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0-12-22 吉山花瑤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

爪唇蘭又稱貢戈蘭、飛雁蘭、飛鳳蘭,花的形狀像一隻遊弋的天鵝或飛翔的昆蟲,又以其唇瓣尤似鷹爪而得名。爪唇蘭為蘭科奇唇蘭亞族爪唇蘭屬植物,是中南美洲地區珍奇蘭花,在歐洲早期就被引種栽培,至今已經在全世界廣為栽培的吊籃式洋蘭種類之一,其植株較奇唇蘭和吊桶蘭小,故更適合家居栽培。

爪唇蘭屬植物約有 65 種,分布中美洲墨西哥至南美洲巴西等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地區,大多是在低地生育的自生蘭,根系張貼在樹木的常綠性附生蘭。許多是與螞蟻經常在其植株根部築巢做窩與之共生。所有物種均為密集合軸生長,地下莖長或短,也有的匍匐生長,白色的根很薄,有些根甚至直立而不是下垂。其假鱗莖密生呈卵形,或錐狀,表面有明顯的縱溝,並由幾片重疊的纖維質的包片包被,其上頂生 2 ~ 3 枚大而革質的卵形或廣披針形葉片,葉質較硬,具皺褶條紋,邊緣波狀,基部有長柄。花莖從假鱗莖基部抽出,下垂,具總狀花序,在其上互生或對生成 5 ~ 10朵花。一旦生長為大型植株,花莖會抽出數十朵花以上。花直徑 3 ~ 5cm,花為倒掛狀,唇瓣朝上,有兩個側萼片和一個主萼片。側萼片著生於蕊柱足上,大而反轉似鳥兒飛翔。主萼片小且發達。花瓣退化成小型花瓣,貼生於蕊柱中部,蕊柱長而伸出。主萼片和小花瓣與蕊柱的基部合生;唇瓣由蕊柱足延伸,分為上唇和下唇,結構複雜。花色為黃色或暗褐色,非單色系,且大多帶有斑點。即是使同品種不同株,花色也有不同變化。有些品種具有獨特的香味,聞起來像未燃燒的蠟燭,或者聞起來像肉豆蔻、多香果或肉桂。開花期不定,依據品種不同花期也不同,但多數花期在春季或夏季。花壽短,僅 1 周,某些品種如多花爪唇蘭,假鱗莖可連續產生 6 個花序,花期可長達 1 ~ 2 個月。因花莖長而下垂,以懸吊培育為佳。

『紅日』爪唇蘭

爪唇蘭花朵奇特,是西方最早發現的蘭花之一。我國南方不少家庭中有爪唇蘭栽培,多數是從臺灣或從國外引進,而我國園藝企業尚無進行商品化生產。

常見栽培有斑花爪唇蘭、暗色爪唇蘭、盔狀爪唇蘭、多花爪唇蘭、豹斑爪唇蘭、黃色爪唇蘭、丁香爪唇蘭、『紅日』爪唇蘭 ( 栽培種 )、舟狀爪唇蘭、黃褐爪唇蘭、寬萼爪唇蘭、橙黃爪唇蘭、貝氏爪唇蘭、粗壯爪唇蘭等 50 多種及雜交種 30 多餘種。此外,爪唇蘭屬除人工雜交新品種外,還選育出屬間雜交種,如爪唇蘭與花豹蘭(侯勒蘭)雜交新屬,爪豹蘭屬、爪唇蘭與纓星蘭 ( 帕氏蘭 )雜交新屬,爪星蘭屬、爪唇蘭屬與飛鵝蘭屬 ( 鵝花蘭 ) 雜交新屬,多爪蘭屬、爪唇蘭屬與須喙蘭屬雜交新屬,爪喙蘭屬、爪唇蘭與奇唇蘭屬雜交新屬,奇爪蘭屬等。

