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全球每20分鐘就有1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
自閉症兒童不願與人溝通,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用自己的方式感知這個世界,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有人認為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在一些領域成績非凡;有人認為自閉症兒童「有毛病」,會傷害自己和他人。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對「星星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誤解!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症障礙,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引致的終身發展障礙,症狀在三歲前出現,患者多為兒童。患病的發育受到阻礙,缺乏正常的語言溝通和社會交往能力。
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會出現以下症狀:
1. 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
自閉症兒童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著迷於自己在地上轉圈,喜歡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對有故事情節的動畫片、兒童電視劇則無興趣。
2. 孤獨離群,不與他人建立聯繫
自閉症兒童喜歡獨處,對父母沒有依賴性,有些患兒在嬰兒時期就有反應,不喜歡別人抱,在別人抱起時會哭鬧。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自己願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周圍發生什麼事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不與他人產生目光接觸。
3. 言語障礙突出
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很少通過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況嚴重的甚至完全不表達,即使在別人大聲呼喊的時候也不做應答。有些雖然可以發聲,但是卻無法完成情景交流,只能發出簡單重複的聲音。還有些患兒會表現為說話聲音小或者發音不清晰,只有和他熟絡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有些還會在先前表現為言語能力正常,在3-4歲半時出現言語能力突然衰退,失去情景交際能力的情況。
專家建議,家長可通過「五不行為」來對孩子進行早期識別,即「不看、不應、不指、不語、不當」。
不(少)看:目光接觸異常,對人尤其是眼部的注視減少。
不(少)應:孩子聽力正常,但是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缺乏共同注意。
不(少)指:孩子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來表示需求,例如不會搖頭表示不要,點頭表示需要等。
不(少)語:多數自閉症患兒會出現語言延遲等現象。
不當:不恰當地使用物品,或者相關感知覺異常等。
世界自閉症日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提醒人類社會:應該實現自閉症患者與普通人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與相互關心。作為普通人,不應把自閉症患者看作憐憫的對象,而應把4月2日這一天作為審視和增強自身道德觀念、社會責任的契機。作為自閉症患者及其直接相關的人員,如自閉症患者家屬、學者專家、醫生護士等,也應把4月2日作為繼續齊心協力戰勝疾病的「加油站」。人們應努力讓4月2日成為幫助自閉症患者自信與愉快生活的節日。
全社會的責任
曾經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裡,自閉症群體生活在整個冷漠世界的高牆之後。而今,人們漸漸學會理解他們、接納他們、幫助他們。從1943年世界上出現第一個自閉症病例起,世界對自閉症的認識已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77年。這不僅是時代的變遷,也是人心與人性在這其中所經歷的種種衝擊與震蕩。
1982年,中國診斷出首例自閉症患者。在這不到40年的時間裡,中國為自閉症患者做了很多:
國家發布了《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覆蓋了全國自閉症人群救助(特別是針對0到6歲自閉症兒童的救助性康復)的一些基本政策;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針對自閉症的教育康復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多,主流機構走向科學化、體系化。
不斷引進國際先進評估辦法,結合中國的實踐做本土化的融合,形成科學的評估體系,國內專家通過臨床實踐,剔除了大部分無效方法,大量選用國際上公布的有循證支持的有效幹預方法進行幹預。
我們有了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有了青島自閉症研究會以琳訓練部和以琳自閉症論壇,之後又有了海口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有了陝北愛心樹特殊孩子服務中心,有了北京康納洲自閉症家庭支援中心,有了唐山藍鳳凰心智障礙家庭支援中心,有了無數自閉症家庭賴以生存的希望。
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誤解
關愛「星星的孩子」不只是國家、政府、機構和專家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歧視自閉症患者,而應當去聆聽、欣賞、接納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去了解、理解、關愛他們。
我們要認識到:
1. 自閉症不是傳染病,將自閉症人群和普通人群分離的行為是不當的。
2. 認為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是不合理的。在自閉症患兒中,有著「學者」才能的人遠遠不到百分之十,因此不應該用這種看似「積極」的歧視去對待他們。
3. 高額的康復費用讓自閉症患兒的家庭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普通孩子家長對自閉症孩子的歧視更是讓自閉症患者的家人心痛。拒絕歧視,要從每一個人做起。
4. 我們要加深對自閉症的認識,體諒和支持自閉症兒童家長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接納和尊重自閉症人士,不歧視或者戲弄他們,給予他們平等的對待。
關愛自閉症患者,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誤解,他們只是與眾不同,而不是低人一等。自閉症不是完全無法治癒的,前提是患者能在生活中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呵護。讓我們從小事做起,拒絕歧視,關愛自閉症患者,為他們的康復儘自己的一分力量!
來源:聯合國官方網站、新京報、中國網等
原標題:《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二十六)關愛「星星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