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感受藍天飛翔 孤獨症兒童需要多一些溫暖體驗

2020-12-23 東方網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在位於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的中國南方航空旅客體驗中心來了不少人,一次特殊的公益開放日正在這裡舉行。原來,這裡來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願與人相視,有著銀鈴般的聲音卻始終沉默寡言,有著正常的聽力卻似乎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寂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是孤獨症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都沒敢帶孩子坐過飛機,怕他不配合,更怕別人異樣的眼光,這次能有機會帶他出來參加活動,我能感覺到,他很開心,希望他能慢慢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興趣。」8歲孩子興興(化名)的媽媽這樣告訴記者。

  「來,你試試看,前面是藍天,這是操縱杆,握一下試試,我們試著把飛機開到藍天上好嗎?」資深飛行員李東耐心地引導孩子坐上空客A320的飛行模擬器,幫助他們體驗飛行的樂趣。

  孩子對這個「奇怪的東西」似乎不排斥,摸摸操縱杆,看看模擬器屏幕上的藍天。在飛行員叔叔幫助下,「飛機」終於飛上了「藍天」,孩子和家長也似乎獲得了莫大的鼓勵。

  「孤獨症也稱自閉症,孤獨症的孩子跟人沒有眼神交流,對物品的認知也是機械性的記憶。」來自上海藍絲帶孤獨症關愛中心的蔣雯老師告訴記者,「孤獨症可能與生物遺傳、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關,但孤獨症目前無法治癒,只能通過幹預治療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年齡越小,大腦發育的可塑性越大,早發現、早幹預是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

  蔣雯老師表示,南航活動信息發到藍絲帶平臺上,半小時不到就報滿了10組家庭,這次公益開放日很受家長歡迎,他們也需要社會多給一些類似半開放、半私密的體驗機會,帶孩子慢慢地多接觸社會。

  在南航旅客體驗中心,孩子們拿到了一張印有自己名字的紀念版登機牌,來到了頭等艙模擬體驗區,坐上座椅,聽乘務員姐姐講述為什麼要系好安全帶、怎麼系好安全帶,有興趣的孩子還可以換上空姐空少的制服,當一回「小空乘」。最後,孩子們還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參加「我也有個飛翔夢」白T恤繪畫活動,在純白T恤上畫上自己心中的飛翔夢想,哪怕只是一架不成形的飛機,哪怕只是一對彎了的翅膀,哪怕只是一抹特殊的色彩,都是孩子們向這個世界表達的勇敢一步。

  南航旅客體驗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細緻地為有興趣的孩子家長介紹特殊旅客訂票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幫助有條件有意願帶孩子出去感受世界的家長能獲得更多「綠色」的特殊幫助與服務。

