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紹光:少時就參加太平天國運動,堅守孤城卻被叛徒所殺

2020-12-19 林屋公子

看過《太平天國》電視劇的人,可能就對譚紹光這個人非常熟悉,他在劇中戲份極多,曾先後跟隨過陳玉成、李秀成兩位名將,為了傅善祥屢次冒險,最後更是娶了傅善祥為妻,只可惜在蘇州慘死在叛徒手上。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譚紹光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與電視劇相同,譚紹光也是廣西人,少年時期就參加了太平天國起義,並跟隨洪秀全等人一路到達了天京。因為年齡比較小,譚紹光在太平天國中還只屬於牌尾。所謂「牌尾」,裡面全都老幼病殘之人,很少會出現在戰場上,就算到了戰場上也主要負責清掃後勤工作,並不屬於正規作戰部隊。與同出於牌尾的陳玉成相比,譚紹光還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角色。

一直到1858年,李秀成率軍西進,與陳玉成聯手攻破清軍江北大營時,譚紹光才逐漸嶄露頭角。此後,譚紹光跟隨李秀成在江蘇、浙江等地南徵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官爵也不斷向上提升。

1863年,譚紹光奉命與黃文金一起猛攻湖州,最終將這個三省的咽喉要地攻了下來,他也因功被封為慕王。此後譚紹光再次對上海發動了第三次進攻,也是最後一次進攻。面對洋槍隊和淮軍的強大火力,譚紹光失利之下只得暫時撤回蘇州,他想不到的是,他再也沒有接近上海。

因為上遊的節節失利,天京陷入了湘軍重重包圍之中,洪秀全不得不再三下詔讓李秀成率軍向西救援天京。隨著太平軍主力的西走,東面戰場上的太平軍再也無力抵擋淮軍和洋槍隊的猛攻,常熟、太倉、崑山等地先後失陷,譚紹光等人被迫困守在蘇州城裡。、

眼看敵人越來越接近大本營蘇州,李秀成不得不拿出錢財賄賂洪秀全,才讓他放自己回到蘇州。然而此時的李秀成手下部隊也折損嚴重,進北救南行動中,大批太平軍陣亡,讓他已經難以解圍蘇州了。

無奈之下的李秀成只得召集眾將,商議放棄蘇州,大家集體向外圍轉移。然而譚紹光、郜永寬等人都不同意棄城而走,主張繼續堅守,李秀成無奈之下只得組織軍隊包圍蘇州。此時蘇州的各路太平軍總共才四萬多人,外圍光淮軍就有六萬,更別提尚有常勝軍和英法軍隊的支援。這種情況下,太平軍無論如何也無法守住蘇州。

隨著戰爭的繼續,太平軍在寶帶橋、滸墅關、虎丘等地先後失利,戰事逐漸到了蘇州城下。李秀成知道無力再戰,只得再次將提出放棄蘇州,這一次譚紹光依然不同意,他表示願意獨自率軍堅守蘇州。李秀成無奈之下只得自己離開,與譚紹光揮手作別。

譚紹光沒想到的是,與他一起留在蘇州的納王郜永寬等人早已經有了貳心,他們與太平軍的叛徒、清軍副將鄭國魁早已經搭上了線,通過他秘密投降了淮軍將領程學啟,並且由康王汪安鈞親自出城在陽澄湖上與淮軍達成了協議。

在郜永寬等人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下,太平軍屢戰屢敗,譚紹光也終於察覺到郜永寬等人想要投降的事情。譚紹光知道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除掉郜永寬等人,便抱著萬一的想法,在慕王府召開軍事會議,希望自己能夠說服郜永寬等人,好讓他們能夠回心轉意,大家齊心協力保衛蘇州。

