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往來,具有才華的女人有很多,就近現代來說,有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林徽因,寫出那優美別致的散文,讓許多文學家都自愧不如。就古代來說,就有宋朝才女之一李清照,創作出那千古流傳的詞。
當談到中華的詩詞文化,我不由得想起最近幾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在這個綜藝節目中,綜合了大量的古代詩人的千古名句,將古詩文化進行了很好的傳承。
這個綜藝節目不僅僅是對中國經典詩詞進行解讀,更是對中華詩詞文化的傳承而涉及到中國古代的詞,不得不被稱為「千古女詞人」的李清照了。
李清照作為宋朝的才貌雙全的第一人,不僅僅是容貌嬌好,而且寫詞的能力也十分強大。
在當時思想比較保守的時代,女子往往只是被奉為生孩子的工具。而女子無才便成為當時社會的一種潮流。
但李清照偏對這種潮流敢於說「不」。她並沒有成為她那個時代的花瓶,而是在自己家人的扶持下逐漸地變得更加有才華。
明明可以靠顏值靠家世吃飯,但她卻無時無刻不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施展自己的才華。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
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醉心於美景,卻忘了歸去之路的灑脫
在這首詞中,詞人李清照竭力描繪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閒然自得的生活展現出來了。詞人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開篇的「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將詞人李清照的豁達表現出來。
在開頭兩句大概講述了詞人李清照在一次遊玩中,因為周邊的美景實在是令人神往,目不暇接,所以,當詞人李清照再次看向天空,發現已經漸漸地日落了,詞中將這種對美景流連忘返的現象用「不知歸路」體現出來了。
可想而知,一個人能欣賞美景到忘記回家的路,雖然寫得有點誇張,但是卻能真實且直白地表達出詞人李清照遊玩的豁達開心,這句話帶給人的意境是優美的。讓人設身處地感悟這美麗的畫面。
興盡晚回,誤入藕花深處的欣喜
當詞人李清照因為欣賞美景而忘卻了回家的路,當自己已經很開心想回家時,卻不小心走到了藕花的深處,僅僅兩句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的欣喜,而這唯美的景色如隱如現地在我們的腦海中。
其實生活上也是如此,可能因為自己專注於某件事,從而會獲得另外一種感受。這就好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在對待出現身邊的一些東西,要學會欣賞,就像李清照那樣,及時誤入藕花深處,也不慌張,而是靜靜地欣賞美景。
爭渡驚到了鷗鷺,卻展現了自己想要回家的欲望
在外面遊玩了這麼久,開心也足夠了,所以詞人李清照就想著要回家,於是想要努力地去爭渡,卻不料驚起了旁邊的歐鷺。而這種畫面卻讓李清照用最平素的語言展現這種畫面的色彩。
這種唯美的人與物一線連接,讓讀者腦海中呈現一幅美麗的踏春遊水的畫面。而這種畫面也讓詞人李清照的詞顯得更加優美。種種畫面串聯起來,卻是另一番滋味。令人驚豔。
詞人李清照的才情是被大眾所認可的,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中,你還能見到李清照寫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出現在我們的教程中的,大多都可以作為經典而讓一代又一代地相傳下去。畢竟中華詩詞文化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品味的。
李清照她愛花,愛酒,敢飲甘醉,敢愛敢恨。這本《李清照詞轉》寫盡她一生的美麗和哀愁。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史記人物傳總結:
品味詩詞,感受文化涵養。在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僅僅只有六句話,不僅語言優美,畫面唯美,人也甜美。
而且帶給世人驚豔之處的是她用直白的語言表現出最真實的感情。而這首李清照的詞,也是值得我們去品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