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寶寶在子宮內的那段日子裡,生活在羊膜腔內,羊膜腔內充滿了羊水。
寶寶在子宮內,胎盤為它提供了氧氣和營養物質,再加上羊膜腔的保護,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非常安全的理想環境中。其中,羊水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沒。
羊水對胎兒和母體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對胎兒來說
適量的羊水,對胎兒有緩衝作用,可以避免胎兒受到擠壓,防止胎兒肢體粘連,避免子宮肌壁或胎兒對臍帶直接壓迫導致胎兒窘迫。還可以讓羊膜腔內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
臨產出現宮縮時,羊水能促使宮縮壓力均勻分布,避免胎兒局部受壓引起胎兒窘迫。
胎兒吞咽或吸入羊水,對促進胎兒消化道和肺部的發育非常有利。
2、對母體來說
在孕期,可以降低和減少胎動導致的不適感。
臨產後,水壓有助於擴張宮口和陰道;破水後,羊水衝洗陰道,減少感染的概率。
羊水的來源:
孕早期的羊水,主要來自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孕中期以後,胎兒尿液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
孕晚期,胎肺參與羊水的生成,每天大約有350ml液體從肺泡分泌至羊膜腔。
羊膜、臍帶華通膠及胎兒皮膚滲出液體,但這些滲出液的量比較少。
羊水的吸收:
1、胎兒吞咽
胎兒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方式。
孕18周開始,胎兒出現吞咽動作;到了接近足月之時,胎兒每日可吞咽500~700ml液體。
2、膜內運輸
膜內運輸與胎兒吞咽協同作用,共同維持羊水量的穩定。
因為羊水相較於母體血漿來說,是低滲液體,羊水可經羊膜-絨毛膜界面的膜內轉運向胎兒胎盤血管轉移,但其中只有微量的羊水轉移至母體血漿。
3、其他
臍帶每小時能吸收40~50ml羊水。
孕20周前,胎兒角化前皮膚有吸收羊水的功能,但量很少。
羊水量及其影響:
羊水在羊膜腔內不斷進行液體交換,一邊通過各種來源進行補充,一邊被吸收,以保持羊水量相對恆定。僅僅是母體和胎兒之間通過胎盤進行的液體交換,就能達到每小時3600ml左右。
1、正常情況下
懷孕前期,羊水量逐漸增加,直到孕38周,約有1000ml;此後,羊水量開始逐漸減少,到孕40周時,羊水量大約只有800ml左右。
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和酶。懷孕的早期階段,羊水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足月時,羊水略微渾濁,變得不再透明,pH值約為7.20,因為這時候,羊水中含有胎脂、胎兒脫落上皮細胞、毛髮、少量白細胞、白蛋白等微小的片狀物,但其中所含水分仍然高達98%~99%。
2、羊水過多
所謂羊水過多,是指在孕期內的任何時刻,羊水量超過2000ml的孕婦。羊水過多出現的概率約為0.5%~1%。
造成羊水過多的直接原因是羊水產生的量大於吸收的量,主要包括尿量增加、滲出液增多、吞咽羊水障礙。
胎兒結構異常、染色體或遺傳基因異常、代謝性疾病、胎兒腫瘤、神經肌肉發育不良、胎盤臍帶病變等胎兒疾病,是導致羊水過多的根本原因之一。妊娠糖尿病、母兒之間Rh血型不合、胎兒免疫性水腫、胎盤絨毛水腫等,都有可能會導致羊水過多。
懷多胞胎也易造成羊水過多。如果懷了雙胞胎,大約有10%會出現羊水過多的情況。
在羊水過多的條件下,易出現胎位異常、胎兒窘迫、胎膜早破、胎盤早剝等情況,胎兒早產的比率也隨之增高。破膜時羊水流出過快還有可能會導致臍帶脫垂。
羊水過多的情況下,會導致孕婦子宮張力增高,影響孕婦休息致使血壓升高,也可能會導致產後子宮收縮乏力,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
3、羊水過少
孕晚期,羊水量少於300ml,就屬於羊水過少。發生率為0.4%~4%。
羊水過少,主要與羊水產生量減少或者羊水外漏增加有關。如果羊水外漏的速度超過羊水生成的速度,可導致羊水過少。
胎兒結構異常是羊水過少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中以泌尿系統結構異常為主,少尿或無尿引起的羊水減少。胎盤功能減退,比如妊娠超過42周的過期妊娠、胎盤退行性變,也是是羊水過少的根本原因。炎症、宮內感染、妊娠高血壓、孕婦脫水、血容量不足,或者孕婦服用某些藥物等,都有可能會導致羊水過少。
羊水過少,往往伴有胎兒生長受限的情況,羊水過少發生在孕早期,多數是胎兒結構異常引起的;羊水過少發生在孕中、晚期,導致子宮外壓力直接作用於胎兒,可引起胎兒畸形和缺氧。
羊水過少的情況下,圍產兒病死率明顯增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兒缺氧或結構異常。
星星之家育兒記:孕媽媽在孕期要關注自己的腹部大小,如果比其他孕媽媽的明顯偏大或明顯偏小,同時還伴有不適感的,需要注意一下,相關的產檢項目也要按時進行,胎心監護、B超測羊水量、各種排除胎兒結構異常和畸形的檢查、糖耐、測血壓、宮高、腹圍等檢查都不可大意。
相關閱讀推薦一:那些沒有和卵子成功結合的「小蝌蚪」,最終都逃不過這6種命運
相關閱讀推薦二:希望孩子的皮膚白皙潤滑?這5種營養素在孕期就不能缺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