斑點爪唇蘭

繁 殖

無菌播種蒴果在約 2/3 成熟時進行滅菌,用 100% 漂白液浸泡未成熟( 綠色 ) 種子蒴果 30 分鐘,衝洗 3 ~ 5次後將蒴果浸入異丙醇或乙醇中 5 ~ 10秒。將蒴果從酒精中取出,小心燃燒掉過量的酒精。在無菌條件下,使用無菌刀或手術刀,打開蒴果,刮出種子,小心地將種子均勻分布在培養基的表面上。封存所有的培養容器。培養基配方必先做試驗,放到可信度高的培養基再批量生產。種子開始發芽可能需要1~9個月的時間,在萌發開始大約 30 ~ 60天後,需要將幼苗轉移到新鮮培養基上,以便繼續生長。在再植培養階段,在無菌條件下,將幼苗從母瓶轉移到含有新鮮培養基的瓶中,讓幼苗繼續生長和發育。根的形成一般從植株有 2 ~ 3 葉開始。幼苗每隔 30 ~ 60 天培養 1 次,將幼苗移栽到新鮮培養基上,每移栽 1 次,可增加植株間的間隔。當組培瓶準備轉移到溫室盆栽時,大多數組培瓶應該有15 ~ 25 株植株為宜。

培養基建議購買附生蘭花培養基:P723 蘭花種子播種培養基、V895V&W 蘭科培養基、K400 KC 培養基配方。增殖培養基:M507 蘭花增殖培養基、O753 蘭花增殖培養基、P793 蘭花增殖培養基。無性系繁殖培養基:K400 KC 培養基配方、M507 蘭花培養基、V891 VW蘭花培養基。更新培養基:P748 蘭花更新培養基,O156 蘭花更新培養基,O139 蘭花更新培養基,P668蘭花更新養培養基。地生種培養基可選擇 B138/B141 BM-1 地生蘭花培養基,M551 蘭科播種培養基,T839/T842 地生蘭花培養基,T849 地生蘭花播種培養基,F522 快速地生蘭花培養基。增殖培養基:B142/B470 BM-2 蘭花培養基。更新培養基:T839/T842 地生蘭花培養基,P748 地生蘭花更新培養基。

貝氏爪唇蘭

組織培養除用種子無菌播種外,也可用花莖作為外植體快速繁殖,以選擇母株乾淨、健壯、有充滿活力的花莖節點,只開了幾朵花的莖最好,避免老花梗。用自來水衝洗花莖 5 分鐘後,配製 10% 氯漂白液,並在此溶液中加入2 ~ 3 滴吐溫 20,無菌水衝洗後,在超級工作檯上用剃鬚刀或手術刀將花莖成小塊,並在節間進行切割,切割花莖約為 13 ~ 20mm(1/2 ~ 3/4),在節點下方和節點上方留 6mm(1/4) 處。將節段放入漂白溶液中 15 分鐘,每 2 ~ 3 分鐘旋轉 1 次溶液。表面消毒後,用無菌水衝洗掉漂白劑溶液,然後在無菌條件下,小心地從節點周圍除去苞片,再在5% 氯漂白液消毒,並在此溶液中加入2 ~ 3 滴吐溫 20。一旦去除所有苞片後,再在 5% 氯漂白劑液溶液中對節點進行表面消毒,保持 10 分鐘,每 2 ~ 3分鐘旋轉 1 次溶液。取出後用無菌蒸餾水衝洗節點,重複衝洗 3 次。在無菌室使用乾淨的無菌手術刀或剃鬚刀從節段的每一端切除約 3mm(1/8) 。所有工作應經常浸在酒精中,並用酒精燈燃燒或用玻璃珠滅菌器加熱以保持無菌。將節段轉移到含有蘭花增殖培養基的培養容器中。把節段的較長部分以一個小角度插入到芽的正下方。組培瓶苗放入室溫一般在 1 個月,大約 60 天后就可以再植。許多節點向培養基中滲出酚類化合物,這可能使培養基由深褐色變為黑色,如果不把這些節點移植到新鮮的培養基中,酚類滲出物則會殺死節點。使用含木炭的培養基將會減少所需的更換頻率,以便在木炭吸附和結合酚類化物時去除酚類物質。在 P748 蘭花培養基上培養後,幼苗可繼續發育和生根。

