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一直有「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的說法,那就說明李清照在詩詞方面真的非常有天賦。
不過,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詩不過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
18歲,李清照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首小詩詞陶冶情操。
比如這首李清照早期的經典新婚情詞《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這首詞主要說的就是,作者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了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花上還殘留著晨曦的露珠,露珠映在花上,這讓花有一種欲說還羞,楚楚動人之感。
於是作者心裡又想,新婚燕爾的丈夫萬一看到花之後,覺得我沒有花好看怎麼辦?於是作者趕緊拿了枝花,插在雲鬢間,然後再讓丈夫看看是花漂亮還是人漂亮。
從詞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新婚燕爾之時,是李清照在買花時所做。
其實這首「買花」詞,短短4句暗含撒嬌小心機。寫這首詞時,李清照不過十八九歲的樣子,雖然已經嫁做人婦,但少女的天性卻沒有丟失,可愛調皮。真讓人臉紅,完全就是一幅小女子模樣。
在這裡她把花比作自己,然後向丈夫撒嬌,詢問丈夫花和她誰好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完全一副想要向丈夫撒嬌賣乖求點讚的小女子模樣。新婚的她已經很美了,但是卻擔心比不上花朵,怕丈夫說自己沒有花好看,所以才會想詢問丈夫,這小心機耍的,一般女子還真比不上。
少年時讀李清照,每每讀到她的那些悽悽惻惻的詞句,總覺無病呻吟。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字字句句,鏤刻著的都是詞人的血淚。她的詞給人一種旋律優美,富於感情變化和韻味濃厚的美感,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如果想要了解這位歷史上的才女,可以通過這一本《李清照詞傳》,通過她詩詞裡的情感,讓我們走進李清照的人生。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李清照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李清照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就相當於看了一遍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學習詩詞文化。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李清照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清照的生平中體會到她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李清照的詞,在現在的社會屬實值得一品。讀一讀《李清照詞傳》,她總讓我懂得人生就像沼澤地,沒有人能走得平坦,總有些跨不過的泥潭。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包括了《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納蘭容若詞傳》、《蘇軾詞傳》共五冊。
讓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一次讀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