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端午節,很多人都會興奮不已,每年端午節來臨之前,農民就會從農田裡尋找一些葦葉,再買上一些糯米,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就可以包粽子,一家人吃上口感甘甜的粽子,這樣就可以感受著節日的氣息。儘管粽子一年到頭都可以吃,但唯獨今天去食用更有意義。
在筆者的老家,端午節還需要吃上雞蛋,吃得越多越好,通常大家都會吃上四五個,在我們這邊,吃雞蛋講究的是「滾蛋」,也就是將身上的黴運和晦氣趕跑。當然除了這些習俗外,插艾草也是一大習俗,每年的端午節來臨時,農村人就會去尋找艾草,將其割回家裡,從而將其懸掛在窗戶前。
一、為何要插艾草?
在農村人看來,端午節是一年最毒的時候,不僅陽光比較毒辣,就連「五毒」也會出來四處活動,比如毒蛇、蟾蜍、蠍子、蜈蚣等,農民在農忙時很容易就會被咬到。為了能夠驅趕這些毒蟲,因此才有了端午節插艾草的習慣。
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農村人都會在門口插上艾草,不過今天插艾草已經是吉祥的象徵。也有人會將「艾草」製作成香囊,並將其掛在身上,其濃鬱的味道讓人很是喜愛,人們希望能借著它驅趕那些汙穢之氣。
二、艾草「2不掛」
1、矮小、不完整的艾草
艾草是懸掛在大門兩側的,是一個家庭的門面,如果隨意找一些艾草懸掛,選擇那些比較矮小且不怎麼完整的艾草,那就不能展現一個家庭的氣派了。就算是驅毒的功效,也沒有大型艾草效果好,因此這樣的「殘次品」是不能懸掛的。
2、被太陽暴曬的艾草
通常來說,每年的端午節氣到來之際,也是艾草藥性最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它去驅逐身體內的寒氣。不過如果是被暴曬的艾草,那是無法進行懸掛的,畢竟在陽光的照射後,藥性減弱,艾草的活性不是太大,可以很好的驅逐蚊蠅。
三、「插早不插晚,掛長不掛短」,4個講究要注意
1、採挖時間
在艾草的採摘上,一般早上為最好,此時的太陽光還沒有暴曬,香味比較濃,效果最好。在農村講究「前三後四」,也就是端午節前3天和後4天採挖都是可以的。
2、懸掛時間
端午節當天被認為是純陽正氣最為興盛的時候,古人認為,懸掛時間一定不能超過11點,在太陽沒有直射家門口時懸掛,這樣的效果好,不然時間長了味道會逐步的變淡。
3、長短之說
在農村人來看,端午節時艾草的長勢為最長,此時葉子也會變得更繁茂,個頭比較長。在懸掛艾草時,需要選擇那些比較長,葉片比較多的艾草,這樣的話驅蚊蠅效果更好一些,香味也可以變得更持久。
4、艾草根朝上
在懸掛時需要將艾草根部朝上,這樣的話就會更美觀,顯得更有寓意。當然過去艾草是不離根的,但現在為了方便都是從莖稈部分割取了。
以上就是關於插艾草的介紹,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