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撒嬌女人更好命運。妻子偶爾向自己的丈夫撒撒嬌,不僅能讓雙方找到愛情的初始感覺,而且還會增進雙方的感情。
現代的女子撒嬌方式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開放,但是古代的才女都是淑雅端莊的,她們的撒嬌水準也是讓我們現代人敬佩的。
說到古代的才女,不禁讓我想起了李清照。她是被稱為"古代第一才女",詞壓江南,文蓋塞北。
我們讀過她的哀婉悽傷:"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也讀過她的離情別緒:"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還讀過她的凜然正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除此之外,其實李清照還有非常俏皮可愛的一面,這一面只有在自己最愛的人面前才能顯露出來。
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不久後,李清照曾寫下一首詞,專門是向丈夫撒嬌的,有趣的是她在詞中問丈夫的問題,丈夫怎麼答都是錯。
這首詞名為《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前兩句,詞人用擬人的手法寫買花、贊花,刻畫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輕施素粉,腮染紅霞,面掛曉露。
後兩句,便直吐自己內心的痴情:怕丈夫看了會覺得嬌豔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麗,但又不肯甘拜下風,於是便把鮮花簪在鬢邊,同春花比美,要讓丈夫品評一下,自己與鮮花到底是哪一個漂亮。
"花美還是人美",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怎麼答怎麼錯的問題。
如果趙明誠說"人美",恐怕李清照會覺得他花言巧語,畢竟古往今來,真正"人比花嬌"的又有幾人?如果說"花美",恐怕又會讓李清照覺得自己不愛她。這真的是一個世紀難題。即使放到現在,也很難回答。
整個詞中,沒有一句是直接描繪少女的容貌,但通過間接描寫,卻出神入化地表現了她那羞花閉月的美貌和嬌憨純真的情態。
由此可見,李清照這一"古代第一才女"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
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受不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
李清照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的詞在內容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在形式上強調協律,崇尚典雅,讀她的詞可以讓人平靜,讀她的人生可以讓人看到世事無常。
《李清照詞傳》這本書中介紹了一代"婉約詞宗"李清照的跌宕起伏傳奇人生,作者文筆優美,將李清照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納蘭容若詞傳》。這本書是納蘭性德研究的裡程碑之作,資深納蘭迷的終極典藏。以人生註解詩詞,以詩詞註解人生。納蘭性德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種完美:慧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暫,但絕不黯淡或沉淪。
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非常的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在飯餘茶後隨便捧起一本,就可以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6本書,省出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並能從中感悟到古人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