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小技巧,龍眼樹的繁殖方法,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別名:桂圓、圓眼、益智、龍目,無患子科,龍眼屬。常青樹。樹冠是半圓形的。幼枝生鏽長柔毛。偶數羽狀複葉,4-6對小葉,長方形,革質,初生葉紫紅色,成熟時加厚,綠色,有光澤,有明顯脈紋。頂生和腋生圓錐形花,鏽色星狀柔毛。這些花又小又密,又黃又白,披著毛茸茸的鹿角,芳香撲鼻。花期是四月到五月。果實扁圓形、黃褐色、綠松石褐色或紅棕色,外面有龜甲圖案。水果期是從八月到九月。產地:華南。緬甸、泰國、越南和其他國家也有。它是南亞典型的熱帶植物。我喜歡溫暖潮溼的氣候,害怕霜凍。抗旱、耐瘠薄,在南部丘陵山區土壤深酸性紅壤和沿河衝積土地上生長良好。避免積水窪地。它更耐蔭。龍眼是中國南方的一種特殊果樹。樹冠繁茂,終年常綠,芳香四溢。適用於園林樹木、行道樹和防護林帶,可單獨種植或與其他樹種混合種植。
繁殖:可採用播種、嫁接和高壓繁殖。種子很容易失去發芽力,應該在採摘時播種。種子取出後,漂洗除去附著的果肉和粘液,混合併堆積1∶2或1∶3的細砂以加速發芽。細砂需要保持含水量在5%左右,芽的適宜溼度為25度。如果你想推遲播種,你可以用含1%的沙子在陰涼處儲存半個月左右。播種苗床需排水灌溉方便,宜為肥沃的壤土。可以使用廣播或演習。播種應淺,覆蓋薄土,無種子,撒播草,澆水,大約10-15天後,豆芽可以在地上生長。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應使用鋒利的刀切斷主根,以促進側根的生長。並施用薄肥料。注意冬季防凍。第二年春天移植,然後培養一年,當幼苗高0.8-1.0米,厚約1釐米時,可用於嫁接或種植。
嫁接,通常是通過舌頭,在四月一日和中旬進行。在夏季和秋季的交界處剪下,離地面40-70釐米。把切口切平,從下到上做成30度。斜切成3釐米長的斜坡,然後在剖面的三分之一處縱向切割,深度約為2.5釐米。選擇生長健壯、膚色紅潤的1-2年生枝條,取2個嫩芽、中、下長6-7釐米的部分,切成原種。然後交替插入接穗切割面和砧木舌狀切割面,對準形成層,只需稍微露出芽眼,並用塑料薄膜綁緊。嫁接後15-40天,當嫁接芽長出新芽時,砧芽應及時摘除。如果接穗發芽1-2次,生長充分,嫁接部位癒合良好,可以去掉膜帶。經過一年的培育,它可以被移植出苗圃。
栽培:春季最好在2-4月種植,秋季最好在8-10月種植。春天下雨,更容易生存。龍眼易受凍害,所以最好選擇南部和東南部。山區應該建梯田耕作。按植物行距6-8米,開1米寬、0.6-1米深的大洞,洞內滿是人的高幹、雜草、枯枝和落葉等。並施用底肥。幼苗應種植土壤,高壓苗應與土球一起鋸掉。入土一年後,最好讓根系發育更健壯。種植深度應保持根頸和地面乾燥,不應太深。種植後,應壓實土壤,徹底澆透根水,並剪掉一些枝葉。如果你沿著海岸種植,你必須樹立一根柱子。如果種植區有霜凍,樹幹可以用草包裹。短期作物或矮果樹可以種植在小樹上。小樹一年可以在每次發芽前施肥3-4次。成年樹可以在春天出芽前、夏天開花後和秋天摘果後受精。
摘果後施用基肥最重要的肥料應該是有機肥。如果用作行道樹的樹幹,它應該是高的,而一般的栽培樹幹應該是低的。通常,3-4個主要分支離地面約1米,並將逐年擴大。細而弱的樹枝和內部過於密集的枯枝應被移除,以利於通風。結果隔年或大、小年現象普遍存在。一些花穗可以被適當地移除,健壯的夏、秋芽可以作為結果枝來培育以調節它們。病害主要包括掃帚病、葉斑病、煤病、樹幹和樹枝腐爛病、槲寄生、槲寄生和苔蘚等。害蟲主要包括荔枝蝽、鱗翅目、曲葉蛾、金龜子、青翅羽衣、木蠹蛾和天牛等。如發現這些蟲害,一定要注意預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