蟾花爪唇蘭

組培苗培養出大量生根後,將培養瓶放置於玻璃溫室或陰棚內,再培養兩周,使生根苗葉色更加濃綠,增強光合作用能力。煉苗後可進行移栽,先將幼苗用鑷子從瓶中取出,洗淨培養基,注意不要弄斷根系。用殺菌劑 ( 如多菌靈 1000 倍液 ) 浸泡 5 ~ 10 分鐘,待小苗明水瀝乾後移栽。基質採用細樹皮、蛭石、蕨根 ( 或椰子殼 )、木炭按 1 ︰1 ︰ 1 ︰ 0.2 混合或以純水苔栽入 1 寸杯盆中。種植後要淋足水,但不能積水。水分管理以半乾為宜,僅保持溼潤,小苗不能帶水過夜。空氣溼度控制85% ~ 90%,溫度 20℃~ 25℃,冬天氣溫不低於 10℃,否則小苗產生凍害。室外光強度在 4000 ~ 10000lx 之間,夏季一般遮陰在 80%,其他季節遮陰在20% ~ 40%。成活後每隔兩周噴淋 1 次殺菌劑和 1 次花寶肥或花多多高氮肥料3000 ~ 5000 倍液。小苗逐漸長大後移入 2 寸盆中培育商品盆花,2 ~ 3 年後基部花芽開花。

分株繁殖爪唇蘭屬叢生性蘭類,在我國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分株繁殖。但地處溫帶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及乾燥,最好避開冬季分株繁殖。分株的植株必須生長健壯、無病,生長已達2~3年,具有一定的株數,以 3 個假鱗莖連體 1 叢為宜。分株前,先讓母株處於較強光照中,以保證分株繁殖後植株正常的生長。分株時,先鬆動盆土,並輕輕叩擊盆的四周,使盆土與盆體脫離。分株的傷口需做防腐處理,可用炭末或多菌靈粉塗抹。基質採用樹皮塊、椰子纖維、水苔和木炭等能保溼的混合材料。栽培容器必須模仿其生長在樹上或螞蟻巢中的自然棲息地,因為植株的花莖下垂生長,宜用吊網盆、木框或花盆。

橙黃爪唇蘭

分株後的植株按正常栽培方法進行,剛種植的植株最好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防止陽光過於強烈,空氣潮溼或灑水過多,避免植料積水。待植株存活後,新株種植在光照稍強的地方,可促根促芽快速生長。當新芽開始生長時,較強的光照有利於新株的健壯,光強度一般在50%為好。爪唇蘭根系比較纖細,施肥時宜薄肥勤施。分株苗若管理得當,當年能抽出花莖開花,而組培苗移栽於大型溫室中,培育 2 ~ 3 年後即可開花。

粗壯爪唇蘭

養護管理

爪唇蘭喜半陰潮溼環境,栽培管理類似卡特蘭。儘管爪唇蘭屬植物在我國過於少見,許多蘭花愛好者不太了解它的習性,栽植爪唇蘭必須儘可能營造類似於原始的棲息地,花常下垂,故以吊盆或吊籃栽植最好。爪唇蘭的單朵花壽命不長,一般在 5 ~ 7 天內凋謝,但鏈狀的總狀花序開花期可長達 1 個月以上。

爪唇蘭生性強健,栽培容易。雖然有些種類和雜交種可能有一定的生長要求,但大多數可以在一些基本護理指導下可以很好地生長和開花。最好在溫室內覆蓋 1 層遮陽網即可進行爪唇蘭設施栽培,而溫帶以北地區冬季氣溫低於5℃以下,只能在大型溫室內配套設施栽培。

組培種苗容器可以選用蘭花專用塑料盆,栽植第 1 年用 1 寸盆,栽植第 2 年宜用 2 ~ 3 寸盆,培育商品開花苗以吊盆式栽植為宜。由於種苗根系薄,移栽步驟要非常細心。基質宜用細松樹皮塊或泥炭蘚與其他成分的混合物配製,也可在水苔基質中栽培。

