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就腳冷,或是血管「病」了,若伴有3種症狀,建議醫院看看

2020-12-12 天天養生匯

一入冬就腳冷,或是血管「病」了,若伴有3種症狀,建議醫院看看

每到冬季,腳最容易受凍,或許會有人告訴你說,是腎氣虧虛,多吃些熱性食物、多注意補腎、多泡泡腳、多運動等或能好轉,這些都還是不錯的建議。但是這些方法只適合普通人,如果你感覺腳涼的同時還伴隨一些其他症狀,就有可能是血管「病」的信號,要引起重視。

一入冬就腳冷,或是血管「病」了,若伴有3種情行,建議醫院看看

當血管功能出現障礙時,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腳部作為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受到的影響自然是最嚴重的。如果伴隨下面這些症狀,最好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

一、走一段路就腿疼

走一段距離後,出現肌肉酸脹疼痛,休息一會可緩解,再行走一段距離後又重複出現疼痛症狀,甚至有些嚴重的人,不活動時也可出現明顯的疼痛,可能提示疾病發展比較嚴重,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以排除危險因素。

二、 下肢浮腫

如果腳部經常發冷,而且有浮腫的現象,尤其是下午到到晚上睡覺前比較嚴重,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或有所好轉,早上起床時並沒有完全消失。這也可能是血管發出的「救援」信號,不可忽視。

三、 靜脈曲張

下肢,特別是小腿肚青筋暴露,甚至出現瘙癢、發黑、破潰等。這種現象其實是非常明顯的,一眼就能看出,只是很多時候,感覺除了影響美觀之外,並無其他不適,因此沒有引起重視。要知道,這種現象就叫靜脈曲張。到了一定程度後會身體會感覺到其不是症狀,因此也要引起重視。現代醫學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因此,雖然不用擔心,但是還是需要重視的。

以上這些現象,或許需要去醫院接受治療。當然如果沒有這些現象,一般人也會有腳冷的現象,那麼在生活如何調理呢?其實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腳冷的情況,只是有些人表現得更為明顯一點,這跟「末梢循環不良」有關,主要是天冷導致肢體末梢的小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導致。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了,下面來分享一下小編的經驗。

1、冬補

常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就是說冬季進補是有益健康的,或能使自己變得強壯。多吃低脂蛋白質,如魚肉、家禽肉,牛羊肉等等。此外還要多補充些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消化吸收,同時還能促進排便;烹調時為菜餚添加一些香料,生薑、蔥、辣椒、胡椒、大蒜和咖喱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或能讓身體恢復暖氣。

2、堅持冬練

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眼下雖然還沒到三九天,不過很多地方已經非常寒冷,保持適當的運動鍛鍊,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從而讓身體恢復暖氣。

還記得以前上學那會,需要沒有供暖設施,每到冬天,同學們特別喜歡擠在一起,我們叫「擠油炸」,身體暖暖的。

3、堅持每天泡腳

天氣寒冷之後,洗澡的次數可以酌情減少,特別是老人、小孩、以及體弱多病者,減少洗澡次數還能減少一些安全隱患。但是保持每天泡腳是必須的,不僅僅是講究衛生。泡腳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腳部血液的供給,以及代謝廢物的排出,從而讓腳部恢復暖氣。而且泡腳還能促進睡眠,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4、準備好取暖工具

