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星星的孩子」感受快樂

2020-12-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聊健康】

  作者:賈美香 彭旦媛(賈美香系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教授,彭旦媛系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資深教師)

  我們時常說,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渴望被人理解和認可。但是,當孤獨成為一種疾病時,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解和認可,而是康復。孤獨症又稱為自閉症,是一種先天的發育障礙,會影響智力、語言、社會交往能力等,無法獨立生活,而且無法完全治癒。孤獨症患者猶如天上的星星,一個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因此被叫作「星星的孩子」。

江蘇連雲港為孤獨症孩子組建「星星」足球隊,每周進行訓練和比賽,讓孤獨症孩子們在團隊運動中感受快樂。新華社發

河北邢臺愛繽紛兒童教育康復中心的老師在給小朋友上綜合訓練課。邱洪生攝/光明圖片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孤獨症」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什麼是孤獨症?如何對待孤獨症人士?如何進行幹預訓練?

  1、孤獨症是先天的且伴隨終身

  孤獨症(也稱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通常起病於兒童早期,會影響人的社會交往和溝通能力的發展。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社會交往和語言發育障礙,以及興趣範圍狹窄刻板和重複行為,還有很多孤獨症人士存在感知覺方面的異常。

  目前,孤獨症被認為是一種先天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它與教養方式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職業和家庭經濟地位等沒有關係,也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癒。雖然具體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孤獨症被認為是一種由於多種生物因素和(或)心理因素,包括基因、環境及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所致的心理病理過程。

  早在孤獨症被認識和命名之前,具備孤獨症表現形式的兒童和成人可能就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只是不為人們所認識。截至2018年,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目前每59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有孤獨症譜系障礙,男孩與女孩的患病比率大約為3:1至4:1。由於我國診斷孤獨症的歷史不長,從事孤獨症教育和康復的人員非常有限,且服務能力參差不齊,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孤獨症群體的康復需要。根據中國殘聯《201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統計年鑑》的數據,2016年,全國只有不到1.4萬的7歲至17歲孤獨症兒童接受過康復訓練和支持性服務。

  孤獨症是一種複雜的發育性的疾病,它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即使越來越多患有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兒童最終能夠獨立地生活,但疾病仍然會影響其一生,無法完全治癒。因此,家長朋友們要科學認識、認真篩選平時接觸到的孤獨症治療信息,對於那些宣稱能夠治癒孤獨症的方法要提高警惕。

  2、早期識別孤獨症並不難

  雖然孤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幹預和訓練已成為業界共識,只有這樣才可能最大限度補償孩子缺失的技能,開發他們的潛能。

  早期識別孤獨症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父母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對照孩子各年齡發育階段的不同變化,仔細觀察和比較,一旦發現某些發育指標落後於同齡兒童或伴有一些奇特的行為特徵,就要高度重視。如果差距較大,應到專門醫療機構諮詢。

  從國內外的孤獨症案例報導來看,大部分孤獨症兒童是在3歲左右被發現的。但是在回顧孤獨症兒童的早期發育史時,許多敏感的家長及臨床醫生還是可以在嬰兒6個月以後就能發現其特殊表現。因此,當嬰兒有特殊表現時,家長要及時聯繫醫生並定期追蹤。通常,孤獨症孩子早期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在社會性方面,對照顧者沒有太多親切感,對別人呼喚自己的名字反應很少,對人臉缺乏興趣,無目光對視或對視時間極短。到了入幼兒園或入學年齡,老師或家長就會發現他們往往會迴避別人的目光,對周圍環境和小朋友不感興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缺乏共情的能力。

  在語言發展方面,有些孩子16個月以上仍然不會說任何單詞,有語言能力的孩子可能會存在語言運用障礙,背廣告詞,自言自語,說與情景無關的話,語音語調異常,語法錯誤等。

  在粗大、精細動作發展方面,大多數孤獨症兒童落後於同齡孩子。比如坐、爬、站、走的時間比較晚,不會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小東西,會走路後走路姿勢古怪,有些孩子踮腳走路,身體前衝地跑等。

  在行為方面,可能會出現刻板重複的行為,例如重複蹦跳、拍手、晃手,反覆聞物品,斜著眼睛看東西,只吃固定的幾種食物,不能接受或拒絕吃新的食物,對環境的改變及狹小黑暗的空間難以適應。

  3、家庭關係融洽更利於孤獨症兒童

  發現孩子有孤獨症,家長應該怎麼辦?