可惜的是,譚紹光實在是打錯了算盤,他在會議上首先講解了兩廣老戰士的忠勇,並認為兩湖籍的太平軍不靠譜。這一下可就讓郜永寬等人慌了神了,他們全都是出身於兩湖地區,譚紹光這擺明了是懷疑他們。既然事情已經敗露,郜永寬等人索性直接發難了。汪安鈞等人趁著譚紹光沒有防備,搶先出手將他砍倒在地,武王汪有為隨即上前砍下譚紹光的人頭。可憐一心為國的譚紹光,就這麼白白死在了叛徒手裡。

比較有意思的是,郜永寬等人也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他們向淮軍投降以後,就被李鴻章以加官進爵的名義召到了淮軍大營中,然後將八位降王一起殺死。只可嘆城中剩餘的兩萬多太平軍將士,也因為郜永寬等人而慘遭屠殺。郜永寬等人殺害同僚投降敵人,最終被殺死,也算得上的是罪有應得。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比王千歲:4次策劃降清,後被汪海洋斬落馬下
    比王,之前是伍貴文——蘇州8大降將,刺殺慕王譚紹光的罪魁禍首之一,後被李鴻章殺了。前一個比王投降被殺,錢桂仁頂上,但他更狠。錢桂仁:4次策劃投降清朝,後被康王汪海洋斬落馬下。錢桂仁,安徽桐城人,與太平軍頭號叛將程學啟是老鄉。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率兵西徵長江中遊,攻取安慶,經略皖南腹地。
  • 太平天國悍將悲歌:李尚揚握十萬精兵霸浙江,叛徒騙赴鴻門宴敗死
    【本文由永宣論史原創,禁止轉載】太平天國悍將悲歌:李尚揚握十萬精兵霸浙江,叛徒騙赴鴻門宴敗死1862年秋,清軍進逼天京,火燒眉毛之際,洪秀全連催侍王李世賢回救天京。並囑咐他只要堅守50天自己便回來,然後李世賢帶6萬太平軍開赴天京了。李尚揚何許人也?竟然受侍王如此重視。原來李尚揚曾是精兵,後為悍將。他是湖南人,太平軍出廣西到湖南時,李尚揚加入蕭朝貴部下,直接頭領為李開芳,李開芳及所部都是太平軍最精銳的部隊,可見李尚揚本身不凡方可出身精銳。
  • 太平天國女狀元傅善祥的結局怎麼樣?
    這項「歷史紀錄」還是在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時期才被打破。洪教主早年四次趕考皆連敗北,最終連個秀才都沒有考上。第四次落榜後,滿懷怨恨的洪秀全,將筆墨擲於地上,高呼:「等老子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吧!」太平天國建立後,洪秀全把開科取士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早在1851年佔據永安時便開始了。定都天京之後,又下詔增設「女科」,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
  • 太平天國的女狀元—傅善祥
    傅善祥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喜讀經史。傅善祥勇敢地報名參加女科考試。當時參加科考的男女士子有600多人,男科女科試題一樣,均為「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考場上的傅善祥顯示出其超人的才華,她提起筆來,文思泉湧,才華橫溢,頃刻間揮筆而就。她的文章處處精華,字字珠璣,洋洋灑灑一萬有餘,初評時,就獲得了閱卷官員的一致好評。
  •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 為何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看完恍然大悟
    不得已石達開只能禮送左宗棠離開,左宗棠最後留下八個字給石達開, 同樣左宗棠的遭遇也讓其他的落第文人看到了太平天國對待文人的態度,沒有什麼讀書人參與太平天國。畢竟就是流民發展起來的「闖王」政權也有牛金星、李巖、宋獻策幾個文官。而曾國藩正是利用這點, 把自己鎮壓太平天國的行為,變成維護與捍衛中國文化和道統的行為,天下的讀書人更把太平天國放到了對立面。
  • 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的人口死亡數字遠非你所能想像
