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立
一個孩子考上了清華大學。拿到通知書的第二天,父母在豪華酒店宴請班主任和各位任課老師。
當孩子的媽媽第一眼看見班主任的時候,竟失聲痛哭起來。班主任忙說:「孩子考上了清華,這是大家都非常高興的事,別哭,別哭!」旁邊還有的老師認為是這位媽媽看孩子考上了清華,激動得哭了。當這位媽媽說完下面一段話時,大家都傻了,不知道該怎樣勸她了:
「按理說,孩子考上了這麼好的大學,實在是應該高興,但這幾天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怎麼也讓我高興不起來。高考結束以後,孩子就整天一個人悶在屋子裡,這麼長時間了除了吃飯沒有再出過門,沒有人來找過他,他也沒有出去找過別人。那幾天只是擔心,一是怕孩子的身體弄壞了,二是覺得孩子上了這麼多年學,雖然考上了好學校,但沒有一個朋友,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前兩天,我半夜裡發高燒,他爸爸不在家,我叫了幾聲他都沒有回音,我只好熬到天明,自己去了醫院。輸完液回到家,他仍然沒有開門,更沒有問候。從我出門到回家,他沒有打過一個電話。回家後我躺在床上休息,迷迷糊糊睡了過去,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把我的門推開,大聲吼著說:『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不去做飯!』聽完這句話,我差點暈了過去。你們說,這孩子考上了清華又會怎麼樣呢?」
是啊,這孩子考上清華又會怎麼樣呢?
這是一個令人心寒的例子,但也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例子。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時候,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分數,那就是考重點。老師說「你們的目標就是考上北大清華!」父母說「只要你能考上重點大學,別的什麼都不用你操心!」當孩子考上大學、走上社會的時候才發現,考個高分數、上個好大學並不是人生的唯一,還有很多很重要很必需的東西沒有在孩子身上形成,健康、生活、溝通、尊重、守紀、感恩、理想、品格、情感、信心、執著、責任、思考,這些作為一個現代的社會人必需的東西,我們的孩子們都缺乏。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被我們培養了十多年,結果只是一個個嚴重的營養不良者、一個個嚴重的「殘疾」人。
每年的七八月,都有兩場風暴席捲中國大地:一場是高考狀元的,這場風暴是紅色的:各大媒體狂吹各地考狀元,各地政府狠獎高考狀元,各地高考狀元是風光無限,獎金、榮譽、甚至廣告都鋪天蓋地而來;另一場剛是落榜考生的,這場風暴是黑色的:考試過後,成績出來後,老師的埋怨、家長的責罵、他人的恥笑一齊砸過來,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信心、理想頃刻間全化為烏有,每年的七八月便成了許多孩子生命的終點。
是的,考上好的學校,完全有理由鼓勵和支持,學校、老師、學生畢竟付出了很多!但如果僅因為考上了一兩個清華北大的就全面肯定這個學校,是不是就太偏頗了?學校的教育難道只是為這麼幾個學生搞的?一個學校幾千個考生,一兩個考上重點了,就輝煌了,如果考不上一個重點的,這個學校也就完了。這種評價方式確實有理由讓人懷疑。
某校,因為在辦學的百十年裡曾有三兩個學生考上了北大、清華,就長年自詡為北大清華的搖籃。某年,當高考成績剛出來的時候,就打出幾十米長的條幅,「我校有四位同學有望被北大清華錄取」,其實,據說當年該地報名北大清華的只有兩人。結果是,這一年,該校一個被北大清華錄取的都沒有。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就在高考的前一個星期裡,高三的學生在寢室裡,砸毀桌凳、門窗、鐵床,啤酒瓶、撲克牌、撕爛的書報扔滿了校園。這樣的學校,幾十年來僅靠曾經的考上過兩三個北大清華的學生過日子,其教育成績可以想像嗎?
這樣的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又會怎樣?這樣的學校,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也又會怎麼樣?
註:本文使用的照片來自網絡,如果有侵犯作者或主人的相關權益,請作者與我聯繫(dfsfl@qq.com ),我會立即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