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又又又熱搜刷屏了,或許,還又實現了一場口碑反轉。
什麼叫話題女王?
1,永遠具備源源不斷的話題創造力,而且別的女星上幾檔綜藝未必能創造一個話題,她上一次綜藝可以上三次熱搜。
2,隨便一句話或者不說話都能引起血雨腥風,和TA有瓜葛的人要萬般小心,分分鐘可能落入鄭爽創造的新瓜田裡。
比如這一次被捲入「鄭爽到底討厭哪個男藝人」大猜想中的楊洋、任嘉倫。
最近鄭爽在吳昕主持的某節目中再次爆料稱,曾經因為高片酬和很討厭的男明星合作,戲還是會繼續拍,就會忍著裝出一副(喜歡)的面孔,但是很虛心的樣子。
話音剛落,網友迅速整理出一份詳細的鄭爽合作男藝人名單,從佟大為、羅晉、鄧超這樣的中生到井柏然、白敬亭這樣的流量選手,當然也少不了張翰這樣的前任,以及在綜藝裡和鄭爽有過不合拍的楊洋、任嘉倫。
這或許就是話題女王的魅力,到底是誰,鄭爽可能永遠不會說,正主不說,網民就只有猜,而猜測又產生新的話題跟流量。
但你說奇不奇妙,永遠有媒體在對鄭爽喊話:「29歲了,該長大了」「鄭爽的老本還能吃多久?」但鄭爽永遠不需要長大,老本還是夠吃,流量和話題永不枯竭,甚至還能實現口碑反轉。
比如同一檔節目,她回應直播失控,說是為了對粉絲負責,還內涵了同場主播。
你說巧不巧,那場一度令她遭遇「萬箭齊發」,所有媒體都問她別鬧行不行的直播上,她詢問了燕窩種類,內涵了同場女主播貓妹妹。
貓妹妹的師傅——直播界頂流辛巴。
而就在11月份,有消費者反映辛巴直播團隊賣的是「糖水,並非燕窩」。辛巴還現身直播間說產品沒有問題,拿出了產品檢驗報告。接著 「打假人」王海一記鐵錘說:辛巴直播間所出售的即食燕窩,只能算風味飲料,採購價格4.2元。然後是央視點名。
直播故事,就此反轉。
所以鄭爽許久不演戲只上綜藝有什麼關係,她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最精彩的大戲,懸念叢生,反轉不斷。
但這種戲劇性成就了鄭爽,或許,也困住了鄭爽。
鄭爽直播風波,口碑徹底反轉了?
還會有鄭爽綜藝性價比更高的女嘉賓嗎?我認為是沒有了。
一檔新綜藝,跟著鄭爽創造的話題登上熱搜三次,請到她一個人,本月工作總結PPT都有東西可寫,用某綜藝製作人評價楊超越的話說,有這樣的嘉賓,做夢都要笑醒。
先是被吳昕提問到:偶像能不能戀愛,鄭爽表示沒有明文規定,然後舉例之前四五年的戀愛是一段珍貴的人生感受,還表示擁有過的戀情都是珍貴的。
行吧,所有人都猜到說的是哪段戀情,當然是讓網友意難平的「翰爽戀」,然後這個話題,妥妥上熱搜。
換成別的女星,這樣已經可以交貨了,但這是鄭爽的綜藝。
接著她又在節目中回應直播失控。
先是還原直播全過程,「身邊的導購就是在我面前賣貨,我跟她講話,她也假裝聽不見,因為她覺得推銷產品最重要」。
然後實力拆臺:他們就像在演戲一樣,大家認為我失控在一瞬間,其實,我並沒有失控,當時,我就是想懟人。
最後繼續補充:我的思路很清晰,覺得應該勇敢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就是想懟那些刻意推銷商品的人,雖然說直播帶貨並沒有真正的規矩,但是,不能只為了賺錢。而是應該把美好的東西帶給大家,被誤解中傷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些傷痛,但是還是希望自己的直播間可以自己做主。
這些話早一點說出來八成被網友群嘲,但現在聽就充滿了反轉的意味。
回想當晚大家視野裡的鄭爽是:播著播著,一個不爽,直面鏡頭,直面千萬網友,黑臉,發飆,崩潰,直到最後轟走兩位帶貨主播才重新展露笑容。
懟女主播:你平時都不跟觀眾聊天?女主播說不聊,要趕時間。鄭爽:啊?你怎麼這麼可怕!
