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軍標準6飛彈攔截實驗成功 射程370公裡
據英國《簡式防務周刊》7月8日報導,在6月未公開的海上測試中,美國海軍和安防承包商合作的「標準6型」飛彈(SM-6)成功進行了海上攔截實驗。為了完成該飛彈的遠程任務,美國海軍藉助海軍一體化防空火控(NIFC-CA)系統,如海軍E-2D先進鷹眼,來實現超視距目標定位,以收集非宇宙盾系統(non-Aegis)設備的數據。
-
美軍「標準-6」飛彈實現史上射程最遠艦對空攔截
「標準-6」攔截彈從「普林斯頓」號巡洋艦發射 資料圖中國網新聞10月17日訊 據美聯社2016年9月30日報導,「標準-6」飛彈(SM-6)成功攔截超視距目標,這是海軍歷史上射程最遠的艦對空攔截本次任務展示了「標準-6」帶來的海軍綜合火控制空作戰能力,旨在通過協同作戰系統將美國海軍艦艇和機載傳感器聯結起來,形成統一的網絡。「標準-6」從「普林斯頓」號(CG59)巡洋艦上發射,該巡洋艦裝備了最新的「宙斯盾」基線9作戰系統。美軍發展跨地平線攔截能力 向海上超低空突防說不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由海向陸轉型。
-
標準-6飛彈再創射程記錄 成功擊中水面目標
近日,雷聲公司「標準」-6飛彈成功集中5個目標,並刷新了此前於2014年6月創造的射程記錄。本次系列測試主要驗證「標準」-6飛彈的戰術作戰能力,驗證飛彈在最大順向射程和最大橫向射程情況下的超視距攔截能力。
-
從攔截飛機到攔截彈道飛彈:美國「標準」系列艦空飛彈發展史!
美軍近幾十年來的戰爭行動中,航母總是率先出動。美軍霍珀號DDG-70宙斯盾驅逐艦標準-3(SM-3)反導攔截試驗自20世紀60年代末投入服役以來,「標準」飛彈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和改進過程,「標準」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標準」-1/2/3/6四個系列、數十種型號的龐大飛彈家族,「標準」防空飛彈可以攻擊中高空飛機、反艦飛彈及巡航飛彈,後期發展型甚至可以攔截彈道飛彈
-
標準3-2A能夠攔截洲際飛彈?射程由500公裡提高到2500公裡
最近美國飛彈防禦局發表聲明,美國海軍的約翰-芬恩號飛彈驅逐艦,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用最新版本的標準3飛彈及標準3-2A,成功地攔截了一枚洲際飛彈靶彈。對於這次試驗,飛彈防禦局的局長喬恩-希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這是一次難以置信的成就和重要裡程碑。」
-
美國「不務正業」的頂尖防空飛彈,「標準」反艦,「愛國者」反導
標準系列防空飛彈是美國現役主力艦載防空飛彈系統,該飛彈系統研發開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主要分為標準1型、2型、3型和目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標準6型。標準系列艦載防空飛彈系統性能可圈可點,目前仍是美國海軍的防空利器。其中,標準2型防空飛彈ER改進型射程已經達到240公裡,而標準3型和最新的標準6型的射程更遠。
-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飛彈
SM-6飛彈標準6飛彈的彈體實際上是沿用標準2Block IVA,所以在飛行性能方面並無區別,在半主動模式下,由艦上的照射雷達提供引導,可以攔截240公裡的高空目標。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對抗低空、超低空掠海目標的能力,該飛彈安裝了發展自AIM-120飛彈引導頭的主動引導頭,在數據鏈系統引導下,可以實現「A射B導」,由E-2C鷹眼預警機提供海平面以下目標信息,飛彈在半主動雷達引導下飛到指定位置後使用自身的引導頭搜索低空目標並實施攻擊,在對付超低空目標時最大理論射程可達370公裡(S-400飛彈的最大射程400鞏俐也差不多是這樣打出來的)。
-
標準6防空飛彈,為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而生,號稱宙斯盾最鋒利的劍
這一批標準6是基礎型號,彈長6.58米,彈徑0.34米,彈重1500千克;最大射程240~260千米(極限射程為370~400千米),最大射高為34千米,飛行速度為3.5馬赫;中段慣性制導+數據鏈,末端採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半主動模式)。採用主動模式的標準6不需要佔用載艦的火力控制通道,這大大增強了宙斯盾系統的抗飽和打擊能力。
-
美欲打造全能飛彈,以標準6為藍本,具備中程彈道飛彈作戰功能!
戰斧是美軍遠程攻擊利器此前由於在中程彈道飛彈發展上的局限,美軍的遠程攻擊方式主要由戰機來完成,海軍有近千架艦載機,空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各自裝備大量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共同構成了美軍的遠程打擊梯隊。標準6防空飛彈發射標準6升級計劃標準6是美軍在2011年服役的一種艦載防空飛彈,該飛彈最大攔截距離達400公裡,射高30000米,可攔截包括戰鬥機
-
S500飛彈研製成功,俄卻只對一國出口,這下莫迪心裡又急紅眼了
圖為S500防空飛彈俄羅斯國防部近期公開宣布,新一代S500遠程防空飛彈研製成功,這款號稱全球最先進的遠程飛彈,預計將在2021年完成所有準備工作並開始投入批量生產,對於這款飛彈的未來前景,俄方卻只打算對一國出口,這個國家就是東方好友,那麼在俄羅斯S500防空飛彈研製成功後,中國還會購買嗎?
