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4月2日電 題:關愛「星星的孩子」 中國興起民間力量
中新社記者 鍾旖
一把銼刀、一塊木頭,或在公園田野、或在商鋪廣場……2日,中國數千名木工愛好者們做著同一件事,為「星星的孩子」挖一把木勺,呼籲社會各界對自閉症兒童給予更多關注。
「星星的孩子」(簡稱星兒)特指患有自閉症的兒童。4月2日是第十個「世界自閉症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200萬。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中國星兒們的生存困境已不容忽視。所幸,來自民間的「鼓與呼」形成了巨大合力,正推動更多人注意到星兒的存在。
圖為自閉症兒童母親組建的媽媽合唱團正在表演節目。 鍾旖 攝
當天,來自中國各大中小城市的百家木工坊聯合發起了「一人一勺」「愛星」公益大行動,百家木工坊為愛心市民開放數千免費名額,倡議市民用手工做一把滿載愛心的勺子,身體力行關注星兒。
「從2016年3月起,全國木工愛好者作為自發呼籲關愛自閉症兒童的公益團體,發起了『一人一勺』百勺公益展活動。初衷是徵集手藝人親手製作的木勺進行公益巡展,引起大家對星兒的關注。」34歲的林絲婉是「一人一勺」活動發起人,她坦言,經過一年時間發展,「一人一勺」百勺公益展已由最初簡單的展覽功能拓展為關愛自閉症兒童的木作體驗和科普活動。
「在我身邊,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自閉症兒童。當我知道他們的存在後,我很樂意為他們做點什麼。」來自臺灣桃園的室內設計師李玫依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為了參與「一人一勺」活動,她花費12個小時做了一把木勺。「星兒是孤獨的,他們需要大人長期的陪伴。我也是一個母親,所以我特別能理解星兒媽媽們的辛苦,希望她們能得到更多幫扶。」
自閉症是孤獨的「疑症」,目前尚未找到病因。醫療、康復服務與患者數量存在的巨大的供需矛盾讓不少星兒父母「焦頭爛額」。「為孩子創造更加包容、接納、尊重的生長環境」成為他們的最大訴求。
「我們想要用合唱團的方式,展現自閉症兒童母親的精氣神,亮出自己的生活態度。」在山城重慶,一支由10位自閉症兒童母親組成的合唱團亮相。重慶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唐毅是合唱團發起人。作為一名星兒母親,她說,星兒父母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他們需要樂觀向上的精神鼓舞,「我們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發揮『為星兒鼓與呼』的最大價值」。
據報導,目前中國的自閉症相關專業人才非常緊缺,亟待更多社會力量加入自閉症救助工作,才能讓中國自閉症康復治療行業快速發展。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不少民眾是由各地組織的活動關注到自閉症患兒。民間力量,正成為「星星的孩子」成長之路上的重要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