級段學生的能力,給每個年級段設定不同的項目主題。防護保護套、防疫棋、護目鏡、防護口罩、廢棄口罩收納盒和防護宣傳冊,分別成了該校一——六年級學生要開展的STEAM項目。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就是實驗小學學生進行STEAM項目的時間。學生可以選擇和家人親子合作或和同學線上成立小組,共同完成項目。老師介紹,與同學合作的學生,在設計和迭代方案時,都只能在線上交流討論。在製作過程中,學生也須儘量利用家裡現有的材料進行製作,如果無法製作,可以先設計方案,在疫情之後再製作成成品上交。
此次實驗小學設計的STEAM項目綜合了疫情、德育和跨學科的相關知識,圍繞問題解決驅動,引導孩子們在主動探究、深度學習中去關注個體與他人、社會與世界、人類與自然。結合家庭生活、結合疫情防控、結合年段主題項目,研發實施專題實踐活動。
以六年級製作「防護宣傳冊」的STEAM項目為例,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必須主動查閱資料,了解此次疫情的原因和發展過程以及防護措施。製作防護手冊的實踐活動中,又涵蓋科學、美術、語文、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科的綜合知識。近期湧現的防疫人物的感人事跡,對學生而言是德育教育。通過一個項目,就能做到疫情教育、德育、學科三者結合。
溫州市實驗小學是「中國STEAM教育2029行動計劃學校(小學段)」首批種子學校之一。近年來,溫州市實驗小學試圖在前期開展創客教育的基礎上,基於STEAM教育理念,開展了跨學科的項目化學習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在本次疫情期間,因時制宜,適時推出的這個項目受到了學生、家長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家長與孩子合作進行方案設計
學習項目展示
一年級——防疫保護套
溫實小一年級孩子這樣做:
二年級——自製防疫棋
溫實小二年級孩子這樣做:
三年級——防疫護目鏡
溫實小三年級孩子這樣做:
四年級——防護口罩
溫實小四年級孩子這樣做:
五年級——廢棄口罩收納盒
溫實小五年級孩子這樣做:
六年級——防疫宣傳手冊
溫實小六年級老師這樣說:
溫實小六年級孩子這樣做:
來源:溫州市實驗小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