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2020-12-22 農夫也瘋狂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

文/農夫也瘋狂

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艾草在農村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不小,其中一點就是有驅蚊蟲、淨化空氣的作用。這是因為艾草的莖、葉中都含有一種揮發性的芳香油,而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就可以驅趕蚊蠅、蟲蟻,並且淨化空氣的效果。那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

還記得小時候有一首和端午節相關的童謠「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龍船」,其就準確的描述了從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端午這一段時間的活動安排。從這首童謠也可以看得出來,在過去是五月初二的時候就包粽子了,而五月初四懸掛艾草,等到了端午節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就是看龍船比賽了。不過現在多數都沒有遵守這個規矩了,普遍都是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包粽子、插艾草。有人也疑惑,艾草是在早上插,還是晚上插好呢?農夫認為,只要是在端午節這天,無論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插艾草都是可以的,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插艾草。這個沒有特別的說法,早晚都可以,但是農村的老輩人普遍認為早上插比較好,所以端午節當天一早就在大門口懸掛艾草了。

端午節插艾草的方法也簡單,一般是將「天中五瑞」中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5種植物任選兩三種,通常是將艾草、菖蒲等用紅色的繩子捆綁成為一束,然後懸掛在門上,或者是窗戶邊上就行。之所以會加入菖蒲,那是因為它是「天中五瑞」之首,並且葉片看起來很像一把劍,在民間它還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那端午插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來呢?

就和懸掛艾草沒有時間規定一樣,什麼時候取下來也沒有時間規定的。多掛幾天,少掛幾天也是無所謂的。根據我們這裡的習俗,一般都是等到艾草幹了以後,沒有了味道了才會把它們取下來的,因此艾草一般會在家門口懸掛一個月左右,然後才會取下來的。因為艾草本來有香味,有較強的驅蚊防蟲的效果。因此當艾草乾枯了以後,也是有用處的,尤其是多年的陳艾藥用價值更高,所以會留著以後備用。但是多數都是在天黑以後,把這些艾草放在盆裡燒掉,其所產生的氣味還能驅蚊蟲哦。

