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並非獨一無二 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誰家更強?

2022-01-06 愛活網

人類在步入數字時代以後,很多東西都變了,比如說以前拍照得用膠捲,然後把照片洗出來。數字時代的人類發明了一種「圖像傳感器」,它替代了膠捲作為感光材料,拍照以後就能直接看,而且可以反覆使用不需要更換。這也是你能拿著手機到處拍照的現實基礎。

數字時代或者說電子科技時代的另一大特點是,技術的快速推陳出新,這一點在圖像傳感器技術上也有所體現,所以自首款拍照手機到現在,手機拍照也是越來越好。那些大肆鼓吹自家手機攝像頭拍照多麼牛叉的廠商們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宣傳點。這次我們就來簡單聊聊,當下手機攝像頭所用主流圖像傳感器的幾個上遊供應商,以及從中可遇見的未來。

索尼,相位對焦會成為手機的標配


MEMS Consulting的《CMOS圖像傳感器產業現狀-2015版》報告顯示,手機是目前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性能/高出貨量領域,其中的絕對領頭羊就是索尼,實際上索尼也是在短短幾年間坐到了這個位置。這應該也不難理解,大伙兒難道沒看到市場上絕大部分手機都在用索尼的圖像傳感器嗎?


(背照式與堆棧式CMOS的基本原理)

從前年索尼真正的明星產品IMX135到去年的IMX214,大量手機證明了索尼的圖像傳感器能夠表現出在手機界非常一流的畫質,更不用說蘋果的iPhone也一直在用索尼的定製型圖像傳感器。尤其自IMX135將背照式和堆棧式(Stacked)結構普及開,對於手機攝像頭所用小尺寸圖像傳感器而言是具備很大意義的。

去年讓索尼繼續在這個行業有明星般待遇的產品是IMX214,去翻一下舊帳就知道,有多少國內外的旗艦機在用這款圖像傳感器——那款實現了「超清畫質」5000萬像素輸出的OPPO Find 7所用的就是這顆傳感器。


(IMX214電路局部,來自Chipworks的反向工程)

IMX214雖說在尺寸和解析度方面和IMX135沒有大區別,但性能卻有提升,比如說開始支持4K(30fps)視頻拍攝;採用新的分區高動態範圍曝光技術——這是種硬體HDR技術,所以拍視頻也能實現HDR(且據說可保持1300萬像素全片以30fps速度做HDR輸出);另外背照式和堆棧式結構皆有改進,減少片上微透鏡與感光二極體的距離,集合光線效率有提升,提高主光線角,令其可搭配大光圈鏡頭;新工藝提升低光表現等。


(索尼Xperia Z系旗艦直到現在還在堅持用IMX220)

到IMX220時代,索尼似乎開始著力提升圖像傳感器本身的尺寸,令其達到一些入門級卡片機1/2.3英寸的水平,這是讓手機徹底有了淘汰入門DC的實力。這在早年索尼自家的Xperia Z1身上就有表現,直到IMX220開始提供給其他手機製造商,也讓諾基亞的手機至少在圖像傳感器的尺寸上沒了優勢(除去Lumia 1020與808Pureview)。

IMX220在圖像傳感器尺寸變富餘很多以後,解析度也提升到了2070萬像素。索尼在官網上沒有提供這顆「大底」的詳細參數,僅從其尺寸來看,理論畫質應該會比IMX214這樣的「小底」出色,更出色的感光能力也是必然的,在Xperia Z3身上,其感光值上限已達ISO12800。當下在用這顆底的手機除了索尼自己的手機,典型的像是魅族MX4、MX5,也的確表現出了不凡的畫質。


(榮耀7雖然用上了IMX230,卻閹割了相位對焦特性,大約是基於成本考慮)

隨後的IMX230在尺寸方面稍有縮小,變為1/2.4英寸,有效像素2100萬。具體性能參數包括了堆棧式結構、可以24fps的速率進行全幅輸出,支持30fps 4K拍攝,視頻HDR有更優表現,由於索尼未公布IMX220的詳細參數,所以不確定單從成像質量來看,IMX230是否有提升,但以索尼對IMX230的描述,主要像素的背照式與堆棧式工藝沒有變化,理論上僅從靜態照片畫質來看估計是不如IMX220的。

