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論壇:出版機構、實體書店和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的作用與地位

2020-12-11 教育微說

12月9日,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閱讀+」主題對話之「出版機構、實體書店和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的作用與地位」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舉辦。論壇邀請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助理兼策劃部主任、2020年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宋強,得到APP 副總裁柴穎娟,故宮出版社宮廷歷史編輯室主任、2020年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王志偉,91科技集團、極揚文化董事長許澤瑋,朝陽區圖書館館長李凱等做專題分享。

宋強分享的主題是《讓文學擲地有聲,讓出版豐富人生》。他表示,出版社組織活動的目的除了商業目的外,在激發人們閱讀熱情、營造全社會的閱讀環境方面同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未來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文學擲地有聲、讓出版豐富人生,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我們不能滿足於出好書,而必須持續不斷地推廣好書,讓好書真正放出光彩,送到真正需要它的讀者手中。」

柴穎娟分享的主題是《心有所信,方能致遠——出版融合賦能全民閱讀的實踐進路》。她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尤其是5G技術的縱深發展,整體數字內容產業尤其是出版融合產業開始出現了向垂直領域的探索。她認為,一個終身學習者需要海量的知識內容,而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都要確保這些內容經過了嚴格的篩選,保證品質。「推廣全民閱讀,需要堅守這樣的初心。心有所信,方能致遠。讓每個人都能從知識中獲得力量,就是得到的使命。未來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同為全民閱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志偉分享的主題是《博物館出版的新思考——以〈謎宮〉為例》。他表示,作為故宮出版社的明星產品,《謎宮》用一種智慧的方式,讓紫禁城內浩瀚的文物資源走出博物館跟大家做更近的接觸。博物館出版的成功離不開高品質的內容,接地氣的學術研究,高科技的普及利用,通俗化的表現形式,精準化的發行推廣。「我希望《謎宮》作為改變博物館出版思路的機會、契機,能夠讓我們的工作更加活化,也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都活起來。」

許澤瑋分享的主題是《堅守實體書店在提高國家軟實力上地位 為建成文化強國貢獻力量》。他認為,實體書店不僅是文化事業的傳播者,也是文化產業的布道者。「閱讀能創造一個更新的世界,它成為文化IP、更成為文化的象徵,打破『讀書,有意義嗎』這個偽命題,也可以讓廣大青少年從書中得到一個個可觸、可見、可聞、可感的全新答案。」「當今社會需要這種鮮活的空氣,需要全民閱讀帶來的陣陣書香,讓我們實體書店從業者跟出版機構、圖書館一起努力,難行能行,義無反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李凱分享的主題是《進一步推進朝陽區公共閱讀工作的思考》。他表示,經過「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朝陽區已經基本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百姓受益」為特點的特色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在下一步建設朝陽區公共文化示範區、核心區,構建「閱讀之城」的過程中,朝陽區將「秉承黨建引領發展,堅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線下的設施建設、服務提升為基礎,將閱讀與網絡、科技、物聯網、區塊鏈等進一步融合,構建朝陽區智能閱讀服務體系,推進朝陽區公共閱讀服務更進一步發展,百姓參與度、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在嘉賓對談環節,眾多嘉賓就出版機構、實體書店、圖書館、知識付費機構等在新科技快速變化的當下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與作用進行了探討,同時對各類閱讀載體在全民閱讀推廣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話題進行了交流。

