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老師是怎樣把自己的孩子送進清華的?

2020-09-02 熱愛生活快樂教書

一位教師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優秀的學生,考入名牌學校,考入清華北大;一個母親最大的自豪就是培養孩子成才,升入名牌學校,升入清華北大。


我的一個朋友,她是孩子的母親,也是孩子的高中歷史老師,母子攜手風雨同舟,共同走過了難忘的三年高中生活,最終將自己的兒子、學生送進了清華,實現了一位母親老師多年的夙願,創造了她歷史教學的奇蹟。

成功人士的重要標準,就是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優秀教師的標準,首先是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

我問她,談談三年為師為母的感受,她低調地說:「一個字,累」。


朋友的兒子從小就沉穩,性格隨父母,朋友夫妻兩人都不善言語。朋友是我見過的、少有的大氣之人,不論是在家裡與公婆、小姑子還是在學校裡與領導、同事,從來是不爭不搶,不爭名奪利,而是踏踏實實、用心做事,是大智若愚之人。

朋友兒子從小愛學習,愛思考,穩重認真,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升入高中以後,朋友成為了兒子的歷史老師,敢於給自己的孩子當老師,不是一般老師能做到的。

首先有和諧的親子關係,母子之間彼此溝通交流很好。朋友說,孩子從小到大,放了學,就圍在媽媽身邊說個不停,聊班裡發生的事,聊學習上的事,母子之間沒有隔閡,有說不完的話。


其次母親在孩子面前有底氣和自信,相信自己的實力和能力,能夠勝任孩子的老師。朋友說,孩子的等級科目之所以選了物理、化學外,又選了門文科的歷史,就是為了讓孩子別太累,不用做那麼多的理科題目,自己任教的歷史作業可以少做,減輕一些作業負擔。朋友說,因為自己教孩子的歷史,為避嫌,上課基本沒提問過自己的孩子、課堂基本不關注孩子。

第三,教著自己的孩子壓力更大,對自己要求更高,一方面要贏得孩子的認可和欣賞,在孩子面前樹立起母親形象,同時還要在孩子的同學們面前樹立起老師威信,逼著自己在備課和選題上更加努力、更加拼命。


第四,為了陪孩子,朋友每天早上和孩子同步起床,孩子去學校早自習,朋友在家裡準備好午餐的食料,然後去學校餐廳給孩子打飯;吃完早飯,孩子回教室學習,朋友回辦公室備課;中午下班後急忙趕回家做飯,下午下班後給孩子做完飯送到學校陪孩子吃晚飯,晚飯後孩子回教室上自習,朋友在辦公室辦公;晚上回家等孩子放學,陪孩子吃點水果,洗刷完畢,等兒子熄燈睡覺後自己才休息。

三年,為了兒子,離開自己原來舒適寬大的房子,跑到學校附近租了三年別人的小房子;三年,每天和兒子同步起床,辛辛苦苦地承擔了所有的家務,為兒子調劑著飲食,為兒子打飯、做飯、送飯陪著吃飯,盡心盡力地擔當著母親的責任;三年,為師為母,精心備課上課、認真選題出題、批改作業,以校為家,盡職盡責地詮釋著人民教師的使命;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披星戴月,不知疲倦地奔波於出租屋和學校之間,踐行著人民教師和偉大母親的職責。


三年的陪伴,三年的付出,三年的勞累,換來了豐碩的果實,作為母親的教師,作為教師的母親,既是孩子的心靈成長導師,又是孩子的生活貼身保姆,終於幫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兒子裸分圓了兒時追逐的夢想——清華大學,書寫了一位普通教師的智慧人生。

