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究竟是為了紀念誰?80%的人不認識第四個答案的秋瑾

2020-12-12 翟山鷹商業思維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這天為了紀念誰?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第四個答案你聽過沒?

屈原投汨羅江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秋瑾英勇就義

一、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是最常見的說法。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但卻遭到了一些貴族的強烈反對。

胳膊扭不過大腿。屈原幾度被貶職,後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

在流放中寫下廣為流傳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

後來楚國被秦軍攻破,眼看國家被侵佔,加上懷才不遇,屈原悲痛欲絕,五月初五這天,抱石跳進汨羅江。

楚國百姓,乘舟救屈原,但是沒有找到他的軀體,怕魚蝦吃掉屈原身體,於是就準備食物丟進汨羅江,希望魚蝦不傷害屈原的身體。

人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從這兒逐漸形成。

二、紀念伍子胥

吳國夫差戰勝越國後,抓住越王勾踐,夫差準備放走勾踐,伍子胥站出來反對,但是夫差沒有聽。

夫差在小人的挑撥下,賜死伍子胥。

伍子胥自刎而亡,臨死前要求,將自己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東門上,要親眼看見越國滅掉吳國的過程。

夫差聽後,大怒,下令將伍子胥投入大江之中。

伍子胥去世九年後,吳國被越國所滅。

伍子胥是蘇州古城的建造者,對於蘇州人來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伍子胥去世的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於是,蘇州人便把這天作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三、紀念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其父溺水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首。曹娥晝夜江邊號哭,是日,曹娥跳入江中尋父,五日後,從江裡抱著父親回來。

這件事傳至縣府,歌頌其孝,為曹娥立碑,曹娥所住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所跳之江改名為曹娥江。

曹娥跳江之日也是正月初五,因此在這天紀念曹娥。

四、紀念秋瑾

秋瑾是現代革命的女詩人。

秋瑾擅長詩詞歌賦,喜歡騎馬射箭,有再世花木蘭之稱。

參加革命時,為了不連累家人,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係。

後來在策划起義時失敗,拒絕眾人讓她離開的要求,並遣散眾人後,獨自一人被清兵所捕,堅決不供出眾人動向。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後人敬仰秋瑾的詩,為了哀悼她的事跡,於是在詩人節這天紀念她,而詩人節也是端午節。

所以端午節為了紀念秋瑾這件事情很少有人知道。

上面介紹了端午節紀念的四個人,除了這四個人,還有人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但是關於端午節紀念某位歷史人物的說法,學術界的人大都認為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我們大家僅做了解就好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翟山鷹商業思維

