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聽感人的真實故事,一次與原單位同事陳老師聊天,天南海北之後,她告訴我單位上有一位英語教師劉老師富有傳奇色彩。一是孩子教育成功,兒子已上北大,女兒正上高中,也相當優秀。據陳老師講她女兒的豪言壯語是:哥哥上北大,我就上清華。二是婚姻傳奇。兩個孩子同母異父,第二個老公婚前是未婚青年,一位優秀的育種專家,媒人是現任婆婆。
如此優秀的家長我是一定要邀請來班上做報告的。加上微信之後,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特立獨行的她,深深吸引了我。
她的現任婆婆與她熟識之後,十分欣賞她的淳樸與善良,厚道與大氣,居然親自上門給兒子做媒,把劉老師娶回了家。
劉老師在一中附近給女兒陪讀,女兒上晚自習後,我們相約一塊兒在公園散步,一邊聊天。她的故事遠遠不只如此,待我娓娓道來。
劉老師的父親是位自學成才的中醫,一心只想三個女兒出人頭地,但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這給劉老師留下了心理陰影。待到自己教育兒女時,她就特別用心,不走尋常路。陪兒子女兒從小閱讀,她做得特別到位。當時跟隨前夫的兒子來到自己身邊時,她為了矯正兒子的不良習慣,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主要有兩招,一是高質量的陪伴,尤其是書香家庭建設得好,好書共讀共同分享。二是在家建立了專門的生物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她家在郊區,住的是自建的樓房,房間多。據說初三才能做的制氫氣的實驗,她女兒上小學四年級時就成功製取了。當時女兒放學回家,發現實驗器材已經到家,根據其中附帶的實驗操作流程,沒等媽媽和哥哥到家,就及不可待把實驗做了,可掉了一環,沒有檢驗氫氣純度,居然沒有發生爆炸危險。媽媽回家後望著滿臉驕傲的小科學家後怕不已。這樣在閱讀與實驗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後勁十足,發展起來氣勢如虹。
面對到了叛逆期的兒子,劉老師拒絕了兒子上培優班的請求,決定帶兒子騎行川藏線。做好攻略,收拾妥當之後,背著大背包,騎著山地車出發了。整整27天,其中騎行25天,中途休整2天。騎行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2座,騎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期間歷經了冰雹襲擊、高原反應……冰雹來襲時寒氣逼人、令人膽寒,高原反應時頭重腳輕、噁心嘔吐,最痛苦的是一天騎行10個小時以上,導致大腿兩邊的皮磨破了兩次,之後結了痂。娘倆一場騎行川藏線的歷劫讓她終於騎行進了兒子心靈空間。一個暑假娘倆曬得黝黑髮亮,但兩人都如同涅槃重生。走過川藏線的兒子回來後潛心學習,層層遞進,最終憑藉強健的體魄和不錯的分數挺進了北大航空院。
兒子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在北大操場上舉著一塊小白板,上面寫著「你陪我長大 我陪你變老」「母親節快樂」的話語。試想此情此景誰能不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是一位苦盡甘來的母親!她的付出配得上兒子的感激。
哥哥上北大了,妹妹還在求學。為了女兒的成長,劉老師可謂是苦心孤詣、殫精竭慮。她把女兒放到自己班上,親自編寫英語教材,上她的英語課就是玩兒,而且是高水平的玩兒。初中上英語不強行默單詞、不刻意講語法……就是人人參與讀讀說說,再就是看英語動畫片,看英語電影……總之學她的英語沒有厭學的學生。她用這種方式教出的孩子興趣濃厚、後勁十足。這種創意不是人人拿得出手,這種創新也不是人人敢於嘗試,但她做到了。不但沒讓孩子們成為改革的犧牲品,而且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別樣的人生。
女兒進入高中之後並非一帆風順,有時數學還會拖一拖後腿。可劉老師決不焦慮,為了讓自己心平氣和,氣定神閒,她還參加了「黃庭禪」研修班。有時與她聊天,感覺她身上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從不做作,從不矯情。她堅持日行一善,不求回報。她從不逼迫孩子上補習班。為了培養女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她也會想辦法,但只提建議,決不強求。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道家味道,往往能「無為勝有為」。
她是女兒求學路上的書童,也是女兒生活中的貼心玩伴。她會陪女兒去追籃球名星庫裡,女兒穿上山寨版的庫裡足衣參加中考,順順利利考入一中創新班。媽媽還會陪女兒去東北長白山參加《盜墓筆記》的「盜迷」聚會……她是當今中國獨樹一幟的優秀教師,同時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偉大媽媽!
和她聊天是人生一大快事,因為她真!因為她善!因為她美!
如此優秀的媽媽老師,雙重身份,請來家長會上做報告如何?我請了,她來了,但她十分慎重地告訴我:「家長改變才能孩子改變,這個過程太痛苦,趨吉避害是人的本能。真正想教好孩子必須讓家長經歷蛻皮式的痛苦反思,而且這個過程還是持續性的。哪裡有教育的捷徑?一切都在日復一日的反思當中,一切都在月復一月的改進當中,一切都在年復一年的陪伴當中……」
她道出了教育的真諦,這對於擁有教育情懷的我也是一種鞭策,一種激勵。願所有的老師與家長共勉,讓我們一起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