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成功將女兒送進北大:每個學霸背後,都有一個懂得付出的家庭

2021-02-19 張文亮化學

中國家長為子女的教育幾乎不顧一切,學前輔導,上興趣班,課外補習,擇校焦慮...

今天分享一位中學老師在女兒教育上的一些心得體會,我們不討論這種教育方式的對錯,一種方法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家庭,只是希望讓大家看到更多教育的可能性,在子女教育上有所啟發。

求學之路,就是越過一道道坎兒:中考是第一道坎兒,高考是第二道坎兒。


有些人認為,我的女兒能順利考入北大,是因為她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但他們並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才的潛能。他們最終沒有成功,往往不是因為孩子自己,而是因為家長。


我也是一個普通的家長,在送女兒上北大的這條路上,也經歷了艱辛,也有過波折。

現在,我終於完成了把女兒送入她的理想學府的使命。


此時,我只想作為一個「過來人」,告訴家長們:


孩子的成敗,自始至終都不單單掌握在孩子一個人手裡,同時也掌握在家長手中。


在每一個學霸的背後,都有一個懂得付出的家庭。

作為一名家長,什麼叫真正的解脫?什麼叫真正的輕鬆?
在孩子考上大學以後,那才叫徹底的解脫、徹底的輕鬆。
我之所以堅決辭去青島的工作舉家搬到北京,源於多年前我和朋友的一次暢談。
那年我三十六歲,是山東最好的學校之一——青島二中的教導主任。
有一天,我滿身疲憊地回到家,孩子的媽媽劈頭蓋臉地就衝著我喊:
「你一天到晚忙得不著家,自己的孩子怎麼樣了,你從來都不管!」
原來,妻子剛剛開完女兒的家長會,老師反映女兒的學習一塌糊塗。
妻子急火攻心,就向我發洩,而女兒當時還只是個小學生,我認為她還沒到讓我們花心思的時候。
正好,一個朋友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樣子,就把我拉進一家小飯館。人的一生真正屬於自己的是什麼呢?
金錢再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職務再高,遲早要從這個位子上退下來。
只有孩子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我們事業的延續。
過去,我們一家四五個孩子,老大不行,老二、老三接著來;一個戰士倒下去,後面的戰士衝上來。現在一家就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寄託著整個家庭的希望,敗不起啊!猛然間,我就醒悟了。比起山東,北京的名校多,學習氛圍好。
於是,在那年的夏天,我辭掉了在青島的一切職務,領著老婆和孩子,一路到了北京。
8月18日,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在學校給我們安排的小房子裡放下了行囊。
8月19日,我們不去爬長城,也不去逛故宮,而是領著女兒去參觀北大和清華,為她打造「名校夢想」。
自此之後,我帶著全家在北京安頓下來,一心一意地撲在培養女兒的「事業」上,不斷學習,想盡辦法。
我努力為女兒鋪好每一條道路,女兒也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這些道路上種滿了「鮮花」。
所以,在埋怨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時,家長要先想想:作為孩子最好的幫手,自己有沒有傾盡全力?
那年女兒中考結束,她沒能考上重點高中,難受得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好幾天都不見我。
一個小孩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要花的有花的,衣食無憂,一心一意地學習不就行了嗎?她哪來那麼多的愁事呢?
現在的獨生子女的憂愁,甚至比我們大人的憂愁還要多。
老師一次無意識的忽略,同學一句隨口的笑罵,媽媽剎不住車的嘮叨,爸爸令人失望的眼神……都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千迴百轉、黑雲壓城。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之所以學不好,往往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因為基礎知識不紮實,更不是因為不用功,而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
也就是說,學習之外的事情對孩子的幹擾太大,嚴重影響了她的學習效率。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孩子內心沉重的壓力,體會到自己為人父母的冷漠和無知。
我感到很慚愧,因此決定先向女兒道個歉。沒想到敲開門後,女兒先開口了。
「誰說我失望了?我的女兒是什麼水平我知道,你只是一時沒發揮好罷了。」我接她的話。
「老爸,你不生氣?」女兒吃驚地看著我說,「那真是太好了!」
雖然女兒不再擔心我的責備,但她還是有些難過,因為她把上重點高中這件事看得很重,認為這是她考入名牌大學的唯一途徑。
想要解開她這一心結,讓她不再難過,我就要對症下藥。
「倩倩,你看,你之所以這麼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考不上重點高中就等於考不上重點大學了,對不對?」
「老爸教了這麼多年書,見過很多上了重點高中依然落榜的學生,也見過很多在普通高中裡頭走出來的高才生。所以,上哪所高中只能決定你未來三年在哪裡上學,和你能否考上名牌大學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決定你考上什麼大學的,是你在未來三年裡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有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考好,就馬上開始訓斥:「我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就拿這樣的結果回報我們,你對得起我們嗎?」
或是說:「我同事家的孩子都考上大學了,就你沒考上,你怎麼這麼沒用啊!」
孩子沒考好,本來就既難過又害怕,這時家長再給他迎頭一擊,有的孩子因此產生了逆反心理,和父母關係惡化。
有的孩子因此喪失了信心,破罐子破摔,更加不好好地學習了。
所以,家長們不妨像我這樣:積極面對孩子的失敗,幫孩子找到正確的道路。

03.

