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平均了嗎?你拉後腿了嗎?成為了近來大學生討論的熱點話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討論呢?因為高校開始發布2020年的就業質量報告了。
眾所周知,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被許多媒體稱為了「史上最難就業年」。「史上最難就業年」、就業質量報告,碰撞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吸引眼球的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發布以後,很快佔據了網絡熱搜。南京大學上熱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畢業生的薪資格外亮眼。從南京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南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的薪資平均為14.92萬元/年。本科畢業生的薪資很亮眼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薪資還要更高。史上最難就業?不存在的。在整個2020屆被調查學生中,南京大學的畢業生平均薪資達到了17.83萬元/年,比起2019年,上漲了3.21萬元。
對比傷害很大的電子科技大學
在我們的高考中,什麼樣的專業報考最火?軟體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慧等專業必然位居其中。至於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專業能夠獲得高薪的機會更多。既然如此,電子科技大學的表現怎樣呢?從電子科技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電子科大2020屆本科生初始平均年薪達到了14.3萬元。14.3萬元的起始薪資不僅亮眼,而且還產生很大的對比傷害。對比傷害在哪裡?同為985高校的四川大學,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僅有9.19萬。即使是四川大學的博士,平均薪資也只是高出電科本科畢業生一萬餘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對比,滿滿都是傷害。
有意思的清華大學
不管是南京大學,還是電子科技大學,它們的本科畢業生都有著較為不錯的薪資。影響力,受關注度更高的清華大學呢?清華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並沒有披露畢業生的薪資,不過它的報告中也有著很有意思的地方。清華大學的畢業生有著很高的比例進入到了教育行業。清華大學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有人說他們是在搶普通老師的飯碗,不過從教育的角度,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有了這些頂級學霸的加入,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好的學生。
高考角度看就業質量報告
眼下正是高校發布就業質量報告的密集期,在看熱鬧的同時,2021年的高考生也要看其中的門道。怎樣看?專業的就業率是必須要看的。上大學的最終目的是就業,而專業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就業。如果某所院校的某個專業就業率特別低,那麼在報考的時候就要慎重報考。假如自己特別喜歡的專業,多個院校的就業率都不理想,那麼也要思考是否還要堅持自己的選擇。此外,也要看高校的就業分布,以及它的繼續深造率。
高校開始發布就業質量報告了,「史上最難就業年」下的質量報告數據依然亮眼,你被平均了嗎?你拉後腿了嗎?歡迎大家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