不過上面這些不是主要改進,IMX230的最大特色是加入了用於相位對焦的像素——在主傳感器中加入相位對焦像素在微單領域不是什麼新技術,但在手機界還顯得很新鮮。一般情況下,相位對焦這種基於測距的對焦方式有著相較反差式對焦更快的對焦速度,這為抓拍以及提升拍攝體驗提供了很好的硬體基礎。IMX230今年4月才逐步出貨,市面上採用IMX230的手機不多,包括樂視Max和華為榮耀7,且後者還閹割掉了相位對焦特性。

於是檢驗相位對焦在手機拍照中能有多大貢獻的任務最先落到了IMX240身上(1600萬像素1/2.6英寸)。採用這顆同樣在索尼官方完全找不到資料的圖像傳感器的手機有三星Galaxy S6和Note 4——前者帶有相位對焦特性,亦表明,IMX240具備可選相位對焦像素的配置。Galaxy S6非常出眾的對焦速度也說明,這種對焦方式對於提升拍攝體驗,縮短拍攝時間具備了相當大的意義。


(這就是傳說中用於相位對焦的像素)

而且iPhone 6用上的索尼定製版圖像傳感器所帶的「Focus Pixel」也就是相位對焦像素,同樣證明了相位對焦在手機成像中的價值,蘋果對市場的帶動力是可想而知的。加上索尼IMX230很可能替代IMX214成為手機圖像傳感器新一代的主流選擇,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很快會看到大量支持相位對焦的手機面市。

發展一些不同路線 比如RGBW


除了上面提到這些比較主流的索尼圖像傳感器,還有一些相對偏門的產品,比如LG G4、nubia Z9系列所用的IMX234;再比如華為P8採用一種叫做RGBW的IMX278傳感器,P8發布後短時間內引起了人們熱烈討論。IMX234和IMX278起先在索尼官方也找不到任何資料,有人說這顆IMX278圖像傳感器是索尼為華為特別定製的。


(Chipworks發現,索尼針對IMX278做了堆棧結構的升級,比如新的TSV工藝、後背DTI像素隔離,以及像素陣列的確不是拜耳結構)

就在上周,索尼在官網給出了IMX278的一些參數,表明以後任何手機製造商都可以採用此傳感器,這是顆1/3.06英寸1300萬像素的圖像傳感器。在功能特性中索尼特別提到了「超高信噪比」(Super High),以及針對白色(也就是RGBW中的W)的反馬賽克算法所做的高級抑噪,另外包括內建溫度傳感器等。

RGBW這個概念想必經過大量知識普及後,很多同學也知道了其簡單原理,就是像素陣列排布,以紅、綠、藍、白四個像素為一組,其中這個「白」也就是去掉了色彩濾鏡(或無色濾鏡),在一個像素去掉濾鏡後,低光照環境下的感光效率能夠提升很多——通過後期算法,可實現對畫面暗部細節更好的兼顧。即便很多人認為,這種技術的現實意義並不大,因為圖像傳感器和處理器性能的提升令多幀合成技術也可以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典型代表是iPhone,雖然下圖中,iPhone的HDR明顯被關閉了。


(華為近兩年似乎都在以提升成像暗部表現為己任)

RGBW在圖像傳感器自身的實現上難度不大,其難點在於圖像處理引擎的反馬賽克算法上,而且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07年(據說是柯達最先發明的),此前也有一些手機採用了類似的傳感器。

比如中興星星一號所用來自Aptina的圖像傳感器,以及Moto X一代手機攝像頭所用OmniVision的OV10820,只不過在叫法上存在一些差異,後兩者將這種像素陣列稱作RGBC,這裡的「C」(Clear透明)像素也就類似於索尼IMX278的「W」像素。