  首先,調整心態。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症對一個家庭來說打擊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要認識到,通過努力孩子同樣會有進步,會擁有有意義的生活,關鍵是家長的心態要調整好。焦慮、自怨自艾,抱怨老天不公平或者家人之間互相指責,對孩子的康復都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通過觀察發現,那些家庭關係融洽、家長努力學習,互相支持、統一戰線的孩子進步更快。

  其次,認識孩子。想更好地和孤獨症孩子生活,就要先對孤獨症有正確的認識。包括了解他們的缺陷有哪些,強項是什麼,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哪些行為是孤獨症孩子特有的,哪些是普通孩子也會存在的,等等。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幫助我們正視與接受孤獨症,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不會走彎路。

  再次,豐富生活。孤獨症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社會問題,父母不應該承擔所有的困難和辛苦。因此,父母也不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除了日常的幹預訓練之外,應該和普通人一樣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長期來說,這更有益於家長自身的身心健康與家庭關係的融洽。

  4、不能完全把孩子「甩」給機構

  一旦孩子被確診孤獨症,或者雖然沒有被確診但在很多方面異於正常發展的兒童,家長就應該及早開始「早期幹預」。關於早期幹預,家長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此外也應多學習相關知識。

  關於孤獨症的教育、訓練方法有很多,目前以ABA(應用行為分析)理論為根基的治療方法是被證實最有效、最科學的幹預方法。根據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2015年發布的「國家標準項目」更新版本,在針對22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幹預中,被確認為成熟的方法有14種:行為幹預、認知行為幹預、兒童綜合行為療法、語言訓練(表達)、示範法、自然情境教學法、家長培訓、同伴訓練法、關鍵反應訓練、程序表、腳本法、自我管理法、社會技能訓練、以故事為基礎的幹預。除此以外,如有必要孤獨症患者還會接受語言康復、職業康復、物理康復等。有一些藥物對孤獨症人士的某些共患病症有一定幫助,但這需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了解這些,有利於家長為孩子挑選合適的訓練機構,但家長不能完全把孩子「甩」給機構,期待他們可以「治癒」孩子。孩子更多的時間是與家長在一起,所以家長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家庭、訓練機構、教育機構、醫院等多方面的溝通與配合,才能確保孩子取得良好的「預後」效果。

  除了求助於專業的訓練機構,新家長還可以向「老家長」學習,比如購買一些專業人士及孤獨症孩子家長寫的相關書籍,了解孤獨症康復訓練及家長的養育經驗。另外,一些網絡社區及家長群裡也有很多人可以提供免費的微課學習或答疑,新家長可以學習他人的經驗,也可以相互鼓勵和支持,做到資源共享。

