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珠這種玩具,家有孩子的應該都知道,包含許多帶有磁性的小珠子,可以組合成很多造型,近年來流行於各年齡段兒童,這貌似不起眼的小珠子卻暗含著致命的安全隱患!
「陸續有十多例小孩誤吞磁珠的事件發生,基本每個月都有類似的患兒,輕則通過胃鏡取出,重的因腸穿孔、腸梗阻導致化膿性腹膜炎及腸壞死,最後不得不行腸切除。」近期,福建省立醫院頻頻接收到孩子誤吞磁珠的病例,兒外科湯坤彬醫師希望大家能對此事引起重視!
1歲女嬰誤吞5顆磁力珠,導致8處腸穿孔
採訪時,湯坤彬對孩子誤吞磁力珠的事件感到痛心。「大多是不到三歲的孩子,有些出現了腸梗阻,有些腸穿孔,其中吞食最多的患兒一次吞下了四十多顆磁力珠。症狀最嚴重的,是前不久從莆田送來的1歲女嬰小希(化名),因誤吞5顆磁力珠,孩子小小年紀飽受折磨。」
湯坤彬醫師介紹,小希父母對於孩子何時吞食磁力珠並不知情。後來小希出現腹痛、嘔吐,父母便將小希送到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腸炎。後來吃了兩天的藥,症狀不見好轉,醫生給小希拍片檢查,才發現小希已出現腸梗阻,且腹腔可見高密度金屬影,懷疑是磁力珠。
小希很快被轉診到省立醫院,做了急診手術。但由於磁力珠分散在腸道各個位置,由於其強磁力,它們之間互相吸附,將腸管腸壁夾在其中,導致腸道出現8處穿孔。
「進入孩子腹腔時,可以看到已通過腸道破口流到腹腔的腸內容物以及感染性膿液,有近100毫升,感染程度可想而知。」湯坤彬說。
術前孩子已出現高燒、嗜睡等感染性休克症狀,多虧手術及時,如果再延誤幾小時,小希的情況可能就更危險了。術後小希被送進ICU進一步監護治療。
湯坤彬表示,儘管醫生們給小希做了腸道修補手術,但未來孩子仍存在腸粘連、腸梗阻、排便困難等潛在風險。
有患兒曾誤吞四十多顆磁力珠
磁力珠不起眼但磁力極強
「磁力珠看起來不起眼,但有很強的吸力,一顆黃豆大小的磁力珠就能吸起兩三枚一元硬幣。磁力珠的外形很像糖豆豆,五顏六色的,小朋友很容易被它的外表吸引。」湯坤彬說。
醫生從孩子體內取出的異物
對於寶寶而言,2歲以內的孩子獲得各種欲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即吸吮、吃喝、吃手等,也即是孩子的「口欲期」。
如果家中有嬰幼兒,家長千萬不要給他們玩磁力珠等類似玩具,一旦吞入,嬰幼兒的認知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出現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等徵象時才被發現,甚至可能威脅生命。
誤吞回形針的患兒
二孩家庭要引起重視
儘管吞磁珠的事件屢屢發生,但令醫生們痛心的是,很多家長並未因此引起重視。
「在兒外科病房查房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為了幫孩子打發時間,買了磁力珠給他們玩,其中有些是很低齡的孩子。」湯坤彬說,「這些孩子是因其他疾病入院,對於磁力珠可能造成的傷害,這些家長都顯得比較漠視。」
硬幣也很容易被孩子誤吞
此外,家長在給孩子選購玩具時,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年齡。特別是有二孩的家庭,如果家長給大孩子選購此類玩具,也要注意對小的孩子的照看,以防他們因好奇而誤吞。
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異物切勿試圖用喝醋、吞飯等辦法解決,要第一時間到醫院檢查、處理。
科普多讀點
元旦春節假期臨近,每逢假期兒童誤吞異物事件高發,趕緊轉發,提醒更多家長!家裡有這類玩具的一定要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