OmniVision,雙攝像頭也是個思路


人眼有個有趣的特點,它對影像層次的捕捉並不隨著光比的增減呈現出線性,也就是對世界暗部細節的捕捉能力更強。這就要求成像設備追逐畫質的時候有著更好的寬容度,尤其暗部細節。如上所說的RGBW傳感器是種解決方案,還有多次曝光多幀採樣做HDR後期也是個辦法,另外一個解決方案是用兩顆傳感器,一次就完成兩張照片的採樣。

採用這類解決方案的代表是華為榮耀6Plus雙攝像頭,它所用的圖像傳感器是來自OmniVision的OV8865(800萬像素1/3.2英寸CMOS ×2)。這種雙攝像頭解決方案的確是用到了兩個完整的攝像頭模塊,也就包含兩顆圖像傳感器。

榮耀6Plus所用這套方案相較其他雙攝像頭手機的主要差別是,兩顆攝像頭都參與成像,而且進行不同曝光參數的曝光,起到單次成像HDR的效果,這是華為宣稱這款手機有出色逆光拍攝效果的原因所在,而且它也的確表現出了明顯優於同時代手機的成像寬容度。若不談榮耀6Plus在算法上的暫時不及,OmniVision的雙攝像頭對成像的確有幫助,但這建立在兩顆攝像頭配置相同的基礎上。

所以雙攝像頭對很多人而言,更大的意義在於玩法的多樣性,比如由於從兩個位置取景可做3D拍攝,還有模擬單反這類大底成像設備才能達成的淺景深效果(雖然效果還是很不理想)。除了榮耀6Plus之外,市面上能這麼玩的主要就是HTC One M8、M9+了,它們的雙攝像頭方案沒有榮耀6Plus那麼複雜,所用輔助攝像頭平常是不參與成像的,但能用來達成如上所述的玩法,這顆攝像頭的圖像傳感器同樣來自OmniVision,型號為OV2722(200萬像素1/6英寸CMOS)。

今年年初,OmniVision中國區總經理在談對市場的前瞻時曾經表示,對雙攝像頭方案非常看好,會「成為主流」,即便現在看來這似乎還只是個美好的夢想,人們對它的熱情也遠不如想像中那麼高,誰也說不準雙攝像頭方案是否在逐步完善後還有希望受到關注。


(傳說中的UltraPixel正是OmniVision的作品)

OmniVision在手機領域的主要客戶正是HTC,非常著名的產品如HTC早年著力宣傳的UltraPixel攝像頭所用圖像傳感器乃是OmniVision的OV4688(400萬像素1/3英寸CMOS)——它的特色在於2μm的像素尺寸帶來更好的感光性能;90fps的全尺寸輸出;還有一種加強型的HDR(官方名曰line-based staggered HDR)。HTC的許多中端定位機型,也有採用OmniVision圖像傳感器的傳統,比如HTC E8選擇了OV13850。


(今年OmniVision面向市場主推的就是這顆OV23850)

此外,金立也算是OmniVision的忠實客戶,早前的E7就開始採用OV的方案,最新的金立E8則用上了目前OmniVision為智能機頂配的圖像傳感器OV23850(2380萬像素1/2.3英寸CMOS),尺寸和解析度在手機中都是頂級的,全尺寸輸出可達24fps。這顆底用上了OV最新的「堆疊晶圓技術」,所以同樣支持視頻HDR,更重要的是對相位對焦做出支持!

東芝,走自己的路 讓其他廠商打的去吧


在眾多CMOS圖像傳感器製造商之中,同樣擁有多年經驗的東芝,在發展道路上具備了一點「不走尋常路」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與諾基亞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Lumia手機所用攝像頭幾乎都是由東芝製造完成的。

除了Lumia 920同系的攝像頭圖像傳感器來自索尼,如808 PureView、Lumia 1020這種現在看來仍在手機成像領域,能將其他手機甩出很遠的手機產品所用「大底」圖像傳感器都是東芝製造的。但因為諾基亞從未公布與東芝合作的細節,東芝也完全不會公開這些稍顯變態的大底傳感器的數據——Chipworks倒是對這些傳感器做了詳盡的研究,但研究結果都以paper形式收費,且每篇文的價值不菲,有好奇心的土豪們可以去購買下載。


