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激情四射的熱舞,或是舒緩悠揚的老歌,映著五彩的玻璃窗,在燭影搖曳中推杯換盞……當你推開古色古香的木門,一束束舞檯燈光射在你的腳下,誰能想到這裡竟然是一個串店。
一年多來,動輒上千米、數層樓的音樂烤吧陸續在冰城湧現,已經開業的至少有四五十家,發展速度驚人。是什麼促成了「大烤」的市場?又是什麼吸引消費者走進「大烤」?
冰城「大烤」來襲
「擼串」是哈爾濱市民不可或缺的飲食活動,街頭巷尾,犄角旮旯,燒烤店在街頭隨處可見。大家擠在幾十米的小屋裡,伴隨著人聲鼎沸的嘈雜聲,說話交流基本靠喊。
而從一年前開始,街頭的燒烤店有了蛻變,轉眼間興起的都是幾層樓、有獨特裝修風格的音樂烤吧。這些烤吧動輒上千平米,二到三層樓,同時容納上百人不成問題。記者多家走訪了解到,這樣的一家大燒烤店投資至少在200萬元以上,即使如此,其發展速度仍然驚人。
開了10多年飯店的老楊,去年考察了哈爾濱燒烤店市場後,決定轉型,在清濱路開了一個兩層樓的音樂烤吧「吹牛啤」,每天邀請不同的演藝人員在店內駐場表演。老楊告訴記者,去年類似的音樂烤吧才有幾家,今年就已經迅速發展到四五十家了。像「烤動力」、「光輝歲月」、「致青春」等一系列大型燒烤店拔地而起,「烤動力」在哈市已經開了3家門店。
是不是串重要嗎?
音樂烤吧已經不僅僅是吃烤串的地方。
「在這裡,每個人進店都戴上店裡發的紅領巾,喝酒用兒時的大搪瓷缸,特有感覺。」33歲的大宇特別中意懷舊主題的音樂烤吧,「每次在這裡吃飯,聽著《星星點燈》、《瀟灑走一回》等小時候聽的歌曲,大家都聊得特別嗨,嘮嘮過去,回憶上學時的糗事。」
記者在多家大燒烤店隨機採訪時發現,真正在乎烤串者寥寥,異口同聲的都是環境、氛圍。記者觀察到,幾乎每家大燒烤店都有自己的主題構想。在「烤動力」,店員們都戴著西部牛仔帽,穿著牛仔裝,盡顯西部狂野之風。菜單上你不但能夠看到各種烤串,還有披薩等跟串毫不搭邊的西餐。「光輝歲月」音樂烤吧主打懷舊牌,老歌和舊物件讓消費者在這裡找到了兒時的回憶。而「吹牛啤」則以「萬國啤酒」為主題,在這裡,消費者幾乎能喝到所有啤酒消費大國的知名啤酒品牌。老楊說,哈爾濱是個熱愛啤酒的城市,所以他要把世界各地的啤酒帶給這裡的消費者來品嘗,讓市民了解世界啤酒文化。
「在這裡,我們吃的不是串,是氛圍。」排隊等位中,市民小賀告訴記者,音樂烤吧不僅僅是個燒烤店,它已經融入了酒吧模式,在這裡,既可以吃好還可以玩好。
「大烤」未必都「熱」
儘管「大烤」正熱,卻並非每家都生意好。
在業內,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這些「大烤」如此迅速擴張有點「懸」。「現在,哈爾濱類似這樣的音樂烤吧約有四五十個,有三分之二盈利,剩下的三分之一有的勉強維持成本,有的則虧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不少「大烤」是跟風而起,並沒有用心去做店內的文化。老楊說,如果一個店沒有自己的主題構想,沒有吸引消費者的產品,是不能維持長久的。他認為,眼下的餐飲消費已經不止是一個吃什麼的時代,人們在注重口味的同時,還十分在意吃的環境和氛圍。「如此上千米的店鋪,每天的成本支出就要上萬元,而說句實話,各家烤串的口味相差並不多,那麼賣點就要靠主題策劃,靠個性化的產品。單純靠賣串遠遠不夠。」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