  「這次開放日活動比較特殊,是給孤獨症兒童的專場,在六一到來之前,我們特別希望能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他們雖然沒有太多交流,但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感受真實的世界,希望社會能多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溫暖。」南航旅客體驗中心主任張迎穎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開飛機、當空乘、坐頭等艙……「星星的孩子」也能「飛翔」
    原標題:開飛機、當空乘、坐頭等艙……「星星的孩子」也能「飛翔」他們是孤獨症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來,你試試看,前面是藍天,這是操縱杆,握一下試試,我們試著把飛機開到藍天上好嗎?」南航資深飛行員李東耐心地引導孩子坐上空客A320的飛行模擬器,幫助他們體驗飛行的樂趣。「飛機」終於飛上了「藍天」,孩子和家長也似乎獲得了莫大的鼓勵。
  • 一張特殊的登機牌 讓「來自星星的孩子」感受飛翔
    這張登機牌不能讓他飛上藍天,卻能夠讓他和飛行員、空乘,以及十多位和自己一樣的自閉症兒童共同體驗一段飛翔之旅。來南航旅客體驗中心參加活動的自閉症兒童為7到15歲,他們從未乘坐過飛機。「都沒敢帶孩子坐飛機,怕他不配合,更怕別人異樣的眼光,通過參加體驗活動,希望他能慢慢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了解。」一位家長說。
  • 孤獨症兒童家庭走進南航旅客體驗中心參加開放日活動
    昨日,10組孤獨症兒童家庭走進中國南方航空旅客體驗中心參加公益開放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帶著孩子體驗了模擬飛行、頭等艙等,並向家長介紹了特殊旅客訂票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及提供的「綠色服務」。  「來,你試試看,前面是藍天,這是操縱杆,握一下試試,我們試著把飛機開到藍天上好嗎?」南航資深飛行員李東耐心地引導孩子坐上空客A320的飛行模擬器,幫助他們體驗飛行的樂趣。除了體驗飛行,每位孩子還拿到了一張印有自己名字的紀念版登機牌,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他們可以到南航頭等艙模擬體驗區,坐上頭等艙座椅,也可以換上空姐空少的制服,當一回「小空乘」。
  • ...心」關愛孤獨症兒童支援團:與「星星的孩子」相伴的第十二個盛夏
    2008年,浙江工業大學教科學院發起「『始心計劃』——孤獨症兒童家庭支援志願服務項目」,通過選聘優秀的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志願者開展孤獨症兒童支援志願服務活動。該項目始終秉持「人道、博愛、奉獻」的宗旨,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學科依託,選聘心理系專業教師為指導教師,以在校大學生志願者為活動主體,面向杭州孤獨症兒童家庭和康復機構,開展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和志願陪伴活動。
  • 讓「星星的孩子」感受快樂
    但是,當孤獨成為一種疾病時,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解和認可,而是康復。孤獨症又稱為自閉症,是一種先天的發育障礙,會影響智力、語言、社會交往能力等,無法獨立生活,而且無法完全治癒。孤獨症患者猶如天上的星星,一個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因此被叫作「星星的孩子」。
  • 惠氏營養品志願者活動:呼籲社會關愛孤獨症兒童(組圖)
    10月11日,惠氏營養品的志願者活動就選在了成都成華區愛慧特殊兒童關愛中心,惠氏員工家庭的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和這裡的孤獨症兒童度過了意義非凡的一天。  他們很孤獨 像謎一樣  「3歲對大人話沒反應,對非生命物質感興趣;七歲還不停地哭泣,暴躁、易怒、打人;4歲不會說話,常常莫名其妙的拍手。」
  • 孤獨症兒童需要更多關愛和包容
    他們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卻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而他們其實只是有神經發育障礙的孤獨症患者。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賈美香30多年來一直在竭盡全力幫助這些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對中國孤獨症兒童的現狀、康復困境和出路,賈美香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見解。
  • 孤獨症兒童需要更多關愛和包容
    他們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卻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而他們其實只是有神經發育障礙的孤獨症患者。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賈美香30多年來一直在竭盡全力幫助這些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對中國孤獨症兒童的現狀、康復困境和出路,賈美香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見解。
  • 她,讓孤獨症兒童不再孤獨
    秉承著「幫助家長認識特殊兒童,並掌握在生活中促進孩子的良性發展的知識及技巧,促進社會認識、理解、接納殘障兒童,並尊重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權」的辦園宗旨。機構全日制康復受訓兒童220人,至今已有一千多名孤獨症、智力障礙及唐氏綜合症兒童在接受了專業的康復教育訓練後,有效康復率達100%,部分不同類別兒童已經進入普通的學校和幼兒園隨班就讀。
  • 互動體驗、角色扮演 孤獨症兒童在這裡與夥伴一起探索世界
    晨報融媒記者 蘇勤  郭樂(化名)今年七歲了,他看上去比同齡的孩子更沉默,行動也顯得有些緩慢,甚至怕和生人對視。就算一些簡單的動作,郭樂也需要媽媽將手放在他的手上,一步步教才能學會。這就是孤獨症兒童的日常。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
