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間轉帳是否應返還,以房養老騙局如何破……法官這樣說

2020-12-16 北京商報

情侶間轉帳是否應返還,以房養老騙局如何破……法官這樣說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常蕾 網編:陶鳳 2020-12-02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網際網路金融高速發展,同時,民間借貸「爆雷」事件不斷發生。11月2日,海澱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十大典型案例,通過真實案例提醒大家如何借錢才安全。

數據顯示,近年來法院審理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數量大幅增加並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據統計,2015年海澱法院全年審結民間借貸案件3511件,2016年審結7233件,2017年審結4975件, 2018年審結7591件, 2019年審結10746件。今年雖受疫情影響,審結案件數量卻並未因此有所緩解,截至今年11月30日,共審結民間借貸案件9583件,尚有5121件案件在審。

法院分析,民間借貸案件類型廣泛,傳統的包括自然人因生活需要借款,企業之間的拆借,男女朋友之間的轉帳,家庭成員之間的轉帳,夫妻共同債務等;新型案件主要有:通過P2P平臺撮合的借款合同,因投資理財發生的借款,以私募之名而設計的嵌套型的借款合同等。

近年來,情侶間轉帳是否該返還,成為了借貸案件新的增長點。

據上地人民法庭負責人邢玉明介紹,白某與夏某原是男女朋友關係,白某通過銀行轉帳及支付寶轉帳的方式共向夏某支付20萬元。直到二人分手,剩餘10萬元,夏某仍未返還。對此,夏某認為,涉案款項是雙方戀愛期間白某自願轉款,屬于贈與,並不是借貸,而且,款項是用於雙方日常消費,所以拒絕還錢。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案涉金額已經超出了情侶之間的日常消費支出,最終,認定雙方存在民間借貸關係,夏某應當還錢。

法官解釋說,戀愛期間容易發生雙方無償贈與、共同支出、資金借貸之間難以區分的情況,是否要返還要根據該行為的性質而定,如果是戀愛期間的借貸,那麼應予以返還;如果是贈與,一要看財物金額大小,二要看是否以結婚為目的或者為條件。情侶之間的贈與行為與雙方的戀人關係密不可分,其中包含了聯絡感情和表達愛意的意思表示,如果在戀愛期間,贈與的金錢並不以結婚為目的,而是為了表達感情,根據一般生活經驗,小額的給付等屬於一般性贈與,在戀愛關係終止時,贈與方不能要求主張返還,對於大額的金錢贈與,當事人往往以結婚為目的,可視為一種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當雙方無法締結婚姻關係時,贈與一方的贈與目的無法實現,故接收的一方則構成不當得利,應該予以返還。

廣強律所合伙人律師曾傑告訴記者,與其他民間借貸糾紛動輒幾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借款的情況不同,情侶間借貸涉案金額相對較小,有的案件涉案金額甚至不足萬元。大部分情侶之間的借貸行為無借條、欠條、還款協議等書面借款憑證,因此是否為借款,數目幾何,一直存在爭議。而在實際操作中,法庭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錢款的大小。

近年來,多地出現了借「以房養老」概念進行非法集資或者轉移老年人房產的案件,導致眾多老年人損失慘重。

上地人民法庭幹警丁超帆介紹稱,楊某與某投資管理公司籤訂了資產養老服務合同,約定由楊某的房子作為抵押借款327萬元用於養老,投資管理公司每月向楊某支付16350元養老金,並代楊某向出借人償還利息。楊某與吳先生籤訂借款合同,借款327萬元,雙方約定利息,楊某以自有的房產抵押擔保。投資管理公司在支付楊某幾個月養老金、代付部分借款利息後,便終止了這種行為。後吳先生向法庭起訴要求楊某償還借款並實現對房屋的抵押權。法院經審理認為,因投資管理公司涉嫌刑事犯罪,故裁定駁回楊某的訴訟請求,並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法官解釋稱,「以房養老」騙局是以國家政策鼓勵為掩飾,通過構建形式上的合法借款合同、抵押合同,並向老年人承諾以代還借款利息、每月支付「養老金」等行為,騙取老年人信任,並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作為實際目的,最終侵害老年人權益的犯罪行為。而真正的以房養老又稱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指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或商業銀行,但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後,保險公司或商業銀行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相關焦點