在養護過程中,每天巡視溫室,及時淘汰病苗、弱苗等,並在日常管理中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每月定期噴廣譜性殺菌劑和殺蟲劑防治病蟲害,注意交替用藥。當植株葉片長成後,及時將盆株分隔一些距離,使葉片受光面,避免葉片互相遮擋。假鱗莖基部開始抽出花芽時,應及時在溫室中懸掛栽培或高架上栽培。

丁香爪唇蘭

溫度大部分品種喜歡中等溫度而不是溫暖的溫度。白天,應該儘量保持溫度 21℃~ 29℃。爪唇蘭能忍受適度的溫度波動,但植株不能長時間忍受寒冷的天氣。夜間,溫度應保持 13℃~ 16℃。組培苗在移栽後,夜間溫度 16℃~ 18℃,白天溫度維持20℃~ 24℃。溫度過高,種苗假鱗莖差,會影響植株質量。秋季較高的溫度也會導致早期的幼苗營養狀況惡化,葉片徒長。因此,在夏季溫度一旦過高,應及時降低溫室氣溫,如通過通風系統、遮陽系統、溼簾風扇降溫系統等。冬季最低溫度在 10℃以下時的地區,需要在溫室內再加置 1 層塑料厚膜保溫。若溫度低至 5℃以下則會遭受凍害,重者甚至使整個溫室內植物付之東流,尤其是溫帶地區設施栽培冬季要考慮使用加熱設備。爪唇蘭為多年生常綠植物,其假鱗莖在冬季為花芽分化期,若使溫度高於 18℃以上,則可能來年無花芽生長,所以冬季白天和夜間都應控制在 -10℃~ 18℃即可。

多爪蘭

光照在原生環境中,爪唇蘭喜半陰半陽,較多和較強的散射光最適合爪唇蘭的生長和孕花。不宜強光直射,強烈陽光會導致嚴重的日灼病或生長停滯、葉片變黃。但光線也不能太弱,否則會造成植株不孕花或葉片變薄而軟,假鱗莖弱小而易得病。一般來說,植株幼小時,適宜的光照強度為5000 ~ 8000lx,中苗期適宜的光照強度為 8000 ~ 12000lx,大苗期適宜的光照強度為 12000 ~ 15000lx。如果夏季溫度超過 30℃以上時應使用二層遮陽網遮陰,溫度在25℃以下時用一層遮陽網,冬季可不遮光。

光照對爪唇蘭的花芽分化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暗色爪唇蘭品種,在假鱗莖成熟前,增加光照有助於開花,但應以不灼傷葉片為原則。當花蕾發育膨大後,為了開花好,可使光照稍強些,一般晴天溫室最理想的光照強度可在20000 ~ 30000lx,一旦花蕾盛開,可以適當降低到 15000 ~ 20000lx。

溼度在原棲息地,爪唇蘭多生長在廣闊的低地範圍內,從海平面的潮溼森林到安第斯山脈的山區,高達1800m,溼度 85% ~ 90%。因此,人工栽植爪唇蘭時,溫室內切忌過於乾燥,尤其是白天應通過苗床底部地面進行灌水,或空中進行細霧化噴霧,相對溼度水平應保持在 70% ~ 85%,爪唇蘭生長更好。但是如果溼度超過 95% 以上時,應加強通風降溼管理。冬季持續陰雨天氣降溼時,要通過加溫系統進行加溫除溼。

