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媽媽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今年剛剛1歲多。立秋後不久,圈圈有一天夜裡突然開始嘔吐,一直哭鬧不止,喝的奶也全部都吐出來了。媽媽用手一摸孩子,感覺有點燙手,一測體溫39度了,第二天早上,不到2個小時寶寶就拉了2次肚子,開始拉稀了。
圈圈媽媽擔心寶寶脫水,當天晚上就開始讓孩子補水。姥姥說不能光讓孩子喝水,等讓孩子喝點粥,養養胃。圈圈媽媽說,喝點水,直接上醫院吧,我感覺這次生病不尋常。
到了醫院,接待他們的是著名的兒科醫生陳英,陳大夫說秋季寶寶腹瀉,給寶寶補水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做的很正確。
陳大夫在自己的《寶寶生病不用慌》一書也提到了寶寶秋季腹瀉的護理辦法:
確實,寶寶秋季拉肚子並不常見,但是並不是不會發生。秋季的寶寶拉肚子多是由於病毒引起的,多是群體性事件,媽媽還是要多加注意的。
寶寶秋季腹瀉的不同點
1、嘔吐
寶寶秋季拉肚子,一般都是從劇烈頻繁嘔吐開始的,一天能吐四五次,嚴重的時候喝水都會吐。
2、發燒
秋季拉肚子多是病毒引起的,所以孩子生病後多會伴有38°以上的高熱。3、拉稀
這時候寶寶的大便一開始是稀軟大便,很快就變成了稀水而,類似蛋花湯的狀態,一天大便多次,甚至會有十次之多。
4、水分不足
寶寶上吐下瀉,導致寶寶體內水分大量流失,高燒也會加速體液的消耗,如果寶寶沒有及時補水,就會引起寶寶脫水。這一點媽媽可以通過寶寶排便來判斷。
寶寶秋季拉肚子的護理方法
1、就醫
秋季寶寶拉肚子,多是病毒引起,不是腸胃著涼,所以慢慢一定要帶著孩子及時就醫,讓醫生給出專業的治療方法。
2、及時補水
媽媽可以通過寶寶排尿和尿不溼的狀況判斷寶寶是否缺水,當孩子半天沒有小便就屬於缺水了。因為寶寶不但拉肚子,還有嘔吐,所以餵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媽媽可以讓寶寶先吃醫生的藥物,然後再給寶寶餵10毫升的水。如果喝水後沒有嘔吐,10分鐘後再餵10毫升的水,多次少量餵水。
3、益生菌
寶寶拉肚子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益生菌,可以讓這寫有益菌重新佔領腸道,抑制病毒繁衍,讓寶寶快速回復腸胃功能。
4、飲食
這時候建議食物要以母乳為主,如果已經開始添加輔食,可以暫停輔食,喝一些米湯、麵條等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寶寶秋季拉肚子,這幾個地方要遠離
1、醫院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原來的病好了,另一種病會發病。醫院裡的患病兒童較多,感冒和腹瀉寶寶不會被完全隔離,在診室、化驗、衛生間都有可能發生細菌和病毒的較差感染。
父母帶孩子去醫院前後,記得叮囑寶寶不要亂摸東西,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遊樂中心
孩子在拉肚子的初期,家長並不十分重視,還會帶孩子去小區小公園玩耍,以往小朋友的遊樂中心就成了疾病傳播的傳染源。如果最近流行疾病爆發的時候,就要少帶孩子去這種人員集中的場所了。
3、幼兒園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雖然老師會督促孩子洗手,但是孩子們都會把洗手當做任務,洗手不認真。如果辦理有幾個孩子開始拉肚子了,媽媽就可以讓寶寶在家休息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