    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我們中學所學的課本上總是給予得正面的評價。說他有力的打擊腐朽的封建勢力和侵華的帝國主義勢力,反抗壓迫,反抗強權。是中國人民對中國革命道路一次有益的探索。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圖這樣的評價或許是對的。但是真實發生在那個年代的許多真實的事實是遠非你所能想像的,例如我們通常最應該關心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那場運動中人口的變化。
  • 太平天國叛將,死李鴻章之手,愛女被洋人所得,生下一子禍國殃民
    利令智昏,郜永寬等敗類很快作出反應:他們殘殺了慕王譚紹光,用他的首級作為向降清的投名狀,並捕殺了譚紹光的部下一千餘人。 李鴻章得蘇州城後,出爾反爾,設鴻門宴,格殺了郜永寬等八個降將,並且展開大規模的殺降行動,瘋狂屠城。
  • 汪海洋戰死後,還有太平軍在反清,為何太平天國被認為徹底失敗?
    汪海洋可能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名字,他是太平天國的康王。在太平天國內部他也不算突出的,與早期諸王,甚至後期的李秀成等人也差距不小。 但是他卻給太平天國留下了一個尷尬的記憶。
  • 太平天國運動掩蓋的人性醜陋,真相下面的鮮血淋漓,你了解嗎?
    太平天國運動被譽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運動,那麼本文就選擇太平天國為範例,來逐步揭曉所謂的農民起義背後究竟有多少邏輯誤區和人性醜陋。01、洪秀全是如何走上造反之路的?而且,一人參加就要全家參加,互為人質。每佔一地,活著而又沒有逃跑的百姓,不論願不願意,悉數收編為太平軍,也就是實行徹底的裹脅。
  • 一代文將:賴文光,堅守天國最後尊嚴
    太平天國時期湧現許多著名鐵血太平軍悍將: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楊秀清等,他們的名字也許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除了他們外,太平天國後期還有一位鐵血大將:賴文光,名聲雖然沒有楊秀清他們響,但他的鬥志和忠誠,可歌可泣程度卻不比任何人低!
  • 太平天國既有被誇大的功績,也有被忽視的歷史功勞
    太平天國的價值不應該被抹殺:催發洋務運動、清朝由此拉開被推翻的序幕、歷史的借鑑價值是該運動最基本的價值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不是像過去那樣崇高偉大,但也是某些人說得那麼猥瑣。雖然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睜眼看世界。
  • 太平天國的女狀元傅善祥,真的才華橫溢嗎?她後來的結局悲慘嗎?
    洪秀全定都南京之後,也開始實行儒家思想那一套,開創了屬於太平天國特有的科舉考試,而且因時制宜,創立了「女科班」,允許天國的女性也一起參加科舉,改變了數千年來被男性壟斷的仕途之路
  • 太平天國的「牌面」是幹什麼的,作用巨大,卻叫人驚悚
    導語:太平天國曆時十四年,不僅是我國舊時農民戰爭的最高峰,還是世界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運動。這期間有不少的先例,例如「牌尾館」的建立,其中「牌面」的威力讓人當時的清政府和西方勢力很是頭疼和懼怕。那個時代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有「牌尾」一詞,也是一個機構叫做「牌尾館」。
  • 此人因遭人侮辱,毀家紓難參加太平天國,卻被說成是投機分子
    但奇葩的是,有些人甚至因為韋昌輝在發生於鹹豐六年的一場兵變有責任,就推定韋昌輝從加入太平天國之始就有問題,雖然不一定是不懷好意,但肯定是有投機的成分在。至於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韋昌輝家裡條件很好,沒有道理參加這種底層革命。
  • 太平天國殘忍飯局:8位悍將被殺,6萬精兵成俘虜
    1863年1月,太平天國一頓殘忍飯局:4座城池陷落,8位悍將被殺,6餘萬精兵成為俘虜,浙江全境告急。幸運的是,這6萬人沒有被殺,大多遣返回家。同年12月,李鴻章開設飯局面:誅殺8大悍將,屠殺40000精兵,此為「蘇州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