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具:「彩色磁力珠」,出事了

2021-01-21 清珠願

點擊 上面清珠願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清珠願」,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近日,山西陽泉市盂縣一大學生為與同學開玩笑,用軟體將核酸檢測結果改為陽性,涉嫌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當地公安機關對其予以行政拘留。


針對男子擅自開發「健康碼演示App」一事,浙江杭州檢方17日通報,該App能夠模擬各地健康碼、復工碼、通行碼,擾亂疫情防控,涉事男子已被警方立案偵查,當地檢方介入。 


以下九個最新疫情謠言你看到過嗎?

❌ 新冠病毒會在咽喉滯留4天,要喝鹽水和醋來消毒;❌ 新冠疫苗接種開放網上預約,憑社保卡可領取疫情補貼;


浙江杭州出臺積分落戶新政策,「就業及參加社保」「住所及居住年限」指標最高分值分別提高到120分、100分。


山西通過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違者罰款2000元至1萬元。


國家藥監局制定辦法,明確醫藥代表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實施收款和處理購銷票據等銷售行為。


山東棲霞市五彩龍笏山金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17日晚22時許,通過3號鑽孔投放給養。根據井下傳回紙條,五中段現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況不明。


福建漳州「歐艾抑菌霜」事件處置工作組17日發布通報,確認涉事兩款產品均含激素,當地衛健部門已將有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雲南盈江近日出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的身影,該物種曾被斷言「在中國國內絕跡」

近日,江蘇鹽城東臺市警方打掉一個跨省信用卡非法套現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涉案金額達6.8億元。


小朋友們總是抵禦不了糖果的誘惑


彩色的磁力珠如同甜蜜的糖果一般


對小朋友也充滿著吸引力

當小朋友遇到這些彩色的小珠子


他們會好奇能不能吃?是什麼味道?


近日,7歲的貝貝(化名)

嘗了一下彩色磁力珠

不料一下子滑進肚子裡

當時肚子有點痛

但他沒在意

下課了,他又拿出磁力珠玩

想嘗嘗是什麼味道

結果又把珠子吞了

老師家長知道後

趕緊帶貝貝到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就診


檢查發現

磁力珠位於胃和腸子之間

普外科主任張中喜通過胃鏡

在貝貝的胃裡和十二指腸處

分別將兩顆磁力珠取了出來


聽到珠子成功取出

貝貝爸爸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在商家的宣傳中,磁力珠又稱百克球

當工作學習勞累的時候

玩一玩,可以很快放鬆下來

但是在外科醫生眼中

它卻是一顆「定時炸彈」


廈門市兒童醫院

2020年因誤吞磁力珠就診病例

竟高達15例!



張中喜主任提醒,多數病例是吞入的個數多,分次吞入,又是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吞的。等到孩子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造成腸穿孔,腸壞死,只好手術探查修補。貝貝是因為發現早,家長重視,早就醫,才能用胃鏡取出,對孩子損傷小。


張中喜解釋,小朋友分次吞食磁力珠後,經過胃進入腸道,磁力珠會隔著胃壁、腸壁和腸繫膜相互吸引,導致胃、腸及繫膜被夾住,在磁力作用下,腸管及繫膜會因為長時間被壓迫造成缺血、壞死,甚至引起穿孔。腸穿孔後,大量的消化液、細菌甚至糞便進入腹腔,甚至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導致死亡。


與磁力珠一樣

這些玩具也要自查

看看家裡有沒有——




家長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不要讓玩具變成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定時炸彈!

謝謝閱讀!