芳香爪唇蘭

水分 爪唇蘭根系極怕乾旱,大多數種都喜歡大量的水,植株可以每天清晨澆 1 次水。不要讓植株變幹,每天觀察基質,以確保根始終保持溼潤。如果基質變幹,植株會迅速死亡。澆水一般採用人工澆水或配套微噴系統。在新芽生長期要小心澆水,不宜將水澆到葉心內,否則在強光照下容易變褐並導致爛心死亡。澆水以植料半乾後進行,並且切記不要在盆底留有積水,否則易使根部腐爛。春季新根開始生長後,對水分的需求增大,應逐漸增加澆水。3 月一般 2 ~ 3 天澆水 1 次,5 月每天或隔天澆水 1 次。夏季每天澆水 1 ~ 2 次,並且向床下地面灑水,以降低溫度。秋季爪唇蘭肥大的假鱗莖已成熟,但在 9 月殘暑尚未退盡,氣溫較高且空氣乾燥,每天早晚要澆足水。進入 10 月氣溫涼爽,此時需逐步減少澆水量,一般每3 ~ 5 天澆水 1 次。進入 12 月的越冬期,必須控制澆水,但溫室內不能太乾燥,基質一旦變幹就應及時在中午澆一點水。如果在溫室內進行加溫,可 2 ~ 4天澆水 1 次,並應在溫室內安裝加熱的水蒸氣設備,防止植株葉片受乾燥。

黃褐爪唇蘭

肥料爪唇蘭根系不耐施高濃度肥料,應以薄肥勤施。植株假鱗莖每年能長出 1 ~ 3 個新假鱗莖,因此在旺盛生長期,建議施用水溶性肥料和緩釋肥料兩種,以保證植株假鱗莖充實肥大,才能促使花芽分化。爪唇蘭對 N、P、K 的需求不同,一般馴化苗栽種 1 周后,用花寶 1 號 4000 ~ 5000倍液或澳洲海藻精 2000 ~ 3000 倍液噴淋透基質 1 次,隔 10 天再淋施 1 次。1 ~ 2 個月後,根據小苗乾濕情況,每周稀釋 3000 ~ 4000 倍液噴淋 1 次。當幼苗開始長葉後,小苗階段用 N、P、K 比例為 2 ︰ 1 ︰ 1 的水溶性複合肥料,如花寶 5 號、花多多 10 號,濃度為 3000 ~ 4000 倍液,每 10 ~ 15 天施用 1 次,並每 5 ~ 6 個月施用奧綠肥 5號長效緩釋肥 1 次,以及每月 1 次噴施3000 倍液的花多多 36 號 TE 微量肥。中苗階段,植株假鱗莖萌芽力特強,若葉芽不斷生長,會分散養分,導致植株在秋季前無法形成花芽。故應以 N、P、K 的比例為 2 ︰ 1 ︰ 1 和 1 ︰ 1 ︰ 1 兩種肥料,平時以 2000 ~ 3000 倍水溶性速效肥料交替施用,每 7 ~ 10 天施用 1 次,如花寶 5 號、花寶 2 號、花多多 10 號、花多多 1 號,並每 3 ~ 4 個月施用奧綠肥 301 號長效控釋肥 1 次,以及每月噴施 3000 倍液的花多多 36號 TE 微量肥 1 次。在培育商品盆花階段,以 N、P、K 比例為 1 ︰ 1 ︰ 1 和1 ︰ 2 ︰ 2 的兩種肥料以 1000 ~ 2000倍液交替施用,每 7 ~ 15 天施 1 次,如 花 寶 2 號、 花 多 多 1 號 和 11 號,並 每 3 ~ 4 個 月 施 用 奧 綠 肥 601 號(10-11-18+2MgO+TE)1 次, 每 月 繼續噴施 1 次 3000 倍液的花多多 36 號TE 微量肥。在進入花芽生長期,應改施用以 N、P、K 比例為 1 ︰ 3 ︰ 2 為主的肥料,如花寶 3 號或花多多 2 號1000 ~ 2000 倍液的濃度每周淋施 1 次,直至抽出花梗時停止施肥。

霍氏爪唇蘭

病蟲害防治

爪唇蘭葉片薄,易受多種病蟲害的危害。

炭疽病4 ~ 7 月葉片旺長期,初始病斑推薦藥劑 50% 撲克拉錳可溼性粉劑 3000 ~ 6000 倍液、43% 戊唑醇懸浮劑 2500 ~ 4000 倍液、25% 咪鮮胺乳油500 ~ 1000 倍液、25% 苯甲·吡唑酯懸浮劑 2000 ~ 3000 倍液等防治。