對於腳部保暖而言,首先要重視的就是要選好鞋襪。好的鞋襪對於腳部保暖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對於襪子每天要一換洗,如此保暖效果會更好。然後是就是熱水袋了,對於經常腳冷的人來說,最難受的就是晚上睡覺了,或許上床後很久都捂不暖和被子,因此準備一個或者兩個熱水袋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老人家,這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一切都準備妥當,那就不用擔心腳部會受凍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吧,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血管堵不堵,看手就知道?若手上出現4種異常,或是血管堵塞了
    若手上出現這4種異常或血管已堵塞,莫忽視第一:手冷麻木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冷,手腳冰涼已經是正常現象,若經過恰當的保暖或進食後,手就會變得暖和,如果手一直處於冰冷狀態,怎麼也暖不起來,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原因,除了手冷以外偶爾還會有麻木感,這就應該考慮一下是否血管出現異常的表現
  • 冬季,「四肢」出現4種表現,或是血管堵了!養好血管,做好4件事
    冬季,「四肢」出現4種表現,或是血管堵了,別忽視! 表現一:腿腳發涼 進入冬季,很多人不管穿多少,都會感覺腿腳發涼,這時可能是體內氣血虧虛,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全身血液的循環情況。 若家裡親戚有這種情況,要小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下肢,很可能是下肢的血管發生了硬化所致。
  • 腦梗來時並非「悄無聲息」,若有3個症狀,或是血管在「呼救」
    腦梗來時並非"悄無聲息",若有3個症狀,或是血管在"呼救"症狀一:哈欠過多哈欠過多,通常是休息不足,身體乏力時身體出現的正常現象。但若是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白天還是哈欠不斷,並且渾身無力時,要警惕了,或是腦梗來訪的"信號"。
  • 血管堵塞腳先知,如果足部有5種反應,不要猶豫,體內有血栓形成
    完全是免費血管連接著我們身體各處,沒有它我們的健康也不復存在,但是隨著年歲的增加,運動變少,身體變弱,若是飲食再不規律,貪嘴等等,就很容易導致血管提前老化,甚至出現堵塞的情況,以至於釀成悲劇,其實血管堵塞的時候身體是有一些提示的,若能注意到,或可能避免。
  • 頭部3種異常,或是腦梗來臨前兆,若不注意,血管會「水洩不通」
    頭部若出現以下3個異常,千萬別忽視,當心是腦梗找上門異常1:嗜睡晨間暖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房間,昨晚睡了個好覺,但是起來後還是感到嗜睡,甚至頻繁打哈欠,出現這種情況,千萬別忽視,很有可能是腦梗來臨前兆。
  • 血管堵塞的症狀 這5個信號或是腦血栓前兆
    血管堵塞的症狀1、突然呼吸急促血管堵塞經常會出現在活動後特別容易喘氣,如果您在平時的活動中特別容易出現頻繁喘氣、呼氣急促、心跳加速的症狀,或者是伴有頭暈目眩、上氣不接下氣那這種情況應該就是血管堵塞,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
  • 血管不是突然「堵」的,晚上睡覺時,若有3症狀,或是血栓在靠近
    但是隨著年齡逐漸的增長,血管功能會出現的衰退,再加上有些人在平時不注意保養的話,很可能會導致體內大量的毒素垃圾滯留,久而久之便很容易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所以血管並不是突然堵塞的,它是慢慢堆積的一個過程,如果血管發生堵塞的話,那麼很容易誘發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說高血壓,高血脂等等,這樣並不利於身體健康。
  • 血管衰老腳先知!再次提醒:腳上出現3種症狀,血管可能「堵」了
    一起來看看。醫生表示,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的手腳捂不住,就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有周圍血管問題了。清除體內自由基。雙魚也想有個人在身邊抱抱溫暖溫暖自己啊。沒想瘦身的我竟然瘦了18斤。這兩類教師的工資的上漲可以帶動其他普通教師積極教學的動力。使用按次付費」。並強調以後不應該這樣稱呼他/她。然後我回道:「老闆。衣櫃靠近窗戶處。從來都不會讓他人難堪。
  • 血管不是突然「阻塞」,出現五種表現後,最好查一下腦CT
    血管堵塞了嗎?測試: 方法一:觸摸腳背 恭喜,你的血液流得如此流暢,可以到達你的腳。 如果你在散步後感到腿和腳疼痛,而你腳上的動脈已經消失,你可能有輕微的動脈堵塞。 方法二:抬腿 仰面躺在床上,把腳伸直到45度,大約兩分鐘。然後看看你的腿。
  • 腳抽筋缺營養 15種腳部症狀反映健康問題
    原標題:養生保健:腳抽筋缺營養 15種腳部症狀反映健康問題 一、腳部痙攣 腳部突然痙攣,可能是由鍛練或者脫水引起的。如果經常會在睡覺的時候,一塊肌肉或周圍一片肌肉突然痙攣,之後有酸痛感,或許是缺鈣等引起的。
  • 血管堵不堵?看手就知道,若手上出現這4種異常,或血管易堵塞
    近年來時常聽到的是動脈硬化,血液粘稠,血管堵塞,心梗腦梗等這些名詞。一般年輕人都會認為這是五六十歲的人才會出現的情況,其實不然,現在很多人過了30歲以後,血液中的斑塊就會在逐漸在體內形成。剛開始是不會明顯影響到全身的血液循環,所以也不會出現一些症狀,但是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 總覺得睡不夠,或是血管堵塞,3症狀佔任意1個,血管有點扛不住了
