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兒科門診、急診,很多拉肚子、精神不好的寶寶來就診,多數都是5歲以下的小朋友。拉肚子、精神不好、吃飯不乖,一查大便,結果是輪狀病毒感染性腸炎,家長們都很焦慮,手足無措,家長們很多自行百度後腦補一些嚴重併發症,搞得自己也擔驚受怕的。
輪狀病毒,是腸道病毒性感染中常見的一種,輪狀病毒性腸炎,顧名思義,就是A組輪狀病毒感染後引起的胃腸道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以5歲以下小朋友感染為主,其中半歲到2歲的常見,一般年齡大一些的小朋友,胃腸功能更完善,對外界抵禦能力也更好,因此一般不發生在5歲以上的小朋友中。感染後一般需要居家隔離10天左右。
「糞-口途徑」,主要是病毒通過口腔進去的,當然也會通過密切接觸和空氣媒介傳播,平時不講衛生、喜歡吃手的小朋友就要多注意了!
感染輪狀病毒後,其侵犯部位主要是消化道,症狀表現主要也是消化道的相關症狀為主。
嘔吐、拉肚子(一般是稀水樣便便,呈蛋花狀,量較多)、腹痛、小便減少、精神不好、不愛動等等。
輪狀病毒性腸炎,一般是先嘔吐,後拉肚子,如果是有類似症狀的就要高度警惕了。
病毒感染,可能牽連全身,可能會引起腦炎、腦膜炎,驚厥等,如果嘔吐、腹瀉次數過多,可能引起脫水、全身酸鹼平衡紊亂、電解質紊亂等等,另外可能會影響到臟器的功能,如心肌損害、肝功能損害等。
如果小朋友有精神差,嘔吐(如果嘔吐是噴射狀的,需高度警惕)、腹瀉次數過多,有脫水的表現(眼淚少、眼窩凹陷、小便少等等),需要高度警惕。
首先,有嘔吐、拉肚子(一般是稀水樣便便,呈蛋花狀,量較多)、腹痛、小便減少、精神不好、不愛動等等症狀。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糞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測,這個一般發病1到3天內最容易檢查出來。
一句話——「對症處理」
①補水。
吐得多、拉的多了,自然會有水分丟失過多情況,補水是必須的。
常見是口服補液鹽III號,口服補液,不能光喝白開水。
②止瀉。
首選蒙脫石散。其主要作用是保護胃腸黏膜,從而起到減少腹瀉次數的作用。
一般用法:蒙脫石散3g兌入50ml溫水(不能是果汁、牛奶、飲料、糖水等等),空腹服用,服用後至少半小時不能吃其他任何東西,也不能和益生菌、抗生素等等一起吃,記住,蒙脫石是單獨吃。
③益生菌。
益生菌主要是調節胃腸微生態,調理胃腸功能。對於腹瀉也是有幫助的。
④補鋅。
適當的補鋅,可以縮短腹瀉的病程,減少復發,有利於胃腸黏膜的修復。
⑤其他。
如果是並發有心肌損害、肝功損害等等併發症,可能需要相應的對症支持治療。
①密切關注「精神狀況」、「小便量」、「皮膚彈性」、「眼窩是否凹陷、「口唇是否乾燥」等。如果小朋友有精神差、不愛動、不愛笑、小便少、皮膚彈性差、眼窩凹陷等等表現時,應提高警惕,主要是怕有繼發心肌損害、脫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等情況。
②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繼續母乳餵養,如果母乳餵養過程中腹瀉次數增多或者沒有明顯減少,可以適當減少每次餵奶的量,少量多次。餵奶粉的寶寶,可以每次餵奶調的稀一些,如果還是沒有改善,就只有暫停母乳或者奶粉餵養。
病毒性腸炎,常常繼發雙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可以暫時給寶寶喝低乳糖或者是去乳糖配方奶,時間大概1到2周,等腹瀉好轉後轉為原來的配方。
③平時的飲食,以簡單、清淡、易消化吸收為主,如粥、麵條、肉末等等,等嘔吐好轉或者不吐了,儘快恢復之前熟悉的飲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少量多餐。
④避免給寶寶餵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以及高糖的食物。
⑤注意護理:勤換尿不溼、注意飲食及寶寶個人衛生等等。
①打輪狀病毒疫苗。
進口五價輪狀病毒疫苗:6到12周齡口服第一劑,隔4到10周口服第二劑,8月內口服第三劑完成。
超齡的只能考慮國產單價輪狀病毒疫苗,每年6-7月份接種一劑。國產疫苗三歲以下,每年口服1次。
②病從口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
③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合。
④儘量避免和有嘔吐、腹瀉症狀的寶寶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