  建議衛健委、教育部、民政部及各級殘聯加快對孤獨症康復專業人員的培養。加大對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特教老師和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培訓力度,通過系統的培訓、考核,使他們達到規範上崗的要求,以促進孤獨症康復水平的提高。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19日 10版)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福州「星星的孩子」綠茵場上感受快樂與成長
    12月5日,福建心啟航足球俱樂部的數十名「星星的孩子」在家長、教練的陪伴下進行足球訓練。王雄 攝12月5日,福建心啟航足球俱樂部的數十名「星星的孩子」在家長、教練的陪伴下進行足球訓練。
  • 「星星的孩子」走進南京歡樂谷放飛快樂
    來自南京彩虹橋特需兒童康復中心的19名自閉症孩子在老師的陪同下走進歡樂谷,體驗萌趣可愛的遊玩項目。在奇想海洋園區的B.Duck小黃鴨文創店,南京歡樂谷特別安排了「禮物自己選」的環節,收穫到自己心儀的玩具,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 齊大志願者讓「星星的孩子」感受世間的美好
    在大千世界裡,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不僅缺乏正常人的情感,還缺少融入社會的能力和自我生存的技巧,這群特殊的孩子是自閉症兒童
  • 繪本《快樂的一天》-帶孩子感受快樂
    快樂其實不需要任何理由。感受快樂比解決問題,學習知識重要得多。我們經常一邊渴望快樂而一邊拒絕快樂。今天跟兒子學習英語,兒子為自己記住了十五個單詞開心雀躍。而我卻因為他忘記了一個單詞而批評他。快樂瞬間從他臉上消失,頭耷拉下來,頹廢的表情出現。我相信他在這一刻記住的是沒有學會一個單詞的懊惱而丟掉了記住十五個單詞的快樂。也是這一刻,我清晰可見自己是如何剝奪孩子的快樂。
  • 「星星的孩子」感受藍天飛翔 孤獨症兒童需要多一些溫暖體驗
    原來,這裡來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願與人相視,有著銀鈴般的聲音卻始終沉默寡言,有著正常的聽力卻似乎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寂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是孤獨症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都沒敢帶孩子坐過飛機,怕他不配合,更怕別人異樣的眼光,這次能有機會帶他出來參加活動,我能感覺到,他很開心,希望他能慢慢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興趣。」
  • 世界自閉症日走近「星星的孩子」:你可知我的感受?
    4月2日,在密閉透明房子裡呆了不到15分鐘,志願者張偉說出如是感受。圖為康復中心向愛心機構敬獻錦旗。 張林虎 攝  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日」,今年的宣傳口號是「消除誤區·倡導全納」。當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天愛殘疾康復中心聯合內蒙古第三醫院(精神衛生中心)以及多家公益機構舉行了「你可知我的感受」關愛自閉症大型公益體驗活動。
  • 守護星星的孩子項目中星星的孩子指的是哪些群體嗎?
    守護星星的孩子項目中星星的孩子指的是哪些群體嗎?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吧,下面是螞蟻莊園9月7日答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題目:「守護星星的孩子」項目中「星星的孩子」指的是哪些群體嗎?
  • 談談音樂對自閉症兒童的幫助,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他們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秦川藝校帶你見證音樂的力量。音樂是人的本能行為,音樂可以繞開大腦認知系統而直接刺激情感中樞,在右腦的潛意識海洋裡遨遊,影響調整著我們的整個身心,只要你的耳朵不關上,你就必將受到它的影響。
  • 你好,來自星星的孩子
    孩子,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我們心中最好的禮物。孩子,他們用純真時刻感動著我們,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牽掛著我們每一位父母的心。他們每一步的成長,都是我們每個家長嘴角最欣慰的微笑。而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孩子,他們總是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與我們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在我們有些人眼中他們或許就是一個奇特的群體。而他們也或許遭受我們很多人的嘲諷,更遭受過很多人的鄙夷與冷眼。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堅韌把自己禁錮在一個幽靜的房間裡,他們用自己的獨特的智慧為我們這個塗抹出一幅令人驚嘆的圖畫。
  • 為自閉症孩子點亮星空 瓢蟲一號衛星閃爍"你好星星的孩子"密碼
    昨日晚間十點,一顆名為「瓢蟲一號」的衛星在北京上空閃爍莫爾斯碼「你好星星的孩子」(NIHAOXINGXINGDEHAIZI),為自閉症兒童送去來自太空的祝福。一些天文愛好者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觀看衛星閃爍的全過程,並拍攝了珍貴的閃爍畫面。一些家長也帶著孩子前來觀測、「追星」,希望孩子懂得理解、關愛自閉症人群。