  • 情侶間轉帳是否要返還?如何防範「以房養老」陷阱?法官以案說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韓颺)情侶間轉帳是否要返還?僅有轉帳憑證能否認定為民間借貸?「以房養老」是陷阱嗎?北京海澱法院近日召開民間借貸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發布民間借貸十大典型案例,以案釋法。
  • 微信錯轉帳對方拒不返還 法官:保存好證據可起訴
    原標題:微信錯轉帳 對方拒不返還 法官:保存好證據後可向法院起訴朱雅文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你用微信轉錯過帳嗎?轉錯帳後,對方返還了嗎?如果對方不退還,應該怎麼辦呢?對此,成都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法官表示,遇到這種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對方返還。因不當得利本身具有缺乏轉款正常原因的屬性,收款方也應承擔一定舉證責任。貨款錯轉房東 房東拒不返還2018年10月的一晚,王先生通過自己暱稱為「難得糊塗」的微信帳號向供貨商的微信帳號分三次轉帳支付貨款共計5萬元。
  • 轉帳失誤匯錯款 不當得利應返還
    轉帳失誤匯錯款 不當得利應返還 2020-08-04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以案釋法,為您答疑解惑→
    對於何某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因秦某未能證明自己在兩年保證期間屆滿前曾向何某主張還款,故何某免於承擔保證責任。06情侶間的轉帳是否應返還?白某與夏某原系男女朋友關係。2018年7月1日11時許,白某通過銀行轉帳及支付寶轉帳的方式共向夏某支付20萬元。
  • 法官以案釋法,為您答疑解惑→
    對於何某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因秦某未能證明自己在兩年保證期間屆滿前曾向何某主張還款,故何某免於承擔保證責任。06 情侶間的轉帳是否應返還?白某與夏某原系男女朋友關係。2018年7月1日11時許,白某通過銀行轉帳及支付寶轉帳的方式共向夏某支付20萬元。
  • 微信錯轉帳 對方拒不返還 法官:保存好證據後可向法院起訴
    轉錯帳後,對方返還了嗎?如果對方不退還,應該怎麼辦呢?對此,成都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法官表示,遇到這種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對方返還。因不當得利本身具有缺乏轉款正常原因的屬性,收款方也應承擔一定舉證責任。
  • 僅有微信轉帳主張民間借貸的,是否應支持?實踐中應注意哪些?
    導言:隨著手機微信、支付寶的盛行,通過手機微信、支付寶轉帳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微信、支付寶在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一些風險,比如說:微信支付是暱稱,如何進一步證明微信使用人的真實身份;僅有微信轉帳如何證明是借款而非其他經濟交易往來等等
  • 如何避免以房養老騙局?
    如何避免以房養老騙局?】@遼寧大學 中國老齡政策法律研究所所長任際:我國社會中,「養兒防老」觀念根深蒂固,但近年來養老方式日漸多元化,「以房養老」也成為一個選項。老人可以將房子出租、出售、抵押貸款等,靠獲取的收益來養老。民法典物權編增設了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
  • 法院官方發布: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來源 |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8月24日,北京二中院召開了涉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情況新聞通報會,介紹近年來涉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情況,給出提示和建議。二中院民三庭庭長葛紅、副庭長孫兆暉、法官錢麗紅、法官助理陳碧玉參加通報會,新聞辦主任高志海主持通報會。以下內容摘自發布會實錄。
  • 情侶間金錢往來應明確,最好留下書面憑證
    【網友提問】情侶間金錢往來應明確,最好留下書面憑證【律師解答】司法實踐中,大部分情侶間借款都不會出具書面的憑證,一旦出借人主張權利,往往能拿出手的證據只有轉帳記錄與轉帳憑證單憑一個轉帳記錄是無法證明借貸關係的,因此,往往出借方會因為無法證明存在借貸關係而敗訴,最後只能通過要求對方返還不當得利,追回本金。並且,因為情侶之間往往還有其他消費或者贈與的資金往來,有時因為無法舉證,可能本金都只能要回來一部分。因此,情侶之間在金錢往來時,最好留有書面憑證,以確定關係,保護合法權益,避免因證據不足而敗訴。
