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0年7月3日9:30,由復旦大學、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共同主辦的教育部「留美學子線上健康諮詢和診療服務平臺」系列講座之「高校畢業生與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指導」正式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啟動直播。
↓長按識別可回看直播精彩內容哦↓
廣大應屆畢業生與留學人員通過線上埠與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主任丁峰,德勤亞太市場總裁、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浦發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顧炯,攜程集團僱主品牌及校園招聘總監李俊邑,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能,知名作家、編劇六六「面對面」互動。
央視新聞主持人呂小駿連線各位嘉賓與學生代表,圍繞應屆學生與留學學子關心的求職發展等相關話題進行分享。
上海當前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有著發展優勢與人才紅利。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主任丁峰介紹了上海在海聚英才方面的相關政策。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上海品格也吸引著應屆生們在滬發光發熱。上海逐漸在成為不少海歸人才選擇回國發展的「第一站」。在互動環節,留學生們向丁峰具體了解了上海納才的相關政策。丁峰通過給海聚英才平臺、上海留學人才網、「留·在上海」等公共人才服務埠「帶貨」的形式,讓更多觀眾在線了解上海人才線上服務矩陣。
德勤亞太市場總裁、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擁有超過25年諮詢服務的經驗。她從突破圈層,把握新機的角度,分享了數位化轉型中諮詢行業的人才方向。
「在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們更需要有敏感洞察力(Insight)有創新力(Innovative)有整合專業能力(Integrated skill)的『3I』人才。」蔣穎也回答了線上網友提問,介紹了當下諮詢行業、上海公共人才服務的線上招聘信息平臺。
浦發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顧炯從金融從業者的角度介紹了企業用人的情況。無接觸招聘、人工智慧初選等方式讓不少求職者了解到最新的行業招聘動態。
「學習金融的時候是否需要再拓寬其他專業知識體系?」線上觀眾向顧炯拋出問題迅速得到了回復。顧炯表示:「如今金融行業招聘的人才是十分廣泛的,不限制所學專業。如果你是複合型人才,有著多方面的能力,那將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攜程集團僱主品牌及校園招聘總監李俊邑有著豐富的海外人才招聘經驗。線上不少觀眾用小本本記錄下了他分享的五大求職要點。
一是做好求職人多、戰線長的心理準備;二是提前做好國內就業的調研工作,了解更多官方招聘的渠道;三是卡準招聘時間,不少網際網路企業在今年7月將啟動2021屆應屆生招聘工作,把握時間節點尤為重要;四是要揚長避短,求職過程中充分發掘個人的學習與能力優勢;五是多了解國內的行業環境,提前了解企業產品,做足充分的調研。此外,可以提前訓練面試過程中的表達能力和親和力。
●求職的挑戰與應對方式●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能基於一組調研情況,分享了歸國留學生求職的挑戰與應對方式。
語言能力、全球化視野、學習的敏銳度、清晰的邏輯結構是留學人員的群體優勢。但調研中也顯示,缺少實習經歷、對國內業務的洞察力與工作穩定性是主要的弱勢。
基於此,曹能建議留學生們提前多找實習,並在求職前進行調研,通過崗位描述分析關鍵詞,在介紹時進行關鍵詞匹配。曹能表示:「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同學願意投身於先進位造行業、醫療健康行業,也願意加入西部選調生計劃。其實青年才俊在祖國大地大有可為,希望大家尋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
互動問答
在直播過程中,知名作家、編劇六六半開玩笑地說,自己是來給上海打「硬廣告」的:「我在上海十餘年,切身感受到上海有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自在的生活環境。此外,高水平的教育、衛生設施也為生活提供了保障。」六六面對學生線上提出的繼續深造還是選擇工作的問題,提出建議:在內心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可以嘗試在工作中一邊探索,一邊尋找機會。
在一小時的直播時間內,做客嘉賓們與在線網友進行互動,系列招聘乾貨也讓大家充滿了求職的信心。據悉,下一場關於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的活動將於7月10日在線上推出,屆時將採取ZOOM線上講座的形式,歡迎報名註冊。
直播結束後,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向5位嘉賓頒發了聘書,作為「上海回國留學人員擇業導師」的他們也將繼續關注回國留學人員就業相關問題,助力青年才俊「留·在上海」。
背景連結
「留美學子線上健康諮詢和診療服務平臺」系列講座是由教育部委託復旦大學為幫助在美留學生更好地應對新冠疫情而開展的專項服務行動。平臺自5月29日通過央視新聞新媒體平臺直播啟動以來,復旦大學已連續推出3場講座活動。
此次第四場線上直播由復旦大學、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共同主辦,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支持,面向全球英才,聚焦就業話題,呼喚青年才俊「留·在上海」,邀請各方大咖送上「就業指導」人才服務「硬核乾貨」。
新聞、圖片來源:上海留學人才網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刪除