相關焦點

  • 五月初五為什麼叫端午節?究竟是紀念誰?
    那就有人說了,為什麼第一個月不叫子月呢?其實周朝的日曆第一個月叫子月,但是後來實行夏曆,孔子在《論語》中也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說計時要用夏朝的曆法,夏曆是非常準確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二十四節氣的需要,所以用夏曆。每個月的前幾天稱為「端」,所以稱為端午。但是小編認為,端和正是一個意思,可能一開始稱「正午節」,後來因為避諱的原因,改為端午節了。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但屢遭小人讒言陷害,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致使屈原被流放。最終屈原滿懷悲憤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五花絲粽》:「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並帶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風也。」
  • 端午節究竟是為了紀念誰?不僅僅是屈原,還有其他人
    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的三大節日之一,這個節日究竟是為了紀念誰,民間有很多說法。在浙江一帶流行的是,端午節這天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曹娥生於東漢時期,今天的浙江紹興上虞人,她的父親是專門搞祭祀的巫祝。父親不幸溺死在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哭泣。過了七天,她也投江而死。因為她是孝女的楷模,因而廣泛流傳。
  • 話端午|端午節趣談——女婿為嶽父嶽母辦節禮,送油糕粽子
    今天,人們過端午節,主要有四種紀念意義。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因不願於權貴同流合汙,在楚國屢被秦國侵略佔領時,深感絕望、悲憤,投汩羅江而死,著有《離騷》、《楚辭》等多篇著名詩章。
  • 2018年端午節即將來臨 你知道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哪些嗎?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推薦閱讀:2018年端午節放假時間出爐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嗎?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 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屈原還紀念誰?這天為什麼要掛鍾馗畫像?
    今天是端午節,首先祝願大家夏至吉祥,端午安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一個集星象文化、祭祀先人、人文哲學雜糅的節日,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非常豐富。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紀念的人除了屈原,還有誰?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實在他去世之前就存在
    臨近端午,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由一些典故而來,當然端午節的由來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與端午有關的一些活動賽龍舟、吃粽子也都是因為這樣。但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對的嗎,其實早在屈原投江去世之前就已經有了端午節的存在,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端午節 以紀念形式傳承民族精神
    端午節 以紀念形式傳承民族精神 發表時間:2016-06-07   來源:淮北文明網(中國文明網)    從端午節的緣起看,絕大多數人認同該節是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這也讓端午節一開始就體現著愛國主義內涵。無論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葉這些節日形式,還是農曆五月初五這天的時間設置,都被更多賦予特殊含義。其實,這些紀念活動中更流露著對中華「民族精魂」的傳承。    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憂國憂民的情懷、上下求索的執著感召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 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端午節?古今的端午究竟有哪些不同
    在大家還在糾結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時不知怎麼的,鹿鹿竟然開始反思端午節的歷史由來端午、汨羅江畔、粽子、屈原、龍舟……正是由這一個個關鍵詞,組成了鹿鹿對端午的基本認知但端午究竟是什麼,鹿鹿查了資料後還是有些蒙圈尤其是近年來韓國申遺「端午江陵祭」之後中國「端午」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它的出現不是為了紀念誰,只是為了求生
    為了保護他的屍首,有的扔飯糰餵魚,有的倒雄黃酒想灌醉水獸。後來這一天成為專門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大家是不是都以為端午節是這麼來的?然而,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端午節了。端午的起源:夏至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慢慢發現了節氣的變化。
  • 端午節的由來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端午文化你還得知道這些!
    但其實韓國人過的不叫「端午節」,而是「端午祭」,與我們國家的端午節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而且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其實除了中國、韓國以外,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新加坡等國家)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所以咱大可不必與他們「爭端午」,屈原同志的國籍也永遠還是中國(楚國)!
  • 節日教案:端午節教學方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節日教案:端午節教學方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怎麼樣讓孩子們過個有意義得端午節呢?
  • 寶寶在端午節前後出生,取名帶這些「字」,寓意美好還有紀念意義
    轉眼之間就要快到了端午節,我們在感嘆時間流逝的同時,也在紀念著身邊的美好。端午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也有許多與之相對應的獨特風俗。如果小孩子在端午節前後出生,那就更加讓人感到幸福了。寶寶在端午節前後出生,取名帶這些「字」,寓意美好還有紀念意義。
  •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什麼?漲知識了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什麼?漲知識了!中秋節很快就要到了,在中秋節吃月餅,是咱們的傳統習俗之一。但是中秋節為啥要吃月餅呢?咱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那麼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什麼?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由於古代南北風俗各異,端午節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有五月節、天中節、女兒節、端陽節等20多個名稱。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本是古代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的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秋瑾的說法。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節俗內容豐富。賽龍舟與食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這兩大習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 端午節活動——認識端午節 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活動——認識端午節 弘揚傳統文化2016-06-10 09:27:5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活動主題:粽葉飄香,品味端午活動背景: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但是同學們對端午節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對傳統文化也越來越陌生。
  • 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多角度認識「端午」
    傳統節日裡的故事:端午節——多角度認識「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早在西晉的《風土記》中就有關於「端午」一詞的記載,又因為五月是仲夏,仲夏登高,順陽而上,所以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又被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被稱為「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
  • 2016端午節活動方案大全
    (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d、端午節的由來?(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e、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