  • 帶著「星星的孩子」放飛希望的風箏
    4月21日上午,鎮江南山北入口被「藍色的海洋」淹沒,浦發銀行鎮江分行聯合鎮江大愛聯盟、鎮江壹周等單位,在鎮江風箏協會的支持下,舉辦了帶著「星星的孩子」畫風箏、放風箏愛心活動。     自閉症的孩子,又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 開飛機、當空乘、坐頭等艙……「星星的孩子」也能「飛翔」
    原標題:開飛機、當空乘、坐頭等艙……「星星的孩子」也能「飛翔」8歲孩子興興(化名)媽媽如是說。昨天下午,位於上海長寧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的中國南方航空旅客體驗中心來了不少人,卻仿佛是帶著小心翼翼的安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親切低語的默契。  原來,這裡來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願與人相視,有著銀鈴般的聲音卻時常沉默寡言,有著正常的聽力卻似乎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 在《地球上的星星》上沒有愚蠢的孩子,他們都是閃亮的星星
    又名《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也是阿米爾汗的經典著作之一。在最受歡迎的十大印度電影中,至少有八部是阿米爾汗的作品,這也奠定了他在印度電影史上的「國寶」地位,之所以「。《地球上的星星》的情節並不複雜,小男孩伊桑在老師眼中是一種粗心的學習「智障學生」,在家長眼中是一種不斷的麻煩「問題小孩」,然而家長們把伊桑送到寄宿學校,抑鬱和自閉的伊桑被發現患有「讀寫障礙」由尼克的老師扮演的阿米爾汗,在尼克老師的幫助下,伊桑的誦讀困難症慢慢治癒了,同時,也治癒了伊桑受傷的靈魂,伊桑也開始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 玩遊戲、包餃子、學唱歌……「星星的孩子」走進軍營,感受溫暖和愛!
    「星星的孩子」 又稱為孤獨症患者。 近日,武警上海總隊某營區迎來了一群「星星的孩子」前來參觀。武警戰士們把平時的訓練生活與孩子們共同分享,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可以敞開心扉、開拓視野。戰士們還與孩子們一起遊戲、互動,讓他們感受軍營所帶來的溫暖和關愛。 一大早,上海飛葉藝術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們,走進嚮往已久的軍營。
  • 做一個快樂的媽媽,讓孩子感受世界的溫度
    可對於每一個生過孩子的女人,她會更加明白,做個媽媽,並不是口頭上的說說,是要花費自己一生的精力去詮釋這個角色。但是在母親這個角色裡,你是否迷失過自己,是否真正的快樂?有一次,小敏哭的跟個孩子一樣,只因為孩子輕輕告訴她:媽媽,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喜歡看著你笑。快樂的媽媽,才會讓孩子變得溫暖,感受世界的溫度,是快樂的。但是你真的會做快樂的媽媽嗎?
  • 經典947助力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為星星的孩子發聲
    用聲音為他們送去愛與支持 2019年「與星星對話」 第十二個世界自閉症日公益倡導活動 2018年「你可知我的感受」 第十一屆世界自閉症日公益體驗展
  • 藍色的愛溫暖「來自星星的你」
    □記者蔡君彥實習生劉惠霞李懿閱讀提示|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星星的孩子」,他們,像「都教授」一樣在我們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吸引大眾關注的目光。    「藍色」,是國際通用的象徵孤獨症兒童的「保護色」。昨天,在綠城鄭州,多重「藍色的愛」溫暖湧動。
  • 水彩筆新書包送給星星的孩子,愛心志願者團隊冬日送溫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11月19日上午9點,濟南公交85路車隊齊魯志願者、印力集團濟南歡購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愛心志願者團隊驅車30多公裡,趕到位於望嶽路的星神特殊兒童關愛中心,他們將滿滿兩輛汽車的新書包、水彩筆、禦寒衣物親手送給「星星的孩子
  • 通遼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體驗課程競技、感受快樂學習——暨共慶...
    一學期忙碌而緊張的工作即將結束,為了豐富學生的課程學習生活,提高學生體驗遊戲競技的興趣,發展學生們的溝通、社交社會規則、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感受律動美、欣賞創作美。通遼市特殊教育學校啟智小學部星星班的老師們集體策劃,以遊戲競技的形式於2020年12月29日,開展「體驗課程競技、感受快樂學習」為主題的期末課程評價展示活動!集體課程競技遊戲:第一關:常規訓練——你好呀班級同學圍成一圈,老師先向大家問好,同學們再分別向自己左手和右手的同學問好,最後大家一起問好,問好完成則為闖關成功。
  • 「兒童閱讀嘉年華」舉行 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快樂
    活動上,社工用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們體驗快樂「閱讀」。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程建華 通訊員/馮曉文)為營造良好讀書氛圍,近日,雅瑤鎮公共服務中心舉辦了「兒童閱讀嘉年華」。活動吸引了30多個家庭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