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關於「全民K歌」涉黃問題處理結果,公告表示已針對媒體報導反映的「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等問題進行了查處。「全民K歌」回應表示,對相關情況高度重視,10月內已就公告中提及的問題完成了整改,今後將繼續強化對包括UGC在內的各項內容的審核,對違規內容或帳號的處罰絕不手軟。(11月16日 央廣網)
「全民K歌」APP,是手機翻唱APP中的佼佼者。不過,公眾對「全民K歌」的詬病不斷,各種吐槽不絕於網絡。10月25日,有用戶反映,「全民K歌」中有低俗、涉黃的歌曲作品被翻唱;後陸續有網友指出,該平臺「交友陪玩」項目中部分歌房主播露骨聊天互動。
輿情發酵後,10月28日,廣東省「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省網信辦約談了「全民K歌」的運營商——騰訊公司,責令全面整改,並對其做出了行政處罰。隨後一天,「全民K歌」就已對所涉及到的問題進行整改,包括處理責任人、下架涉黃歌曲、關閉青少年模式下的站內搜索功能等。
職能部門約談之後,「全民K歌」才進行整改,那麼,難道管理平臺真的後知後覺嗎?恐怕未必。事實上,低俗的歌曲被翻唱者熱捧,「全民K歌」的後臺肯定能監測到數據異常。但低俗歌曲、涉黃信息能吸引青少年用戶,給平臺帶來人氣和流量,「全民K歌」當然也就對露骨的涉黃歌曲、視頻視而不見了。不客氣地說,低俗歌曲、涉黃信息發表者打法規擦邊球,與監管平臺的默許和慫恿密不可分。
手機智能APP的用戶群是青少年,一些APP為迎合用戶,放任用戶發表涉黃信息,無視黃色信息對青少年的毒害,這種為了平臺流量罔顧社會責任的行為,實在令人憤慨。早在兩三年之前,就有社交類手機APP比鄰、密語等涉黃,甚至連互動作業、作業幫這樣學生專用APP也涉嫌色情。當然,這些違規的APP都收到了約談,並進行了整改,有的甚至被下架。
有了前車之鑑,「全民K歌」居然還敢對涉黃歌曲疏於監管,他們是何心態?顯然,「全民K歌」並沒把懲處放在眼裡,就是想重複一下「舉報-約談-整改」的路徑。究其因,一是他們存在僥倖心理,認為涉黃或不被舉報;其二,他們在涉黃問題上是初犯,職能部門從輕發落,整改不痛不癢。
就此而言,筆者認為,無論手機APP的運營者是何方神聖,是多麼知名的流量平臺,無論是否屬於初犯,只要對用戶屬於監管,導致黃色信息汙染網絡,毒害青少年,都應嚴格懲處。只有對違規APP零容忍,他們才真正把輸出的內容淨化過濾,致力於打造綠色網絡。
所以,在手機APP涉黃問題上,我們應架設兩道紅線:一是職能部門對APP運營方的紅線;另一道紅線,則是管理平臺對用戶架設的管理紅線。有了這兩道不敢碰的紅線,手機APP才能遠離低俗、黃色信息,成為我們樂享網絡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