黑斑病 5 月發病,7 ~ 8 月為發病盛期,推薦藥劑 75% 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800 ~ 1000 倍液、25% 己唑·嘧菌酯懸浮劑 1000 ~ 2500 倍液、81.3%嘉賜銅可溼性粉劑 800 ~ 1000 倍液、36% 喹啉·戊唑醇懸浮劑 2000 ~ 3000倍液,每 7 天噴 1 次,連噴 2 ~ 3 次。

葉枯病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防治措施是注意溫室內透光和通風,推薦藥劑如76.3%依普同800~1000倍液、1.8% 辛菌胺醋酸鹽水劑 500 ~ 1000 倍液、25% 吡唑醚菌酯懸浮劑 1000 ~ 2000倍 液、50% 咪 鮮 胺 錳 鹽 可 溼 性 粉 劑1000 ~ 2000 倍液等防治。

盔花爪唇蘭

銹病每年 4 月上旬開始,在銹病未發生或發生初期施藥,推薦藥劑43% 戊唑醇懸浮劑 2500 ~ 4000 倍液、45.5% 待 普 克 利 懸 浮 劑 5000 倍 液、12.5% 烯唑醇可溼性粉劑 1000 ~ 2000倍液、30% 己唑醇懸浮劑 2500 ~ 4000倍液、40% 丙環唑水乳劑 1500 ~ 3000倍 液、30% 氟 環 唑 可 溼 性 粉 粉1000 ~ 2000 倍液、12.5% 四氟醚唑水劑 1000 ~ 2000 倍液等進行替換施用,施藥 2 ~ 3 次,間隔 10 天。

假鱗莖腐爛病及時清除溫室內受感染病株,及時噴施 81.3% 嘉賜銅700 ~ 1000 倍液,每 7 天噴施 1 次,連續噴 2 ~ 3 次。嚴重時,可用 4.5% 腐殖酸硫酸銅 1000 倍液澆施。

根腐病避免積水爛根。推薦藥劑如根腐靈 800 ~ 1000 倍液、1% 申嗪黴素懸浮劑 800 ~ 1000 倍液、地衣·噁黴·木酢異構體 500 倍液等加花根旺2000 ~ 3000 倍液灌根或噴淋。

白絹病在多雨天氣,尤其是在塑料大棚內培育的植株最易發生,應加強通風,推薦藥劑如 24% 噻呋醯胺懸浮劑1000 ~ 2000 倍液、1% 多抗黴素水劑800 ~ 1000 倍液、70% 惡黴靈可溼性粉劑 2000 ~ 3000 倍液,在發病初期對病株進行灌根或噴淋。

雜種爪唇蘭

蚜蟲 主要在春季和夏初危害嫩芽及花芽,可用 25% 吡蟲啉 1000 倍液或0.3%苦參鹼水劑200~300倍液或0.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1000 ~ 1500 倍液或 2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等防治。

葉蟎 ( 紅蜘蛛 ) 4 ~ 5 月或 8 ~ 9月為危害期,應適期施藥,合理選擇藥劑如15%噠蟎靈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5000倍液、10% 阿維·噠蟎靈 2000 ~ 3000 倍液,噴時葉面正反都要噴在蟲體上,效果才明顯。

盔狀爪唇蘭

蛾類4 ~ 6 月和 8 ~ 10 月為高發期,可用 90% 晶體敵百蟲 2000 倍液噴殺幼蟲。或用 5%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 3000 ~ 5000 倍液或 25% 氰戊菊酯乳油 2000 ~ 4000 倍液噴殺。

蝸牛和蛞蝓5 ~ 10 月為高發危害期,防治方法同蛾類,也可撒施嘧達顆粒劑或蝸剋星顆粒劑誘殺。或在床下撒施生石灰毒殺。

如有其他蟲害,可選擇 2.5% 敵殺死 2000 ~ 3000 倍液,或阿維菌素乳油2000 ~ 5000 倍液倍液進行殺滅。如有其他病害症狀,可選擇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託布津等800~1000倍液,間隔7~10天再噴灑1次,連續噴2~3次。