許多文章提到她突然情緒失控,表示「不接受這樣的銷售行為」。
當時事後的主流網友評論是,認為鄭爽對自己代言的產品沒有做好功課,作為藝人收了錢卻不進行推廣本身就存在矛盾,職業操守呢?
但是現在回顧鄭爽直播的視頻,能夠發現,在貓妹妹推薦燕窩的時候,鄭爽詢問過燕窩種類等專業知識。
但貓妹妹並沒回應鄭爽,只是自顧自推薦,還稱可以給孕婦和小孩吃。
鄭爽還質疑,稱那兩位主播目的性太強,就是為了掙觀眾的錢,只顧賣貨。
喏,共情與討論這不就來了嘛。
鄭爽的風評瞬間反轉成了大家一起誇她倡導粉絲理性消費,真性情為粉絲考慮,兩位助播的到來讓直播變得過分商業化。
有一說一,換別的女明星,當然不可能那麼做,但鄭爽,她似乎天生具備一種神奇體質。不喜歡的人說她是乖張,詭異,脫線,但換個角度就是堅持自我和不按常理出牌。
關鍵,運氣還好,這麼說不是否定鄭爽對粉絲們負責的態度。
關鍵是老天爺幫忙:直播錄完沒多久,網民爆料辛巴團隊燕窩有問題,辛巴直播否認沒多久,王海出來打假,接著是央視曝光,辛巴出來低頭承認自己錯誤,虛假宣傳風味飲料為燕窩,隨後發文表示假一賠三,並數次上直播間哭啼,向直播間的粉絲網友述說自己也被騙了被供應商坑。
現在整個直播界都面臨一場誠信大考驗,於是觀眾再回頭品品鄭爽當初的「別彆扭扭」,簡直就是直播界的良心,消費者的放心。輿論怎麼可能不反轉?
鄭爽說的是哪個男藝人,還重要嗎?
換成別的女明星,這已經很厲害了吧,但鄭爽還沒停止輸出。
節目中被問一部戲片酬特別高但有不喜歡的人,拍還是不拍?她思考後回答「拍」,說「忍著唄,就是很煩他也會裝出很虛心的樣子,因為這樣的事情也發生過」,隨後更透露自己當時是和不喜歡的男演員拍戲,但對方並不知道她的想法。
行吧,瞬間引發全民競猜。
到底誰誰,得從鄭爽的演藝生涯裡找。
2007年,鄭爽進入表演系的考場,結果是被上戲、北影、中戲同時錄取。最終她成為北京電影學院07級表演系本科班年齡最小的學生,入學時僅有16歲。
才18歲,遇到了幾乎風靡了整個夏天的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成為熱劇的女一號,運氣這種事,沒法講,她的同班同學闞清子,十年後才稍稍有了些名氣。
《一起來看流星雨》是部雷劇,各種非主流造型和雷人臺詞至今令大眾念念不忘,但鄭爽的楚雨蕁足夠討人喜歡。青春劇也不需要太多演技,靠鄭爽的靈氣撐著,本色出演已經足夠亮眼。
最主要是劇集播出卻恰好填補了內地偶像劇市場的空白,以1.9%的平均收視率、3%的最高收視率佔據了播出期間全國同時段電視劇收視榜首,「楚雨蕁」鄭爽就此一炮走紅。
一年後,續集《一起又看流星雨》播出,刷新了前作收視率紀錄的同時,也讓鄭爽成為唯一一位擁有收視率破2%的集的90後小花——這一紀錄至今沒有後來者超越。
這期間鄭爽的男主當然是張翰,為了她,粉絲甚至不許張翰吃牛肉麵,哪怕很大一部分唯粉過去是翰爽CP粉,但換個角度說,鄭爽說的,當然也絕對不可能是張翰。
同年,鄭爽初涉大熒幕,出演電影《畫壁》,並獲得第31屆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星途一片坦蕩。那也被公認為鄭爽的顏值巔峰,靈動到不行。
結合鄧超一貫的表現,也不可能是他。