相關焦點

  • 北京創新形式推廣全民閱讀 實體書店等共商增強吸引力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2020年北京全市統籌舉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餘場,影響和覆蓋人群在2000萬人次以上,北京閱讀季通過社會名人曬書、文化名家薦書、著名作家直播、社交話題問答等形式,發揮北京資源和平臺優勢,讓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更新潮、增強吸引力。
  • 大咖共話全民閱讀 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舉辦
    12月9日,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閱讀+」主題對話之「出版機構、實體書店和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的作用與地位」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舉辦。據了解,該論壇是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系列活動之一,論壇旨在邀請相關業界精英,探討出版機構、實體書店和圖書館在全名閱讀中的作用與地位。
  • 書業觀察|疫情中的俄羅斯圖書館和實體書店
    3月,隨同國家圖書館一起關門的還有各大、小實體書店。圖書館閉館、書店關門,疫情期間在俄羅斯該如何閱讀?本文以專業讀者和大眾讀者兩個視角略窺疫情下俄羅斯的書業(按:此處我們指的是一種廣義的書業。手稿、古籍流通於過去,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一種「歷時性書業」)情況。
  • 2018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開幕
    2018年9月14日,「2018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方所成都店開幕。本屆論壇以「閱讀,新浪潮」為主題,希望回到內容提供與閱讀需求的本身。來自全球書店、出版及文化領域極具經驗與遠見的從業者齊聚成都,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 高校校園建好實體書店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不只是高校,很多中學都是有自己的圖書館的,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沒有實體書店,因為學校就有圖書館,很多書都可以免費借閱,根本無須去買;一般高校附近都有實體書店,學生需要什麼書也幾乎都可以買到。教育部這個《指導意見》等於給高校一個硬性規定,高校必須建設一所實體書店,一是等於給高校增加一個服務機構,二是解決社會上實體書店整體不景氣的現狀,對高校對社會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引領線上閱讀風潮、創新閱讀模式 上海出版、發行機構破局「庭前...
    出版單位、實體書店打響「突圍戰」,民眾的閱讀習慣也在悄然改變。 康玉湛 攝新冠肺炎疫情牽絆了人們外出的腳步,原本人頭攢動的書店變得庭前冷落。出版單位、實體書店直面生存危機,如何「破局」?打造「上海書展」網聚活動,在線聽讀,打造「中央舞臺」,作家、學者、文化名人者匯聚「雲端」,引領線上閱讀風潮。在出版單位、實體書店打響「突圍戰」的同時,民眾的閱讀習慣也在悄然改變。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12日毫不諱言,上海新聞出版行業面臨生存發展的挑戰。
  • 《2019年省全民閱讀報告》發布 ,台州的圖書館電子書最多
    杭州居然有1930個公共圖書館。那麼,你常去的是哪幾個呢?這段時間,浙圖和杭圖的人又多了起來,早上9點,浙江圖書館大廳裡便是等待入場的長龍。疫情期間,杭州圖書館暫時取消了晚間開放。8月2日開始,杭圖夜晚的燈光又亮了,自修室延長到了20:30。讀書,除了圖書館,或許選擇實體書店的人會更多,它們,就在街邊,就在那兒,永遠在等你。
  • 再造「實體書店」
    在「後疫情時期」及今後的市場變局中,我市實體書店現狀究竟如何,正發生哪些變化?新一代書店應如何重塑核心競爭力?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多家實體書店,力圖從第三方角度勾勒出其生存現狀和發展模式「全景圖」。卓秋愛女士和她8歲兒子經常來這裡「打卡」。「圖書館環境安靜,孩子們喜歡,父母也能放下手機耐心陪伴,共享一段親子時光。」在她看來,永定區圖書館提質升級,凸顯了實體書店的服務價值,滿足了讀者的多元閱讀需求,讓書店和讀者的距離貼得更近。「我們需要在不斷摸索中前行,才能不斷滿足顧客的多層次文化需求。」
  • 【聚焦文創50條】展望上海出版業未來:傳統出版上市 實體書店越來...
    正是看中上海出版的土壤肥沃、市場廣闊,周邊省市的優秀出版機構在上海也紛紛建立起分支機構,例如浙江文藝出版社的上海分社主打文學出版,獨家出版「莫言作品全編」,也積極購買國外著名獲獎作品版權。在大眾圖書領域,上海出版業具體地位如何?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 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南寧召開
