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孩子的壞情緒,就這麼簡單!

2020-12-24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大多數媽媽私下裡都在討論:為啥孩子小時候都特別乖,一長大就不可愛了呢?喜歡耍賴,哭泣甚至動手打人,簡直是一隻被情緒控制的「小魔怪」。

其實,發生這些並不是孩子不可愛了,而隨著慢慢長大,他們的需求更多,想要表達的東西也更多,可他們不懂得如何去表達。需求與表達不平衡時,孩子們就會以其認為最有效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攻擊別人、摔打東西、哭泣等等方式來表達,於是不經意間,孩子就成為了成人眼中表現「惡劣」的小小攻擊者。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有育兒專家提出了幾個方法給家長來引導孩子:首先,通過示範、遊戲、繪本等形式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其次,絕不使用家暴,做好的榜樣;教養方式盡力保持一貫性和一致性;多給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但不強迫;不溺愛嬌慣,避免孩子以自己為中心;最後,多多引導孩子參加體育鍛鍊,釋放動能等。

然而,千條萬條建議,其實搞定孩子的壞情緒很簡單,歸納起來不過兩點:一是,以繪本引導比再多教條的管教都管用;二是,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基礎。那就從繪本開始引導孩子吧!

小手作用大

繪本:《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糟糕,小寶寶又動手推人了,怎麼辦?別急,我們來和寶寶聊聊天吧,一起打開繪本《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聊聊「我們的小手的作用」吧!

平時,寶寶的小手可以做什麼呢?可以和新朋友握手,可以揮起小手打招呼,也可以寫寫畫畫大顯寶寶的創造力。是的,寶寶是小手的主人,快讓你的小手撫摸媽媽的臉,握緊爸爸的大手,但發脾氣時可就要管好它們哦!因為,我們的「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繪本以簡單清晰的語言,配以輕鬆可愛的繪畫風格,讓孩子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小手,原來手的作用這麼多。當孩子遇到事情發脾氣動手打人或扔東西時,不妨輕輕地提醒孩子: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哦,我們看看我們的小手現在可以做什麼好嗎?

請相信,這「溫柔但肯定」的句子一定比那句「嚴厲且專橫」的「住手,不然……」對孩子更有效!

原來我們有這麼多情緒

繪本:《西卡的心情》

經常會遇到一個場景,孩子一旁撕心裂肺的哭著拉扯媽媽的衣服,一邊是媽媽忍不可忍想要暴怒的心情。每到這時,我都很想去抱抱孩子,然後問一句:是什麼事情不開心嗎?很多時候,孩子情緒激烈甚至動手時,大多數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去釋放自己的情緒,而父母也忽略了適時地引導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去處理。

其實每個孩子都像繪本《西卡的心情》裡的西卡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心情:開心,生氣,悲傷,害怕,吃驚,自豪,緊張,失望,羨慕,喜歡,愛……,當孩子跟隨著西卡去體會各種情緒時,漸漸地能夠清晰地辨認自己的情緒,繼而他能更快地學習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並能得到外界更有效的反饋:

當他正確地表達開心的情緒時,會感染到身邊的人。這樣孩子會逐漸建立一個很好朋友圈,成為「正能量」的使者;當孩子生氣、悲傷等不好的情緒,孩子可以學著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動手時,父母的引導又成功了一步,此時父母若能給孩子合適的引導或反饋,比如輕聲問他們:「那你現在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如此,將收穫有效的親子溝通;最後,如果孩子能正確地辨認自己的情緒,好的或不好的情緒,自己深刻體驗過,那麼他會對別人的情緒表達更為理解,即更具同理心,這樣,孩子會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把情緒裝進瓶子裡

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The color monster)

有段時間,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時常會做「情緒遊戲」:

「你現在的情緒時是什麼顏色的呀?」

「紅色的憤怒」

「是嗎?要把憤怒放進瓶子裡嗎?」

「好」

「請說下你憤怒的原因,憤怒就可以裝進瓶子裡了」

「我覺得……」

當我們都情緒遊戲玩完時,再問孩子,你還憤怒嗎?孩子搖搖頭:都快忘了什麼事情憤怒了!