(808PureView的圖像傳感器是東芝為之特別定做的HES9,尺寸驚人)

從Chipworks公布的拆解數據可知,諾基亞808 PureView所用這顆底為4100萬像素1/1.2英寸的東芝HES9,16:9與4:3冗餘設計(東芝為諾基亞提供的所有底幾乎都是這種冗餘設計),前照式;而Lumia 1020用的圖像傳感器同為4100萬像素,但已改用BSI背照式,提升了暗光環境下的感光能力,尺寸縮減到1/1.5英寸,但相比普通1/3英寸的底也已經大出5倍,具體型號為CK26V1。即便假定這兩顆底沒有用什麼尖端工藝和技術,也以其尺寸碾壓了其他手機。


(跟諾基亞合作,就是如此炫酷)

即便是同代產品對比,東芝的底也完全沒有弱於其他競爭對手。比如諾基亞的Lumia 1520/930所用2000萬像素1/2.6英寸的圖像傳感器為東芝CK44V2(專為諾基亞定製),和為Lumia 830定製的1/3.4英寸底(型號不明),都表現出了上佳的素質,雖然不清楚諾基亞在其中的參與度有多少。

東芝目前面向眾多手機廠商的主推產品是2000萬像素1/2.4英寸的T4KA7,背照式結構,全尺寸輸出規格22fps(RAW10),數據格式支持RAW12,據說是顆旗艦產品,今年3月份已經開始規模量產。其特色相較前代產品是可讓智慧型手機設計得更薄,採用這顆傳感器的典型代表是HTC M9系列與E9系列手機。


(與很多人想得不同,HTC M9所用圖像傳感器來自東芝,而非索尼)

還有一款T4KC3是本月早前剛剛發布的,基本規格包括1600萬1/2.7英寸,全尺寸輸出30fps,支持HDR以及東芝傳說中的「Bright mode」——即就算採用高速攝影,也不會因為快門加速而丟失亮度,還有一點是東芝極其輕描淡寫的相位對焦(PDAF),足見就算是走自己的路,對相位對焦這種趨勢也還是需要迎合的。

這是個還在激戰中的市場


除索尼、OmniVision和東芝,從事移動圖像傳感器製造的主流廠商還包括了三星、上文提到的Aptina等。

這其中另值得揮一筆的是三星。三星圖像傳感器在手機領域的代表作應該是Galaxy S5所用的S5K2P8(1600萬像素1/2.6英寸),其特色是名為「ISOCELL」的像素類型,這是一種在像素單元間增加屏蔽的技術,三星自己的說法是可以降低像素間30%的串擾,配合微透鏡的改進,ISOCELL據說可接受更大角度範圍的光線入射,也就能配合大光圈鏡頭。只不過在Galaxy S5身上並沒有表現出明顯優於競爭對手的氣魄。

從各家的努力的總方向來看,這兩年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仍在朝著尺寸更大,像素數目更多的趨勢發展,全面跨過1/3英寸這道坎,全面進擊2000萬像素,低光成像素質更出眾,4K視頻拍攝成為標配,全尺寸輸出靠近30fps,而最重要的趨勢就是相位對焦的全面融入,東芝、OmniVsion和索尼都已經在高端產品中加入了相位對焦選項。

不難預見,此後將推的旗艦機將大量湧入2000萬像素1/2.x英寸的配置,而且支持更為快速的相位對焦。當然這只是從圖像傳感器的發展做出這樣的推斷。手機拍照的發展方向或許更多還得看圖像處理器和鏡頭的發展,畢竟圖像傳感器似乎都已經不再是手機拍照好壞的決定因素了,因為大家的圖像傳感器似乎都還不錯。

回復【LoveLife】可查看 新生活指南「LoveLife」專題文章回復【完美電腦】可查看「完美電腦究竟是什麼樣的」專題文章
回復【五月病】可查看「Mayday!Mayday!」專題文章

