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2020-12-16 深圳熱線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為什麼要佩戴香囊?

據傳,戴香包的目的,一方面象徵屈原的品德節操將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驅瘟避疫,強身健體的作用。

香包亦叫香.囊。其根探於古代的「艾虎」、「艾符」。在古代,有人在端午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把艾葉編成老虎形狀,或把彩綢剪成虎形,粘上艾葉一,插一在頭髮上或佩帶在胸前以祛瘟闢邪,這就是艾虎。

傳說,善於降妖伏魔的張天師,於五月五日乘艾虎出遊四方,所到之處,五毒(蠍子、蜈蚣、蛇、壁虎和蟾蜍)化為灰塵,,妖邪歸回地府。由此,我們透過迷信的迷霧,便可看見艾虎的功效和威力。艾葉有殺菌祛蟲之功,虎又是傳說中的神獸,可以鎮一守門戶,二者合一製成艾虎,可見人們的心理是想以此獲得生命的保障和尋求心靈的安全感。

端午節戴香包習俗的由來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時代,女子用五線製成的飾物戴在頭上,到了南北朝時期,就發展為香袋,到了唐代,出現了裝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黃、艾葉、燻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紅兜肚,有鬥邪必勝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習俗中,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以前醫藥水平不發達,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氣味驅散夏天的蚊蟲。同時,做香包屬於女紅,也有很多女孩子做來送給意中人。