你家還有端午節插艾草的習俗嗎?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端午節是怎麼掛艾草的,掛的艾草什麼時候能取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現在是一個法定節目了,很多人都會回農村去過節。而回農村過端午的話,一些習俗都是需要傳承的,就比如說端午是需要掛艾草的。那麼端午節是怎麼掛艾草的,什麼時候才能夠取下呢,老農今天就來說說。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而在端午節也會有很多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划龍船、包粽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為何在端午節掛艾草?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
    很多地區都保留著這個習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你們那的習俗是怎樣的呢?對於端午插艾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在農村所說的端午插艾,其實是為了招福驅邪,除此之外還能夠驅蚊防病。尤其是最後所說的這點,你愛草在農村非常常見算是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相當大,其中一點就是可以驅蚊蟲,還能夠淨化空氣。
  • 端午為啥要掛艾草?艾草有「兩不掛」都是啥?看完心裡有底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掛艾草跟粽子、龍舟一起,成為端午節的一個民俗。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那麼,端午懸掛艾草,都有什麼講究呢?該如何正確掛艾草呢?一般來說,挖來的艾草,要用紅繩綁著,不需要太多,綁個幾株就可以了,但要注意要倒掛,即艾草頭朝西掛著。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看完有數了!
    昨天晚上的一場強降雨天氣並沒有將人們割艾草的熱情澆滅,今天一大早媽媽便和鄰居一起去野外割艾草。端午節這一天除了要吃粽子以外,掛艾草這件事情也十分重要,所以每年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著艾草。那麼端午節為何要掛艾草呢?有什麼講究呢?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呢?
  • 端午節掛艾草「2不掛4講究」,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提到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興奮不已,每年端午節來臨之前,農民就會從農田裡尋找一些葦葉,再買上一些糯米,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就可以包粽子,一家人吃上口感甘甜的粽子,這樣就可以感受著節日的氣息。儘管粽子一年到頭都可以吃,但唯獨今天去食用更有意義。
  • 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一提到端午節,大家腦海裡除了「三天小長假」還會立馬想到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屈原,那對於吃貨來說,立馬想到的就是香甜糯口的粽子,這最後一個便是父母早早地就準備好掛在門頭上的艾草。真正是「端午時間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呈芳態,芳名遍入百姓家啊。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有何講究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街上散步,就看到街上有人在擺攤賣艾草,一小把約五六棵賣5元錢,一些人正圍在那裡購買。端午節的當天早上,我上街買菜,看到街邊賣艾草的人更多了,賣的艾草也比較新鮮,看樣子是早上才割得,不時地有人在那裡購買。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端午節家門上要插艾草,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不過具體掛在哪裡,這個不同的房子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住農房一般是掛在大街門上,住樓房真沒地方放,大多數就是直接放在門口了。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 馬上要端午節了,端午艾草怎麼掛?什麼時候取下來?
    艾草控來給大家說艾草,父母、公婆包括我,我們一家人都使用艾草泡腳,對艾草熟之又熟。端午節掛艾草,是農村每年五月初五的習俗,端午掛艾草有說辭,掛什麼樣的艾草,怎麼掛,掛在哪裡,都是有講究的,而艾草往往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取下來。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
  • 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
    導讀:端午節來臨,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啥講究?看完明白了端午節小長假馬上到來,屈原帶給我們的不止有粽子,還有三天的假期。所以端午節插艾草,是為了很好地去除這些毒物,插艾草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依然很好地保留著,端午節來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將艾草插在門口,有的還會將艾草製作成為香囊,懸掛在身上,艾草香囊散發著濃鬱的香味,也能夠去除夏季的汙穢氣息,那麼懸掛艾草有什麼講究呢?應該懸掛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採挖艾草好呢?
  • 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
    五月五端午節又要到了,記得小時候家長都會提前一天在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可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其實從古詩句中就可以清楚了解到,端午五月五,正是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人們很容易受溼氣侵蝕影響而感染疾病。
  • 端午節到來,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什麼講究?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一個節日。在端午節當天,人們都提前早早準備包粽子,用糯米、豆、板慄、豬肉等等一起製成美味又可口的粽子,以此紀念端午節的到來。但是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以外,人們還比較習慣掛艾草,那麼對於掛艾草有何講究?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馬上到了,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 農村端午節都會掛艾草,那麼哪天掛,掛多少根艾草比較好?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在農村是有掛艾草的習俗的,而且這些艾草還不能夠正著掛,必須要倒著掛才行的。那麼端午是哪一天掛艾草好,需要一次性放多少根合適呢?艾草一般端午當天早上採摘回來掛在農村只要有人在家的都會在端午掛艾草,這是一個傳統習俗,就連很多生活在城市的農民在端午都會抽空回一次農村,就是要在門前屋後掛上艾草,以便能夠一家人平平安安,驅蟲闢邪。至於說哪一天掛艾草比較好,那當然就是在端午當天掛的,太早掛了不好太晚掛了也不行的。
  • 端午節掛艾草的習俗你真的了解嗎?艾草有啥神奇?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端午節掛艾草闢邪去災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在當地,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起菖蒲、陳艾,這是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既可以避邪氣驅蚊蟲,也寓意這一年全家風調雨順、萬事大吉。李成蓮說,以前村民家裡窮,每年家家戶戶都會種一大片艾草,採下後等到端午節那天早早趕到鎮上去賣;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很少再有人專門種植大片艾草去賣,少許種植的也只為端午節這天家裡自用。自嫁到兩河鎮後,她還堅持年年種艾草、掛艾草,已成為一種習慣。
  • 端午節吃什麼?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來臨憶屈原,龍舟競技眾人喊。吃粽子是端午節的 一大習俗之一。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又稱「角黍」、「簡棕」,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據專家考證,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是祭奠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北方的粽子大多是簡單的白米,或以赤豆、棗子為陷,蘸白糖食用;江南地區的粽子則是以糯米為原料,大多用醬油浸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