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作為一種人生態度,表現了一種超脫,是一種人生境界。所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深刻地表現了豁達與超脫————不為眼前功名利祿而勞神,寧靜從容,以靜養心,才能漸進人生更深遠的境界。
淡泊,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與豁達,一種屢經世事變遷後的成熟與從容,一種大徹大悟的寧靜心態。真正淡泊的人,才會坦誠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坦誠地面對人生、面對感情。真正學會淡泊的人才會做到「任天空雲捲雲舒,看庭前花開花落」,而永遠保持一個真實的自我。
縱覽人生,我們不難發現,淡泊猶如一顆耐嚼的橄欖,品味越久,感悟便越多,意味也越悠長。因為淡泊滲透於人生的點滴之中,淡泊是縈繞在人們心靈深處那餘音嫋嫋的古韻詩情。
淡泊是善於把握人生的勇者和智者,在滄海桑田變幻過程中領悟到的度過人生的禪機。元末明初的道士劉伯溫,在他幫助朱元璋奪取江山,建立霸業之後,卻拒絕分封,悄然棄官,再度隱居山林。他的豁達,他對人生的感悟,最終使他遠離殺身之禍。看來,人生淡泊,也是一種福分。
願我們與淡泊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