女兒上高中,我與她成為知心好友


女兒沒有考上她心儀的重點高中,但按照學校給我的優惠政策,她可以就讀人大附中。
我決定陪著孩子學習,她上高一哪個班,我就給哪個班教數學。大多數老師都會迴避子女,不讓孩子在自己教的班級裡,就好像一些醫生不能很好地給自己的親人看病一樣。
但是,為了更充分地掌握女兒的學習狀況、情緒變化,我還是走了這招「險棋」。
過去我跟孩子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語言暴力、表情暴力我隨時隨地都會動用。輔導別的學生,一遍不會講兩遍,我總能笑眯眯的,一點兒也不急。
我總是壓不住火:「你看你,講了多少次了,怎麼還錯呢?」
於是,我開始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把她當作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學生來對待,慢慢容忍她犯一些低級錯誤。
家長們要記住: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即使他和你再親,你也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做到親切、平和。
有一次,女兒跟我說:「老爸,你別生氣,我這次外語考試沒有上次考得好。」
女兒吃驚地說:「老爸,您是不是悲痛過度啊?怎麼100分比130分還好呢?」
我說:「當然了!你想想,從這張 100分的試卷裡,你是不是發現了自己平時學習的很多不足之處啊?」
「你是希望這些問題早一點出現,還是等到高考那天再爆發出來呢?」
我繼續假設:「如果你這次考得很好了,接下來的寒假,你還會抓緊時間查漏補缺嗎?」
我拍著她的腦袋,說:「所以,孩子啊,這個100分來得多及時啊!」
於是,我們父女倆相視一笑,開始一起分析試卷上的錯誤。
那就是:當女兒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她考得不好,我就假裝不知道;她考好了,我就會神秘地對她說:「聽說倩倩同學大獲全勝,可喜可賀!」
女兒不再怕我,還跟我變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無論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生活上遇到什麼煩惱,她都會來找我傾訴。
她考不好的時候,也不再把自己關到房間裡哭了,而是主動地找我分析試卷上的錯誤,商量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隨著時代的發展,像我和女兒關係這樣融洽的家庭也越來越多。
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就多了一個朋友,人生也就多了一條路。
晚間遊人稀少,我們漫步在昆明湖畔,迎面吹著涼風,不談學習和高考,而只是漫無目的地閒聊——聊女兒的童年,聊北京的風光。

走了好長時間,我們累了,也餓了,於是來到一家重慶餐館。
我就這樣陪著她吃了很長時間,等我們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
我又怕她害怕,於是再把她臥室的門打開一條縫,把客廳的燈光調到最暗。
我不出聲,不看電視,只是靜靜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全神貫注地聽孩子的呼吸聲。
我聽著她的呼吸聲,就能判斷她是不是睡著了,睡得香不香甜。
半個小時過去了,當聽到孩子的呼吸聲漸漸平穩,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一早,我跟女兒說:「傻丫頭,昨晚睡得好吧?不到十二點你就睡得死沉死沉的。」
女兒笑笑:「爸爸,其實昨天晚上兩點鐘我都還沒有睡著呢。」
她說:「我知道您坐在客廳裡呢!怕您擔心,我就故意裝作睡著了。"
我多次出去做講座,每每和家長們講起這一段,臺下總是一陣唏噓聲,甚至有些家長不停地抹眼淚。
在高考那段艱苦的歲月,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後勤保障,其實孩子也在默默地陪伴著父母,支持著父母。
家長能和孩子攜手走過高考,互相給予支持和力量,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家長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我做了多年的高三教師,陪送過眾多學生走進考場,但是陪伴女兒高考的經歷令我終生難忘,也讓我對家長這一角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親子間相互支持,一起經歷的這段特別的歲月,將成為彼此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女兒上學的這十幾年,我力爭做好每一件小事,說好每一句話,最終才將女兒培養成才。
家長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子女成才道路上的關鍵環節。3.初三畢業參加呼市二中全區選拔考試被錄取,全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4.孩子高考602分上了天津大學,後保送浙江大學讀研,現在北京上班,我們變成了呼市人。