相關焦點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繁 殖分株繁殖千葉蘭生長快,分株繁殖常用於盆栽生產。盆栽千葉蘭兩年就能覆蓋整個花盆。此時需要調整植株密度,否則植株過密,株叢紊亂且管理不便,造成養分供應不足。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盛開的鶴望蘭繁 殖鶴望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鶴望蘭一般不易結種,但人工授粉後可獲得種子。種子採收後需立刻播種,新鮮種子發芽率高。每年 3 月下旬為播種育苗的最佳季節。
  • 大花圓錐八仙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大花圓錐八仙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大花圓錐八仙花又一名大花水亞木、大圓錐繡球是圓錐八仙花的栽培變種,最初由日本培育而成。現我國北京、天津、河北、瀋陽、長春、哈爾濱、青島等地均有引種栽培,是華北地區優良露地栽培八仙花類品種。大花圓錐八仙花為落葉灌木,高2~3m。小枝褐色,略方形,光滑。單葉對生,葉片矩圓形或橢圓形。大型圓錐花序生於側枝頂端,花序全部或大部分為大型不孕花,初為白色,後漸變粉紅色至粉紫色,冬季有宿存乾枯大型圓錐花序。花期 7 ~ 10 月,長達數月。
  •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黃金葉別名金露花、籬笆樹、花牆刺,為馬鞭草科假連翹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株型潔淨、颯爽明媚,株高 3 ~ 4m,枝下垂或平展,莖四方,綠色至灰褐色。
  • 景觀樹木夏橡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景觀樹木夏橡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元宏等夏橡又名長柄櫟、夏櫟,殼鬥科櫟屬樹種。原產歐洲,自1881年引入我國伊犁和塔城地區種植,綜合表現良好。夏橡樹形開闊美觀,葉形呈芭蕉扇狀,秋季葉子由綠色變為金黃色,廣泛應用於社區和城市景觀綠化,是優良的園林景觀樹種,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 夏側金盞花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夏側金盞花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地塊選擇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有澆水條件的地塊,土壤要求土質酸鹼度pH值7 ~ 8、有機質含量大於2%,前一年噴過封閉除草劑的地塊不宜種植採取淺溝點播或耬播兩種方式,播前要在溝內施3% 的米爾顆粒或0.5% 的阿維菌素顆粒劑,每畝4 袋,每袋1kg,防治地老虎、金針蟲、根結線蟲等地下害蟲,撒施五氯硝基苯防治土壤病害,每畝6 袋(350 克/ 袋)。播種深度1cm 為宜,播種後壓實,噴灑水溼透,要求在出苗前保持土壤的溼度,苗床不能有積水或出現澇地等現象。苗出齊後根據天氣保持大棚溫度在10℃~ 25℃。
  •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鬱香蘭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橙鬱香蘭為地生和石生,很少附生,假鱗莖叢生成大而呈長扁橢圓形,高可達 20cm。假鱗莖頂端具 2 ~ 4 片葉,長可達 60cm 以上。除大量園藝品種外,與鬱香蘭相互雜交屬近緣的捧心蘭屬,產生了鬱心蘭屬,如『粉色魅力』、 『查茲福特』、『迷迭香』、『甜蜜』等 110 多個品種。繁殖鬱香蘭種苗可通過無菌播種、組培或鱗莖分株等方式繁育。
  • 浙江紅豆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浙江紅豆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黃思琪紅豆樹(Ormosia hosiei)系豆科紅豆樹屬半常綠喬木,別名花梨木,主要生長於南方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之地,浙江因其特殊的氣候、水土條件,成為紅豆樹生長的理想之地。
  • 佛手種植技術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總結的很全面!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s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成熟果實。主產廣東、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均為栽培。  2、種植方法:  (1)扦插繁殖:廣東和四川多在3~4月或7~9月溫暖多雨時進行;浙江一帶多在4~6月進行。以秋季扦插最好。其方法是選6~8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產量高的母樹,取上年長出的健壯春、秋枝梢作插條(忌選徒長枝),剪成長18~25釐米,帶有3~5個節,去掉葉片及頂端嫩梢。
  • 近幾年流行栽培的室內觀葉植物,常綠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