2013年,平均收視達到1.314%、佔據播出期間收視率榜首的《古劍奇譚》開啟了內地流量時代,也為飾演襄鈴的鄭爽帶來了第二段爆紅。這部戲讓鄭爽認識了馬天宇,後來兩人多次合作,所以她說的男演員最不可能就是馬天宇了。
2015年鄭爽參與錄製的《花兒與少年2》趕上了國內真人秀題材的巔峰時期,至今仍有豆瓣高樓對「花學」津津樂道;
而是在節目中楊洋和其他隊員走散,身為導遊的鄭爽認為楊洋「有酒店的地址」,能夠自己找回來,但隨著時間推移,楊洋完全沒出現。鄭爽出門取外賣時問許 「我用去接楊洋嗎」,但最終是直到夜晚降臨後陳意涵和井柏然才出發找楊洋。
接下來就是2016年她和楊洋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劇集趕上了國內IP網劇的巔峰期,收官時網絡播放量接近100億。
不過也有網民發現鄭爽在演吻戲的時候,都是一臉抗拒的感覺,劇拍完鄭爽曾經接受採訪,說不是很喜歡和楊洋在一起,給出的理由是,不太喜歡和人氣太高的明星在一起。
2016年,也是鄭爽個人事業發展的轉折點。
《微微一笑很傾城》成為爆款,與馬天宇的《美人私房菜》撲街。但這一年鄭爽卻登上熱搜119次,其中有42次第一。
累計熱搜熱度15億,作品相關的是8.3億,剩下的6.7億是個人話題。接下來這個比例將會不斷向個人話題傾斜。
接下來鄭爽開始遭遇表演質疑,許多評論指出她的表演只剩下了套路式模板——「咬嘴唇、噘嘴、瞪眼」。
把這種質疑上升到高潮的正是那款演技綜藝,也是這款綜藝裡,她和任嘉倫第一次見面圍讀劇本,背對著他坐在把杆上,任嘉倫留下心好堵的表情包。
這之後鄭爽今年的劇集作品成績持續不佳:雲合數據顯示,由她主演的《流淌的美好時光》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為3.61%,遠低於同期榜首的《親愛的,熱愛的》(10.58%);《青春鬥》僅獲得了4.7的豆瓣評分,成為趙寶剛導演口碑最差的作品。
而對此鄭爽很霸氣地回應:我的人生不止收視率,你的人生你隨意。
可能猜到最後網民也不可能搞清鄭爽說的到底是哪位男明星,但答案已經不重要。
這兩年的鄭爽,戀情熱搜、容貌、性格引發的大眾討論和輿論熱度,比她作為一個演員和產出的作品熱度更高。
鄭爽,也早已成為最特別的流量花,超越了所謂「用作品說話」這一傳統標杆。
鄭爽:困在話題女王魔咒裡的內娛頂流
早就有評論稱,沒有哪篇娛樂圈爽文比鄭爽的人生更精彩——她在歲月中進化成了真正的話題女王。
走金鷹節紅毯全程黑臉,問她是不是很難搞,她反問記者,「為什麼一定要笑?我不覺得哪裡不OK,也不覺得在電視上就是要笑。」
和張翰,單方面自爆戀情,順嘴承認整容。
和胡彥斌,出書,書裡記錄熱戀期的點滴日常。
和張恆,在戀愛綜藝裡上演偶像劇,在戀愛綜藝裡分手,全球,好像還是僅她一例。
演電視劇,劇還沒播,她在發布會上演繹劇中片段自扇巴掌。
上機器人格鬥綜藝,為保護選手對鏡頭怒吼。
《悟空傳》發布會上,作為配角的她直接走上C位,被擠到邊邊的女主角倪妮託腮不斷望向她,她泰然自若搖頭晃腦目視前方。
和吳亦凡上綜藝,吳亦凡問,你怎麼來潮流節目啦?鄭爽想都沒想回答,因為你啊。鏡頭懟到吳亦凡的臉,瞳孔八級地震,吞吞吐吐擠出一句話,「完了,我被套路了。」
接著鄭爽無端端冒出這種話,「在這裡談戀愛肯定很浪漫。」鏡頭轉向吳亦凡,整個人靜止。
