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鍾馗像 原來有這些寓意

2020-12-22 金臺資訊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是傳統節日端午節。在端午節的習俗中,除了常見的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掛艾草、佩香囊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這就是掛鍾馗像。

鍾馗,不僅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他還是一位驅疫大神。端午懸掛鍾馗像是相沿已久的民風習俗,同時具有深刻的寓意。《清嘉錄》裡記載:「五月,堂中掛鍾馗畫像一月,以祛邪魅。」原來,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瘟疫,端午掛鍾馗一方面可以闢邪,另一方面是避瘟。明代萬曆、崇禎至清代康熙年間氣候異常,導致癘疫流行,家家戶戶懸掛鍾馗像,希望藉助鍾馗像達到驅疫的功效。

端午佳節將至,您是不是也想在家裡掛上一幅鍾馗像呢?版畫大師、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委員楊鋒教授,傾情創作了鍾馗題材的版畫,希望以此表達堅定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念,讓帶著美好祝福的藝術作品進入百姓家庭。

相關焦點

  • 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屈原還紀念誰?這天為什麼要掛鍾馗畫像?
    今天是端午節,首先祝願大家夏至吉祥,端午安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為什麼要掛鍾馗?除了祭祀,端午節還有「祛病防疫」的風尚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分別是: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而端午節的起源就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上面我們介紹的是關於祖先信仰的故事,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天地信仰。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艾草在農村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不小,其中一點就是有驅蚊蟲、淨化空氣的作用。
  • 端午掛的鐘馗像,原來和「畫聖」吳道子有關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都有懸掛鍾馗像的習俗,而且要掛整整一月之期,用以鎮宅驅邪。貌醜卻正氣凜然的鐘馗是出自誰手您知道嗎?「畫聖」吳道子的傳奇故事幫您解疑答惑。鍾馗吳道子善畫佛道、鬼神、人物,他的線條遒勁而有韻律,衣褶飄揚如被風吹拂,宋·郭若虛稱他為「吳帶當風」(《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他對藝術的追求亦刻意求新,勇於創作,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有記載他說過的兩句話「眾皆密於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於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
  • 歷史上的鐘馗傳說!徽州跳鍾馗.....
    第二天唐玄宗醒來,傳來吳道子,依照夢中形象,繪製鍾馗像,從此之後,鍾馗在民間的名望逐漸擴大,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所喜愛,而吳道子的鐘馗像,也是最傳神的。歙縣的鐘馗舞               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還會有專門的活動,叫跳鍾馗,就是遺傳自唐朝的鐘馗舞。      跳鍾馗分南北二派,南派最有代表的就是在徽州的歙縣,就是現在的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例 如巖寺、堨田、漁梁……等地,現在還有表演。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 為何在端午節掛艾草?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
    本文屬原創首發,侵權必究民間有一句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在清明節應該在門的兩側插入一些柳樹,在端午節需要在門窗上插一些艾草。很多地區都保留著這個習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你們那的習俗是怎樣的呢?對於端午插艾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在農村所說的端午插艾,其實是為了招福驅邪,除此之外還能夠驅蚊防病。尤其是最後所說的這點,你愛草在農村非常常見算是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相當大,其中一點就是可以驅蚊蟲,還能夠淨化空氣。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闢邪,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飲品。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時候就會將釀造好的雄黃酒放在室外曬太陽,一直曬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時候吃粽子、飲雄黃酒。2.掛艾草、蒲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插於門楣,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 端午節風水習俗才是節日關鍵,這九大禁忌你不可不知
    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五彩繩的製作方式有5種:簡單的是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掛在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給長輩。  這種習俗開始於漢代。
  • 「端午節」風俗歷久彌新,文化傳承當遵謹
    掛鍾馗畫像鍾馗,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掛鍾馗畫被寄寓祈福納財、驅妖伏鬼、驅疾祛疫、護佑家宅。端午懸掛鍾馗圖像是相沿積久的民風習俗。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
  • 端午節老照片:沐蘭湯、艾蒿、鍾馗像都驅邪,第五張回憶滿滿
    辛亥革命以後,北京人在端午節以去昔日皇家園林遊玩為時尚,以去天壇最受歡迎,人們認為此地能「闢毒」,所以遊人較多,其他皇家園林也是人們愛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什剎海、金魚池、高梁橋、二閘……均是端午遊玩之地。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 端午節實用英語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我想各位也在策劃著端午節假期的出行計劃吧。啊哈,想像著香甜可口的粽子,真叫人垂涎欲滴啊!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端午節,讓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領略一下中華傳統的魅力吧!   端午節(農曆5月5日)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 寶寶在端午節前後出生,取名帶這些「字」,寓意美好還有紀念意義
    端午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也有許多與之相對應的獨特風俗。如果小孩子在端午節前後出生,那就更加讓人感到幸福了。寶寶在端午節前後出生,取名帶這些「字」,寓意美好還有紀念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哪些字是非常應端午節的景有有深刻寓意的呢。第一個字就是端午節的端字。這個端字在漢字裡頭也是一個寓意很好的漢字。它代表著做人非常的乾淨,正直。
  • 端午民俗你都幹了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端午節是一個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節俗內容豐富。那麼,端午傳統民俗你都幹過啥?一般認為,端午節食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掛鍾馗畫像——鍾馗,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賜福鎮宅聖君」。掛鍾馗畫被寄寓祈福納財、驅妖伏鬼、驅疾祛疫、護佑家宅。端午懸掛鍾馗圖像是相沿積久的民風習俗。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因此,端午時節懸掛鍾馗圖像是有深刻寓意的。
  • 端午節用英語怎麼說?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The Duanwu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 端午節習俗背後,原來還有這些含義
    本文轉自【新華視點】;今天是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點雄黃、佩香囊……端午節很多傳統習俗,不僅富有文化傳承,還與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相關,因此有人說端午節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在這個特殊的端午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習俗背後的含義吧! 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裝黏米煮熟,色、香、味別具特色。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改用菰(茭白)葉包黏米成牛角狀,用於祭拜祖先和神靈,稱「角黍」。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愛國憂民,傳說於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人傷其死,於是開始把屈原之死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
  • 掛艾草 包粽子 戴五色線……「這些端午習俗讓節日更有意義」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6月24日,在鄭州街頭隨處可見賣艾草、賣香包,以及包粽子的場景,這些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你是否也參與了呢?陳慧介紹,下午會把這些食材洗洗蒸蒸,然後再將艾草掛在門口,這樣可以驅瘴避邪,等冬天幹了,再取回來泡泡腳,對身體也好。「這些習慣都是從小跟父母學的,雖然也有買粽子的想法,但想想還是自己包更有節日的氣氛,也更有意義。」陳慧說。除了這些常規的過法,對陳慧來講端午節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借節日之名和家人聚會。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端午節習俗知多少?這一天的很多習俗是用來闢邪的,看看有哪些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迎來了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這個節日的故事。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關於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的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做哪些事用來闢邪?1、賽龍舟是不是沒有想到,我們一直把賽龍舟當作是古代人在這一天娛樂的風俗習慣,卻不知原來古人賽龍舟也有驅邪的效果。
  • 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英文表達
    端午節玩什麼?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端午節,讓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領略一下中華傳統的魅力吧!端午節(農曆5月5日)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 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