    但是很多人對於觀葉植物的習性不太了解,不知道怎麼養好這些植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編選出幾十種觀葉植物,從形態特徵、適生環境、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內容豐富,簡明易懂,一定能夠滿足廣大花卉愛好者的需要。今天呢,給大家介紹的植物種類是喜蔭花。
  • 荔枝栽培管理與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能讓產、質量有保障
    荔枝(學名:Litchi chinensis Sonn.)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高約10m。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分布於中國的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 香料植物香紫蘇人工大田引種栽培技術
    香料植物香紫蘇人工大田引種栽培技術香紫蘇(SalviasclareaL.)屬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原產於歐洲南部,現主要在法國、俄羅斯等國家栽培,20 世紀 70 年代引入我國。目前國內主要在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和新疆等地大面積種植。
  • 【實用技術】盤點如何通過混合種植「避忌作物」防蟲害(栽培防治)
    會散出異味讓蟲不喜歡接近的植物,像茴香、蝦夷蔥、薄荷、一串紅、波斯菊、萬壽 菊等都是屬於忌避植物。在園區種上這些忌避植物,五顏六色十分漂亮,不僅可驅蟲,還有美化作用。混合種植是要使作物有個良好的先天生長環境,結合各種栽培技術防避病蟲害,常見的方法有土壤管理、選用抗病蟲害品種、輪作、間作、調整栽培時間、控制施肥量等。
  • 植物栽培與種植之:現今非常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變葉木
    但是很多人對於觀葉植物的習性不太了解,不知道怎麼養好這些植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編選出幾十種觀葉植物,從形態特徵、適生環境、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內容豐富,簡明易懂,一定能夠滿足廣大花卉愛好者的需要。今天呢,給大家介紹的植物種類是變葉木。變葉木( Codiaeum variegatum var. pictum)別名酒金格。
  • 栽種小技巧,龍眼樹的繁殖方法,以及病蟲害的防治
    栽種小技巧,龍眼樹的繁殖方法,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別名:桂圓、圓眼、益智、龍目,無患子科,龍眼屬。常青樹。樹冠是半圓形的。幼枝生鏽長柔毛。偶數羽狀複葉,4-6對小葉,長方形,革質,初生葉紫紅色,成熟時加厚,綠色,有光澤,有明顯脈紋。頂生和腋生圓錐形花,鏽色星狀柔毛。
  • 農民栽培馬鈴薯,病蟲害防治很重要,來學學這些措施
    栽培馬鈴薯涉及的環節較多,不僅要在栽培技術上加強質量控制,也要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加強控制。基於此,本文主要從理論層面詳細分析馬鈴薯栽培技術,探究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措施,以期對馬鈴薯的栽培者提供有益思路。1.2選地與整地馬鈴薯栽培中要注重與其自身的特點相結合,整地時注重實用性。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植物,所以選擇3a內沒有種植馬鈴薯和其他作物的地塊為宜。
  • 蓮田病蟲害的識別,與綜合防控技術,這樣做提高經濟效益
    我國蓮藕栽培廣泛,但大多為粗放栽培,病蟲草害問題日趨嚴重。基於蓮田病蟲害發生的複雜情況,介紹了蓮藕腐敗病、食根金花蟲、潛葉搖蚊、蓮縊管蚜、斜紋夜蛾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為害特點,並提出了綜合防控技術策略。蓮,又名藕、荷,屬睡蓮科蓮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我國作為蓮的起源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 芥菜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芥菜為1年生十字花科蕓薹屬草本植物,大多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以露地栽培為主。屬低溫長日照植物,喜冷涼溼潤的環境,不耐霜凍,需較強光照條件,孕蕾、抽薹、開花結實需要經過低溫春化和長日照條件。喜肥,對氮、磷和鉀肥需求量較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十分嚴格,但適宜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灌排水條件良好、光照充足、通透性較好、保水保肥的中性壤土上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