看完請點擊右下方「在看」


點擊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內容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爸評測》再次點名磁力珠!給孩子的益智玩具,安全才是第一的
    玩具伴隨孩子成長,玩具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針對男孩、女孩,還有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有不同種類,不同作用的玩具。在孩子沒有明確的喜好之前,孩子的玩具都是由爸爸媽媽們幫忙選擇購買的,低幼兒童的家長,都希望給孩子購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鍛鍊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力。
  • 成都2歲寶寶誤吞27顆磁力珠 醫生呼籲:讓孩子遠離危險玩具!
    這時家長才猛然意識到出事了。一家人急忙把孩子送到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在小兒外科的安排下,醫生為小傑做了X片,X片顯示磁珠已在胃與食道,並呈節段分布,為了減少小傑在治療上的損傷,醫院小兒外科馬上請消化科住院總王楚醫師會診,隨即王楚醫師請示消化科主任謝曉麗。這是爭分奪秒的戰鬥,27粒珠子隨時威脅著小傑的生命。
  • 又是磁力珠!青島4歲男孩不慎吞下36顆 醫生緊急取出
    1月15日,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小兒外科內,又發生一起幼童誤吞磁力珠前來就診的事件。青島一名4歲男童在家玩耍時,不小心吞入36顆磁力珠。經檢查,36顆磁力珠已經將十二指腸和小腸黏在一起,形成堵塞,若不及時取出,就會導致消化道穿孔,危害極大。磁力珠在男童體內串成項鍊父母帶男童來到醫院後,消化內科、小兒外科以及麻醉科多學科的醫生聯合對男童進行了會診。
  • 又是磁力珠!青島一4歲娃不慎吞下36顆,已在體內穿成項鍊……
    又是磁力珠!2020年3月26日一名6歲兒童因誤食磁力珠到醫院就診經檢查患兒胃內有兩串磁力珠山西省兒童醫院消化科通過胃鏡為什麼時有兒童吞食?↓↓磁力珠的直徑一般只有5毫米。由於具有一定磁力,還能做各種造型,被很多廠商和興趣班推薦為「開發腦子」「拓展思維」和「發揮智力、創造力,提升動手、配合能力」的「益智型玩具」。令很多家長更為心動的是,這種玩具還很便宜。
  • 這種玩具小寶寶不能玩!3歲男童誤吞52顆彩色磁力珠,這下麻煩了
    一名3歲的小男孩晨晨(化名)因誤吞52顆彩色磁力珠,致腸道破裂穿孔多達7處,醫生施腸切開術將52顆磁力珠悉數取出。前不久,晨晨媽媽從網上選購了一款「網紅」玩具磁力珠。該玩具可拼接成各種形狀,網傳可開發智力。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
    「嘗嘗五彩豆味道」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頗受一些家長和兒童喜歡。打開某購物網站搜索磁力珠,不少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
  • 「育兒」磁力鋼珠這種危險玩具,一定不要給孩子玩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僅【浙江省質安院統計的 2019 年底- 2020 年初的數據,關於磁力珠的報導就高達 12 件釹磁體是各類磁體中磁力最強的永磁體,這種珠形磁力玩具因單個球體具有較強磁力。這種磁力到底有多強呢,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模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福建1歲女嬰誤吞磁力珠致8處腸穿孔
    磁力珠這種玩具,家有孩子的應該都知道,包含許多帶有磁性的小珠子,可以組合成很多造型,近年來流行於各年齡段兒童,這貌似不起眼的小珠子卻暗含著致命的安全隱患!但由於磁力珠分散在腸道各個位置,由於其強磁力,它們之間互相吸附,將腸管腸壁夾在其中,導致腸道出現8處穿孔。「進入孩子腹腔時,可以看到已通過腸道破口流到腹腔的腸內容物以及感染性膿液,有近100毫升,感染程度可想而知。」湯坤彬說。 術前孩子已出現高燒、嗜睡等感染性休克症狀,多虧手術及時,如果再延誤幾小時,小希的情況可能就更危險了。術後小希被送進ICU進一步監護治療。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孩子|腸穿孔|醫生|...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殺手」——磁力珠。  「嘗嘗五彩豆味道」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頗受一些家長和兒童喜歡。
  • 5歲男孩吞食123顆磁力珠 貴醫附院醫生...
