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生在羅馬,有人生在深圳。
這幾天,高考分數線出臺,喜報紛沓。簡單了解了下部分親友晚輩的分數,才驚覺,原來生在深圳相當於「高考30分優惠線」。作為全省錄取線第四高的深大,深圳分數線比江西低30分,比四川低60分!
更典型的,中大在省外分數線江西630分、四川670分,省內分數線約600分。ps:江西、廣東是一套試卷。
生在深圳,可能未必敢比北京、上海,但是已經比內地要輕鬆一點。
對於90後來說,生在深圳,一本上深大、房子在粵海街道、就業在鵝廠大廈,30歲時,人生起步的階梯,都是出生證的地址造就的。
深圳人覺得已經很高的「深大本科線」、「深職院專科線」,對內地人來說是「更高」。內地要跳「10萬年薪」的龍門,可能會以二本較高分報讀職院小清華深職院。
深大碩士畢業生平均工資9k,深職院畢業生平均工資5.5k,深頭部技校畢業生平均工資4k。這個工資可能在深圳來說不打眼,但是跟2、3線城市2、3k工資都普遍的四川來說,在深圳的學校畢業,幾乎就是家庭財務舒壓的捷徑。
從2020年7月23號起,我再不以為「出生在深圳不值錢」了!定居深圳、定居灣區,就是為家族「階層爭上遊」。
喜報出臺,深圳哪兒的地段班更含金?
現在的喜報出的還不多。但是已經可以看個端倪。
1、深圳高考水平,僅從前70屏蔽生來看,深圳居省內第二,僅次廣州,微贏東莞。
但是,廣州華附、省實都有全省招生優勢。2020年開始,深中也有全省招生的班級了,以後更有衝勁。
2、東莞屏蔽生9名,東華5名、莞中4名,實力真是昭然天下。
芳姐也一直說,深圳之外,應該勇敢置業東莞。因為東莞教育很好,城市配套快速提升。只是,現在東莞也開始限購,需要1年社保了。
3、頂尖高分學生,主要還是來自幾大牛校的重點班。
重點班很多生源來自其直屬初中,而且主要也是初中重點班。
4大初中重點班,主要是從學業、學科全市優選的。
4、深圳實驗、寶中中學已經強調,頂尖學生也有來自初中地段班。
傳統優質學區地段生源,果然也是優秀。
5、深中、寶中強調屏蔽生、清北,深實驗、深高強調高優率、清北總數,深外強調保送。
6、頂尖高分學生,小學階段也多來自知名小學。
有天分的娃,在父母孟母擇鄰下,不會埋沒。
7、6大地位穩健,深大附、育才年年進步,黑馬人大附也沒考砸。
總結一下,深圳最具含金量的地段班,應當還是出自這些板塊:
1、小學:百花-園嶺,荔園系學校。
2、初中:百花-華強北,實驗、深外系;香蜜湖,高級系;翠竹,深中系;靈芝,寶中系。
深圳高中梯隊,基本排位不變
雖然各校成績和錄取情況,還沒最終統計出來。但是從已公布的喜報或錄取情況看,深圳名校梯隊排名,暫時未大變。估計2年內,各中學集團初中部的學區的房子的價值、價格還是不變。
715史上最嚴調控以後,深圳樓市肯定要停一陣子了。後續還能有點行情的,就是學位、剛需。
1、一梯隊6大,目前還是深中最厲害,寶中崛起很快,深實驗、深高級、深外都還好。
只要他們下屬的初中中考依然出色,這些學校有關的學區的房子就不怕了。
2、南山區教育穩步前進,育才、深大附考地都很好,初中階段的南二外也聲名鶴起。
雖然南山區整區房價豪宅化,但是教育質量在逐年提升,還是給業主很多放心的。
3、翠園中學成績不得不失,看起來能撐住羅湖的學區期望。
4、龍崗的龍城高級、華中附成績也可以,近年龍崗教育升級名校。
5、科高成績跟期望比起來,也是不得不失;人大附優投率58%左右,比科高弱、比南頭中學強。今年恐怕會遭遇高級中學東校區的強力競爭。這2批被期望最高的黑馬,看起來還需要一些時間去夯實。
6、明德學校成績不夠突出,新興概念的學校還在備受檢驗。
7、深圳私立學校,整體還是很難拼比公立。不像東莞東華,一家搞了好幾個屏蔽生。
富源有屏蔽生,厚德優投率75%,建文外國語本科率64%。
在深圳,除非純粹國際路線,高中、本科出國;否則,還是要儘量擠到公立學校團隊,公立資源更集中。
但是,深外、南外這2個外語學校,目前數據還不夠多。民間對南山某外國語學校的分數存在質疑。
幸好,南山名校學區基本上與豪宅區疊加。在深圳一路向西的趨勢下,光南山科技+南山豪宅2個優勢就足夠支持其房產價值了。否則,成績弱下滑,則學位房價值也會縮水。
廣東牛校,與經濟強勢密切相關
2020年高考,除了狀元,廣東尖子人群集中分布在廣深,哪裡經濟好、哪裡教育根基就好。從信息時報公布數據來看,比對的學生群體愈大,廣州的優勢就越明顯。
從全省文理前200的尖子來看,廣州近80人,深圳60餘人。
從全省文理前2000的尖子來看,廣州800餘人,深圳600餘人。
9年來,330個高分考生來自86所學校。東莞東華高級中學以41人入圍的記錄,成為高分考生最多的學校。
此外,珠海一中以9年29人的數量位列第二,而廣深兩地的老牌名校,省實、華附、深中9年累計高分考生數量均不足25人,不過,從今年成績來看,華師附中已發起反攻。
而大灣區的大學,分數線普遍都高。
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的大學,分數線都高,因為就業好、視野開闊。在疫情困難的2020年,深圳73.1%大學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去向,畢業研究生平均月薪為9389元。
就像深大,正常的本科班的畢業,在深圳、在灣區,就業都有優勢。拿到深惠莞的中高層次的工資不難。而且,關鍵是視野、升學還很好。深大的實驗班,很多升國際名校讀碩博。南科大、中大這種出國本碩的就更多。
深大的實驗班,有學生本科階段發6篇SCI論文和6個專利。
選擇一座城市,就是為家族選擇一種未來。
如果把目光游離頂尖兒的C9(清北復交浙哈等),對於更多的普通家庭來說,在深圳求生活、求教育、求房產,已經是「出生在小羅馬」!尤其是普通人家「階層保全」的適宜城市。
而一個城市各校的中考、高考成績,又影響一片樓房的價格沉浮。名校可能一直優秀,但也有成績波動,從該校的成績趨勢出發,跟著上升期的學校比鄰而居(置業),總是水漲船高的事兒。
芳姐投資理念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科技是最大突破力。
先佔位深圳核心,進階優質學位,再跟著軌道交通進駐大臨深!
—— END ——
愛住家原創文字,版權所有
圖片來源:愛住家、百度、
南都、網易、深圳大件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