朋友是名副其實的優秀教師,是盡職盡責的偉大母親,她是我們一線教師的驕傲,是我們普通女性的模範。

我是熱愛生活快樂教書,關於教育問題可以留言和關注,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哪怕能上清華北大,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
    01有朋友向我諮詢,說剛想把孩子送到衡水中學讀書,看到一篇文章後又猶豫了,問我應該怎麼辦。朋友轉給了我文章的連結,題目是《哪怕能上清華北大,我也不願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她認為,文章把自己的立場砍去,把自己的吐槽當成了立場。她說:「文中林禾青的事情,是我的事情;文中林禾青的態度,不是我的態度;文中的衡水中學,不是假的衡水中學;但文中的衡水中學,更不是整個衡水中學。曲解延伸甚至標題黨的諸君,最好能消停。」
  • 能把學生送進清華北大的班主任,卻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拘留所
    在學校裡,教學嚴謹,工作認真,拿過無數次優秀班主任,也幫無數學子圓了他們的大學夢,甚至他的幾個學生,還考到了清華北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卻在最近,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拘留所。老周的妻子,在他們的孩子才3歲那年就因病離世了。這十幾年來,老周一直也沒再婚,而是一手帶著自己的兒子,一手教著班裡的學生,辛苦了這麼十幾年。估計是緣於職業病,老周很嚴厲,對學生如此,對兒子亦如此。他不允許還在上高中的兒子幹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包括他兒子喜歡的籃球,也只讓在體育課再玩。
  • 一位是清華學霸+羅德學者,一位賓大大三已成功創業!是怎樣的家庭教育助推了TA們?
    其中一位分享嘉賓——甘老師,她的女兒從重慶八中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全球環境國際班。不僅是清華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清華特等獎學金的獲得者,而且於去年獲評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成為年度的四名「羅德學者」之一。
  • 「我憑什麼上清華?」一位清華學子的13條座右銘,說給你的孩子聽
    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是每一位學子都嚮往的大學,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這樣的學校?你是不是認為,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智商都非常高?其實,智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學習習慣。那麼考上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的學生,他們是怎樣學習的呢?高中三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短,學習實際上是一場持久戰,誰堅持到最後,誰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在這期間,難免有意志鬆懈的時期,這就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 為什麼很多老師依然把自己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收費那麼高,假如沒有吸引人之處,當老師的斷然不會把自家孩子送進私立學校,那麼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先來講一個親身故事。我家孩子的小學英語老師,在六年前,把她孩子送進了當地最有名的私立初中學校。初中畢業後,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內著名的衡水中學。今年高考,以文科670分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錄取。按照當地教育部門不成文的規定,凡是老師的孩子,可以在全市範圍內挑選自己想讀的學校。
  • 清華大學外文系教師楊芳: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位慕課老師的詩與遠方
    她的祖父用毛筆書寫了一位私塾先生的教育情懷,她的父親用粉筆勾勒出一位小學教師的教育理想,而她,從傳統到現代,用慕課為教育插上翅膀,將充滿詩意的目光投向遠方……中教全媒體記者帶您走近楊芳老師,聆聽動人故事,見證華美轉身,感受師者情懷。
  • 人大附中老師,將倒數第一的學生送進北大。看後真長見識
    有這樣一位老師,2003年他帶的班級,49人參加高考,37人考入北大清華,還有10人獲得了劍橋、牛津這樣世界名校的全額獎學金。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將班級的倒數第一送進了北大,連央視都評他為「中國最牛老師」。他就是人大附中老師王金戰。把好學生帶得更好是稱職的老師,而把落後學生帶起來的老師才是一個好老師。
  • 一位媽媽的反思:孩子不應該怎樣教育
    01如果可以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用自己的經歷簡單看待我是985,他爸爸是211,我們倆學生時代,讀書都十分輕鬆,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己就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所以,我總覺得,學習這件事是很簡單的,到了上學的年齡,送進學校,孩子自然就會了。
  • 人人都想考清華,可你吃得了清華的苦嗎?必須給孩子看看