吳亦凡評價她不適合談戀愛,鄭爽把相同的話還給吳亦凡,「其實你也不適合「。
上直播,演出一場輿論反轉。
無論上什麼綜藝,參加任何活動,鄭爽自帶魔力棒,走到哪裡,永遠不缺話題。
總有人吐槽她生理年齡到而立之年,心理年齡永遠剛成年。可是鄭爽自有她的特別之處。
她有那麼多女粉絲,女粉愛她,愛的是代入感。
很少有女明星能為女粉創造持續的代入感。除了鄭爽。
她雖然美,十幾歲就一炮而紅,但一度傳遞出的是自卑、自我懷疑。十幾年求學的封閉經歷,令她極度缺乏安全感,直到2016年錄製《旋風孝子》時,鄭爽的父親才第一次知道,12歲是獨自去成都上學的鄭爽被同學看作是「東北的鄉巴佬」,從而無法融入集體。
這種年少時的恐慌和孤獨,或許直接影響了鄭爽後續的性格,以及絕對激發了粉絲對鄭爽的保護感。
對她另一個質疑是時常失控,然而失控的鄭爽,卻剛好給這個逐漸被AI化的娛樂圈,注入與眾不同的味道。
哪個女明星上直播會把主播請走?只有鄭爽,而且她居然還可以迎來輿論反轉。
某種意義上,這更加令鄭爽天然有虐粉固粉能力獨一無二,一次次的撕,一次次外界的批評讓粉絲更加緊密團結在她周圍,戲劇化人格還搭配戲劇化轉折,當初在直播事件中力挺鄭爽的粉絲現在集體揚眉吐氣了。
不用看鄭爽演的偶像劇,她本人的故事就是一部完整熱劇,甚至都不止是偶像劇,而是融合了各種元素,獨一無二。
這一切都令她的路線太獨特太難複製,使得她在娛樂圈沒有對家,不會有替代品,粉絲想爬牆都找不到人。
鄭爽就此一家,別無分號。不管她如何轉換陣地,仍然處在輿論中心。
但代價也明顯:流量成為她的路徑依賴。
2016年,《南都娛樂周刊》歷時兩周、經過「網絡票選+評委團」的投票機制,將鄭爽、周冬雨、關曉彤和楊紫評為「90後四小花旦」。如今周冬雨是三金影后;楊紫連續兩年有《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兩部爆劇,是新生代女演員中的演技小花。
同列四小花旦的鄭爽,卻陷入一場流量陷阱。
對於娛樂圈背後的資本來說,能夠帶來關注度的藝人,總是好的。在流量溫床裡,任何人都很容易這麼想:演技真的那麼重要嗎,隨便了。反正大部分人也都沒有什麼演技嘛,一年到頭有幾個好戲?
而對粉絲來說,沒作品的鄭爽,起碼有人品。
當2020年的男糊豆們跟著流量遊戲規則學會了收割粉絲,各種小人行為不斷,對比之下,鄭爽各種挑戰常規,但怎麼看都是酷姐真君子作為,甩那些偽流量多少條街都不止。
能說什麼呢,人生處處是機緣巧合。那些曾經讓她飽受困擾的「壓力」,似乎已經變成了她的「捷徑」,只要鄭爽還是鄭爽,就永遠可以輕易出圈。
每當她又一次因為各種特立獨行的舉動登上熱搜,總會有網友表示:「不知道為什麼,對她總是討厭不起來。」這種被注視著長大而獲得的觀眾緣,又在類似直播事件反轉中得到加強, 當所有機緣都落在同一個人身上,這還只是巧合而已嗎?
但她本可以成為多麼好的女演員。
4歲第一次表演,5歲參加電視比賽, 16歲成為北電本屆最年輕的學生,18歲走紅,她的人生跌宕起伏,這本是演員最無價的養分。
但當她成為不敗的話題女王,也陷入話題女王的魔咒中,太容易得到的熱度令她不必再成為了不起的演員,於是得到也變成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