這個「情緒遊戲」就是我們在讀完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後,學著小魔怪設計的一個遊戲。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是一本立體書,立體的剪裁,豐富的色彩,讓小魔怪活靈活現。首先,隨著情緒變化,他成為了一隻顏色混亂的小怪獸,之後他學著將情緒歸類,綠色的平和,紅色的憤怒,藍色的憂鬱……每個情緒對應一個顏色與場景,例如平和,對應著綠色與蕩鞦韆的平和,當孩子看到,立即能感受到鞦韆上的小魔怪平靜悠閒的心情,也很快對應出自己的情緒,繼而辨別與表達自己的情緒。

不得不說,這隻情緒小魔怪,是孩子們不錯的情緒小幫手。

拳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繪本:《不是那樣,是這樣的!》

你一言,他一語;你一推,他一打……孩子們經常就是這樣一言不合就開始爭吵、出手,原因很簡單——孩子們只是觀點不同而已。

這不,有三個小動物也一樣。繪本故事《不是那樣,是這樣的!》裡,他們為石頭高樓倒塌的事吵成一鍋粥,都在嚷著:不是那樣,是這樣的!但誰也不願意耐心聽其他人講,他們都覺得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甚至還大打出手。直到最後,一隻在高高大樹上看到一切的松鼠站出來,才道明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媽媽,是不是就是你經常告訴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是的,孩子,「對於很多一件事,我們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真相』就不同。隨著故事的發生的結尾,孩子明白了:大家在一起,需要的溝通想法,而不是拳頭,因為拳頭是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的。