相關焦點

  • cmos圖像傳感器結構_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
    cmos圖像傳感器結構   CMOS圖像傳感器的像素結構目前主要有無源像素圖像傳感器(Passive Pixel Sensor,PPS)和有源像素圖像傳感器(Active Pixel Sensor,APS)兩種,如圖1所示。
  • 索尼CMOS圖像傳感器的王座,還能坐多久?
    包括蘋果iPhone、OPPO、華為等在內的絕大部分高端拍照手機,都採用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華為P30 Pro後置四攝(包括ToF攝像頭)圖像傳感器都來自索尼,讓P30 Pro一舉成為現如今拍照最出色的手機設備。
  • 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分析
    本報告分析的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 本報告對來自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七款旗艦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中的28款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物理分析和成本對比,讓讀者充分了解OEM手機廠商選擇的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路線。
  • CMOS圖像傳感器,路在何方?
    CMOS圖像傳感器上集成了許多微小的光敏像素。像素間距指從一個像素中心到另一個像素中心的距離,以微米(m)為單位。並非所有手機都需要配備最先進的CMOS圖像傳感器,也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樂於用手機拍照。但不可否認,消費者對更多成像功能的追求不會停止。
  • 型號更大未必更強! 索尼手機CMOS家族解析
    要破除關於索尼IMX系列相機傳感器「型號越大就越先進」的錯誤認識,首先就需要弄清楚到目前為止,那龐大的傳感器家族中各型號之間的更迭關係與技術聯繫。   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索尼官方自然明白,但不可能會告知外界,而相關的公開資料又極為稀缺。
  • 手機拍照哪家強?CMOS傳感器在旁捂嘴偷樂
    目前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傳感器品牌主要以三星ISOCELL、索尼IMX和豪威OV三家為主,考慮到索尼IMX傳感器已佔據大半中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所以咱們就先就拿IMX「開刀」。所以,從IMX240開始,索尼旗艦級傳感器逐漸將像素從1600萬下降到1200萬,並開始主打更大的傳感器尺寸以及單個像素麵積。
  • 中國CMOS圖像傳感器產業迎來新突破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預期更加樂觀2017年,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CIS)市場規模為139億美元,Yole預計未來五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9.4%。這主要受益於幾乎各種應用領域的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都出現了顯著增長,尤其是手機領域,同比增長高達20%!
  • CMOS圖像傳感器在全球安防和汽車市場的表現
    自從蘋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之後,智慧型手機就成為了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市場的重要營收來源,在手機和消費者推動下的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CIS)產業也毫不例外。日本廠商索尼甚至憑藉在CIS上面的表現,一改以往的頹勢,開啟了新一輪增長,國內也湧現了格科微、比亞迪、思比科和思特威等一系列CIS廠商,市場也在快速增長。
  • 關於知名品牌索尼——諸多相機傳感器!你知道哪些呢?
    索尼家在傳感器範疇「老大」的位置相信沒有人質疑,雖然這樣但索尼還在推出各種全新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也都得以曝光,這裡總結整理一下分享給大伙兒,大家認為這些傳感器都會用在哪些相機上呢?M43傳感器:IMX492LQJ這是一款具有4708萬有效像素,基於彩色方形像素陣列技術的M43格式傳感器,每秒可供應31.3幀靜止圖像和8K圖像;aps-c傳感器:IMX671AQR4300萬像素 aps-c cmos傳感器,支持8K 12bit視頻錄製!
