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交部宣布中國駐葉門使領館暫時閉館

2021-01-10 環球網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

鑑於當前葉門安全形勢惡化,中國駐葉門使領館工作人員在協助在也中國公民撤出後,已全部撤離葉門。中國駐葉門大使館和駐亞丁總領館暫時閉館。

北京時間4月6日18時10分,中國海軍臨沂艦搭載24名中國公民駛離葉門荷臺達港前往吉布地。此前,中國駐葉門大使館組織這些中國公民驅車5個多小時從葉門首都薩那趕到荷臺達港。中國駐葉門大使館留守組全體人員一同乘艦撤離。

我撤離最後一批在葉門中國公民

應斯裡蘭卡政府請求,臨沂艦同時搭載45名斯裡蘭卡公民撤離。

同時,中國海軍微山湖艦正在協助索科特拉島上的9名中國公民和1名日本公民撤離,預計今天離開。

此前,8名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方面協助下乘巴方船隻離開葉門。

至此,自願撤離葉門的613名中國公民在中國政府的組織和協助下已全部得到妥善安排。

在近日葉門撤離行動中,中國政府共協助來自15個國家的共279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

鑑於當前葉門安全形勢惡化,中國駐葉門大使館、駐亞丁總領館暫時關閉。

相關焦點

  • 原標題:外交部:中國駐葉門使館暫無閉館或撤館計劃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在例行會上表示,中國駐葉門使館暫無閉館或撤館計劃。華春瑩應詢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國家駐葉門使館暫時關閉的報導。目前中國駐葉門使館暫無閉館或撤館計劃,中國外交官依然在堅守崗位,並為在葉門中方人員和機構提供必要協助。「中方正密切關注葉門局勢發展,希望葉門有關方面採取切實舉措,保障中方人員和機構安全。」她說。
  • 中國海軍護衛艦停靠葉門亞丁港撤僑 122人抵達吉布地
    新華社3月30日下午14時消息,122名中國公民以及兩名來自埃及和羅馬尼亞的中企人員搭乘中國海軍臨沂艦於當地時間29日晚抵達吉布地共和國吉布地港,並得到中國駐吉布地大使館的妥善安置。海軍護航艦艇編隊赴葉門撤離中國公民,是中國海軍作戰艦艇首次靠泊外國港口直接執行撤僑任務。
  • 中國駐美使領館發布重要通知!
    據中國駐美使館官方網站消息,近期從美輸入確診病例大量增加,經查,多數確診病例與旅途中轉感染有關,部分也與中介機構、實驗室存在違規操作以及檢測後不能遵守居家隔離要求有關。駐美國使領館發布重要通知,對確有緊急旅行需要的乘客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相關要求作出進一步規範和說明,具體通知如下:關於進一步重申「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以及調整核酸、血清抗體檢測有關要求的重要通知近期從美國輸入中國的新冠確診病例大量增加,經查,多數確診病例與旅途中轉感染有關,部分也與中介機構
  • 中國軍艦進入葉門亞丁港 啟動撤僑工作
    國防部證實中國海軍赴葉門執行撤僑行動 籲媒體慎重報導【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3月30日上午,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獲證實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葉門撤離中國公民。國防部官員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軍隊有能力保護同胞安全回家。
  • 遭中國對等制裁後,白宮還在嘴硬!擋不住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
    我國外交部於24日宣布了對美國此前要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的反制,要求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按照外交對等原則,中方也給了美方72小時實施關閉。據報導,白宮當日對此作出回應,要求中國不要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行動」,同時,白宮發言人還在嘴硬,對此前的挑釁行為進行狡辯。
  • 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警惕冒充使領館電信詐騙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接到電話反映,收到顯示為使領館號碼的電話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需登記中國公民信息,並告知接電人的身份證件被盜用且在國內辦理醫保卡,隨即要求其提供個人身份和銀行帳戶等信息,甚至提出見面要求。
  • @臺灣同胞,在海外遇到困難來找中國使領館!你們的身後是中國
    我駐科威特大使館向他們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件,並安排他們乘坐館方車輛撤離戰區。到達約旦後,我駐約旦大使館又為臺胞做了擔保,並協助他們同臺北總公司取得聯繫,最終順利回到臺灣。同樣的,在2011年中國從利比亞撤僑、2015年從葉門撤僑時,祖國也大力協助當地臺灣同胞撤離險境。
  • 外交部回應
    (原標題:中方正向歐洲國家重開邊境?外交部回應)
  • 中國如何保衛外國使領館:武警24小時站崗超國際水平
    原標題:中國如何保衛外國使領館:武警24小時站崗超國際水平   在一些西方國家,比如美國,基本上不給外國使領館配備保安站崗。曾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的陳明明表示,美國會對外國使領館安全等級評估,如認為屬於高危類型,是恐怖主義攻擊目標,就會提供嚴密安保,比如以色列駐美使館周圍。對於美國認為非安全高危類型的外國使領館,比如中國使領館,多數情況下,美國不派保安。在使領館區,美國警車會定期進行巡邏,密度比一般社區頻繁。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再次收緊入境中國政策