-
巨浪2飛彈最大射程8000公裡,和094核潛艇聯手,美國坦言無法攔截
巨浪-2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款潛射型彈道飛彈,很多人認為它的射程大約在8000公裡左右,這樣的距離按照國際上的標準劃分應該是洲際型的彈道飛彈,但是這通常是西方的標準,此次亮相的巨浪-2射程在5000-8000公裡之間,被稱為遠程類的彈道飛彈。
-
美軍太平洋再射標準3飛彈,面對解放軍航母殺手,就是手槍打飛機
近日,據美國媒體公開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射了一枚無實際彈頭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並利用其自身的標準3型防空飛彈進行了成功攔截,可以說為眾人的議論提交了一份答卷。據詳細了解,美軍此次利用民兵3洲際飛彈對4000多英裡外的太平洋進行了模擬打擊,為了秀一波操作,按下發射按鈕的並不是這顆民兵3發射的空軍基地,而是隸屬另一飛行中隊的一名海軍E-6飛機乘員,使用飛機上的發射控制系統發射了這枚飛彈。
-
美軍升級標準6防空飛彈,賦予高超音速反艦功能
"的複合制導體制,最大飛行速度為3.5馬赫,在美海軍的"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NIFC-CA系統)的支持下,其最大有效攔截斜距可達370公裡,最大射高達到了33公裡,此外,該飛彈還具備一定的反艦和對地攻擊能力,可見其還是一款多功能的艦載防空飛彈,不過由此前的"標準"-6 飛彈主要使用的是MK-125這樣的高爆破片式殺傷戰鬥部,故而對於一般大中型水面艦艇以及一些堅固地面目標的毀傷能力也比較的弱。
-
美軍特殊戰機攔截系統在西亞測試,真正防的是東風快遞
對美軍而言,反恐戰爭的結束和大國對抗戰略的重啟意味著美軍將不得不開始面對具有完善現代化體系的對手,所以在五角大樓看來美軍一線部隊的基地也不再被視為絕對安全區域。由於認識到潛在對手飛彈的威懾力,美軍開始結合最新設備模擬己方機場被毀時如何扭轉局勢。
-
標準6飛彈上岸,美陸軍可同時獲得彈道飛彈,防空和對艦攻擊能力
遠程精確射擊計劃標準-6飛彈(SM-6,RIM-174)是美軍一種大氣內防空飛彈,其使用了標準-2防空飛彈的彈體,標準-3飛彈的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改進自AIM-120的雷達導引頭,使用高爆破片戰鬥部攔截低空巡航飛彈、飛機和高空的彈道飛彈。
-
標準3攔截ICBM洲際飛彈靶彈成功的背後貓膩!
而超級大國在這方面倒是有一個先天的優勢,這就是有足夠遼闊的反導試驗場,可以在美洲大陸本土和太平洋中間島嶼之間進行洲際飛彈試射和反洲際飛彈試驗,整個試驗地域的跨度可以超過8000公裡。而另外兩個大國都沒有如此遼闊的試驗空間,因此還都沒有真正搞過對洲際飛彈全彈道射程的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這也算是超級大國打贏了二戰太平洋戰爭的紅利一直吃到了今天。
-
為何HQ9B的公開射程只有S400和標準6的一半?
比如同樣是全球最先進的區域防空飛彈系列,包括在陸地上和上艦的區域遠程防空飛彈。從蘇聯時代到俄羅斯的產品,似乎都比其他大國的防空飛彈射程遠了一倍甚至一倍還多。比如早在上個世紀末,比較火爆的愛國者1和2型的最大作戰斜距只有80公裡左右。而幾乎同代的S300飛彈宣傳的作戰半徑就已經接近200公裡。而出現更晚的HQ9對外宣布的射程也不過最大130公裡。
-
新式LRASM飛彈研製成功,美軍瘋狂採購反艦飛彈
按照最初的設計指標要求,LRASM飛彈最突出的特點是"遠程",依照美國海軍官員的表示,該飛彈射程將達到900公裡,遠遠超出美軍現役主流反艦飛彈的180~240公裡,是美軍當前最重要的反艦飛彈武器。LRASM反艦飛彈是一種遠程亞音速隱身反艦飛彈,該飛彈的外形設計參考了美軍"賈斯姆"(JASSM)巡航飛彈,採用了低可探測外形設計,具備很好的隱身效果,同時由於其亞音速飛行,因此燃料消耗相對較少,可以在相對較小的發動機和燃料儲備情況下即可滿足近1000公裡射程的需求。這一點和蘇俄系列動輒近十噸的重型反艦飛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攔截彈」的「新」角色——第三代「標準」系列飛彈(4)
第三代「標準」飛彈第二階段的研製與技術特點雖然SM-3Block IB飛彈的攔截距離、目標識別能力、機動性均優於SM-3 Block IA,但根據反衛星試驗的飛彈飛行彈道判斷,無論是反衛星還是用於攔截遠程彈道飛彈已經接近
-
美國也練打航母,試射戰斧反艦飛彈,射程超1600公裡
按照美軍計劃,所有的現役「戰斧」BlockIV型巡航飛彈將全部升級為BlockV標準,而BlockIII型巡航飛彈則全面退役。 這種新型的「戰斧」BlockV型巡航飛彈分為反艦型的BlockVa型和對陸攻擊的BlockVb型,其中前者擁有1600公裡以上的射程,並具有一定的隱身外形,是美軍專門用來打擊對手航母戰鬥群的利器,可以在對手防空圈外對其進行飽和式飛彈攻擊,可以說威脅等級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