我的書房

我的書桌


相關焦點

  • 父親成功將女兒送進北大:每個學霸背後,都有一個懂得付出的家庭
    有些人認為,我的女兒能順利考入北大,是因為她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但他們並不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才的潛能。他們最終沒有成功,往往不是因為孩子自己,而是因為家長。我也是一個普通的家長,在送女兒上北大的這條路上,也經歷了艱辛,也有過波折。
  • 雙胞胎學霸考上清華北大,每個學霸背後,都有個用心至極的父母
    今年,一對來自湖南的雙胞胎兄弟,二人以687分和685分的高分,一個考入清華,一個考入北大。清華北大作為代表我國高教育水平的兩座學府,想要獲得在這兩座頂尖學府進修的資格無異於難上加難,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要想考入重點院校是很難的,更何況是這類世界排名靠前的頂尖院校,也是為家庭爭光了。
  • 農民父親把女兒送進北大,一句話震驚所有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下面分享這個故事,一位農民父親成功把女兒送進了北大,他說寒門難出貴子,錯不在寒門,而是寒門富養敗家子!這位農民父親的教育方法更是點醒無數家長!中國一個偏遠縣城的普通人家,從未像現在一樣熱鬧過。
  • 採訪十位學霸:每個學霸背後都有給力的爸媽
    信息 採訪十位學霸:每個學霸背後都有給力的爸媽 2016那麼學霸爸媽,絕對是個更牛的詞兒。昨日,在與中考學霸們的對話中,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發現,多數學霸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也有從事技術、科研、管理等相關工作。而在談到父母的家庭教育話題時,眾學霸們都表示,父母們會更多地參與教育,但都會給孩子留下空間,對孩子們充分信任。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其實每一個傳說中的學霸背後,也都有著給力的爸媽。
  • 湖南雙胞胎神仙學霸家庭曝光: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父母做夢都在笑
    01 刷爆朋友圈的神仙學霸雙胞胎這兩天,家長群裡,被一個「湖南神仙學霸家庭」的新聞刷爆。一個家庭同時出兩個學霸,而且還是清華北大,是種怎樣的幸福?這種感覺,大概只有趙忠其知道。學霸固然不可複製,但是背後的成功教育經驗,一定可以拿來借鑑和運用。
  • 《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孩子成功背後,都有位默默付出的媽媽
    生活中有了矛盾,我們總試著去改變對方,但最終發現,你能改變的,其實只有你自己。或許在《我把三個孩子送進哈佛》這本書裡可以找到答案。付出終有收穫,三個孩子都成長的很優秀。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育兒道路上的另一面。這位成功的媽媽,原來她的育兒道路走的也並不順利。這裡說的並不是孩子調皮,不服管教,而是她和丈夫的育兒理念不一致,從而影響到夫妻關係,期間她很痛苦。一,與老公育兒理念不一致,拿50年前的教育來說事。
  • 河南"學霸家庭":女兒保研北大,49歲父親自學8個月通過法考,母親跨考CPA!
    而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卻有一個學霸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第一屆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2019年法考通過率高達70.83%。該班共24名本科生參加考試,21人通過客觀題,17人通過主觀題,兩考通過率高達70.83%。
  • 陳衝女兒哈佛畢業,「學霸」家庭延續四代的背後
    的確,我們知道頂級名校的錄取難度是非常高的,對於美國學生,也是各方面十分出眾的人才有機會進入這些名校。哈佛大學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Angela能獲得最高獎項,可想而知背後付出的辛苦。
  • 雙胞胎學霸1個清華1個北大,成功的秘訣不只是努力
    每個人都有惰性,小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賴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歡玩不想寫作業……和他們說自律,似乎很難。@臨淵羨魚:每一個學霸背後,都有用心至極的父母!,都有用心至極的父母!從照片裡可以看出,接過兒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父親趙忠其臉上笑開了花。但少有人知道,兩個孩子的好成績背後,凝聚了孩子父親多少的心血付出。
  • 今年最紅的北大女生: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奮力託舉
    又一年開學季過去了,暑假期間熱熱鬧鬧的各家狀元也都入了心儀的學校。這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女孩,因為入學又一次上了熱搜。她叫鍾芳蓉。那個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4億人討論,被稱為考古界團寵的留守女孩。我們只能尊重她的選擇,她有權利去選擇她自己喜歡的。她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她有權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鍾芳蓉的父母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們知道自身的知識有限,懂得不多,卻不執拗於自己的認知,更不強塞給孩子自己的意願。