    一 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在英人員入境 今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突然宣布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在英人員入境 因疫情原因,現宣布暫時停止在英國人員持目前有效中國籤證及工作類
  • 韓國疫情加速反彈,中國駐韓國使領館提醒中國公民千萬小心
    韓政府已宣布,首都圈等地區自12月19日起全面實施防疫1.5級響應,在公共場所實施人員限流登記、強制佩戴口罩、間隔就坐等措施,違者將被處以最高10萬韓元(約合600元人民幣)罰款。 今年以來,陸續有中國公民在韓確診感染。駐韓國使領館再次提醒廣大在韓中國公民,請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負責,萬不可掉以輕心、放鬆警惕: 一、加強自我約束,減少不必要外出。
  • 原標題:中國駐埃及大使館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黃元鵬):3月15日,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正式開通,這是我駐阿拉伯國家使領館開通的首個官方微信公眾號。該微信公眾號目前包含「基本信息」、「領事服務」、「其他諮詢」等三個欄目,除發布使館信息、中埃資訊等基礎內容外,還推送使館重要通知及最新活動,並提供護照籤證、公認證等各類領事服務信息。
  • 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美駐華使館說「告別」,中國網友不領情!
    「一路走好」、「不想念」、「懷疑沒安好心」27日上午,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分享了一段視頻「告別」。不過,這條微博下方的評論區卻「翻了車」: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想念」、「永遠不見」;還有網友認為,這段視頻中將美國人民與中國一些地區的人民對等相提,是「沒安好心」。
  • 外交部:今年中國駐外使領館擋住3.8萬名「很可能帶疫人員」來華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外交部領事司17日舉辦2020年度領事工作媒體吹風會,崔愛民司長表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除商業航班外,中國外交部共安排351架次航班,從92個國家接回超過7.3萬名同胞。
  • 綜述:我駐義大利使領館積極協助確有需要僑胞回國
    新華社羅馬8月21日電 綜述:我駐義大利使領館積極協助確有需要僑胞回國新華社記者義大利是中國公民旅居歐洲的主要國家之一,約30萬中國公民在意工作、學習和生活。新冠疫情暴發不久,意政府宣布暫停中意兩國直航,給有回國需要的旅意中國公民造成較大困難。
  • 中國駐韓國使領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國慶假期注意防範颱風
    中國駐韓國使領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務必注意防範第18號颱風「米娜」,有關注意事項如下:一、妥善安排行程。颱風來臨將導致大量航班取消、客輪停運,請赴韓中國遊客密切關注航班信息,及時調整出行計劃,因颱風造成的航班取消、變更、延誤及交通管制等問題,要有心理準備。二、警惕旅遊風險。
  • 外交部領事司:中國護照「含金量」不斷提高 公民出行更便利
    醫院沒有青蒿類藥物,主治醫師找到中國駐杜拜總領館。總領館立即藉助微信向當地僑胞徵集青蒿素。不到半小時,就有許多僑胞帶著藥直奔醫院,可惜不是醫院需要的針劑。總領館連夜聯繫中國駐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國家使館以及國家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同時向航空公司和中資企業發出請求。當地僑團和熱心僑胞輪流到病房看護。幾經努力,醫院終於拿到了所需的青蒿素。但由於病情太危重,當事人仍不幸去世。
  •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提醒防範假冒外交部12308熱線電信詐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2日訊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消息,近日,多名在澳中國公民或外籍華人致電外交部12308熱線稱,收到顯示為12308熱線號碼的來電。中國駐澳使領館謹提醒您切實防範,以免上當受騙。一、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電話12308並無外撥功能,此類電話系假冒並疑似詐騙電話。二、針對此類顯示為12308的電話,或無法辨別是否為詐騙電話,最簡單有效一招:掛斷電話並按領區撥打中國駐澳使領館領事保護電話進一步核實。
  • 中國在澳大利亞所有使領館 首次發布同一個警告
    中國駐澳使領館罕見「群發」安全提醒這兩天,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都被上述圖片中的這段話「刷屏」了:「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不同地方發生數起侮辱、毆打中國留學人員的事件。我們提醒所有赴澳中國留學人員注意防範在澳期間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遇到危險情況請立即報警,並及時聯繫中國駐澳使領館。」
  • 外交部領保中心:臺灣同胞可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