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屈原還紀念誰?這天為什麼要掛鍾馗畫像?

2020-12-12 小馬嘟嘟練字

今天是端午節,首先祝願大家夏至吉祥,端午安康!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是一個集星象文化、祭祀先人、人文哲學雜糅的節日,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非常豐富。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紀念的人除了屈原,還有誰?

在很多人的眼裡,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嚴謹,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只不過「屈原投江說」是最為流行的一種。另外,還有很多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今天我們就講講關於端午節3個流傳最廣的故事。我們在闔家團圓吃粽子的時候,可別忘了他們奧!

01楚國大夫屈原含恨投汨羅

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02忠良伍子胥自刎

說到伍子胥,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提到西施,我們應該就不陌生了。西施是吳王夫差的寵妃,伍子胥則是夫差不可多得的良將,他們都是吳王身邊的紅人。

伍子胥是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吳王夫差答應了。但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後來,伍子胥被讒言誣陷,吳王賜死了伍子胥。他死後,屍體被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03孝女曹娥為父投江

百善孝為先,世間至善莫過於至孝。

孝女曹娥,是東漢上虞人,與父親相依為命,非常的孝順。一天,父親溺於水中,數日沒見到屍體。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著江號哭,過了17天之後,曹娥知道父親真的去世了,便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投江而死,追隨父親而去。五天後,她的屍體抱著父親的屍體浮出了水面。

後人為了紀念孝女曹娥,便將舜江改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鍾馗?

除了祭祀,端午節還有「祛病防疫」的風尚

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分別是: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端午節的起源就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上面我們介紹的是關於祖先信仰的故事,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天地信仰。

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尚不發達,很多自然現象的原理不能被人們正確的認識,所以為了解釋這些現象,人們常常認為這是上蒼的「福祉」或者「禍夕」。比如日食、月食、地震、瘟疫等。

民間甚至有「惡日禁忌」的說法,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長大就會「男害父、女害母」,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的習俗。

鍾馗,是中國道教中能打鬼驅邪的神,從古至今流傳了很多「鍾馗捉鬼」的典故傳說,古書記載他系唐初長安終南人,生得一副「鐵面虯鬢」的相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間有了「端午掛鍾馗」的習慣,尤其是在江淮地區,每逢端午,家家都懸掛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斬五毒。

鍾馗是中國傳統道教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要福得福,要財得財,有求必應。春節時鐘馗是門神,端午節時鐘馗則是斬五毒的天師,為陰曹地府的冥神,其主要職責是專司伏鬼、護佑各路百姓家宅平安。