    年會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廣西新華書店集團、新閱讀雜誌社承辦,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辦公室、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新教育研究院新閱讀研究所協辦。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來自各省宣傳部、文化和旅遊局、教育局的代表,出版界的代表,知名作家、學者近300人參加本次年會。
  • 實體書店如何走進校園
    我國是出版大國,在讀書場所、閱讀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元的背景下,實體書店在展示精品圖書、交流分享體驗和引領全面閱讀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引導和推動高校加強校園書店建設,鼓勵發行企業參與高校書店建設。
  • 石景山朗園Park園區全民暢讀書店開業,彌補京西實體書店的不足
    經過了一年的試運營,上周末,位於石景山區朗園Park園區的全民暢讀·朗園店正式開業,它的開業彌補了京西實體書店的不足,儘管正式開業當天細雨濛濛、氣溫驟降,但書店依然吸引了眾多愛書之人前往,尤其是新開設的親子書店,更是成為家長與孩子們的閱讀樂園。
  • 官方:推進實體書店或圖書代銷代購點覆蓋所有鄉鎮
    《規劃》要求,推動全民閱讀,扶持實體書店發展,加快推進實體書店或各類圖書代銷代購網點覆蓋全國所有鄉鎮。全面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培養青少年體育愛好和運動技能,推廣普及足球、籃球、排球和冰雪運動等。
  • 第四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暨2018寧波書展·寧波讀書節下月舉行
    央廣網寧波10月18日消息(記者曹美麗)第四屆浙江全民閱讀節暨2018寧波書展·寧波讀書節將於11月1日至4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活動以「走進新時代,同圓閱讀夢」為主題,活動主要包括開幕式、寧波書展和全民閱讀活動。
  • 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全民閱讀中長期規劃(2019...
    推廣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經驗做法,制定鼓勵促進高校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藏書量大的優勢,為豐富全民閱讀公共設施助力。發揮哈爾濱省會城市的文化輻射作用,努力打造集閱讀、展示、教育、培訓和交流為一體的閱讀服務平臺,引領全民閱讀活動走向深入。  2.支持實體書店發展。
  • 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原標題: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區圖書館一座難求、實體書店辦出特色、社區閱讀服務全覆蓋,這是日前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組走進通州時看到的景象。據悉,到2020年年底,通州實體書店數量有望增加到近200家。  早上九點多,通州區圖書館幾乎已經滿座。
  • 去年上海開20餘家實體書店,今年除了思南書局還有更多驚喜
    4.23世界讀書日期間,思南書局、作家書店、志達書店未來店、陸家嘴融書房、浦東圖書館學習書房、張江科學城書房、臨港大隱湖畔書局、隴上書店、簡屋書店、鍾書閣綠地繽紛城店、博庫書城漫書咖等十餘家實體書店和公共閱讀文化空間將集中亮相申城。
  • 西西弗書店推進重慶「全民閱讀」 讓更多人走進書店
    周末的西西弗書店,讀者們正在認真閱讀。 實習生 艾俊鋒攝華龍網5月17日22時3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 實習生 艾俊鋒)重慶人的閱讀習慣如何?書店應該如何促進市民培養閱讀習慣?網上購書對實體書店會造成怎樣的衝擊?
  • 上海嘗試建立「讀者+實體書店+公共圖書館+咖啡館」書香聯盟
    新華社上海2月4日電(記者李榮)上海「全民閱讀」正在嘗試新方式。新近從上海市徐匯區獲悉,這裡正在嘗試建立「書香聯盟」的新模式,由讀者和閱讀類社會組織組成「書香行者」,由咖啡館、實體書店、公共圖書館和社區公共空間構成「書香驛站」,把閱讀者和閱讀空間全面打通,形成都市溫暖的閱讀氛圍。  上海徐匯有濱江西岸的現代藝術,有梧桐掩映下的老房子,也有徐家匯娛樂購物的商圈和高科技園區。這些城市「熱點區域」,可以因為「書香」而結緣。
  • 第十三屆全民閱讀論壇開幕並發布2019年全民閱讀主題及活動規劃
    央廣網北京4月10月消息 昨日,第十三屆全民閱讀論壇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太原市圖書館、太原市圖書館學會共同承辦。陳櫻在致辭中講到,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在推動全民閱讀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責任。今年4月23日期間,中國圖書館學會和國家圖書館將聯合全國各級各類圖書館發布倡議書,共同開展「同城共讀,萬卷共知——4·23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活動」。希望各單位高度重視,營造活動氛圍,宣傳活動內容,吸引公眾參與,擴大活動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