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杭州】4月12日報導(文/陳天琪)
我先轉述一位知乎用戶的出境遊體驗:去年我去馬代玩,在大島上遇到小商販,那黑哥們兒操著流利的普通話講:」超市、便宜、紀念品、免稅、跟我來「。跟他進了超市,我去,明明就是北京的一個沃爾瑪呀。收銀臺前人山人海,都是拎著超大包的華人。然後我們上了度假島嶼,島上轉一圈發現一半以上都是中國人。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在馬爾地夫已經司空見慣。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每個人兜裡多多少少都有些餘錢用於吃飽穿暖外的娛樂消費,於是,旅遊特別是出境遊近幾年吸引了中國消費者的目光。數據顯示,自2006年起,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逐年攀升,平均保持每年13%的雙位數增長,2016年突破1.22億人次,達到歷史頂峰。
不論是傳統旅行社還是在線旅遊巨頭諸如攜程、去哪兒,早就看中了出境遊這塊肥肉,在「機+酒店」的組合套餐宣傳上不遺餘力。而從細分市場進入的攻略網站也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初次自由行的小白遊客青睞。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的是,一些出境多次且在嘗試深度遊的旅客已經不再需要純攻略的導覽了,大量真實用戶對某一酒店或者景點的評價對他們作出判斷會更有利。在我們屢談消費升級的今天,這些高端深度遊用戶將會是第一批迎合消費升級的潛力付費群體。
TripAdvisor便是定位這批遊客的旅遊網站。TripAdvisor是全球最大的旅行平臺,覆蓋超過190個國家的旅遊內容、49個分站覆蓋了28種語言。2004年它曾被IAC(InterActiveCorp)以2.19億美元收購;2005年,TripAdvisor和Expedia一起被分拆出去;2011年12月21日,TripAdvisor在納斯達克上市。
2009年,TripAdvisor取中文名「到到網」正式進入中國,但據媒體報導,入華6年的成績並未得到廣泛認可。2015年6月,TripAdvisor重新發布了自己的新中文名字:貓途鷹,打算二次入華。
再次進軍中國,打造本土化出境遊產品
雖然TripAdvisor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網站,但來華做出境遊業務更像是一次重新創業。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一直被OAT盤踞著的,TripAdvisor進入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營運長潘浩棟對獵雲網表示,其中的挑戰來源於:
1、本土競爭對手在前期就佔據了內容入口,他們對比較初級的遊客提供強指導性的全攻略,因此主導了很多人第一次出國的搜索行為。
2、中國遊客的消費習慣和歐美人有較大差異,歐美旅行者大都在計劃旅行時進行獨立的搜索,而中國遊客還比較依賴他人的推薦。但是我們也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旅行者正逐漸把旅行轉變為生活方式,希望在旅行時不止是遊覽,更能深度體驗到當地的美食和各種活動等,探索和發現更多深度體驗。
基於此,改名後的貓途鷹全面升級中文手機應用及網站,加速和合作夥伴的拓展,同時也想藉此機會進行業務的重新定位,專注出境遊的同時針對中國消費者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工作,充當中國人在境外旅遊的中文翻譯。
比如對酒店和餐廳點評內容的翻譯,提供雙語的選項讓中國遊客更方便的查看,還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出境痛點做了海外餐廳相關功能,諸如可以預訂當地非常火爆的餐廳位子,推出雙語推薦菜功能以及一些餐廳禮儀的說明等。
另外貓途鷹也和境外奧特萊斯合作,在中國人出境購物上提供更有價值的部署,比如優惠券、購物指引等。
抓住高端人群,擴大點評的好處,或許是佔據市場最好的方式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GDP已達7872美元,同比增長7.7%,消費升級成為經濟增長最大驅動力。同時也產生了全球的一個高端財富群體——要客。中國要客貢獻了中國人全年出境旅遊的1/10,旅遊消費額佔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近一半。
我在前文中也提到過,小白自由行出境遊客相對來說會選擇比較偏向攻略性質網站,這方面馬蜂窩、窮遊已經做的很出色了,而對貓途鷹來說,要精準的找到符合平臺定位的用戶,才能更充分的發揮其點評的優勢。
這部分用戶就是要客和大城市白領,他們抱著放鬆、享受下午茶時光和感知城市文化底蘊的心態,需要平臺提供的是高品質更進階的出境深度遊。
貓途鷹的點評有結構化和數據化的特點,像是一個圖書館或是大型的搜索工具,不管是用戶在計劃旅行中還是已經到達目的地,都可以用貓途鷹的工具隨時搜索附近的POI(興趣點),包括所有的酒店、餐廳、購物、景點。相比於攻略,一方面可以節省用戶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隨時隨主動進行自助搜索。
「我們初衷是想讓遊客體驗自己去搜索發現有趣的、好玩的地方的這個過程,但結合中國的本土化進程,PGC形式的內容我們也會顧及,大的熱門景點、導覽、話題、以及和KOL合作的結構化攻略的產品,我們也在慢慢積累中。」潘浩棟說道。
推廣方面,貓途鷹現在主要是投放微信朋友圈,以及和咪蒙,假裝在紐約、英國那些事這樣的大KOL合作營銷。
住百家CEO張亨德老師曾就出境遊產業經歷的四個時代做過分享,1.0時代的傳統旅行社模式,2.0時代的OTA模式,3.0時代的「自助+攻略」模式以及4.0時代的共享經濟模式。前三個時期,更多的是為用戶對信息的獲取上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而對用戶落地之後的服務仍沒有提供過多的支撐,目的地的資源也沒有過多的涉及,而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目的地資源的難以獲取的難題。
在我看來,貓途鷹實際已經領先不少人走在出境遊4.0的路上了,雖然說在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畢竟好的故事永遠不怕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