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軍委後勤保障部聯合下發的通知,第二代軍人保障卡的應用推廣工作於近日展開。
這是第二代軍人保障卡,該卡有五個特點:一是金融功能更加豐富。支持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支持支付寶、微信等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支持理財功能,能夠購買針對軍人的穩健型理財產品,能夠方便經濟地實現跨行和異地轉帳。
二是應用更加多樣。憑卡轉接後勤供給關係、用卡發薪、持卡領裝、依卡管理住房信息等應用功能得到全面優化提升;全軍醫療機構全部實現持卡門診就醫「一卡通」,並逐步推行持卡療養、持卡體檢;與大型電商平臺合作,部隊官兵及家屬憑卡購物可享受優質優惠服務。
三是使用更加安全。金融功能嵌入接觸式晶片,卡片安全防偽設計升級,防護水平得到提升。
四是質量更加可靠。選用新的製作材料,更換卡面設計和生產工藝,設計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
五是辦卡更加快捷。卡片製作、發放和個人化工作流程得到優化,有效提升制卡、發卡效率,滿足「換防不換卡」的使用要求。
2017年10月10日起,第二代軍人保障卡將開展試點工作;12月1日起,在全軍全面推廣應用,開展增量發卡、存量補換等工作。武警部隊的軍人保障卡同步啟動升級換代工作。
延伸閱讀:
《軍人保障卡管理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因個人原因造成軍人保障卡卡片丟失、損壞的,本人還應當交納60元成本費,並按照財務相關規定辦理交費手續。非個人原因造成的補換卡,均不應收取成本費,如「損壞補卡和消磁補卡」應區分人為損壞(或消磁)還是自然損壞(或消磁),自然損壞(或消磁)不應收取成本費,確因自然損壞造成保障卡起膜,由此產生的補卡,不應收取成本費。改革期間,仍按《軍人保障卡管理規定》第二十九條有關要求辦理調動手續:人員調動時,本人憑軍務或者幹部、人事勞動等部門(現為政治工作部門)出具的《軍人保障卡人員增加(減少)通知》、院校和醫院等單位要求轉接供給關係的憑證,持卡到所在單位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辦理個人供給關係轉接。未領取軍人保障卡的,採取拷貝數據的方式辦理個人供給關係轉接。人員調出時,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出具《軍人保障卡人員調出登記證明》,通知相關業務部門核算結帳;業務部門將供給關係轉接數據傳送到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統一列印供給關係介紹信,籤字蓋章後刷卡調出。人員調入時,軍人保障卡管理辦公室接收調入人員信息和供給關係轉接數據,出具《軍人保障卡人員調入登記證明》,通知相關業務部門更新人員實力和專業保障信息,其醫療保障關係由調入單位衛生部門辦理。具體辦理流程如下:憑政治工作部門開具《軍人保障卡人員增加(減少)通知》,到卡辦辦理個人供給關係調出。卡辦將變更通知單(電子文件),以及《軍人保障卡人員調出登記證明》,轉交業務部門(財務、被裝、營房部門),辦理調出手續。業務部門將業務轉接數據回傳卡辦,由卡辦生成調出數據和《人員供給關係介紹信》,調出數據寫入卡內或離線拷貝。憑調入單位政治工作部門開具《軍人保障卡人員增加(減少)通知》、 供給介紹信及調動數據,到調入單位卡辦辦理個人供給關係調入,卡辦開具《軍人保障卡人員調入登記證明》,寫卡更新卡內信息。卡辦將變更通知單、調動數據、供給介紹信、《軍人保障卡人員調入登記證明》交業務部門,業務部門接收數據後組織相關供應保障,衛生部門寫卡更新醫療關係。卡辦管理員注意要及時維護系統內新調入人員的個人代發行及其所在地信息、氣候區以及其它發生變動的個人信息。如果持卡調入供給關係時出現問題,由原單位卡辦申請撤銷調出並重新辦理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