    很多孩子都曾夢想考入清華大學,很多家長都曾希望孩子能考入清華,可是真正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又有幾個人?天才、學霸、運氣、地域優勢…我們往往只看到了清華學霸們的光鮮成就,卻總是忽略了造就神話的付出與汗水。甚至我們習慣性的幻想,進了清華就是魚躍龍門,從此走上全新的人生舞臺,萬事如意。
  • 兩位伢子,一位自稱天資平凡,一位沒有驕傲的成績,都保送清華
    兩位伢子,一位自稱天資平凡,一位稱沒有取得驕傲的成績,均被保送清華高考成績都已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而且大家對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是相當的關注,大家都想了解一下這些學霸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這麼兩位高考生,一位自稱天資平凡,一位說自己沒有取得驕傲的成績,可是這兩人均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
  • 把孩子送進耶魯、伯克利的「矽谷牛爸」,直播分享高效學習法 | 推廣
    第一是因為老師不得不照顧最差的25%學生,第二,課程是為所有人設計的,缺乏針對性。」以上,是大家都熟悉的原騰訊副總裁、矽谷風險投資人吳軍,在《矽谷來信》第三季裡帶來的最新思考。吳軍認為,要打破這個局面,把孩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最好的辦法是——高效的智能化學習系統。
  • 那些優秀的孩子,究竟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一位初中同學的孩子真是出類拔萃,全市13萬考生,取得了前30名的好成績,輕鬆被某重點高中重點班錄取。要知道進入了那樣的學校那樣的班,就等於一隻腳已經跨進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門檻。怎能不讓人羨慕嫉妒呢?而有的孩子卻不那麼盡如人意,可憐的分數連普通高中都上不了。那些優秀的孩子,到底有著怎樣的父母?他們又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呢?
  • 寄宿老師說出實話:高中前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的家長,大都後悔了
    想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遭到親戚的阻攔 表姐家的兒子馬上就要上小學,現在表姐正在考慮要不要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因為自己和老公都處在事業上升期,怕到時候照顧不好孩子。但是一位在寄宿制學校當老師的親戚知道後,就告訴表姐,高中前把孩子送去寄宿制的家長,大都後悔了。
  • 這孩子,考上清華又怎麼樣?
    拿到通知書的第二天,父母在豪華酒店宴請班主任和各位任課老師。當孩子的媽媽第一眼看見班主任的時候,竟失聲痛哭起來。班主任忙說:「孩子考上了清華,這是大家都非常高興的事,別哭,別哭!」旁邊還有的老師認為是這位媽媽看孩子考上了清華,激動得哭了。
  • 天才密碼:你吃得了清華的苦嗎?必須轉給孩子看
    很多孩子都曾夢想考入清華大學,很多家長都曾希望孩子能考入清華,可是真正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又有幾個人?天才、學霸、運氣、地域優勢…我們往往只看到了清華學霸們的光鮮成就,卻總是忽略了造就神話的付出與汗水。
  • 一位清華媽媽治孩子拖延症的三個絕招!
    ,寫作業慢,吃飯慢,注意力特別不集中,甚至考試的時候都做不完試卷……另一位媽媽則說,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兒就是寫作業寫不完作業都不會去做其他事情,。平時做事都挺有條不紊的,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基本上每次考試都是考雙百分,就上次語文考了97,回家還大哭了一場。下午放學又高興的蹦蹦跳跳了,原來97分也是班裡的第一名。
  • 一位清華才女寫給老師的信感動校園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讓我們為孩子們快樂成長而努力工作,用愛心去澆灌,用智慧去啟迪,用理想去塑造個性千差萬別的孩子們。挖掘其潛能,發展其特長,引知識之泉,叩心靈之門,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全面與個性和諧統一的發展。
  • 清華北大都在競爭小學老師了,你還有什麼勇氣不讓孩子好好學習?
    該學校招聘的大部分人才全是北大或者清華的學生,並且很多都是研究生,這個學歷放在一般的公司都算高的,何況是進入學校當小學老師,那麼實際上學校教師的學歷是怎樣的呢?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當小學教師又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學校的師範生還是主要部分,畢竟術業有專攻,即使是專科師範生也比一般的大學生更容易進入到學校。
  • 杭州一位家長怕受騙自做留學中介 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
    對於這對夫妻來說,他們與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找中介,自己充當了全部角色。  剛出生就想好要送進貴族學校  王先生和妻子是做教育產業的,還兼做汽車生意,家業較殷實。在兒子剛出生時,他們倆就決定讓兒子去英國讀貴族中學。  這股堅定的決心,主要是受王先生生意圈朋友的影響。
  • 這些爸媽是如何把孩子送進北大的?
    這些爸媽是如何把孩子送進北大的?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五位北大家長的育兒經,看他們是怎樣把孩子送進北大的,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的教育方法。分享人許玉恆爸爸許玉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高考取得698分的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