相關焦點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2020-07-1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
  • 遇到壞情緒,厲害的人會這樣「搞定」,你會怎麼做?
    所有傳遞給他人的壞情緒,到頭來都要由自己買單。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搞定」壞情緒。1放任壞情緒蔓延,就是放任壞結果蔓延。有些人日子過得不順心,大都是因為他們不擅於管理情緒。但凡這個姑娘能控制自己的壞情緒,一切也許就能倖免。控制不住壞情緒,自己挖的坑只能自己填。其實何止是這個女孩,很多人都這樣,如果不能及時控制住壞心情,便會遭遇各式各樣的煩惱。很多時候,事情的起因往往很簡單,摻雜了太多的壞情緒就變得複雜了。
  • 終止壞情緒的傳染
    1,壞情緒製造者有這麼一個典型的管家婆媽媽,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她會隨時來檢查關注你做的事情。關注的是什麼事情呢?我是這麼理解的,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她的心病造成的,簡單說,因為沒有辦法排解掉自己身上的壞情緒,那些壞情緒用身體的高血壓高血脂等等問題表達出來。就是典型的軀體化表達情緒。
  • 一個簡單實用的情緒管理法!尤其適合壞情緒的小朋友
    今天推薦一個好用的壞情緒應對方法。美國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曾經說過自己童年時期由於壞情緒導致的一個小「悲劇」。有一次,小傑克在學校被老師批評而感到很生氣。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人們內心的大象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難怪當孩子生氣時,遇到一點小事都能點燃怒火;當孩子傷心時,他們可能看到身邊一切都能觸景生情;當孩子著急時,他們會視無關緊要的東西為障礙……這便是掉進了壞情緒的漩渦。而這時父母需要做的,便是分享自己觀察到的。
  • 別讓你的壞情緒影響孩子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壞情緒,各種事情都有可能導致心情不好。心情的好壞往往會寫在臉上,脾氣暴躁的家長有可能會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脾氣溫和一些的也會與平時不同。年紀小的孩子會覺得家長情緒古怪,不可信任,甚至不值得尊敬,從而疏遠父母,看不起成年人,性格孤僻、高傲。
  • 孩子總是莫名壞情緒?家長巧用「思維導圖」,擊敗「情緒小怪獸」
    如果孩子總是情緒容易失控,不懂得正確地管理自身的情緒,那麼這樣必要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那麼,對於孩子莫名的壞情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思維導圖又能給家長提高怎樣的幫助呢?壞情緒?家長不要總是看表面對於孩子出現的壞情緒,很多家長都是很不理解,孩子這麼小,怎麼可能會有心事或是不順心的事情呢?其實,孩子和大人是一樣,我們大人難免也會有心情低落或是不好的時候,只是大人懂得如何去控制或發洩自己的壞情緒,孩子卻沒有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就是情緒管理能力。
  • 如何讓孩子發洩壞情緒?這三點讓孩子徹底丟掉壞心情
    文/可馨育兒 孩子沒有壞情緒時,他的思緒就像是一杯清水,清澈透明,所有的思想都很清晰,注意力也很容易集中,可壞情緒就如同染料,只需要一小滴,清水立刻就變得渾濁了,再壞情緒的感染下,孩子的注意力便也難以聚集在一起了。
  • 上饒●學會情緒管理,搞定孩子哭鬧問題
    如果家長都控制不了情緒,你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呢?>因為: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東西孩子都不會!為什麼孩子總是和我對著幹!為什麼明知道不能發火就是控制不住情緒?為什麼孩子爸爸根本不管孩子就知道打遊戲!我到底該和誰傾訴這些壞情緒?
  • 你的壞情緒,會傷害自己,如何治癒自己的壞情緒?
    作為一名二胎媽媽,時常會關注孩子健康,今天寶媽群裡面聽到驚心的消息,又是一位31歲二胎媽媽,乳腺癌晚期。造成身體這個症狀的最大原因是不開心,壞情緒。我開玩笑的說,生氣不開心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胸部,想一想癌細胞。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終止孩子壞情緒
    心理專家王藝霖說她接觸過很多15歲到18歲的孩子,因為情緒積壓出現過短暫的精神分裂。所以,千萬不要讓孩子積壓情緒,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的情緒表現和情緒釋放。 心理原因所造成的情緒失控,還有可能是家長們誤解了孩子,孩子受到了委屈!
  • 孩子情緒低落、暴躁易怒,父母怎麼辦?教育孩子不應該帶著壞情緒
    父母在和孩子進行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情感的交流也是無法忽視的,因此在有壞情緒存在的情況下,教會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感情,也是尤為重要的一環。
  • 趕走壞情緒,「搞定自己,再搞定家人」
    1.看見壞情緒,就是消滅壞情緒的基礎2.給自己的壞情緒起個小暱稱,比如:「小黑,小黃人」3.設置個痛苦按鈕,等自己痛苦了就按一下4.給壞情緒給個急求包,找相同的一群人5.建立自己的小贏清單,把平時沒時間做又比較輕鬆能做到的,能讓自己很快有成就
  • 當大人壞情緒的垃圾傾倒在孩子身上,也就毀了孩子
    當大人好情緒的甘泉滋潤孩子的心田,也就守護了孩子;當大人壞情緒的垃圾傾倒在孩子身上,也就毀掉了孩子。每當有這樣的新聞報導時,不少人會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慣,承受力太差,我認為事實正好相反。被各種焦慮充斥的大人,接受不了孩子的不足,又不會教導,不懂得控制情緒,孩子經常無辜成為大人壞情緒的垃圾桶,可縱使百般委屈,依舊深愛爸爸媽媽。承受能力的高低,一看便知。
  • 孩子鬧情緒怎麼辦?教你三步處理法,搞定孩子的情緒管理
    如果在公共場合,更是讓人尷尬……還心疼娃兒,哭得那麼兇,腦門上青筋都爆出來了,別哭壞了!怎麼辦才好?教你三步處理法。第1步 接納孩子的情緒舉個例子,在商場,孩子想買一個玩具,但是你不同意買。孩子開始哭鬧,不肯走。
  • 聰明的媽媽,才不會跟孩子講道理!教你三招搞定2歲寶寶的壞脾氣
    教你三招搞定2歲寶寶的壞脾氣那每天面對哭鬧、哀嚎的寶寶,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吧!教你三招聰明媽媽搞定孩子壞脾氣的方法,趕快學起來!一、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兩歲寶寶之所以叛逆,就是因為他們渴望自我得到肯定,他覺得他就是全世界。家長不能硬碰硬,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當然你給他的選項都是你想要得到的選項。比如孩子喜歡拒絕,你就來個反套路。
  • 爸媽壞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論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爸媽壞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 論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身邊總有一些這樣的朋友,總是生氣,愛和人打架,擋也擋不住。&34;如果你這麼說你兒子,也許你是對的,因為壞脾氣可能與遺傳有關。孩子脾氣不好,是遺傳父母嗎?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壞脾氣,拿不到想要的東西就喜歡砸東西;玩了以後哭了,這些壞反應可能真的跟小時候的脾氣有關。
  • 壞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亞里斯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用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在很多家庭裡,父母會無理由地把自己工作、生活、情感上的不良情緒,全都發洩到子女身上。
  • 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所謂有樣學樣就是這個道理,不要讓壞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有這樣一句話:家長的壞情緒,讓孩子來買單,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場修行,但千萬別讓無辜的孩子成了出氣筒。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就如同在成長過程中有了溫暖的臂膀和港灣。而那些總是被壞情緒所掌控的父母,不僅會阻礙孩子身體的健康成長,更容易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創傷。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這樣教,搞定孩子壞情緒
    4-6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可能遭遇了挫折。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一旦遭遇了挫折,他可能會不知所措,便會發脾氣。其實別說孩子了,大人有時候也會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難過和委屈的時候,但是孩子一直發脾氣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希望家長平常能夠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對孩子做好引導作用。
  • 孩子有壞情緒不用怕,家長學會三個方法,引導孩子疏導情緒
    很多家庭都是只選擇生育一個孩子,就這樣還有很多家庭感覺負擔不起。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沒有提供很好的物質生活,對於孩子有些愧疚,家長會在其他地方補償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都是默許的,孩子就會在家長的慣養中出現很多的壞習慣、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