相關焦點

  •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端午,也被稱作端陽,「端」是初始的意思,農曆五月按照十二地支來分是用「午」來表示,午為仲夏農曆五月,火勢最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仲夏農曆五月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古人為驅蟲闢邪在端午節這天也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 端午掃街:香包、艾草、油糕
    今日端午,處處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香包、艾草、粽子、油糕是今天的主角。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
  • 端午即將來臨,看到賣香包花繩的想起了往事
    大家好,我是小張,今天出門去鎮上買菜,看到街上已經有人開始擺攤賣端午用的小物件了,一看日曆還有五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這也讓我想起已經逝去的奶奶了,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來臨之際,奶奶都會給我們做花繩帶,奶奶手可巧了,用五顏六色的細線編成漂亮的花繩,每個孩子五根,脖子上戴一個,
  • 麼麼御守香包 演繹古老工藝,傳承端午節文化
    兒時每到端午節,家裡必要包粽子,煮艾葉,掛香包。記得那時候,每到端午前,我們一幫小朋友便會在竹林裡撿一些竹筍殼,學著大人做成4角荷包形狀,在裡面裝上艾草,然後拿絲線一點一點的纏繞起來,給自己做一個端午節可以佩戴的香包。如今長大了,這樣的傳統越來越被遺忘,想起來,挺懷念。
  • 巧手做香包 濃情過端午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在製作香包。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香包需求量增加。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加緊趕製香包。端午製作香囊、香包是我國傳統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填充的香囊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一圖讀懂 | 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包……端午習俗你知道多少?
    一圖讀懂 | 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包……端午習俗你知道多少? 值班總編:張軍濤覆審:譚立勇原標題:《一圖讀懂 | 吃粽子、掛艾草
  • 包粽子、DIY艾草香包,重慶居民們「花式」過端午,你「粽」意哪種?
    又是一年端午至包粽子、佩香囊……兩江新區各街道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迎接端午節寄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一起來看看兩江新區居民們如何「花樣」過節「說端午由來、話端午習俗、講端午故事……」這個端午節味兒濃!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制香包、送粽子,站前的他們這樣迎接端午~
    為了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社工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準備了針線、艾草等材料。活動開始時,長者們在現場認真挑選了自己喜歡的花型、顏色、圖案,隨後便如火如荼地開始進行製作。活動過程中,有些長者視力欠佳,社工就幫其穿針,有些長者手指欠靈活,手巧又熱心的阿姨就幫其縫製香包的關鍵部位。穿針、引線、縫針、裝艾草……長者們互幫互助,按照縫製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香包製作,不一會兒,一個個造型可愛、精緻又立體的小香包就做好了。長者們開心地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活動報名 | 端午迎安康,手工製作香包活動來啦~
    duan端wu午jie節關於端午你會想到什麼呢?做香包?包粽子?賽龍舟?還是家門口懸的一把菖蒲與艾草呢?
  • 萬年曆 | 又是一年端午到,艾草米粽正飄香!
    划龍舟   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便是越快越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   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很是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蔚為壯觀。   懸艾草   艾草寓意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
  • 端午節艾草香,今天做了艾草糰子,給全家驅邪保平安
    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有三件事必不可少,第一件孩子們帶五彩線和香包,第二件出門的女兒回娘家送粽子和油條,第三件端午節當天一大早太陽出來前家家戶戶到山上割艾草。端午節艾葉香在農村艾草可是一寶。它可以驅邪驅蟲,也可以熬水給孩子們洗澡,用艾水洗澡孩子們夏季身上就不會長潰瘍,艾草還可以做成艾條做燻蒸用,最關鍵的是艾草還可以做美食。
  • 中考生作文:《奶奶做的端午香包》,奶奶,我想你了
    奶奶做的端午香包 我坐在回家的車上,心情悶得像快燒開的水。快中考了,我們端午節只休一天。為了讓奶奶高興,爸爸還是帶我回了老家。坐在車裡,我看到她尷尬地笑了笑,搓了搓手,放回衣兜裡,扭過身去,不知跟媽媽說了什麼。幾天後,我帶著一身疲憊回家,月朗星稀,唯有清風與我相伴。媽媽似是突然想起了什麼,從包裡拿出了一個香包,說:「對了,那天奶奶送給你的端午禮物忘記給你了。」我拿過那個香包,艾草的綿綿香氣竄入我的鼻子,佔據了我整個鼻腔。
  • 端午節艾草的用途是什麼 這是有一定寓意的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掛艾草菖蒲到現在大家還能見到,以前小的時候每逢端午前一天必去田地裡割艾草掛在大門口,那麼,它的用途大家要了解清楚。   掛艾草菖蒲的用途:   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插艾草和蒲草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 這是一個關於香包的故事……
    " 這個龍是朱珠的,那個蛇是小劉的……"在博興街道觀海苑社區劉聰穎盤點著眼前的香包告訴記者這些香包今年的端午節,她們依舊奮戰一線,為社區居民守住這道安全防線,對於他們來說,這個端午節是不同尋常的。那這個端午怎麼讓它有意義一點?劉聰穎思來想去想到了做香包!
  • 艾草泡腳好處多。端午節快到了,艾草也漲價了?
    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發財草「艾草」,現在市場上用艾的地方越來越多,現今就連農村也是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用艾草。而這位老闆為什麼敢在端午節,這樣高價收購艾草,老闆就是看到了網絡上在二三月份疫情期間,作者分享艾草有具有殺菌,驅蚊的作用,更有不少地區還有迷信說法:「艾草是驅邪草」這堅定了他收購的決心。
  • 端午到,艾草香,「夏日防疫」有妙招
    端午到,艾草香,「夏日防疫」有妙招 2020-06-2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止艾草和端午節相關,這些植物也和端午有關係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的時候家家門口都會插上艾草。那麼除了艾草還有這些植物是和端午節相關的。菖蒲,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木植物。養殖它的時候需要放到涼爽溼潤的環境中。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夠防疫驅邪,並且能夠有效防治稻葉蟬、蚜蟲、紅蜘蛛等。
  • 包粽子、DIY艾草香包,兩江新區居民們「花式」過端午,你「粽」意哪...
    又是一年端午至包粽子、佩香囊……兩江新區各街道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迎接端午節寄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一起來看看兩江新區居民們如何「花樣」過節「說端午由來、話端午習俗、講端午故事……」這個端午節味兒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