  • 情侶間轉帳行為是借貸還是贈與?
    【案例一】未能證明轉帳為共同生活支出,且曾有同意還款的表示,被認定借款關係成立。基本案情:2018年1月至6月間,小唐陸續通過微信、手機銀行等方式向小張轉帳6次,數額從500元到3萬元不等,共計6.5萬元。
  • 情侶間轉帳行為是借貸還是贈與?四個典型案例幫您讀懂
    來源;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當下,情侶間相互給付財物的現象非常普遍,雙方關係親密時,對頻繁的經濟往來毫不在乎。甚至,以此標定相互的信任、感情的深度。一旦情感生變,財產糾紛往往隨之爆發。為提示情侶理智對待感情,減少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發生,二中院對近年審理的涉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
  • 不交法拍房尾款,50萬元保證金沒了?法官這樣說
    法拍房以其低於市場價的優勢,近幾年更是受到追捧。然而,有些競拍人「舉牌」後不僅一無所獲,還搭進去不少錢,這是怎麼回事?所謂法拍房,是指當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或者無法履行按揭合約時,其名下的房產就有可能會被強制拍賣用以償還債務,其中遭到拍賣的房子就是法拍房。法官以真實案例講解法拍該如何「避坑」。
  • 21說案丨七夕發紅包,是「借」還是「贈」?情侶間的民間借貸糾紛了解下
    為提示情侶理智對待感情,減少此類糾紛發生,8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近年審理的涉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並結合審判實踐提出有益建議。戀愛期間往往會認為,談錢傷感情,情侶之間的借貸如何留存證據?
  • 一年轉給女友50萬,分手後小夥希望能夠返還,法院的判決來了
    談個戀愛,約會、吃飯、送禮物常常是大多數情侶都會做的事情,一般來說,男方的支出會大於女方,分手時,有些情侶也會因為這些曾經的支出是否歸還而鬧得不愉快,甚至走上法庭。戀愛中,他向阿雯轉帳行為是附條件贈與,目的是為了戀愛結婚,後來雙方分手,阿雯應該歸還戀愛期間的財物贈與,因數額巨大,兩個人沒有達成和解,小梁遂向法院起訴,扣除合理生活開支,要求阿雯返還轉帳財物。
  • 中原信託帶您揭開「以房養老」騙局
    「以房養老」,這個概念大家可能都聽過。國家試點的正規「以房養老」項目一般指的是「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並只授權保險公司提供相關的產品。這種「以房養老」模式,簡單說來就是老年人把自己的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但繼續享有房屋的居住權等權利,並可以定期從保險公司領取養老金,待老人身故後,保險公司可以處置抵押的房產。
  • 江西情侶熱戀同居後分手,男方要求返還彩禮,法院這樣判
    近日,江西省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婚約財產糾紛,判決林某返還陳某在戀愛期間送給其的相應財產。2019年元月,陳某與林某在網上相識,同年3月雙方確認戀愛關係並同居,在熱戀期間,陳某為進一步增進雙方感情,於2019年3月購買黃金項鍊送給林某佩戴,同年陳某還時不時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總共向林某轉帳11800元。2019年8月底雙方產生矛盾分手,同居期間未生育共同子女,也未辦理結婚登記。現陳某要求林某返還相關財產而發生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系婚約財產糾紛。
  • 情侶間的民間借貸糾紛了解下!
    戀愛期間往往會認為,談錢傷感情,情侶之間的借貸如何留存證據?二中院法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情侶之間的借貸,關鍵是要證明款項交付,所以建議儘量通過留痕的方式,避免現金交付。  對於情侶之間999、520、1314等的轉帳,一方主張為借款,另一方稱為贈予的情況,法院如何認定?
  • 情侶間的「分手費」會得到法律支持嗎?
    胡女士不禁納悶,自己從未向唐先生借錢何來還錢一說?唐先生說2017年10月24日至2017年10月29日,唐先生通過支付寶和微信多次向胡女士轉帳,金額共計13萬餘元,這筆錢就是他借給胡女士的。審理結果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為雙方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