    總覺得睡不夠,或是血管堵塞,3症狀佔任意1個,血管有點扛不住了。都說「血管堵,百病生」。血管遍布我們身體的各個地方,為我們輸送營養物質的同時,也承載著廢棄物的排出。而一旦血管受損,或由於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影響,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體內的脂質無法正常代謝的話,就會滯留在體內,形成栓子而堵塞血管。而血管堵塞,不會悄無聲息,但一開始大多位於什麼明顯的不適。如果平時不留意的話,很有可能會錯過身體的「求救」信號。嚴重者、還會讓一些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坐大」,甚至威脅到健康安全。
  • 血管堵塞的人,腳部會出現3種異常,若沒有,值得恭喜血管很健康
    人體血管遍布全身,有時某個部位堵塞後也不會影響人正常行動,但是越積累越嚴重,到最後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疾病。今天來普及的是,如果血管出現堵塞後,腳上會出現什麼症狀?若腳部出現以下3種異常,或是血管出現一些異常,莫忽視1、腳部溫度不能保持恆溫如果說冬天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那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好保暖,如果一年四季手腳都不能保持恆溫狀態,這是就要注意了,或是血管已經出現堵塞。
  • 身體異常,腳先知,5種信號出現,或是大病前兆,最好別拖著
    腳被稱為第二心臟,在腳上能找到五臟六腑的反射區。也就是說腳是五臟六腑疾病的外在表現,通過觀察腳就能看出身體上的異常情況,不妨來對照一下看看你有沒有出現以下異常。大病突襲,腳先知?排除工作因素,若隔三差五雙腳就腫脹有可能是心臟、肝臟和腎臟器官出現病變,也有可能是淋巴組織發生堵塞或靜脈曲張,需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切不可拖延。2、腳發麻和抽筋一般蹲的時間太長,保持同一個姿勢易出現雙腳發麻,這和血液流通不暢有關。若經常出現腳發麻,說明血管堵塞或已經有血栓,或是中風的前兆。
  • 估測是這3種「病症」在呼喚你,抓緊去醫院看看
    估測是這3種「病症」在呼喚你,抓緊去醫院看看!第1種:血管堵塞舌尖發麻最普遍的一種症狀就是受到了血管堵塞的影響,在中醫上當我們出現血瘀的狀況時,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會變慢,從而血管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間接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正常運行。
  • 吐血是什麼病的症狀 如何快速治療吐血的症狀
    但凡有人出現吐血的症狀是非常令人擔心的,那麼吐血是什麼病的症狀呢,什麼樣的疾病會導致吐血?酒後吐血怎麼處理?面對吐血,我們應當怎麼做,吐血的應急處理方式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吐血是什麼病的症狀有很多疾病都會造成吐血的,具體是什麼疾病,還是需要到醫院做檢查,吐血可能有下列原因:1、消化系統疾患,如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出血性膽道炎、壺腹癌、胰腺炎等。2、呼吸系統疾患,如慢支、肺癌、支擴、肺結核等。
  • 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這幾種行為最傷血管
    血管不好,從頭傷到腳 血管作為人體營養輸送的重要管道,遍布全身各處。一旦出現病變,會誘發各種疾病,嚴重時甚至會致命。 頭:影響認知。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吳明營表示,現代人由於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性病不請自來,腦袋裡的大動脈血管壁上也悄悄產生了斑塊。
  • 周圍血管疾病有症狀嗎?當然,一文帶你從「症狀」認識周圍血管疾病
    周圍血管病也就是外周血管病,是除心、腦血管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如動脈、淋巴系統和靜脈等疾病。大部分周圍血管性疾病,隱病隱匿且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一旦有典型症狀已經進入病情中後期,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因此不妨多了解周圍血管病變的症狀且及早治療。
  • 若腳上發現這3種「症狀」,或是糖尿病足「來襲」,早發現早治療
    導語:糖尿病足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下肢遠端神經和血管病變,輕者會出現潰瘍,重者會造成截肢、感染,甚至是死亡。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達到8.1%,而因為糖尿病足而造成的截肢案例更是高達30%以上,早發現早治療。
  • 一冷就手腳冰涼?提醒:可能是3種病發出「警告」!建議自查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景錄先說:經常我們都會感覺到全身寒冷,手腳冰冷更為常見,這就是中醫常說的「陽」虛了,也就是所說的「冷底」或是「寒底」,它屬於「肢厥」的範疇。肢厥是由於陰陽兩氣失去應有的平衡、不能夠相互貫通,從而導致陽氣不能正常運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