最後給大家一個小提醒:近年來,每逢重大節日,「祝你##快樂」幾乎成為了很多人節日祝福的萬能模板,但其實有些節日是不能「祝快樂」的。端午節是關於祭祀的節日,所以在這一天,我們在表達祝福時,只能說「端午安康」,而不能祝「端午快樂」。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說「端午節快樂」
    為什麼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就說「端午節快樂」?這是什麼原因啊?難道是禁忌嗎?下面小編和大家一同去探討一下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共有三個人投河自盡: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我們為了紀念他們,所以就不要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安康,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端午節當天說「端午安康」,除了端午當天的假期就說「端午節快樂」,這樣就沒有衝突和爭議了。
  • 「端午節」風俗歷久彌新,文化傳承當遵謹
    而它也早已脫離了祭屈原、飼蛟龍的傳統文化束縛,成為當代廣泛流行於世的傳統食品。掛鍾馗畫像鍾馗,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掛鍾馗畫被寄寓祈福納財、驅妖伏鬼、驅疾祛疫、護佑家宅。端午懸掛鍾馗圖像是相沿積久的民風習俗。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屈原害怕楚王把自己老祖宗的家業給敗光了,就天天給楚王提意見、表忠心。甚至還給楚王說:「你老婆不行,她怎麼怎麼樣,離她遠點!」換做我是楚王,我也忍不了啊。再加上有人天天說屈原的壞話,楚王就不怎麼搭理屈原了。結果,楚國就被秦國打到了家門口,還把楚王給俘虜了。屈原知道這事,傷心壞了。然後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抱著石頭投江了。
  • 端午民俗你都幹了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端午節是一個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節俗內容豐富。那麼,端午傳統民俗你都幹過啥?一般認為,端午節食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掛鍾馗畫像——鍾馗,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掛鍾馗畫被寄寓祈福納財、驅妖伏鬼、驅疾祛疫、護佑家宅。端午懸掛鍾馗圖像是相沿積久的民風習俗。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因此,端午時節懸掛鍾馗圖像是有深刻寓意的。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用英語怎麼說?
    Happy Dragon Festival 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是我國流傳2000多年的傳統習俗,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The Duanwu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安康,粽情飄香!
    去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表示,21世紀100年內一共有3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6月25日。而端午節出現在陽曆6月25日還不是最晚的,最晚的是出現在陽曆的6月26日,如1906年。
  • 端午節掛鍾馗像 原來有這些寓意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除了常見的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掛艾草、佩香囊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這就是掛鍾馗像。鍾馗,不僅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他還是一位驅疫大神。端午懸掛鍾馗像是相沿已久的民風習俗,同時具有深刻的寓意。《清嘉錄》裡記載:「五月,堂中掛鍾馗畫像一月,以祛邪魅。」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安康 祝君喜樂
    春秋時期,對於端午節又賦予了多重意義,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自刎,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夫差將其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之日。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在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
  • 屈原和羋月是親戚?!動聽968特別企劃「端午研究所」
    五月初五這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也會將新嫁或已嫁之女接回家渡「劫」。因此一般不說「端午快樂」,說「端午安康」!說起端午節,大家最先想到的除了粽子,應該就是投身於汨羅江的屈原了。額,等等,關於這個主題bug,我實在忍不住兮,必須一吐為快也!那就是,一直以來,屈原被叫屈原,他可能真的覺得很委屈!據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 端午節適合發朋友圈的文案 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句子大全簡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適合發朋友圈的文案 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句子大全簡短 端午節適合發朋友圈的文案,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了,很多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在找發朋友圈的文案了啊,天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超多優美搞笑個性的發圈文案,可以用來發朋友圈和抖音文案哦,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因為楚國首都郢都被秦國攻破而投汨羅江而死。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的孝道等說法)。 端午的「端」字本義為「正」,「五」為中。
  • 端午節快樂!
    Lucía: 同時也要祝所有參加高考的同學可以取得好成績。高考在西班牙語裡還可以這樣說: LA SELECTIVIDAD。Tony: Así que disfrutad estas vacaciones del bote del dragón, o en chino, 端午...?Lucía: ...節快樂!請享受明天就要到來的端午節假期,拜拜!
  • 「閱讀隨筆」端午節-粽子-屈原
    2005年,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的事情,國內鬧的沸沸揚揚。當時我在想,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的嗎?屈原啥時候成韓國人了。2009年中國的端午節也申遺成功,後來就也沒有深入思考探究此事。最近看《歷史很有趣》,其中一節講《屈原抱石投江》,來搜索端午節背後的事情,才發現對端午節,以及當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事有很多誤解。說到端午節,你可能首先想到的不是祭祀,而是屈原。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嗎?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還和祭祀有關。我之前也這樣的偏差認識,這端午節為何要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 你不知道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嗎,端午到底什麼意思,端陽、正陽?
    五月五,是端午,賽龍舟,敲鑼鼓,香粽子,雄黃酒 ,插艾枝,懸菖蒲,掛彩繩,佩香包,小孩頭上畫老虎,端午習俗傳千古。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詩人。忠君愛國 、憂國憂民,一生勵志使國家變強。但屢遭小人讒言陷害,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致使屈原被流放。最終屈原滿懷悲憤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五花絲粽》:「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
  • 【又是一年端午時】詩詞中的端午節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賞析:端午節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為什麼而設立的?只是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煙潑浩淼,空空蕩蕩,我輕蔑地笑了,為什麼如此寬闊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顆愛國的心,不能為敢於說真話的人洗刷冤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