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往往都是心情煩躁和不安的。尤其是在古代,等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像現在打個電話就行,那個時候沒有手機,通訊不方便,如果一方因為有事耽擱,另一方卻得不到回音還在傻傻的等,自然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所以古人對等人這件事,各有各的感想,他們把這種複雜的心情寫到詩詞當中,如今我們細細品讀,仍然能透過文字,感受到背後的那些隱秘的情懷。
唐代的呂巖在《梧桐影·落日斜》中寫道「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很明顯就是被人放了鴿子,一個人在梧桐樹下站了一晚上,此時秋風陣陣襲來,更加襯託了詩人盼望和落寞的心情;孟浩然也曾說「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本來說好今晚來寺住宿,如今卻一人撫琴站在山路等你,全詩意境悠然,很有一番韻味;但要說起等人中最讓人心醉的詩句,還是宋代趙師秀的那句「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是宋太祖的八世孫,妥妥的皇家人物,和徐照、徐璣、翁卷合成為「永嘉四靈」,還開創了詩風中獨有的體裁:江湖詩派。雖然貴為皇家子弟,但是趙師秀也有被放鴿子的經歷,放他鴿子的人,歷史上並沒有記載是誰,但是趙師秀因此寫了一首《約客》的詩名揚天下,尤其是最後兩句成為經典,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詩中的第一句開篇就點明了是黃梅時節,此時梅子熟透,落雨繽紛,煙雨江南讓多少文人墨客流連忘返。詩中的第二句寫到了蛙鳴之聲,更加的襯託出江南夏夜的寂靜。用細雨綿綿加上處處蛙鳴,是以動寫靜,很容易讓人腦海中浮現一幅江南煙雨圖的畫面。
詩中的第三句才點明了主題,詩人通過前兩句景物的描寫,逐漸的筆鋒一轉,寫到了有客人來訪,但是到了半夜還未曾見到人,正好讓前兩句的景物有了落腳點。詩人本是期待著客人的叩門聲,但聽到的是外面的雨聲和蛙鳴聲,這樣比對之下,更增加了一種寂寞感。
詩的最後一句是整首詩的精華,「閒敲棋子落燈花」陡然間抬高了整首詩的意境。詩人在百無聊賴之際,用棋子敲著桌子,無意間震落了燈花,這說明詩人是在重複著機械的動作,用棋子不停敲打著桌面卻渾然不覺,心中所想的事情乃是期待客人來訪,渾然不覺已經融入到了景色之中。
詩人通過「閒敲棋子」這一細節的描寫,體現出一種悵惘之情,而且包含了很多層意蘊,也委婉地表現出燈芯已經燃燒了很久,才會有燈花掉落。縱觀此詩,開始是慢慢的寫景,然後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最後一句更加表現了詩人的落寞和失望的心情,從而與窗外的雨聲和蛙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越是聒噪盈耳,詩人心情越是悵然若失,細細品讀意境高雅,清新脫俗,成為一首經典好詩。
今日話題:你對趙師秀的這首詩,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交流。
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