  • 寒門學霸被北大錄取騎馬戴花返鄉慶祝遭嘲諷,淺析背後的2個原因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做筆記的方式,所以高考狀元的筆記和學習方式並不一定就適合所有人,歸根結底,是應試教育惹的禍,是應試教育的指揮棒沒有丟掉,所以才會紛紛留言嘲笑。「寒門」,必定家庭條件困難,生活在大山或是農村裡,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比如優秀的好老師、適於學習的環境,甚至是用來幫助高考加分的題庫都沒有錢購買,家裡也沒有多的錢讓你來上網找資料和刷題……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之下,「寒門學霸」背後必有一個家庭的奮力託舉。
  • 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願每個家庭都沒有「戴面具」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是無數個家庭一生最難做的功課,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如果說學校主要是對孩子知識的傳授,那家庭教育則是對孩子心靈的教育,如果家長不能和孩子進行及時溝通,那麼,孩子成長過程出現的問題勢必會影響其未來的發展。2019年4月21日,北大學霸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被抓了!!!
  • 單親媽媽將兒子送進北大,一句話透露養育秘訣,打臉90%的父母
    前段時間,有一則「單親媽媽開店供兒子上北大」的新聞上了微博熱門。這位考上北大的兒子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特別懂事能幹,最近暑假就幫媽媽爆改了小賣部,吸引了更多顧客。並且還說:母親靠著開小店,將他送上了更大的舞臺,而母親不能沒有自己的舞臺,小店就是母親的舞臺。
  • 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農民父親一句話點醒無數家長
    這幾天,「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的消息衝上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一個家庭中出了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當父親的別提有多欣慰、多高興了!,學霸固然不可複製,作為普通家庭的我們,除了羨慕別人家學霸,更希望可以借鑑培養學霸背後的成功教育經驗。
  • 一位走川藏線的女教師把叛逆兒子送進北大,把女兒陪成學霸。
    我喜歡聽感人的真實故事,一次與原單位同事陳老師聊天,天南海北之後,她告訴我單位上有一位英語教師劉老師富有傳奇色彩。一是孩子教育成功,兒子已上北大,女兒正上高中,也相當優秀。據陳老師講她女兒的豪言壯語是:哥哥上北大,我就上清華。二是婚姻傳奇。兩個孩子同母異父,第二個老公婚前是未婚青年,一位優秀的育種專家,媒人是現任婆婆。如此優秀的家長我是一定要邀請來班上做報告的。
  • 一個沒什麼文化的父親,是如何將女兒送進清華,兒子送進北大的?
    有這樣一位農民父親,他的女兒考上了清華,隨後兒子也考上了北大。當有人採訪他「有什麼教育的絕招」時,父親樸實的說:「我這個人沒什麼文化,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就是想著孩子上學花了這麼多錢,不能白花了,就讓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把老師在學校講的內容跟我講一遍。如果有聽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我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再去問老師。這樣一來,花一份錢,教了我和孩子兩個人。」
  • 學霸與學渣的距離,看入學北大的留守女孩,給家長帶來哪些啟示?
    老師的孩子,要麼是學霸,有麼是學渣,怎麼會出現這麼極端的分化呢?我們都感慨:「唉,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呀?」曾經跟同事開玩笑說,如果我能像白素貞一樣生下孩子後,便被關入雷峰塔中,18年後,兒子高中狀元來雷鋒塔認母、救母,那是多好的事情啊!沒想到我們曾經的戲言,今年竟然出現一個現實版的真實故事。
  • 雙胞胎學霸一個北大、一個清華,他們說因為背後有他
    今天,「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的消息,衝上熱搜,讓不少網友驚呼:「學霸的世界!」兄弟倆有今天的成績,既離不開與生俱來的學習天賦,更離不開自己的辛勤努力。「把知識點都集中在一個本子上面,就可以找個時間集中翻看一個本子就可以了,不用找東找西的節約時間,而且看的話也效率高。」哥哥趙稞表示。
  • 從央視才女董卿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學霸的背後都有相似的家庭
    我本以為,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她以2000首古詩詞的儲備量橫掃千軍如卷席,精通詩詞歌賦,三戰三捷,這個才女應該是一個文科生,去的應該是北大啊,可是她卻是一個理科生,讓人感慨不已也就是說武亦姝,是一枚「文理平衡」的學霸啊,身著古風
  • 她用一張高度自律的「學霸」計劃表,成功叩開北大的校門
    不管做什麼,一個善於計劃的人通常可以有條不紊地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當然,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每個人仍然需要有毅力,來克服考驗並取得成功。對於學生來說,如果他們想提高自己的成績,並晉升為「學霸」,不僅需要毅力,更需要「計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