  • 來自星星的孩子——記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童孤獨症培訓中心
    孤獨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近十幾年孤獨症的患病率呈急劇上升趨勢,2016年美國CDC報告孤獨症的患病率達到1/59,已成為需要緊急關注的全球公共健康問題。一、發病原因(1)遺傳因素:是孤獨症主要的發病因素。
  • 大連老虎灘極地館關愛孤獨症兒童
    4月8日,大連老虎灘極地館舉辦了「祝福星星的孩子」關愛孤獨症兒童溫暖活動,為這些孩子提供與海洋生物親密接觸的機會,讓他們敞開心扉,結交更多朋友,也讓更多人給予孤獨症兒童關愛、理解與包容。  當天在活動現場舉辦了「手牽手,與星星同閃爍」自閉症兒童愛心義賣活動,展覽並售賣孤獨症兒童及家長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籌集到的所有資金將作為愛心基金,資助更多自閉症兒童。  自2015年起,海昌海洋公園將每年4月設為「海昌海洋公園孤獨症兒童月」,希望喚起全社會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注。自閉症兒童(14周歲以下)可在直系家屬的陪同下,免費無限次入老虎灘極地館遊覽參觀。
  • 世界自閉症日走近「星星的孩子」:你可知我的感受?
    圖為志願者體驗自閉症患者的感受。 張林虎 攝  活動現場分為認識區和體驗區兩大區域,大屏幕上播放著自閉症宣傳片,認識區整齊擺放著自閉症相關的宣傳手冊,志願者主動向市民介紹活動內容,發放「星星」傳單,鼓勵大家平等、尊重、關愛、接納自閉症兒童。  內蒙古第三醫院的專家為市民講述自閉症的症狀以及康復訓練的要點,同時與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進行分享交流。
  • 藍色的愛溫暖「來自星星的你」
    □記者蔡君彥實習生劉惠霞李懿閱讀提示|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星星的孩子」,他們,像「都教授」一樣在我們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吸引大眾關注的目光。    「藍色」,是國際通用的象徵孤獨症兒童的「保護色」。昨天,在綠城鄭州,多重「藍色的愛」溫暖湧動。
  • 糞菌移植與「星星的孩子」:飲食幹預治療孤獨症—新聞—科學網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中國腸道大會上,她特意以《糞菌移植治療孤獨症的聯創研究》為題,分享了糞菌移植治療孤獨症的前沿成果。 那些孤獨的星星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患這種疾病的孩子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 十年免費康復訓練450名孤獨症兒童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
    記者今天在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行的「國家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學前教育)」捐贈儀式上了解到,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採用國際核心幹預方法,2009年—2018年已向450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服務。據了解,孤獨症是世界上人數增長最快的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已經引起了醫學界、教育界、患兒家庭以及殘聯、民政等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
  • 「小星星的自然之旅」 溫暖來自星星的你
    世界上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在醫學上,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也叫孤獨症兒童。「他們就像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但在同一片藍天下,他們應該享受到和我一樣的陽光。」項目志願者董文靜正帶著一群孤獨症兒童在恐龍廳參觀。在她的眼裡,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
  • 同在藍天下,甘肅省舉辦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演出溫暖「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收到西北新村小學生的禮物開心地笑了。新甘肅客戶端12月4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愛,是這個世界永恆的主題,是最優美的旋律......」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一場以「同在藍天下,同唱一首歌」為主題的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演出今晚在省歌劇院小劇場舉辦,在寒冷的冬日,用真情真愛溫暖著「星星的孩子」。
  • 關愛自閉症兒童 十大名樓為「星星的孩子」亮藍燈
    來自藍色星星的孩子」系列活動,圖為自閉症兒童優秀繪畫作品展出 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馬振華 實習生彭毓穎)昨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昨晚8時,嶽陽樓等全國十大名樓在同一時間點亮藍燈,共同倡導以關愛消融孤獨,幫助自閉症兒童逐漸融入社會。  自閉症兒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
  • 送給孤獨症兒童的禮物
    在阿火看來,遊戲與心理研究的共通點就在於需要同時把握理性與非理性、現實與想像、線性與非線性。人們藉此體驗共情、尊重與慈悲,進而達成彼此之間的信任,建立互相交流的紐帶。阿火參加了今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DC),700多場演講中,僅有3場與心理學相關。這讓她意識到遊戲與心理學的結合還有許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