    小天取出的123顆磁力珠10月28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被緊急送來的患者嚇了一跳,5歲的小天(化名)誤吞食123顆磁力珠。貴醫附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許良壁告訴記者,誤吞磁力珠這種玩具的病例比較常見,通常情況下,誤吞食磁力珠6至7顆最為普遍,事後問其孩子原因,說是吞食7顆才可以召喚神龍。
  • 臨沂兩歲女童誤吞15顆磁力珠 腹內互吸致兩處腸穿孔
    家裡有孩子,玩具必不可少,磁力珠這種玩具,想必對很多家長來說都不陌生。黃豆粒大小磁力珠,在充滿想像力的孩子手中可以拼湊出各種不同形狀。但這種被商家稱為可以開發智力的玩具,其實暗藏危險。這不,臨沂一名2歲女童就因誤吞磁力珠受盡了折磨。
  • 廈門一7歲孩子先後吃下兩顆「彩色糖果」,家長一看,慌了!
    7歲的孩子竟把彩色磁力珠吞進肚子裡還不止吞下一顆
  • geomaG磁力拼裝積木玩具,可提升兒童的專注力
    相信家長們在給自家娃選擇玩具的時候都會想一想這個問題,這麼多年以來,一提到益智類的玩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樂高式積木。雖然看著娃玩積木玩得很開心,可是又覺得娃只是瞎玩。但是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超級益智,又連專注力的好玩具。
  • 2歲孩童誤食磁力珠致胃腸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磁力珠又稱巴克球,因為帶有磁性,可以根據孩子的想像組合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所以被稱為「磁性益智玩具」,近幾年十分盛行。「磁力珠磁力很強,一旦吞下,極容易在腸管內互相吸引,造成腸道的非正常粘連。小球之間距離越近,相互吸引的力量越大,被吞咽的小球之間相互吸引,摩擦,導致胃腸道穿孔或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 福建1歲女嬰誤吞磁力珠致8處腸穿孔
    ,家有孩子的應該都知道,包含許多帶有磁性的小珠子,可以組合成很多造型,近年來流行於各年齡段兒童,這貌似不起眼的小珠子卻暗含著致命的安全隱患!但由於磁力珠分散在腸道各個位置,由於其強磁力,它們之間互相吸附,將腸管腸壁夾在其中,導致腸道出現8處穿孔。
  • 湖州日報丨孩子吞下磁力珠險些胃穿孔,醫生提醒: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時,應首先考慮安全性
    近日,市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寧啟鵬致電黨報熱線,講述了驚險的過程,也提醒廣大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時應首先考慮安全性。  10月6日晚上,因為持續咳嗽,父母帶著孩子樂樂來到市婦幼保健院急診兒科就診,做了胸部平片檢查後,醫生發現孩子腹腔內有一串「七龍珠」——7顆磁力珠!樂樂的父母驚訝不已,不清楚孩子何時誤吞,也不知道是否一次性誤吞。
  • 北侖新聞網丨4歲幼童誤吞5顆磁力珠 專家提醒:誤食後應儘快就醫
    本網訊(記者 劉盈蓉 通訊員 李銀燕)當下,兒童玩具的品種越來越多,其中一些帶磁性的玩具更是讓孩子愛不釋手。小孩子好奇心強,經常會把感興趣的東西放進嘴裡嘗一嘗,一不小心吞進肚子裡。小光(化名)今年4歲,家住春曉,在家玩耍時誤吞了磁力珠。家長發現後等了兩天,磁力珠未能自行排出,於是來到濱海新城醫院兒科就診。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這種帶有磁力的小珠珠,又被稱為巴克球,能夠彼此吸引組成各種形狀,很是有趣。但不知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正規廠家生產的磁力珠會在外包裝上寫年齡限制,即「0-14的兒童需在家長監護下玩耍」。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偏偏很多家長還當好東西網上曾有一段視頻,專門講解為什麼磁力珠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列舉了好幾大危害。有寶媽看過後想起自家孩子也喜歡玩這個,就隨口問了句,沒想到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都吃下過數顆磁力珠。
  • 危險玩具!2歲女童胃裡取出51顆磁力珠
    磁力珠被作為減壓益智玩具,可以隨意凹造型,受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喜愛。日前,2歲女孩麗麗(化名)把五顏六色的磁力珠當成「糖果」吃,導致嘔吐和腹痛,被家人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救治。胃腸新生兒外科醫生通過急診手術,從小女孩胃中取出51顆磁力珠!
  • 家長眼中的兒童玩具「黑名單」 這些你買過嗎?
    近日,記者面向012歲兒童家長發起《關於兒童玩具危險性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彈弓、弓弩類、水彈槍、磁力珠、帶繩玩具、水晶泥、海洋寶寶等常見玩具,以高投票率登上兒童玩具「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