  • 從一加手機透視功能,來說說CMOS圖像傳感器
    無論是常規攝影還是紅外攝影,相機能夠成像的原因是CMOS傳感器接收到了被攝物體所反射的光。CMOS 圖像傳感器CMOS 圖像傳感器,也就是CIS(CMOS Image Sensor),是最近幾年的熱門領域。
  • CMOS圖像傳感器產業現狀 國產幾近於無
    這主要受益於幾乎各種應用領域的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都出現了顯著增長,尤其是手機領域,同比增長高達20%!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92353.htm
  • 索尼開發行內首款三層堆疊式CMOS影像傳感器
    【天極網數碼頻道】東京2017年02月07日 -- 索尼公司(下稱索尼)今天宣布推出行業內首個配備DRAM的三層堆疊式CMOS影像傳感器,可用於智慧型手機。傳統的兩層CMOS影像傳感器由背照結構像素層和預裝電路晶片的信號處理電路層構成,該新款CMOS影像傳感器在這兩層電路中間新加入了DRAM層。
  •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持續火熱,多攝像頭化導致供不應求
    CMOS圖像傳感器市場持續火熱,多攝像頭化導致供不應求 今日頭條 發表於 2019-12-11 16:29:51 進入今年以來,CMOS Image Sensor(
  • 索尼震撼發布APS-C與M4/3全域快門傳感器,再見了果凍效應!
    索尼剛剛更新了他們的傳感器頁面,並且包含了幾乎所有可能格式的全新全局快門傳感器。這包括令人興奮的APS-C和MFT全局快門傳感器。傳統cmos讀取為逐行掃描,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都有,所以在拍攝的內容快幅移動時,上下兩端是不同的時間讀取的,會讓直的電線桿變成斜線。
  • 拍照加分全靠它 淺析手機專用CMOS傳感器
    因此,很多用戶提起手機CMOS首先就會想起索尼IMX系列,而本文我們主要討論的傳感器也是以索尼IMX為主。然而,這些處理器如果仔細從數字大小梳理,好歹還有跡可循,就好像P60肯定要比P23強。然而,索尼IMX傳感器卻根本不遵循數字大小論英雄的軌跡,迷信數字你就輸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索尼MIX傳感器包含IMX100、MIX200、IMX300、IMX400幾大家族,理論上後綴數字越大的家族在規格上應該更佔便宜吧?
  • 梳理對比:手機圈索尼3系CMOS誰最強?
    表格裡有的沒有寫出來是因為有更顯著的功能點,所以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手機發布會上面PDAF這個詞兒露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為什麼?不是因為不支持了,正是因為大家幾乎都支持,反而看起來不像是一個主流賣點的緣故。
  • 索尼IMX型號傳感器大盤點 誰是成像之王
    目前索尼在手機攝像頭傳感器的市場上幾乎處於統治地位,基本大部分的旗艦手機都採用索尼的相機傳感器,但由於目前包括索尼、OminiVision、三星這些傳感器廠商的命名比較混亂,每一款產品的數字型號讓普通消費者無從知曉其具體的含義,像IMX214、IMX298、IMX378等等型號究竟有何差距呢?
  • 為什麼尺寸要越大越好 CMOS傳感器詳解
    這兩天,OPPO搞了個大事,把索尼IMX398傳感器當邀請函送給媒體了。當幾乎所有媒體編輯在感嘆OPPO「壕氣雲天」,要將「變法」的時候,不少網友表示索尼IMX398傳感器究竟是什麼鬼,這玩意真有這麼玄乎?筆者表示要搞清楚這東東,有必要把手機現在這套「玄學」給弄清楚。
  • 索尼公布新CMOS技術:兼具全局快門和背照式結構
    索尼的CMOS圖像傳感器在近幾年可謂獨步天下,整合DRAM存儲技術的CMOS依然歷歷在目。索尼近日通過官網宣布成功開發Pregius S,這款堆疊式CMOS圖像傳感器採用新型圖像傳感器,並具備索尼專有的全局快門功能和背照式像素結構;同時在第三層增加了臨時存儲器。
  • 索尼發布工業設備用SWIR圖像傳感器 採用5微米像素尺寸
    【TechWeb】5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索尼日前宣布,發布兩款用於工業設備的新型短波紅外(以下簡稱SWIR)圖像傳感器。索尼介紹稱,新款傳感器採用索尼原發的SenSWIR技術:在銦砷化鎵(InGaAs)化合物的半導體層上構建光電二極體;二極體之間則通過帶有矽塗層的銅-銅連接相連,形成一個讀出電路——這樣的設計可以保持對寬廣範圍波長的高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